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31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6-16 18:42: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7 16:31 编辑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6月13日,记者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近日,管理局西燕护林防火站潘文在保护区内巡护时在山中溪流发现了一种游动敏捷、体显红色的小鱼。经鱼类专家鉴定,该物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唐鱼。

  唐鱼(学名:Tanichthys albonubes)隶属鲤形目鲤科唐鱼属。俗称:红尾鱼、白云金丝鱼、白云山鱼。体细小,长而侧扁,腹部圆,吻短钝。背鳍起点显著在腹鳍起点之后。尾鳍又形。生活时体侧鲜艳,体侧具一金黄色与银蓝色相间的纵纹;背鳍、臀鳍和腹鳍边缘具亮白色条纹;尾鳍中部红色,基部具一大黑斑。

  唐鱼的发现进一步凸显了大明山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总台记者 廖汨)


白山祖自然保护区发现黄腹黄鼠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一只黄腹黄鼠。[照片/wxls.pro]

   经过几天的耐心观察,浙江省里沙汇市白山祖自然保护区的志愿者们最近瞥见了这种难以捉摸的黄腹黄鼠。

   雄性黄腹黄鼠拥有栗棕色的上身,上面装饰着用黑色勾勒的淡黄色圆形斑点。它的头是黑色的,头顶着黑色和栗红色的羽毛。它的翅膀羽毛呈现出黑褐色和棕黄色的混合斑点。它腹部的淡黄色羽毛就是它得到黄腹黄鼠的原因。

   黄腹地鼠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全国野生种群极其有限。这种一级保护物种通常分布在海拔800米至1400米的亚热带山林中。其首选栖息地包括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这些难以捉摸的鸟类在茂密的灌木丛和草地上茁壮成长,它们更喜欢远离视线。


丽水建立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系统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一种具有实时传输能力的红外相机应用于系统中。[照片/微信账号:wxlishui]

   3月28日,浙江省丽水市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市建立了中国首个覆盖全市的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系统。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环境DNA等尖端技术实现数据收集和物种识别的自动化。

   丽水的系统是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集成了多种智能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包括具有实时传输能力的红外相机、鸟类叫声记录器、两栖爬行动物监测雷达相机和蝴蝶跟踪设备。

   该研究所研究员崔鹏强调,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和水生生物的动态变化,取代了以前主要使用的手动监测方法。

   仅在2023年,丽水就建立了20个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样本区,拥有600多个监测点,积累了15.7兆字节的数据。该系统在2023年检测到229种鸟类,占手动监测结果的64%。

   此外,还开发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物种自动识别系统,能够对30多种中大型哺乳动物、150多种鸟类和7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进行图像和声音识别。

   它还可以对800多种昆虫和500多种水生生物进行DNA鉴定。陆生脊椎动物的识别准确率已超过85%。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9:0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19:10 编辑

西藏发现面色金黄的“折蒙”,长2米重800斤,1年吃3000多只鼠兔

   羌塘的棕熊其实就是西藏棕熊,这种熊在世界上数量超级少,超级珍稀。


   它们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有一张金色的脸,比其他熊看起来要好看多了。


   正因为这个特点,大家都叫它“最美棕熊”。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在西藏,这种动物被视为神秘又古老的生物,行动迅捷如风。


   当地牧民亲切地称它们为“折蒙”,它们已经成为了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藏棕熊体型庞大,成年后重达八百斤左右。


   它们啥都吃,不挑食,属于杂食性动物。


   有时候饿得受不了,还会去抢狼和雪豹的食物吃。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800斤的棕熊爱吃鼠兔·】


   西藏棕熊特别喜欢吃鼠兔,特别是高原上的那些。


   每年,它们至少会吃掉三千只这样的鼠类。


   别忘了,棕熊还要冬眠呢,一睡就是半年。


   这么算来,其实半年里棕熊就能吃这么多鼠类,可见它们对鼠类有多着迷了。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西藏棕熊为啥这么喜欢高原鼠类呢?它们个头那么大,得吃多少鼠兔才能饱啊,为啥不去抓些体型大点的动物呢?其实,高原鼠类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可能是因为鼠类数量多、容易捕捉,而且能为棕熊提供足够的能量。


