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

[复制链接] 0
收藏
3
回复
28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8-5 09: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在客家研究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本文针对出现的新情况,着重在什么是客家民系的问题上作些阐述。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叫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四个特征缺一不可,即:
  1.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
  2.有特定的地域条件;
  3.在特殊的历史年代;
  4.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现在就客家民系形成的四个特征分述如下:
  一、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
  研究清楚客家先民的构成极为重要,是界定客家民系首要问题。
  客家先民,是以中原南迁汉人为主体,与闽西(含今三明市属宁化、清流、明溪三县)赣南、粤东的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边形成客家民系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由于南迁汉人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成为客家民系。这个民系溶进了土著、少数民族的血统和文化,但汉族血统和文化是主流,不影响这个民系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这成了客家研究者大多数人的共识。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一场根本动摇唐政局,影响深远的“安史之乱”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叛军横扫华北,直指长安,唐明皇君臣仓皇逃出长安,向南抵马嵬坡。八年激战,给全国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区带来了严重破坏。河北一带首当其冲,“农桑井邑,靡获安居,骨肉室家,不能相保。”东都洛阳以东至徐州更为惨烈,“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遭荒废,曾无尺椽。”“汴河沿岸也是百姓凋废,地阔人稀。关中地区则是闾井萧然,百不存一。”
  中原汉人在战乱的驱迫下,纷纷向南方相对平和安宁的地域奔逃,有一部分已到达闽粤赣边。黄巢大起义爆发于唐乾符元年(874年)。此前,唐王朝已十分腐败,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正是唐末各种社会矛盾总爆发,故其规模之大,响应者之众,都远远超过任何一次起义。这次起义因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而被史家称为“流寇式”的起义,前后经历10年,遍布河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安徽、山西、山东等11个省区。并两度转战江南攻占福州,广东、桂州、潭州、漕州、江陵等地。但其中活动时间最长的,往返最为频繁的是黄淮流域,故河南安徽一带遭受战祸最为严重。
  唐王朝镇压这次起义调集了大量军队沿途追、堵、截、烧、杀、抢,无所不用其极。“黄巢起义军(884年),被官兵剿灭后,人民却未能安居乐业。”“有的起义军甚至收编战败义军以自强,有的义军首领背叛黄巢后也拥兵而称霸一方。”“朝廷对势力强大的藩镇豪强也失去了控制力。于是各藩镇豪强展开了一场抢夺地盘称王为目的的混战。”“混战最为惨烈的是黄淮流域,尤其是河南。”①
  中原板荡,狼烟四起,百姓流离,黄淮流域的难民,唯一选择是重返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民的南逃之路,于是蜂拥南下的流民和败兵,找到生存空间相对广阔的赣东南为突破口,一些厌倦了中原战乱,无意北归的难民,则大部分直抵闽粤赣边,有的一次有的经过几次才到达,终于找到了相对和平安宁的可以安居乐业的比较理想的好地方。地处闽赣交界的宁化石壁,成了重要的中转站,和客家早期休养生息,重要聚散地之一。
  上述唐末宋初时期是汉人南迁的最高潮的年代,在这之前包括秦汉时期已有一部分汉人南迁至闽、粤、赣边。此后直至宋末几次汉人南迁高潮,像金兵入侵宋王朝南渡,元兵进犯宋朝灭亡时期都引发了汉人南移高潮。南迁汉人还包括从政、从商或寻求更有利的发展环境的中原汉人。汉人进入闽粤赣边地区和当地的土著与少数民族结合在一起,成为客家先民。
  这些足以说明客家先民的形成,是在闽粤赣边三地区开创客家民系的先决条件,孕育客家民系的关键是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18:46 | 只看该作者
二、有特定的地域条件
  南迁汉人为什么在别的地区不能形成客家民系,却在闽粤赣
  边这样的地区形成?大致有以下两方面:
  1.当年周边政治环境动荡,闽粤赣边是较安定之地。
  唐后期以来,中原事多,而江南相对安定,中国的经济重心向南移动,主要由于外患或由于饥荒,或由于兵灾等天灾人祸,人口分布也向东南地区转移,关中、中原地区汉人为了救死逃生,被迫南移。
  唐亡之后,中原五代更替,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周边十国崛起。就以闽粤赣边周边的环境看,“客家民系的形成,虽与五代时候各个割据政权无涉,然以其当时所处的地域为南唐以南,王闽以西,马楚以东,南汉以北的地带,即闽粤赣三省交接的地带。各个割据政权的融合势力既不能支配他们,而适以环绕他们。”②
  例如,闽西地区从唐开元年间,汀州府开始,就由中原王朝管辖,而不像西北、西南少数地区那样立藩王管辖。其间是在五代时属王闽政治治理,但王潮、王审知小朝庭官员大多是由河南来的中原汉人.
