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骗子“手把手”教孩子转走父母3.3万元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83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1-30 09:56: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家长朋友

你家里的“小神兽”是不是经常

抱着手机打游戏不能自拔?

如果是,你可要当心了

因为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专盯毫无戒备心理的孩子

在网上以免费赠送游戏装备等说法为诱饵

实施电信诈骗

近日,江门一名小学生

就掉进了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骗局

前不久,10岁的小燕(化名)

在短视频平台上认识了一名陌生网友

对方称加入游戏群可获赠

免费的“迷×世界”游戏皮肤

小燕听后十分心动,便加入了游戏群

进入群聊后

群管理员主动添加小燕为好友

声称只要按照他的步骤操作

就可以免费领到游戏皮肤

对方还贴心地叮嘱

因小燕是未成年人

必须要用父母的微信扫码

才可以免费领皮肤

否则账号会被封禁

当心!骗子“手把手”教孩子转走父母3.3万元

小燕听从对方的“嘱咐”

以查阅学习资料为借口拿来父母的手机

接着,在对方的指引下

小燕用父母的手机打开微信

尝试输入父母常用的支付密码

打开支付界面

随后将收款码和付款码拍照发给对方

最终,小燕父母微信钱包内的资金

被骗子转走3.3万元

同样的骗局

也骗倒了一名11岁的佛山女孩

因害怕被母亲发现

她甚至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

直至父亲回家后用钥匙打开门

才阻止了其继续转账

11月19日下午,刚放学的小欣(化名)

回到家后便迫不及待

拿出自己的手机玩起了网络游戏

当小欣激战正酣之时

一名网友通过游戏聊天界面联系小欣

称可以帮助她免费领取人物皮肤

为获得更炫酷的游戏体验

小欣根据提示添加了对方QQ

随后,对方向小欣展示了一张

微信操作示意图

并以需要家长同意为由

要求小欣用家长的手机微信完成领取操作

因担心家长知道此事

小欣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操作

并将微信界面发给对方验证

对方见小欣的微信零钱不多

就以资金不足无法领取为由

再次要求小欣将家长手机的

支付宝界面进行截图

以核实其支付能力

在免费人物皮肤的诱惑下

小欣趁母亲做饭时偷偷拿走了母亲的手机

并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

当心!骗子“手把手”教孩子转走父母3.3万元

令小欣意想不到的是

当她用母亲的手机

扫描对方提供的“××皮肤兑换”二维码后

对方却表示小欣母亲的手机微信存在异常

如不及时解除异常

将会被公安机关处以巨额罚款及有期徒刑

当心!骗子“手把手”教孩子转走父母3.3万元

为了避免母亲蒙受“不白之冤”

小欣按照对方的要求

添加了名叫“解除员-阿庭”的QQ好友

随后,对方要求小欣拿着母亲的手机

去自己的房间或者其他无人的地方

然后通过视频教学引导小欣完成操作

当心!骗子“手把手”教孩子转走父母3.3万元

就这样,小欣在对方的引导下

通过其母亲的支付宝

分9次向对方转账累计近6000元

当心!骗子“手把手”教孩子转走父母3.3万元

当晚,发现小欣被骗后

小欣父母带着小欣匆匆来到派出所报案

据小欣的母亲介绍

平日里她经常会用自己的手机

帮小欣网购学习用品

每次付款时小欣都在她身旁

久而久之,小欣便知道了她的支付密码

孩子年幼懵懂

防范意识差,社会经验不足

容易被不法分子所迷惑

他们在被不法分子恐吓时

往往也没有招架之力

近日,韶关的一名女孩在骗子的引导下

将母亲手机账户里的钱转空后

面对骗子的恐吓

差点从贷款软件借款继续进行转账

幸好被家长及时发现制止

10月12日,韶关市民李某报警称

其10岁女儿小花(化名)遭遇了电信诈骗

经了解,小花在玩游戏期间

添加了一名陌生网友

对方询问小花要不要购买游戏皮肤

待小花确认需要后

对方又以小花为未成年人为由

要求小花用父母的手机进行扫码

小花随即拿了母亲的手机扫码后

对方又称小花母亲的微信存在异常

需要及时解除

否则将冻结微信账号且要坐牢

在小花不知所措的情况下

对方让小花添加了一个“客服”的QQ

在“客服”的引导下

小花先后3次进行扫码转账

直到母亲的手机账户没钱

随后,对方又引诱小花

从贷款软件借款进行转账

就在这时,小花母亲发现小花被骗了

诈骗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广告,引诱未成年事主主动添加QQ。


诈骗分子推送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二维码,要求未成年事主用家长的微信进行扫码领取。


在未成年事主扫码后,诈骗分子表示事主微信异常,并声称要及时解除异常,否则将被公安机关处罚且要负法律责任。由于未成年事主年龄较小,怕被家长责骂,不敢告诉家长。


诈骗分子引诱未成年事主添加“客服”,以帮助其解除异常。


诈骗分子让未成年事主通过微信不停地扫码转账,直至微信和绑定银行卡中的钱被转空,并告诉事主转账操作都是虚拟的,微信账号过后就会解除异常。直至事主家长发现微信里的钱没了,才知道事主被骗。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

做好以下几点

01、教育孩子提高防骗意识,不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加陌生好友,不信中奖、兼职赚外快、超低价等小广告,谨防诈骗。


02、做好手机支付账号安全管理,不让孩子知道家长的手机支付密码,杜绝孩子私自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支付操作。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孩子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03、关注孩子上网情况,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子产品进行检查。


04、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警求助。


家长们,请给孩子多一些陪伴

同时尽量给孩子安排好假期生活

让孩子用充实的生活代替玩手机

一旦发现孩子被骗

请立即保留证据报警处理

来源:广东公安、平安丰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