   当然,它们偶尔也会捕食其他动物,但鼠类始终是它们的最爱。


   西藏棕熊可是个吃货,啥都吃,不挑食。


   树叶、草根、野果,还有牦牛、羚羊、鼠兔,甚至腐肉,有啥吃啥,真是个杂食性动物。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最初,大家都没注意到它们偏爱哪种食物,直到生物学家在它们的粪便里意外发现了重要线索。


   生物学家经过化验发现,西藏棕熊的粪便里,鼠兔的成分最多。


   一只可能是偶然,但多只就显示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了。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它们的视力和听觉都不太行,要是只靠捕食地面上的鼠兔,那可得等很久很久。


   所以,它们并不主要靠吃地面上的动物过活。


   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明,找猎物可就难了,捕食起来也更费劲。


   鼠兔很特别,它们都有固定的家——洞穴。


   正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但找它们的家就容易多了。


   多找找,肯定能发现它们的洞穴,抓到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9: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19:19 编辑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它们嗅觉真的超敏锐,只要三里地内有鼠兔这种好吃的,它们一闻就能找准方向。


   这么厉害的技能,要是不用来逮老鼠,可就亏大了!


   西藏棕熊可不玩“守株待兔”那套,那太慢了!它们更喜欢直接点,简单粗暴地就去挖鼠兔的洞穴,效率杠杠的!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它们爪子宽大又有劲,挖土刨坑特别厉害,几下子就把鼠兔的洞穴给刨塌了。


   更别提它们那八百斤重的身子往洞穴门口一坐,整个洞穴都得颤上几颤,鼠兔哪还有地方跑啊,只能乖乖等着被吃掉。


   西藏棕熊真是节俭高手!吃完鼠兔还不够,连它们洞里藏的粮食都得搜刮干净,一点儿都不浪费,真是物尽其用!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西藏棕熊吃鼠本领超强,堪称青藏高原的灭鼠英雄,对防治鼠患贡献巨大,真是功不可没。


   对付其他穴居动物时,这招也挺好使,因为有时候鼠兔不够吃,它们就会换个口味,尝试点别的。


   这招挺灵的,每次都能派上用场。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其实,它们也有不讲道理的时候。


   因为它们高大威猛,力量十足,别的吃肉动物都躲着它。


   所以,它们就会霸道地抢夺食物,连雪豹、狼这些厉害的动物都被它抢过。


   不过,它们也会先琢磨下对方是不是好惹的。


   要是感觉搞不定,就乖乖退到一边,看别的动物吃不吃剩点什么,自己再趁机去捡点便宜。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不然的话,它们就会去高原找腐肉或者其它动物的尸体吃。


   有时候食物太多了,它们也不浪费,会挖个坑藏起来,留着以后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9:25:20 | 只看该作者
   【·睡梦中产仔·】

   西藏棕熊需要冬眠,冬眠时间还挺长。

   它们通常在十一月份左右开始冬眠,要到来年三四月份才会醒来。

   冬眠期间,它们会找个安全的地方,安心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冬眠半年,吃不饱哪行?所以,动物们在冬眠前一两个月就忙着大吃大喝,储备能量。


   这样才能安稳度过漫长的冬眠期啊!


