武平文博园:客家祖地文化圣殿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76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1-14 11:5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闽西山区纯客家县武平城西马头山上,一座气势恢弘的汉唐风格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如今到武平必去的新景点文博园。管理处处长修琦生说,文博园由多个展馆组成,展品奇特见长,开园1年多来每天游客不断,已吸引观众近40万人次,并日益成为闽粤赣边文化宝库,成为武平对外交流的中心、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00多件文物:
  辉映客史天空
  进入新世纪,武平悄然走向崛起,在创造“武平经济奇迹”的同时,大力实施“海西文化品牌培育”工程。武平文博园应运而生。
  文博园内设武平历史博物馆等5个馆,每个馆既独立成馆,又有机统一。其中武平历史博物馆全面展现了武平深厚的古代文明;刘亚楼将军纪念馆通过各类文物、电子影像,展现空军之父刘亚楼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光辉一生;中央苏区(武平)纪念馆生动再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平生活、战斗的足迹;情缘馆记录了各级领导对武平的关怀,以及武平乡贤心系桑梓的情怀。这个用1000多件文物还原武平客家筚路蓝缕的神圣殿堂,就这样悄然耸立在闽粤赣边。
  近40万观众:
  触摸客家“精魂”
  文博园开园后,根据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增设了报告厅、影视厅、多媒体展示室等大量辅助设施;在陈展手段上改变了旧馆陈列形式落后呆板的状况 ,大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采用大框架和立体版面来集中宣传、展示武平客家历史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和资料,形成了浓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据了解,文博园开园以来的1年半里,已接纳了来自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离退休干部、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近40万人,前来瞻仰文物,缅怀历史。
  结合参观瞻仰文博园展馆,武平县适时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祖国在我心中”、“红旗下的苏区县”、“暑期体验红色经典”等系列主题活动,从而让爱国主义种子深深扎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10多批台胞“回访”:
  丰富海峡客家内涵
  多年来,旅台同胞与武平县,开展了诸如牵手定光古佛、寻根祭祖等活动,使两岸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牵手“文博园”,共建“情缘馆”,成为武平县充分挖掘合作潜力、拓展交流领域,不断丰富海峡客家内涵的一个创举。
  武平县于去年3月上旬组成农业考察团前往台湾交流。其间,该县文博园引起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的兴趣,他欣然提笔为“海峡两岸客家艺术馆”题写馆名。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不仅为“情缘馆”题词,还当场动员台湾的收藏家、书画艺术家捐赠作品支持文博园建设。武平县先后与台湾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等3家协会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台湾14个单位、团体约定“回访”武平,从去年3月份起,陆续有台湾海峡两岸合作发展基金会彰化定光佛宗教文化参访团、台湾狮子会考察观光团、台湾大叶大学参访团等团体先后按约“回访”武平。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作者:谢逸溪 黄如飞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