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志》与客家祖地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19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8-5 09: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宁化县志》与客家祖地
宁化是闽西(原汀属八县)建置最早的一个县,唐乾封二年(667年)建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宁化县。比建置汀州府还早了十余年(宁化县志载开元二十六年,汀州府志记二十四年)。山乡僻壤为什么建置这么早,究其成因与“客”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宁化对客家的研究与探索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和社会主义首轮新方志的编修直接相关。20世纪80年代,全国兴起盛世修志的热潮,福建也不例外。然编修地方志虽是中国的老传统,但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遇到的新课题,没有经历,没有经验。为此,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1984年先后于福州、龙岩召开并举办了主任与部分修志人员培训会(班)。笔者有幸参加了省在龙岩与龙岩行署志委共同举办的方志培训班。其间,永定、上杭、武平等志办参训人员,见有宁化志办人员参加,不时过来问起宁化是否有石壁这个地方,位居何处等等情况。笔者在回答有这个地方的同时,见问者多了,便产生惊奇之感,于是问他们为什么一直问石壁这个地方做什么?他们道出了其中原委。他们说:在搜集修志资料的过程中,在所查阅的各姓氏族谱中,均见到他们祖先来自宁化及宁化石壁的记载。回宁后将此情况向时任宁化县志办主任的刘善群先生反映,刘善群先生也说曾有同样的经历。刘善群先生是个有心人,于此,在新编宁化县志的同时,主动介入了对宁化客家与石壁的探索与研究,并一发不可收拾,取得了累累硕果,引起了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之后,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研讨下,得出宁化是纯客县,石壁是“客家祖地”的结论与结果。笔者从事地方志工作近30年,认为这个结论实事求是、是准确而恰如其分的。于古《宁化县志》(民国含民国前修成的志书,方志界统称为古志。下同)有据。
  一、最早见“客”于志
  民国以往(含民国),宁化历史上曾五度修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李世熊(号元仲)已83岁高龄还修出了被誉为“天下名志”的《宁化县志》,其被称为:“西蜀武功志修自康对山,闽之宁化志修自李元仲,海内俱称善。”厦门大学已故黄典诚教授在1985年福建省史志协会理事扩大会的讲话中更是说:“我从小就听人家说,中国只有两部半的方志,一部是宁化志,一部是武功志,还有一部是朝邑志,只算半部。”现今宁化幸存可稽的县志有3部,最早的为明崇祯《宁化县志》,余为清康熙李志和民国15年《宁化县志》。
  志乃一方之全史,清代史志学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可稽的3部古《宁化县志》,均有意无意地记载了“客”与“客”相关的资料。最早的史料始于唐。其列传唐巫罗俊传中载道:“巫罗俊,黄连峒(宁化原名黄连峒),峒为罗俊所辟,今邑治也。其故宅名竹筱窝者也。罗俊年少负殊勇,当隋大业之季,群雄并起,东海李子通,率众渡淮,据江都,称吴帝,改元遣史略闽地。其时土寇蜂举,罗俊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复运筹为程卓之策,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居奇获赢,坐拥厚资,因以观占时变,益鸠众辟土。武德四年(621年),子通败死,时天下初定。黄连去长安天末,版籍疏脱,贞观三年(629年),罗俊自诣行在上状言:‘黄连土旷齿繁,宜可授田定税。’朝廷嘉之,授罗俊一职,令归翦荒以自效。是时,罗俊所辟荒界东至铜头岭(今清流地),西至站岭溪,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今归化地)。乾封间,遂改黄连为镇。罗俊殁后五十余年,有罗令纪者,警练有器识。黄连界福潮二州,有窜入避役百姓三千余户,主客未协,令纪绳强弹暴,安集得宜。会福州长史唐循忠,检户口至奏闻,令纪复以本镇民物殷阜,宜升县为请,遂升黄连为县。时开元十三年(725年)也。越十三年,为开元二十六年,开山岗,置汀州于新罗,领县三,割黄连以属之,并长汀、新罗而三云”。“主客未协”这是最早见“客”于志的记载。于此可见,其“客”早在唐时已见于宁,这是古《宁化县志》中最直接、最直观记“主客”于志的首见。这一记载,寓意深刻,含义多层,内容与意义极为丰富和深远,在此不一一剖析,于后将述。其建置、疆界沿革也有类似的史实记载。
