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梅江区逾万亩茶园亟待做大做强

[复制链接] 0
收藏
7
回复
13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3-22 12:37: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3-22 12:39 编辑

梅江区逾万亩茶园亟待做大做强
 
梅江区西阳镇清凉山茶山鸟瞰图。何森垚 摄

  南方网>梅州新闻  梅江区逾万亩茶园亟待做大做强  

  沿着九曲十八弯的清凉山山路蜿蜒而上,两旁树木苍翠,山中空气清新,缕缕云烟缭绕。行至约800米高处,眼前的景色忽然开阔,远远望去,一垄垄茶树把山峰装点成了一片片绿色的梯田。这就是清凉山茶园。   

  坐落于梅江区西阳镇的清凉山,以生产梅州九大历史名茶之首的清凉山茶为名。作为该区主要产业之一,茶产业的规模也随着清凉山茶的出名而渐渐壮大。2015年西阳镇被评为“广东十大茶乡”。   

  数据显示,至2016年梅江区茶园面积1万多亩,茶叶总产量500多吨,茶叶总产值达2.1亿元。   

  虽然产值年年增加,但是种植分散、市场局限等因素仍桎梏着茶产业的发展。如何打响清凉山万亩茶园品牌?近日,梅江区举办了春茶开采节暨海峡两岸茶产业发展论坛,邀请海峡两岸的专家以及企业家为发展梅江区茶产业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钟兴明 曾仕谦 钟伟才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2:3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3-22 12:41 编辑

  得天独厚   

  1.5万亩茶园年产值逾2亿   

  位于西阳镇清凉山800米处的梓树凹村里,不少茶农正在林间劳作。单是一个小村庄就有大大小小经营户20多个,小型的有自家种植的几亩茶田,大型的有承包上百亩的茶园。  

  梅江区的茶产业数西阳镇最为出名,而西阳镇的茶品牌则以清凉山茶为主。   

  西阳镇的群众素有种茶的传统,茶叶种植加工历史悠久。西阳清凉山茶与雁洋阴那山茶、大坪薯田笔三台茶并列,西阳高山茗茶历来位居梅州九大名茶之首。  

  从清代乾嘉年间开始,西阳茶叶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乃至吸引了居住于梅州城区附近的居民迁居高山,成为今天的茶乡人家。至目前,全镇共有茶园约1.5亩,从事茶叶产业人数达5000多人,有1000多户茶农直接从事茶叶种植,茶企、茶场、合作社100多家。  

  西阳镇的茶园多分布在700-1150米的高山上,全镇共有明山樱花茶区、桃坪古村茶区、清凉知青茶区、新田深山茶区、秀竹梯田茶区五大茶区。这里的特殊气候和特有土质培育了品质优良的清凉山茶。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西阳镇于2015年成功获评“广东十大茶乡”,并在2016年成功获批“广东省高山茶种植、加工专业镇”。政府的重视、市场的肯定,让茶农们看到了茶叶种植的前景,茶产业发展的势头也逐渐壮大。  

  “这里的产品有传统绿茶(客家炒茶)、融合台湾工艺的高山茶、乌龙茶和红茶等,年产量近500吨,产值2亿多元,如今茶产业已成为镇里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西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梅江区茶产业不仅让本地农户的干劲增加,更吸引了不少在外经商的人回乡投资。“家家发”茶园的主人杨植善便是其中的一位。  

  2009年,杨植善回到西阳镇,承包了清凉山籽树凹一带200多亩的茶园,自主开发了“清凉小种”“清凉鸟舌”等品牌。“2011年第一批茶树的产值只有5万斤,但现在每年生产16万斤茶叶已经不是问题了。”杨植善告诉记者,产量提高,传统管理方式的转变极为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2:42:58 | 只看该作者
  统一标准   

  千户茶农组建合作社   

  高山云雾出名茶。车辆驶入清凉山,35万亩山林山高雾锁,环境优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短,加上其独特的土壤等地质条件,清凉山的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然而,因为一直沿用传统技术去种植茶叶,清凉山茶的产量一度遇到瓶颈,市场上的茶叶品质也良莠不齐,茶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虽然西阳镇茶园面积大,但是茶叶产业组织松散、标准不一、规模不集聚,导致产量有限;并且传统的加工技术只适合本地市场,如果要将茶叶品牌推向外地,茶企业还需制订长远的规划,并对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外面的市场需求。”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曹藩荣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2:44:0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清凉山周边的茶农纷纷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种植方式、规范管理模式、制订严格检测标准等方式,推进茶叶产业组织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西阳镇的1000多户茶农自主成立了合作社,坚持使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防治害虫措施,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去生产高端有机茶。

  “平时我们会和茶农进行交流,提高大家的种植规格。”清凉山荣发茶场老板苏仕雄告诉记者,等到开采季节来临时,荣发茶场便会向周边的种植散户收购毛茶,检测合格的产品会进行精致加工,由企业代理销售。

  “我们通过现代茶园种植和管理、茶叶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引进与繁育,以及茶叶新产品创新和开发等,重塑清凉山的茶品牌。”杨植善说。而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措施之后,该区域的茶品质与茶产量也连年提高。

  就在今年,梅江区的“家家发”系列茶叶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并被梅州市农业局授予“富硒农业生产基地”,评为“梅州市十大优质茶”;荷灵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赤树珍茗”系列茶叶获得“有机生产转换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2:45:27 | 只看该作者
  政府搭台   

  做好茶叶品牌推介   

  凭借悠久的种植历史以及近年来的加快发展,目前梅江区的茶叶产业虽然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却未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模式。

  据了解,目前梅江区有近千家茶叶经营主体有七成以上是家庭作坊,个体企业较多,大中企业很少。并且,由于以往偏重于茶叶产业的种植面积和茶叶加工方面的发展,而在品牌建设方面还需要政府引导,来做好“填空题”。   

  为增产提质,打好茶叶品牌的宣传基础,梅江区政府于20146月出台了《梅江区扶持精致高效农业发展奖励办法》,以推动特色农业特别是茶叶产业的发展。三年来,该区新种植茶叶5000亩。   

  其次,在加大茶叶产业的展示宣传方面,梅江区建设了西阳镇茶产业展示厅,打造品牌宣传的窗口;并通过规范茶叶质量标准,推动茶叶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目前有4家茶叶企业产品获得有机认证,1家茶企的产品获“广东名牌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2:46:39 | 只看该作者
  在政府引导下,2016年西阳镇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家镇级茶叶协会。有关部门通过定期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组织茶农学习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更新知识,转变理念。通过加强对茶区建设的引导和对茶农种植加工的指导,将耕山致富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实践“茶园变公园、茶区成景区”的理念。此外,梅江区还组织了8批茶农、茶商到东莞、广州、厦门和云南等地参加茶博会,加强交流和品牌传播推介。   

  “梅江区茶叶产业整体上仍停留在产品营销阶段,品牌意识普遍薄弱。”曹藩荣表示,叶种植产量、面积增大了,品牌建设还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要让茶品牌走向国内外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2:47:26 | 只看该作者
  总体而言,区域品牌的建设必须要政府参与搭台,企业积极参与。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振芳认为,梅州是著名的侨乡,但是近二十年,梅台两地在茶产业方面的交流甚少。此次参加梅江区的春茶开采节,他带领五位台湾茶产业同行前来考察交流,便是希望在梅州觅得茶叶商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发表于 2017-3-23 16:18:23 | 只看该作者
  清凉山茶确实是好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