   据统计,成年西藏棕熊在特定时期得吃至少600公斤的食物。


   它们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脂肪,大约能有100斤,这样就能轻松熬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了。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在保证了不挨饿的前提下,西藏棕熊在冬眠前会找个背风的好地方,挖个够大的洞,再铺上干草,这样就能舒服地度过寒冷的冬天了。


   冬天一到,西藏棕熊就会聪明地抹掉自己的足迹,倒退着走进洞里。


   这智商,在动物界里也算高的了,真是让人佩服。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冬眠时,它们心脏几乎停跳,风雪也帮它们掩盖了气味,天敌想找到它们可真难。


   它们没了后顾之忧,就会去睡大觉,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连时间都忘了。


   雄熊可以安心睡到自然醒,但雌性的西藏棕熊就没那么好运了。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每到五六月夏天,西藏棕熊就开始繁殖了。


   雌熊怀孕后,得怀上七八个月的小宝宝。


   这样,它们就会在冬眠的时候生下小熊仔。


   西藏棕熊喜欢独自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才会一起出现。


   其他时候,通常都是雌性独自抚养孩子,包括冬眠期间也是如此。


   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真的很有趣呢!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幼崽生下来后,得过一个多月才能睁开眼睛。


   这时候冬眠快结束了,它们就会跟着妈妈出来活动。


   现在天气也暖和了,幼崽们也不容易冻死了。


   动物繁衍都有科学门道,西藏棕熊幼崽在冬眠时降生,这样做能大大提高它们的存活率。


   这可是大自然的智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9:31:10 | 只看该作者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雌性西藏棕熊抚养幼崽时可负责了,她们会忍住不发情,一直等到幼崽长到一岁,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才会重新开始繁殖。

   这样,她们就能确保幼崽得到最好的照顾啦。

   【·现实版“熊出没”·】

   西藏棕熊在青藏高原上可是个霸主级别的动物,但它们的数量并不多。

   除了它们自己繁殖得慢,还有很多别的原因呢。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雄性西藏棕熊可没雌性那么顾家,它们有时会因为幼崽妨碍雌性发情,就狠心咬死幼崽。

   这种家伙,简直就是我们种群里的“捣蛋鬼”,老给我们添乱。

   其实,这些家伙的食物来源挺紧缺的,所以它们才啥都吃,一点也不挑食,荤素都来之不拒。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西藏棕熊竟把牧民家的牛羊当成了美食,时不时来人类住处附近找吃的,简直把这地方当成了自己的“私家领地”。

   它们肯定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饿得慌就直接冲进了羊圈。

   管它三七二十一呢,一个接一个,把牧民的羊都拍翻在地,就开始大快朵颐了。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牧民们对它们也是束手无策,这些家伙是保护动物,不能随便伤害。

   再说它们块头那么大,还是趁半夜偷袭,想赶走它们简直难上加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1:02:16 | 只看该作者
甘肃一林区发现“山牛”,体格魁梧带锋利角,常年待在水里泡澡

   甘肃白龙江林区坚持环保理念,生态环境改善,成为珍稀动物家园。近日,中路河保护站苗圃发现水鹿,体型魁梧,擅长奔跑,警觉性强。水鹿生活在水源附近,主要分布于南方省份。发现水鹿证明当地自然环境良好,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由于长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甘肃省白龙江林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里的优良自然环境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白龙江林区因此成为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


   林区内栖息着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例如豹子、黑熊、金丝猴、大熊猫、梅花鹿和羚牛等。游客若行走在林区的山路上,幸运的话可以目睹这些动物的自然风貌。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最近,在白龙江林区博峪河保护中心的中路河保护站苗圃,人们观察到了一只水鹿。从记录的画面中可以看出,这只水鹿体格魁梧,四肢修长,头部的分叉尖角清晰可辨。


   这只水鹿的皮毛为深棕色,脸部较长,耳朵大而竖直。水鹿主要生活在中至高海拔的热带雨林中,是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鹿类之一,成年个体体重一般在100-200公斤,一些较大的雄性个体体重可达300公斤。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起初,水鹿只是在苗圃中悠闲地寻找食物。然而,当它察觉到有人在拍照时,立刻变得警觉起来。


