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22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6-16 13:06: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菌农展示采摘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3:09:37 | 只看该作者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鲜的野生菌(6月11日摄)。新华网发(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半坡乡的野生菌大量上市。在野生菌集中收购点,鸡枞菌、大红菌、羊肝菌等各类野生菌应有尽有,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今天天刚亮我就到家后的山上捡拾野生菌,不到四个小时,满满一背篓的野生菌就被我‘收入囊中’”。菌农姜荣高兴地说,“由于今年雨水充沛,野生菌上市较早,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早上卖完菌子还能回到地里忙其它生产,一天可赚两份钱。”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景谷县半坡乡每年进入夏秋季节,大自然的珍馐馈赠越来越多,野生菌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一项增收产业,半坡乡“菌农”约1000户,平均每户可增收3000元左右,靠山吃山,野生菌产业让当地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王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3:3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13:31 编辑

江西宁都:产业铺就振兴路 “金鸡”唱响致富曲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米酒一杯、酱油一杯、食用油一杯,随着肉香味浓,咸中带鲜的“三杯鸡”出现在高铁餐车的菜单上,来自江西宁都的这道美食也被越来越多人青睐。作为江西省商务厅正式对外发布的赣菜“十大名菜”之一,“宁都三杯鸡”的主料——宁都黄鸡鸡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在宁都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饲养历史。
  走进江西省宁都县的明德禽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路上植被茂密,盘山路曲曲折折,蜿蜒而上。随着饲养员一声吆喝,成千上万只宁都黄鸡“溜达”着从四面八方涌来。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宁都黄鸡。新华网 发

  “这里放养的都是咱们当地的特色品种——宁都黄鸡。”公司总经理陈小宝表示,宁都黄鸡又称“三黄鸡”,具有“三黄”(喙、羽、胫)、“五红”(冠、髯、脸、眼圈、耳叶)的特点。公司采用类似‘游牧’的方式进行循环养殖,年出笼40万羽,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
  在宁都县政府“一户农户、选一片山地、加盟一个合作社(公司)、建一个黄鸡养殖场、管护一片林(果)木、实现100万元产值、获得10万元利润”“七个一”生产发展模式的带动下,宁都县24个乡镇联结规模养殖户3160户,现有产业就业人员达20000余人,宁都黄鸡年出栏1亿羽以上,总产值达35亿元。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宁都黄鸡。新华网发

  宁都黄鸡成了名副其实的“金鸡”,也成为宁都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都县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优势点、关键点和突破点,坚持“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一手抓好粮油生产,一手紧握农业特色产业,实行主导产业“分片布局、因地制宜、集中抱团”,勾画出宁都发展黄鸡、脐橙、黄茶、黄椒、黄酒和乳业“五黄一白”的特色产业图景。(王中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3:3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14:19 编辑

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一线观察丨秦皇岛昌黎:小葡萄撬动大产业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华网石家庄6月16日电(高丽 高扬 李蔷)北纬39度的独特区位和气候优势,使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葡萄生产区域。自1983年生产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后,葡萄酒产业在昌黎迅速崛起。


近年来,昌黎不断完善葡萄酒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形成了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橡木桶生产、彩印包装、酒瓶制造、物流集散、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集群。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关键词云图。


科技让葡萄“老”产区种出“新”花样


“要想酿出好的葡萄酒必须要有好的葡萄,所以我们对葡萄的生长管理很重视。”时下,正值酿酒葡萄的“坐果期”,秦皇岛金士通国际葡萄酒庄种植基地经理赵晓东每天都在葡萄园里穿梭忙碌着。赵晓东说,按照中药材的种植标准,种植基地将酿酒葡萄的种植周期分解为315项质量控制点,对酿酒葡萄进行精细化、标准化、差异化管理。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昌黎县的一处葡萄种植园。昌黎县供图


        昌黎的葡萄种植历史有500多年,当地的酿酒葡萄挂果时间长,含糖量较高,多酚及香气物质丰富,赤霞珠、马瑟兰、美乐、品丽珠等红葡萄以及霞多丽、贵人香、阿拉耐尔等白葡萄是当地主要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目前,昌黎已形成高端酿酒葡萄基地5万余亩,为酿造优质的葡萄酒提供了原料保障。全县有葡萄酿酒企业27家,葡萄年加工能力达14万吨。

