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古村落来了大专家

  [复制链接] 0
收藏
8
回复
16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3-22 17: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们考察古民居   
在梅县侨乡村和桥溪村,专家对精致的古建筑赞叹不已       

3月20日,参加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的250多名专家学者,来到梅县两个偏僻小山村———南口镇侨乡村和雁洋镇桥溪村,令小村庄顿时热闹起来。   
“相比其他地方的‘古村落’,侨乡村更‘原生态’,古建筑很精致,保存得也很完整,让我们看到了客家人去南洋的创业史和客家人看世界的意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率领专家组一行9人在侨乡村实地考察后这样说。     
侨乡村既有单层围龙结构,又有双层围龙结构,以及中西合璧的十厅九井结构和五扛式结构,依山脚逶迤而建,各自成幢又相互守望而绵延数里的客家古围屋,让许多专家学者不禁眼前一亮。     而位于5A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距茶山村几十公里的桥溪村,则建于明万历年间,周围奇峰环绕,村口有7棵百年古树,其中一棵青蓝树是国内外目前发现的该树种中最大的一棵;村内古民居有世德楼、世安居、宝善楼、继善楼等,建筑规模、艺术为粤东罕见。   
当地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不久前侨乡村和桥溪村相继荣获得广东省古村落等称号后,游客越来越多。为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当地政府聘请专家团队编制了《古村落保护规划》,在对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整理、控制的同时,完善了道路、卫生、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并对一些破损的古民居进行了修缮,改善村民生活居住和旅游服务环境。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2-3-22 17:40:1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领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7:54:11 | 只看该作者
夜色光明 发表于 2012-3-22 17:40
看到领导了

肯定要有领导带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发表于 2012-3-23 08:41:21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搞出点名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5#
发表于 2012-3-23 09:13:37 | 只看该作者
有专家来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7:36:58 | 只看该作者
家在江南 发表于 2012-3-23 09:13
有专家来是好事。

希望能点拨点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
发表于 2012-3-29 11:3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土的客家历史文化信息和侨胞的“海风万里故园情”应当成为宣传推介侨乡村的两大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8#
发表于 2012-3-30 09:31:14 | 只看该作者
如此简单 发表于 2012-3-28 17:36
希望能点拨点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16:49:17 | 只看该作者
千里邮缘 发表于 2012-3-29 11:37
本土的客家历史文化信息和侨胞的“海风万里故园情”应当成为宣传推介侨乡村的两大重点。 ...

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