   它几乎毫不犹豫地开始奔跑,迅速来到一处沟渠边,轻松跳跃过沟渠和围栏,仿佛这些障碍不存在。


   最后,这只水鹿向远处的山坡奔去,并迅速消失在林中,从视线中消失。这一过程发生得极快,几秒之内便完成。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水鹿的体型高大粗壮,四肢细长而富有力量,非常擅长奔跑。它的栖息地中还生活着豹子等捕食者,为了避免成为猎物,除了平时需要保持警觉外,快速奔跑也是关键。


   水鹿的性别二态特征明显,雌性没有角,而雄性则长有粗大的三叉角。这些角不仅是雄性个体争夺配偶时的武器,也是防御捕食者的工具。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通常来说,水鹿倾向于群居,尤其是雌性,她们会小群体活动,形成的群体规模较小。雄性通常独自行动,仅在交配季节可能会群居。


   水鹿没有固定的巢穴,喜欢在日落后活动,会随季节迁徙。它们主要以树叶、草、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多在林中空地或森林边缘活动,很少出现在密林中。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水鹿的视、听、嗅觉都非常灵敏,这使得它们能迅速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由于它们天生胆小谨慎,水鹿在进食时经常抬头四处观察,或静静倾听周围的声响。


   一旦感觉到威胁,水鹿会立即逃离现场。面对这样擅长奔跑的动物,捕食者们通常采取伏击方式进行捕猎,很难通过直接追赶来捕捉它们。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水鹿的名称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它们的活动范围通常在水源附近,很少远离水源地区。它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常年高温环境中,体毛粗糙且稀疏,有助于散热而不具保暖功能。


   它们在空闲时会在水中逗留,尤其在夏季,几乎每天都要到山溪中泡澡,它们的游泳能力非常出色。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高考起航梦想生活#在我国,水鹿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如广东、广西、四川、海南和云南等地。这次在中路河保护站苗圃发现水鹿,也标志着白龙江博峪河保护中心自去年以来第二次在不同区域发现它们。水鹿的出现,再次证实了当地自然环境的良好,以及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的明显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1: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21:12 编辑

云南景谷发现“蜜狗”:行动迅捷,性格凶猛,被誉为林中小霸王

   云南因其独特气候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最近在云南自然保护区发现两只罕见“蜜狗”即黄喉貂,它们体型小但凶猛,捕食能力强,食谱广泛,擅长跳跃和攀爬,能重创大型动物,被称为“林中小霸王”。

   云南省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使得这里的奇特动植物种类繁多,发现新奇生物在此并不罕见。

   最近,在云南景谷县的威远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人发现了两只罕见的“蜜狗”。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这两只“蜜狗”在森林的空地上欢快地玩耍,十分自在。“蜜狗”实际上是黄喉貂的俗称,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它们喜欢吃蜂蜜。最近,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检查红外相机的数据时,惊喜地看到一处空地上的相机捕捉到了两只黄喉貂在玩耍、标记领土的行为。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这两只黄喉貂动作灵活,速度迅猛。一只先在镜头前活动,另一只随后从附近山坡快速跑来,并迅速加入玩耍。虽然看起来它们像是在打斗,但实际上只是在嬉戏。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这两只黄喉貂不时在空地上追逐玩耍,有时还会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摩擦身体,似乎在做气味标记。

   过了一会儿,这个地方似乎已经无法吸引它们了,于是一只黄喉貂迅速往后方山坡上跑去,另一只也随后追赶。

   观察它们的体态,可以看出这两只黄喉貂都是成熟的成年个体,很可能是一对“情侣”,但考虑到它们一般在6-7月发情,也可能是来自同一个窝的兄弟姐妹。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黄喉貂的体型细长而柔软,口窄耳大,四肢较短,爪子发达,拥有一条长尾巴非常显眼。

   它们的毛色以黄色和黑褐色为主。头部、四肢和身体后半部分是黑褐色,而背部和腹部则是黄褐色。

   只有喉部最特别,其毛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这也是黄喉貂名字的由来。黄喉貂的体型很小,成年后的体重也只有2-3公斤,与瘦小的狐狸相似。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黄喉貂属于鼬科动物,以其凶猛著称。它们通常独自或几只一起对猎物进行追杀。