  因此,中原汉人在这一地区已深深扎根,当地土著、‘三都木客’们已有一定的汉化。当地经济文化面貌有改观,对汉人的抵触情绪也大大减弱,‘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的情况未再发生,当地土著甚至敞开胸怀接纳避难而来的汉族同胞。
  上述是有利于客家民系能形成发展,周边的政治环境。
  2.闽、粤、赣边的自然环境,易于安居乐业,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闽西粤东赣南境域相联,又同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地。境内崇山峻岭,山谷河流交错,大小盆地星罗棋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三个地区情况很多相似处,这些地区发展经济有一定优势,使南移汉人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这是客家民系能在这里形成的自然的地域环境。
  一是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当时由于可开垦的土地相对说是比较多,且宜粮宜经济作物,气候温暖,无霜期长。特别是水源比较充足,这些客家居地,高山大岭,区内部的水系山脉、盆地错落有序,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河流都在其地发源,是赣江、九龙江上游,是汀江、闽江、梅江发源地。
  汀江、梅江合成韩江流入大海,这些江河流域孕育着客家人。闽粤赣边三地区,河流比较狭小,便于兴修小型水利,用于农业和加工业,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时期,大、中型水利一般无力兴建。还有生产木材、竹料等的收入以补充生活所需。南移汉人到这些地方,解决生活问题是比较容易的。
  闽粤赣边三地区矿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只是小量简单开发利用,这也增加了一部分收入,解决生活所需。区内有铁、煤、钨、金、铜、银、锡、铅、石灰石等资源特别是闽西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都有一些开发利用,一般也只是卖原料或初级产品。
  上杭紫金山的金矿质量好,氧化程度高,储量丰富。“金山始产金,至皇祐时(1053年)经中书备对贡金167两。”而在宋崇宁中(1102—1106年)“发现金山有上、中、下三处水池,用其浸生铁可炼为铜。③但是,宋代以降,上杭便结束了产金历史。挖了金为什么会停?肯定是技术不行,矿脉搞不清楚,没有什么效益而放弃,如今全国著名大型金、铜矿开采冶炼的紫金集团公司,就是靠紫金山上金矿开采而发家的。
  交通,赣南较好,河流是赣江水系,水上航运可辗转与长江相通,陆路,赣南是中原通往岭南的必经之地。闽西的交通条件较差,在福建西南一角。所以古代福建与中原,江淮联系的几条重要交通线它都不沾边,且有崇山峻岭所隔。粤东客家住地,同样山地丘陵为主,交通不方便,既不处在中原通岭南交通线上,又不靠海,加上距岭南政治、经济中心遥远,比闽西显得更荒僻。这样的交通条件,外部势力不易进来,进来了也不想持久下去,这对客家民系的形成来说,外来干扰少也是一个特殊的地域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19:10 | 只看该作者
三、在特殊的历史年代
  闽粤赣边形成客家民系,研究者一般认定为五代至宋末或说至宋元。
  罗香林利用正史、民间谱牒、所在地户口变化情况和民间调查结合论述客家源流和组成。论述了汉人南迁的年代,是特殊的历史年代。
  唐末宋初和两宋、宋元时期,中原和黄淮流域天灾人祸,汉人难民蜂拥南迁,大批进入闽粤赣边。从闽粤赣边人口猛增和增设州、县的情况也印证汉人南迁成为客家先民政治震荡的年代情况。“至宋末,闽赣粤地域人口大量增加。据明《嘉靖赣州府志》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赣南仅有8994户,39900口。至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赣南也只有26260户(见元郡县图志)。而到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据《宋书.地理志》载,则猛增至310153户,人口逾越百万。
  自晚唐元和年间到北宋末期这280年时间里,户口增加了约11倍,这决非自然增殖造成的,说明这期间赣南接受了大量汉人南迁。又如唐天宝元年(742年),临汀郡(原称汀州,辖长汀、龙岩、宁化)计有4682户,15720人。元和年间(806—820年)3县合计为3000多户。到了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长汀、宁化、上杭、武平、龙岩合计户数达106573户,仅200多年间,户数增加了22倍。
  庆元年间(1195—1200年)至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汀州6县共有223432户,计534890人(见新编《三明志·人口卷》)。广东梅州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至雍熙四年(987年)间有1568户到了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为12372户。人口增长7倍。这些都说明唐末至宋末期间闽粤赣地域接受大量外来移民。”④ 他们与当地人融合同化形成客家民系,并以其独特的方言习俗称为客家人。
  由于人口猛增,经济发展,州县机构随之增加。赣南在晚唐以前有县级政权7个,在五代宋初增加了6个,达13个之多。闽西的汀州,南唐灭亡后,归入宋版图只长汀、宁化两县,但至淳化五年(994年),原长汀县境内的上杭、武平二场升为县。粤东五代南汉时划出程乡县设立敬州。宋代改为梅州,原来循州南部的河源、归善、博罗、海丰四县又并为一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20:12 | 只看该作者
四、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闽粤赣三省交接的三角地带,本来社会发展落后,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迁入了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汉族移民,汉族移民在迁徙过程中,又吸收了当时途中的一些文化。这些汉族移民到达闽、粤、赣边后,凭其人数和经济、文化的优势,在与杂居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斗争和融合中占了主导地位,同化了他们。
  当然在同化过程中也吸收了原住民经济文化特点,形成客家文化。“畲民是‘刀耕火种’,最勤操作的一个南蛮民系,客家昔时,与之相处,一方吸受了他们一部分血统,一方吸受了他们活动所产生的影响”⑤原住民绝大多数被同化为新民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在既矛盾斗争,又互相融合的过程,客家文化就诞生了。所以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风格,又兼具浓郁的闽粤赣边的乡土情调。这种客家文化既不是该地区原住民的旧文化,又不完全雷同于汉族移民前的固有文化。