  然,其乡行在记明丘桂荣时也记道:“桂荣遂谕佃客,租一石者,但输九斗”之善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是“佃客”,而不是佃户,应细细体察,其有明显的根本区别。户口志则更见明晰的解释性载道:“宋之户口,类分主客,主户者土著之户,客户者外邑之人” 。其寓贤也载:“《宁志》旧载寓贤四人:一曰赵希玙,以成忠郎试科登弟,调潮州录参;曰赵与堂,宝庆二年进士,终建宁府曹;曰赵与纲,嘉熙二年进士,调邵武尉,终滕州司法。一曰阴道元,大观戊子乡举,任宁化教谕,升本府教授。南渡之乱,遂家于宁。淳熙特秦名阴一鹗,即其孙云”。选举志载:“李士淳,程乡籍,宁化人。崇祯元年戊辰刘若宰榜,由庶吉士历吏部侍郎”。从中外学者多年以来研究的结果看,客家人原于中原汉人,自汉晋至清于北而南的5次大迁徙,均与宁化及其石壁相关连。这与古《宁化县志》弥足珍贵不多见,直接“客”的记载,与不见“客”之史料陈述是十分相吻合的,实属不谋而合。古《宁化县志》,为宁化客家与石壁客家祖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实依据和佐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14:07 | 只看该作者
二、积量凝聚为“家”
  宁化古志记“客”的史料,字里行间解决了客的来源问题。那么客家的“家”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以为,宁化古志有关客的记载,虽然字数不多,但同样从中可以找到答案。其中在巫罗俊传中“罗俊少负殊勇,当隋大业之季,群雄并起,东海李子通率众渡北淮,据江都,称吴帝,改元遣使略闽地,其时土寇蜂举,罗俊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益鸠众壁土。罗俊死后五十余年,有罗令纪者,警练有器识,黄连界福潮二州,有窜入避役百姓三千余户,主客未协,令纪绳强弹暴,安集得宜……。”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巫罗俊、罗令纪有胆有识,“筑堡卫众”、“益鸠众辟土”与“绳强弹暴,安集得宜”,是客的优秀代表和领袖人物。他俩高强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表现出了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徙客深知独木难成林,于由巫罗俊、罗令纪的魄力、组织与凝聚力,吸引了众客相继投奔筑堡卫众这个家,使得各路来客不断地积聚,成为客的大家。这是称客为家的一个重要成因。其二,客的数量也是成为客家的重要条件。隋以前,宁化名不见于史,是块人烟稀少、林深苔滑的蛮荒之地。正因如此,才具后来容纳数十万南迁汉人的条件。加之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为中原不断南迁的客人有了理想的生产、生活、安居和生息之地。因此大批客人先后相继不断涌入,从数量上生成了客家的源泉,积聚了成为客家的气势。之所以后来被称为客家,与众多客流源源不断地迁徙入宁直接相关。宁化之所以能早在唐朝建县,与其时三千避役百姓(客户)直接关连。“客”量的积累,升为客家,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自然得很。宁化古志中所载的“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就是一个史证,如今石壁“千家围”遗址,也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曾流传:“禾口府,陂下县,石壁金銮殿”的传说,可见石壁历史上是多么的兴盛与繁荣。
  上述的代表领袖人物巫罗俊、罗令纪并非宁化土著人士,他们也是南迁的客人。据巫氏族谱(民国25年修)载:“迄东晋末造,五湖乱华,暹公由山西平阳郡夏县避乱兖州,转徙入闽之剑津(今福建南平)居焉,是为我族南迁之宗,数传至隋大业间,昭郎率子罗俊,字定生,号青州,生隋开皇三年,再迁闽之黄连峒(今宁化县),斩荆披莱,开拓疆土,为我族世系可溯之艺祖……。”其巫氏重修谱凡例中写道:“谱者一本所生,我巫氏后裔,散处十八行省者,各有一本。兹谱上承闽汀,由大始祖罗俊公起,下及仁、义、礼、知、信五公,而至大一郎下各公,如迁粤仕聪公,仕成公、禧公,迁赣之仕宗公等。以下裔孙转徙桂川、湘各省者,均依次详列”。
