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 连日来,“关注垃圾焚烧发电 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系列报道引起不少市民关注,很多市民对垃圾焚烧发电的先进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少市民表示,除了技术方面,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后能否按环保标准推进运营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希望政府加强监管,保障群众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虽然过关了,但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同时定期公开一些数据,不然群众还是有担心。”市民王女士希望,相关部门要做到信息公开和严格管理。她建议,包括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监管等过程,相关部门都要进行公开公示,确保透明操作,才能获得老百姓理解与放心。对此,记者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了解到,环保部门将督促企业建设配套的在线监控设备,让企业的监测数据与环保部门24小时联网,并在厂区出入口设置LED显示屏进行公示,实时公开监测数据。就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烟气排放监测方面,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营后,将定期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排放的烟气进行检测。同时,为增加运营透明度,消除周边居民的顾虑,我市还将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环保监管部门、项目周边民众代表、专家等成立监督小组,对项目运营进行长期动态监管。 目前,梅城并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是否会对垃圾焚烧发电的效果产生影响?对此,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容环卫科负责人表示,我市目前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但按照项目单位的烟气处理技术水平,依然可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只是垃圾处置的环保成本相对较高。“如果可以进行垃圾分类,我们既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处置量,又可以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还有助减少焚烧产生的排放物。”他表示,相关部门将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垃圾处理的政策,有计划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设施,推动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记者手记 解决“垃圾围城”政府应取信于民 解决“垃圾围城”之困,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也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参与。由于缺乏对垃圾焚烧发电知识与信息的了解,再加上规避风险的心理影响,导致部分市民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所抵触。然而,仔细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在自家周围,垃圾定会无处“安放”。对此,记者认为,一方面,政府和项目单位在确保技术过关的同时,应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将信息充分公开,并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的监管,要尊重民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适时邀请市民代表进行监管,且将监管结果向社会大众公开,使公众了解项目进程以及相关影响,从而减少公众对于“自家后院”环境问题的担心。另一方面,公众要给政府部门一个沟通的“机会”,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与信息,提出自己的疑虑和合法需求,同时养成主动分类垃圾的习惯,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支持、践行绿色环保,共同守护好我们美好的绿色家园。
转自梅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