   在捕猎时表现得格外凶猛,黄喉貂在面对一些大型动物时也会勇敢对抗,甚至能重创对手。例如在农村,它们甚至能让体型大得多的狗无法占到便宜。黄喉貂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攻击是对一只大熊猫造成严重伤害。

   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曾救助过一只名为“坪坪”的野生大熊猫,它的腹部有一个严重的伤口,初步判断可能是黄喉貂所为。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尽管黄喉貂的腿较短,但它们行动迅速,通常是跳跃前进。它们在追逐猎物时表现得极为迅猛,并能进行长距离跳跃,轻松越过狭窄的沟渠。

   黄喉貂非常聪明,在巡视林中时如听到异常声响会立刻停下来细听。有时也会爬到树上,暗中观察下方动态,一旦发现猎物便会直接跳下进行攻击。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黄喉貂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林中,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从云南到黑龙江都有分布。除了捕食鼠类、鸟类和兔类等常规猎物外,它们也以擅长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而著称。

   在长青自然保护区,有工作人员拍到了两只黄喉貂合力追捕一头林麝的场景。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深度好文计划#黄喉貂不仅捕食能力出色,其食谱也十分广泛,包括昆虫、鱼类和各类鸟兽。因此,黄喉貂也被称为“林中小霸王”,大多数动物都不愿意招惹它们。

   除了动物性食物外,黄喉貂还会吃一些野果,尤其是它们最喜爱的蜂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1:5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22:01 编辑

学家发现进化过程中不寻常的新英雄:史前蠕虫搭配黄铁矿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史前蠕虫在通过沉积物混合提高氧气水平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为大约 4.8 亿年前的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事件和新物种的爆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史前蠕虫在海底的穴居活动释放了氧气,促进了奥陶纪生物大分化。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次生物多样性爆发--3000 万年的爆炸性进化变化催生了无数新物种--可能要感谢生命史上最不起眼的生物:蠕虫。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史前蠕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在海底的挖掘和穴居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向海洋和大气释放了氧气,并帮助启动了大约 4.8 亿年前的奥陶纪生物多样化大事件。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助理教授、资深作者玛雅-戈麦斯(Maya Gomes)说:"想想在今天甚至还不存在的小动物是如何以如此深刻的方式改变进化史的进程的,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将能够研究早期海洋的化学性质,并重新解释部分地质记录。"


   为了更好地了解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大规模的进化事件,戈麦斯和她的研究小组更新了模型,详细说明了数亿年来氧气增加的时间和速度。


   他们研究了在一定程度上由挖掘蠕虫造成的沉积物混合与一种名为黄铁矿的矿物之间的关系,黄铁矿在氧气积聚中起着关键作用。黄铁矿在泥土、淤泥或沙子中形成并被掩埋的越多,氧气含量就越高。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研究人员在马里兰州切萨皮克湾沿岸的九个地点测量了黄铁矿,这些地点可作为早期海洋条件的代表。即使只有几厘米沉积物混合的地点,黄铁矿的含量也大大高于没有混合的地点和混合程度较深的地点。


   戈麦斯说,这些发现挑战了以前的假设,即黄铁矿与沉积物混合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生境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不变。


   传统观点认为,随着动物在海底掘洞搅动沉积物,新出土的黄铁矿会暴露在水中并被氧气破坏,这一过程最终会阻止氧气在大气和海洋中积累。混合沉积物被视为氧气水平保持稳定的证据。


   新数据表明,少量沉积物在含氧量极低的水中混合,会使埋藏在地下的黄铁矿、硫和有机碳接触到足够的氧气,从而启动更多黄铁矿的形成。


   "这有点像金发姑娘。条件必须恰到好处。你必须有一点混合,让氧气进入沉积物,但又不能太多,以至于氧气破坏了所有的黄铁矿,没有净积累,"文章第一作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候选人 Kalev Hantsoo 说。