   “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展技术合作,就是要研究昌黎葡萄产区的特点,产出更多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葡萄。”朗格斯酒庄总经理、首席酿酒师崔彦志说,酒庄引进了20多个葡萄品种,通过研究葡萄的气候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酿酒特性等,选育出最适合昌黎的葡萄品种。

   近年来,昌黎县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围绕酿酒葡萄品种选育、种植、酿造和质量安全等方面组织技术人才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当地葡萄酒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今,昌黎已经建成了11个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拥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酒学院、河北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家专项研发机构。在葡萄酒酿造方面,全县拥有国家级评酒委员28名,品酒师、酿酒师77名,相关技术人员429名。

   2023年,昌黎葡萄酒全产业链实现营收达30亿元。经过多年培育,昌黎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出具有国际标准和昌黎特色的葡萄酒生产模式和消费文化。


   “葡萄酒+文旅”加速产业融合发展

“看葡萄酒的颜色,可以区分是新鲜的葡萄酒还是陈年的葡萄酒……”在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酒窖内,6名来自广东湛江的游客跟随葡萄酒品鉴师了解葡萄酒文化。


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光华说,近年来,公司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华夏酒庄,并将这里打造成集旅游观光、餐饮会议、文化交流、商品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庄园。据统计,近3年来,华夏酒庄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地下酒窖。侯秀伟 摄


赏葡园风光、品当地美食、喝美酒醇酿、观欧式酒庄……昌黎打造的葡萄酒庄旅游线路备受游客青睐。发挥葡萄酒制造产业优势,昌黎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葡萄小镇和干红小镇,实施多产业融合、多业态组合,让更多的人了解葡萄酒文化的魅力。目前,当地已拥有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形成了华夏庄园、茅台凤凰庄园、朗格斯酒庄、金士通国际酒庄等一批特色酒庄、标志性景观、网红打卡地,年接待中外游客超40万人次。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昌黎县干红小镇。昌黎县供图


为葡萄酒产业发展立法护航


昌黎拥有“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等称号。2019年,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昌黎碣石山产区“中国葡萄酒小产区”称号,该产区成为河北省首家、全国第三家获得认证的小产区。


2023年9月1日,《秦皇岛市碣石山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一部专门用于碣石山葡萄酒产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昌黎碣石山葡萄酒产区保护进入法治化阶段。《条例》涉及葡萄酒产区规划、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质量监管、原产地域保护、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


坚持精品战略,加强原产地域保护,打造有辨识度的葡萄酒品牌,是实现产区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原产地域保护方面,《条例》规定,使用昌黎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应当符合“采用本产区种植的酿酒葡萄”等3方面要求。


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条例》还明确,鼓励和支持葡萄酒文化发展,加强对“中国第一瓶(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生产旧址”“中国第一瓶(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推进葡萄酒文化与产区保护的融合发展。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昌黎县一处葡萄种植基地的葡萄架。昌黎县供图


“一粒葡萄,一座城。”昌黎葡萄酒产业已经创造了多个“第一”。未来,昌黎将立足葡萄酒产业发展实际和产区特色,坚持优化顶层设计、增强产业动能、创新管理模式、培树优质品牌,擦亮昌黎葡萄酒产业金字招牌,持续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3:43:45 | 只看该作者
河北昌黎:雏禽孵化产业铺就致富路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6月1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的一家孵化场,技术人员在自动化孵化车间对种蛋进行质检 新华社发(李铎摄)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6月1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的一家孵化场,工人给雏鹅防疫 新华社发(李铎摄)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6月1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的一家孵化场,工人在自动化孵化车间检查刚孵化的雏鹅 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6月1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的一家孵化场,工人将雏鹅装车外运。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孵化设备,提升雏禽的孵化量、出壳率和品质,优质的雏禽销往辽宁、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雏禽孵化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产业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3:47:45 | 只看该作者
云南丘北:玫瑰盛开花农采摘忙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6月15日,丘北县花农在种植基地采摘玫瑰。