  据罗永波摘自江西瑞金壬田罗氏古谱卷二卷三载:“晋室中原云:‘授衣冠望族,辟地南服,遂以闽为乐土。’罗巨祖公称七二宣义,公元54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于豫章郡江西南昌迁入福建沙县为闽始祖基。称闽一世祖即119代豫章十九世也。传三世七二公之长孙罗万发,讳公发宣义为武陵太守。公元600年左右,隋末宦至黄连峒。昔时黄连未辟,到处竹什从生,荒山辟处。罗公发与巫罗俊领导群众齐心协力,剪辟荆榛,筑宅竹筱窠始居。……公发祖孙父子四代相承(公发、三九、念忠、令纪)举家而居,基址与巫姓界畔相连,令纪生于唐中宗嗣圣五年(688年)三月一日,名毓政,号维纲。至唐玄宗时,赋役颇重,民不堪其苦,潮州北界,福州西界有避役百姓三千余户,逋入黄连,当来之民,甫附之初,主客未协,令纪绳强弹暴,境内肃然,爰筑堡以卫之,申戒约以导之,使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于是倨侮之习变宠而之谆矣”。徙客之人,在新居之所有了这样杰出的代表人物和领导人,就有了可以信赖的主心骨,自然来投奔的徙客日众,于是必然组建形成新的客人团体——客家,以御各种不测之变。后来中外学者对客家深入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这是笔者以志为据,旁及后人探究结果,分析所得的感知和推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14:58 | 只看该作者
三、开发播衍成祖
  隋唐以前宁化是块尚未得到开发,广袤而肥沃的处女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远离战火、苛政与安定的生息条件,给后来大量南迁的中源汉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庇护所。因而,大批南迁的中原汉人,一批批地不断涌入这块宝地。古《宁化县志》所记:“巫罗俊益鸠众辟土”、罗令纪“主客未协,绳强弹暴,安集得宜”;建置志载:“二十六年(汀州府志为二十四年736年)开山峒,置汀州于新罗,割黄连以属之”的史实充分证明其所在。
  大批徙客的流入,使宁化广袤的土地得到充分垦植和开发,反之这片得到徙客开垦开发的土地,又反过来为他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繁衍生息的处所。然中原汉人南迁的数量和时间是大批量而长久的,从汉晋隋唐一直持续到明清,历经了数朝上千年的历史。宁化土地虽然广袤,但与不断涌入的大批量徙客相比,她又显得相对拥挤而狭小。
  不断追求较为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动力。为此,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在宁化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数代后,他们的子孙后代继续南迁拓展,从宁化而长汀而上杭、永定再广东而海外,成为客家的一条迁徙之路,发展之路。这条迁徙播衍之路,也相应地不断壮大了客家自己。
  迁徙是客家的一个显著特征,垦拓开发播衍,是他们发展壮大自己的必由之途,故此孕育出了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等客家精神。然而宁化乃至石壁为什么成为客家人的祖地呢?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一是宁化乃至石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山乡僻壤,远离兵灾苛政,相对安全安定,有利繁衍生息;三是留居时间最长,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他们亲手开垦开发了这块宝地,较之原迁地感情更加深厚和眷恋;四是主客关系融洽,形成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同时,在痛苦迁徙的经历中,通过相互比较,鉴别出了宁化优于其它所迁之地;五是一致的认同。各姓氏族谱均记载:他们的祖先来自宁化及其石壁,是最好证据和认定。据余保云先生长期对姓氏族谱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看,历史上迁徙而曾在宁化及其石壁居住过的姓氏达200余姓以上,他们的宗谱均记载,他们的始祖在宁化及其石壁,或与宁化及石壁有割舍不断的渊源关系。他们都是客家人,因而宁化及其石壁自然而然,理所当然地成客家人的始祖之地。客家人的始祖之地,就是客家人的祖地,即宁化石壁客家祖地。
  综上所述,古《宁化县志》有关“客”与“客”相关的史实记载,给宁化客家乃至石壁客家祖地的迷惘者,提供了不可多得且弥足珍贵的释疑解惑的法宝。通过古《宁化县志》编纂者,经意不经意的史料记述显示,它与中外专家学者长期从事客家研究与探索的结果不谋而合,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史实与证据,它渗透于《宁化县志》的字里行间,它必将为今后的客家研究,焕发出珠玑般的价值和光彩。
  参考书目:
  1、明崇祯《宁化县志》
  2、清康熙《宁化县志》
  3、民国《宁化县志》
  4、巫氏族谱
  5、罗永波先生罗氏族谱摘录
  6、《宁化方志通讯》第1、2期。
  7、《宁化客家研究》第一、二期等。
  作者:张初进 《宁化县志》(第二轮)执行主编
          副编审


来源:客家祖地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