   当研究人员将黄铁矿与沉积物混合深度之间的这种新关系应用到现有模型中时,他们发现氧气水平在数百万年中保持相对平稳,然后在古生代期间上升,奥陶纪期间出现急剧上升。


   研究人员说,额外的氧气很可能促成了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事件,当时新物种迅速繁衍。


   戈麦斯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氧气水平如何与历史上进化力量加快、地球上生命更加多样化的时刻相关联。寒武纪时期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物种分化事件,但新的模型让我们能够排除氧气的影响,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个时期可能推动进化的其他因素上。"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2:0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6 22:19 编辑

多地接连发现新物种 一起来看看它们长啥样

   近一个月来,我国多地接连发现了新物种。白盖鸡油菌、三峡白前、雅江舌喙兰……

   白盖鸡油菌,名字馋人但不要吃

   近日,国际期刊一篇论文中,记录了一种全球新物种——白盖鸡油菌。

   这种菌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林文飞在天目山发现。其菌盖表面光滑,稍微油腻,颜色为奶油白色至灰白色;肉质坚实;气味不明显。新物种的发现,对于生态保护和生物进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消息报道后,不少网友留言询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对此,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祁祥斌表示,白盖鸡油菌是鸡油菌属的一种,目前业内对这种新物种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建议不要采食,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近期发现的一些新物种

   三峡白前

   发现地:重庆

   三峡白前是由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重庆自然博物馆联合发表并命名的植物。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绯红金粟兰

   发现地:湖北

   近日,武汉黄陂区发现了一个植物新种——绯红金粟兰。金粟兰属植物药隔会延长,仿佛一条条漂亮的小彩带。而丝穗金粟兰的药隔颜色是白色的;黄陂新发现的这种植物,其药隔是红色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西沙涯蝽

   发现地:海南

   采自西沙群岛羚羊礁(属永乐群岛)和永兴岛(属宣德群岛)的一种海生昆虫为涯蝽科的新物种。根据其分布地点,新物种被命名为西沙涯蝽。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普陀条孢牛肝菌

   发现地:浙江

   暗棕色的“伞面”、布满鳞片的“伞柄”,这是一朵样貌特殊的蘑菇。近日,舟山市普陀区完成2021-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确认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我国每年发现200种植物新物种

   专家表示,近2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现的植物新种数目在200个左右,占世界新发现植物比例大约十分之一。

   光明日报报道称,据统计,2021年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其中新物种80种;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种289个。

   接连发现新物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研究条件提升,填补了采集空白。从前因为受限于交通等条件,无法到达一些地区进行调查,现在交通、基建等条件提升,使野外考察能够更加深入到边境、深山等地。

   二是一些常见的物种被重新分类和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从前没有意识到是新物种的也被重新认识。

   三是生态环境恢复,促进了物种恢复生长。退耕还林、还草,使很多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原本处于濒危状态的一些物种得以恢复种群,从而更容易被研究者发现。

   新物种的发现,有利于提升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对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也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2:21:43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又发现一新物种!

   中国科研人员在广东发现新物种“莲峰角蟾”

   中国科研人员近日在广东莲花山脉发现了新物种“莲峰角蟾”,相关科研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英文版)发表。

   2022年至2024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林石狮牵头的生物多样性团队在粤东地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在惠东的高海拔山体发现一种未经科学描述的角蟾。经系统的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团队将其命名为一新物种——莲峰角蟾。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发现唐鱼
图为莲峰角蟾的形态特征。(受访者供图)

   林石狮介绍,莲峰角蟾栖息在700至1000米海拔的小溪流区域,周围是保护良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系统发育关系上,新物种所代表的独立进化谱系分化较大;身体和四肢纤长,与粤东地区已知的布角蟾属物种存在显著差异。

   转自:新华社
   记者:胡拿云
   来源:新华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