  闽粤赣边地区汀江流域,闽江上游地区是未燃战火,中原难民躲避战祸的最好去处,也是可供汉族移民休养生息的好地方。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外来移民要垦荒造田,又要修渠灌溉,建房栖身,还要开辟交通,是经过艰苦探索的。至此他们感到终于找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好去处。于是下定决心建成了“屋舍俨然”的村落,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些都是客家文化发展成熟的基础,以及形成和巩固独特的客家文化的重要因素。
  闽粤赣边在远古时代就有先民活动的踪迹,也有诸如蛇崇拜之类的自己的独特文化。而当中原大地进入高度文明发达的封建社会,北方人开始进入,并置县置州管辖之后,闽粤赣边的百越土著却因其地“山重复而险阻,舟车不通,商族罕至,天远地荒”,离皇帝太远而仍然处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半渔猎农耕社会。尽管这些地方被称为“苗”、“蛮”、“僚”、“峒”或“山都木客”的原住民,不一定都是后来畲族,却因他们相同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而统称为“畲民”或“畲客”。
  随着北方中原长期战火频繁,灾害横行引发的一波又一波的移民南迁浪潮,闽粤赣边终于来了愈来愈多的汉民族兄弟,带来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在闽粤赣边的基本住地,在客土融合和同化问题上无论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还是社会意识、宗教信仰、语言、艺术方面,汉族移民来自中原和江淮,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比原住民先进。
  土著民与移民杂处,向汉人学习筑屋造田技术,永远结束了刀耕火种,徙居轮耕的“猱升鼠伏”般的生活,同时南迁汉人也向当地少数民族学习生产生活的特点,吸收融入生产生活和文化中去。在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便成了汉族人和当地原住民的共同家园。与华夏大地一起实现“书同文”、“制同度”、“车同轨”的局面,共同搭乘华夏文明的时代列车前进。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话是客家民系的一大象征,是唯一不用地方命名的民系语言,形成之后,一直传播到后来(海内外)客家聚居地,真可谓“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客家人走遍天南海角不忘中国是根。在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讨论或大会发言,讲客家话,唱客家山歌,一般不用翻译,可以听懂,相聚一起,倍感亲情。
  综上所述四点,是客家民系的特征。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客家民系都形不成;缺了哪一个,别的也无法代替。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形成后,经过漫长的繁衍发展阶段又逐步向国内外迁徙。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逐步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客家人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许多省市。之后,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祸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因客家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和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迁徙。所以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
  在福建省的龙岩市、三明市、漳州市和南平市客家地区到处保留着记载闽台客家血缘关系的族谱,保留着先祖留下来的“祖屋”、“祖祠”、“祖墓”,反映着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同血脉的历史印记。由于政治的原因,半个世纪来,人为的海峡两岸藩篱阻隔了两岸客家乡亲的交流。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旅台客家裔孙,纷纷回闽寻根认祖,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回大陆寻根认祖的同时,积极投资置业,对祖国的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大团结起到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关于客家人在闽粤赣边形成了客家民系,这既是对客家民系而言,也是对客家人而言。上述四点,已经说明了,至于后来出现新的情况,客家聚居地的客家人有往外迁移的,也有新迁进去的,在客家聚居地迁出来后,有的保持了客家语言、习俗,有的被新居住地的原住民同化了,不会讲客家话和改变了客家习俗,这些情况如何界定?1997年12月13—15日广东梅州市举行“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的124位专家学者,对客家人的界定达成共识:“凡具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要求中有任何两项的人,都是客家人。‘客家血统’是指祖宗是客家人,‘客家文化素质’最主要的是操客家方言,也包括客家的生活习惯等,‘客家认同意识’即承认自己是客家人。”我们认为这个界定是比较符合实际,比较合情合理。  
  注:      ①张佑周著·《客家祖地闽西》第39页,作家出版社出版。
  ②罗香林著·《客家源流考》第37页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
  ③上杭县志宋康定元年(1040年)。
  ④陈丽明著·《客家文化研究论文汇编》第288页。
  ⑤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第76页,199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林开钦 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副主任、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


来源:客家祖地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