  近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普者黑玫瑰花种植基地,1000多亩高原墨红玫瑰花获丰收。花农穿行于花海之间,采摘玫瑰花,用于制作玫瑰花饼、玫瑰酱、玫瑰糖等产品,供应市场。新华社发(熊平祥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3:5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14:01 编辑

安徽五河:生态小龙虾“点亮”致富路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大岗村小龙虾养殖基地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虾农正在捕捞小龙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虾农正在捕捞小龙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虾农正在捕捞小龙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小龙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当前,正值小龙虾集中上市的季节,在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虾农们娴熟地捕捞小龙虾。近年来,五河县依托优良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把发展小龙虾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蹚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4:13:15 | 只看该作者
乡味|小枇杷开辟致富“新赛道”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新华网昆明6月16日电(刘馨蔚 刘东)一城山色半城果,永善枇杷满金江。盛夏时节,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枇杷园里处处是果农采摘“金果”的丰收景象,一辆辆物流车满载着这些“致富果”送往全国各地。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果农在采摘枇杷。新华社记者 董博怀 摄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永善枇杷。新华网发(田朝艳 摄)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永善枇杷果肉。新华网 刘东 摄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新华网 刘东 摄

  永善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我国优质枇杷生长区之一,所产枇杷皮薄肉厚、细嫩化渣、汁多爽口,“永善枇杷”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目前,全县因地制宜种植枇杷8万亩,产量4.5万吨,2024年预计产值3.15亿元。

  “今天是周末,来采摘的游客比往常要多一些,还要把水果商预定的枇杷打包发货。”正在玉笋山庄枇杷园里忙碌的王仁海将树上的枇杷小心翼翼地摘进果篮。这段时间持续火热的永善县枇杷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当地的枇杷果园变得愈发热闹。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让“永善枇杷”走出大山,也开辟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赛道”。

  金沙江畔满戴“黄金甲”

  永善县枇杷种植历史悠久,永兴街道水田村的“枇杷王”古树,树龄已超过400年。

  永善县过去道路闭塞、产业羸弱。2001年,永善县率先引进“大五星”枇杷试种,试种成功后,在永兴街道玉笋村、大兴镇老街村等推广种植,并销往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经多年发展,永善县的枇杷产业逐步由“小而散”走向“大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东部,人们在节日前后采集草药制作端物茶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2017年5月25日,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松阳县,一名草药医生正在配制端物茶。端午茶是以端午节命名的。当地人在节日前后采集草药制成端物茶。[照片/新华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在中国东部,人们在节日前后采集草药制作端物茶

   2017年5月25日拍摄的组合照片显示了中国东部浙江省松阳县的端物茶(上排)和煮好的端物。端午茶是以端午节命名的。当地人在节日前后采集草药制成端物茶。[照片/新华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2017年5月27日,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松阳县,一名村民正在烘干端物茶。端午茶是以端午节命名的。当地人在节日前后采集草药制成端物茶。[照片/新华社]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2017年5月26日,在中国东部浙江省松阳县,可以看到端物茶的原料。端午茶是以端午节命名的。当地人在节日前后采集草药制成端物茶。[照片/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宁夏枸杞出口激增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Wolfberry goji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人生产goji浆果产品。[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枸杞产品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云菌”破土上市助农增收
枸杞产品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周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Wolfberry goji实业有限公司的出口加工点,银川海关的工作人员检查了800箱共计14.5公吨的有机干goji浆果,准备出口到美国。

   据银川海关统计,2024年前4个月,宁夏枸杞出口额同比增长16.9%,增幅居全国首位。

   枸杞是同期宁夏枸杞出口额最高的企业。其出口额达到5800万元人民币(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5.3%。

   该公司对外贸易部经理王飞表示:“除了确保初级加工产品(枸杞干)的出口量外,我们还将继续增加技术投资,延长产业链,并将新产品的深加工视为保持出口增长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宁夏枸杞在品质提升和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

   该地区成立了中国枸杞研究院和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确保质量。

   他们领导制定了超过50%的枸杞产品相关国家标准,并开发了120多种新产品,包括药品、食品、饮料、保健品和化妆品。

   出口枸杞产品种类已增至10种,出口目的地已扩大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四个月,共出口枸杞1331.2吨,其中德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是主要出口目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