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秋歌兄鼓舞,拜山一作。

  [复制链接] 0
收藏
44
回复
93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1#
发表于 2012-2-17 11:10:40 | 只看该作者
水无香 发表于 2012-2-17 10:48
才子!佩服!

秋歌,咩咩在<客家文化>恭候才女水无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
发表于 2012-2-17 12:05:23 | 只看该作者
秋歌 发表于 2012-2-17 11:10
秋歌,咩咩在恭候才女水无香.

无香也无才,只是一介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3#
发表于 2012-2-17 12:18:05 | 只看该作者
这让我这没文化的孩子情何以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7:3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国士之风 于 2012-2-17 18:25 编辑
羊咩咩 发表于 2012-2-17 10:34
回复 国士之风 的帖子

哈哈,好的,风弟真谦虚。咩咩试填词一首,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了,不知词韵是否合律 ...


思想方面:通篇看来,上阕主写春景而又寄情于景,三、四句登楼远望,顾影自怜,为下阕埋下伏笔。下阕由近及远,因眼前的春景转而思念远方的情人,并将相思之苦寄托于梦中。整首词上下阙转承自然,既是写景,也是写闺情。但此闺情不似唐宋时期普遍描写闺怨的诗词那样哀怨忧婉,而是多了几分热情和开朗。这也符合新时代女性的思想性格特征:独立、奔放、热情、主动,不像古代女性因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压抑自我的情感。细读两遍,令人为之心潮涌动。

格律及炼字方面:1、全篇押韵处皆应平声,而上阕第一句押韵“窕”(拼音作:tiǎo )为入声,出律。上阕第一句”嫩“字换作”新“字是否更好?有待探讨推敲。2、上阕第二句“景”字若换成“竞”字,或许更觉生机勃发。3、上阕三、四句格式上为对仗句,若能再工一点会更好,建议改第三句。另外“消”应该作“销”,可能是码字的时候码错了。

写诗作词,无论古今,都往往会借用前人名句或典故。借用和变化得好不好,也很考验文字功底。如下阕结尾两句,“春风又绿梅河畔”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痕迹偏重。“梦里婵娟情更娇”和张九龄的“还寝梦佳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引用得几乎无痕迹。

以上纯粹个人愚见,不对之处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5#
发表于 2012-2-17 20: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国士之风 的帖子

老师,请接受我这样称呼您,您分析的1、2、3,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谢谢老师!老师很认真,出律的字、打错的字,都被发现了。您说最好修改上阙的第三句,对仗比较好,我想不出来哟,求求老师再指点迷津,谢谢老师!
我现在想修改几个字,不知可否?请老师赐教,谢谢老师!
雨润百花分外娇,嫣红姹紫竞妖娆。
浓妆淡抹栏栅倚,纤手明眸魂自销。
云淡淡,水迢迢,拂堤烟柳醉心潮。
春风吹绿梅河畔,千里婵娟一梦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6#
发表于 2012-2-17 20:32:12 | 只看该作者
水幽紫径 发表于 2012-2-17 09:12
我看出来了,才人秋歌的朋友基本都是才人。都写着一手好诗

除了秋歌,我邀来的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人.都是独挡一面的好手.客家文化的栋梁.水幽妹妹要善待他们哈,拜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7#
发表于 2012-2-17 20:41:32 | 只看该作者
水无香 发表于 2012-2-17 12:05
无香也无才,只是一介女子。

水无香是一介不寻常的女子.水无香,素手悠然,小琴沙弥,羊咩咩,水蓝天心都是巾帼胜须眉的诗词好手,时空有你们精彩无限.客家文化有人们无限精彩,秋歌和广大网友跷首期待你们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8#
发表于 2012-2-17 20:49:43 | 只看该作者
国士之风 发表于 2012-2-17 17:35
思想方面:通篇看来,上阕主写春景而又寄情于景,三、四句登楼远望,顾影自怜,为下阕埋下伏笔。下阕由近 ...

分析点评精辟到位.秋歌佩服得紧.不愧有国士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9#
发表于 2012-2-17 20:57:12 | 只看该作者
羊咩咩 发表于 2012-2-17 20:21
回复 国士之风 的帖子

老师,请接受我这样称呼您,您分析的1、2、3,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谢谢老师!老师 ...

咩咩,愚以为前两句意境有些重复,另外通篇斧凿痕迹较重,承传不够自然.还可认真斟酌.沒关系,大家都是业余选手,贵在学习交流.携手并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0#
发表于 2012-2-17 21: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秋歌 的帖子

高兴,遇到二位高人的指点!好的,再斟酌斟酌哈!谢谢秋歌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