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965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6-12 19:32: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9 22:14 编辑

重磅发布!新生代化石的十项“世界之最”在临夏盆地和政地区诞生

   每日甘肃网6月18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屈雯)在临夏,有这么一个地方,古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化石点众多,是我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产出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地区,这就是临夏盆地和政地区。今天下午,在临夏盆地和政地区诞生了新生代化石的十项“世界之最”,化石富集、举世无双的“世界和政”再次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变迁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价值。

   这十项“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世界上最早的稀树草原群落;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熊类的最近祖先——戴氏祖熊;世界上最早的拟声鸟类——和政盘绕雉;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世界上最大的马——埃氏马。

   快来一起了解这十项“世界之最”的独特魅力吧!

   一、世界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临夏巨犀头骨和下颌骨正型标本


   巨犀是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可达24吨,相当于4头最大的非洲象的体重总和。巨犀的腿部很长,站立时的肩高5米,头部可伸达7米的高度,像长颈鹿一样取食树冠的叶片。巨犀主要生活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从始新世中期4200万年前的始巨犀开始,巨犀演化出6个不同的属,最终在中新世早期的2100万年前绝灭。在临夏盆地距今265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了临夏巨犀、牙沟吐鲁番巨犀和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犀聚集地。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巨犀动物群(陈瑜绘)


   二、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铲齿象骨架及头骨发育系列


   铲齿象是一类现已灭绝的古代象,其颊齿仍然为低冠齿,但下颌特化,前端伸长变宽,一对门齿变长板状,恰似一把大铁铲,故名之。它生存于距今大约1500~1200万年的中中新世,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东部,是这一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性动物。铲齿象的化石虽然在整个旧大陆到处都有所发现,但最典型、最好的材料主要是在我国发现的。我国是铲齿象动物群化石最丰富的国家,就出土的数量而言,和政地区的铲齿象化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一批材料,并且还有众多的其他长鼻类动物与铲齿象共同生活在临夏盆地。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临夏盆地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李荣山绘)


   三、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三趾马动物群


   三趾马动物群是以该动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动物——三趾马命名的,主要生存于距今约1100~500万年的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是哺乳动物演化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物群,不但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已发现超过100种脊椎动物,而且是由古老类型向现生面貌转变的过渡型动物群。和政地区的三趾马动物群的化石数量最多、质量最好,且绝大多数是保存完好的头骨,超过了中国著名的化石地点山西的保德和陕西的府谷以及欧洲最著名的位于希腊的皮克米和萨摩斯地点,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产地。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陈瑜绘)


   四、世界上最早的稀树草原群落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稀树草原代表甘肃黑犀和现生黑犀的对比


   现代东非和南非地区的热带稀树草原构成了全球生态系统中非常独特的生态景观,以众多适应在开阔环境中食草和奔跑的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为特色,也被称为“萨瓦纳群落”。稀树草原动物群成员在非洲的化石记录一般不早于700万年,在这一时期之前,东非地区以森林环境为主,仅河马、大象等少数动物能够在非洲本土找到起源。甘肃黑犀和邓氏临夏羚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时代约距今900~1000万年前,是非洲黑犀和羚羊的化石祖先。中国这一时期已显示相当开阔和干热的环境,构成了现代稀树草原群落起源的基础。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临夏盆地稀树草原上的甘肃黑犀(AI绘)


   五、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巨鬣狗与鼬鬣狗头骨对比


   和政地区的鬣狗类化石很丰富,其中的巨鬣狗是本地区最具特色的古动物之一。巨鬣狗体重可达380多公斤,是现代最大的非洲斑鬣狗的6倍,比现代非洲狮还重100多公斤。巨鬣狗甚至可以攻击犀牛,这样庞大的食肉类动物在任何时代都不常见,在鬣狗类群中则是绝无仅有。现代食肉类中,个体越大的就越容易抢占别家的猎物,所以依仗其体重来抢掠其他动物的猎物可能是导致巨鬣狗变大的主因。试想巨鬣狗炫耀其凶悍的体魄和大钳子般的上下颌,哪个动物敢不让其三分?手中猎物被抢也只好忍气吞声,再寻其他猎物了。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巨鬣狗觊觎古长颈鹿(李荣山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21:3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9 21:33 编辑

在展览什么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PHoto提供给《中国日报》]

   重点关注遗产

   从标志性的遗址到自然和人类的创造力,如紫禁城和天坛,再到历史悠久的艺术和工艺,包括当地的歌剧和修复文物的技术,中国千年纪念碑的图片展放大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各种文化传统的例子。它还强调了人们世世代代保护这些长期存在的物品和习俗的努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和业余摄影师拍摄的300多张快照,不仅吸引了人们对著名文物的关注,也吸引了那些保存在鲜为人知的博物馆和纪念馆的文物的关注。这些照片还向观众介绍了考古和保护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遥感、航空摄影和水下考古。这个 展览将于6月10日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幕,一直持续到周日,是正在进行的“图片北京”活动的一部分。

   上午9点至下午5点,周一闭馆。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甲。电话:010-8418-7900。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PHoto提供给《中国日报》]
   毕业典礼

   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今年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毕业作品展的一大亮点。清华大学美术馆的展览展示了本科生的创作,其中许多设想将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教育、设计、直播和文化遗产保护。采用跨学科方法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一直是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学的重点,以鼓励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并使他们的工作满足社会变化和需求。毕业典礼不仅是一个视觉盛宴和实验思想的舞台,也是可持续发展、弱势群体、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的平台。展览将于周六结束。学院还推出了一个在线门户网站,展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毕业作品。

   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一休市。清华大学,海淀区。010-6278-1012。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PHoto提供给《中国日报》]
   深度共振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展览《水的回声》探讨了水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并展示了艺术家基于该地区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想象力。中国西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反映了黄河塑造的生活方式。展览的第一部分展示了采用当地非物质遗产元素的艺术品,如剪纸和剪影木偶戏;第二部分展示了数字艺术、照片和装置,艺术家们在这些作品中融入了他们对中国第二长河沿岸人们生活的观察。这是一场连接黄河过去和未来的表演,也是一场丰富和多样化黄河沿岸繁荣发展的独特区域文化的表演。

   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周一闭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和乐路12号。0951-842-6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21:15:45 | 只看该作者
三星堆两件大型青铜器近日实现“数字化”复原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这是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相对完整形态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这是顶尊曲身铜神像实物,它是“数字化”复原的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的一个部分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这是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相对完整形态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这是顶尊跪坐人像实物,它是“数字化”复原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的一个部分。

   6月1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公布,经过发掘和文保人员合作研究,近期两件大型青铜器的相对完整形态得以呈现。

  据介绍,这两件青铜器分别为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都由埋在不同“祭祀坑”里的残件拼接而成。考虑结构安全问题,目前文物实体无法凑在一起,于是利用三维扫描和3D模型等科技手段,成功复原了这两件“国宝”的相对完整形态。

   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3:2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9 21:35 编辑

甘肃为72处岩画文物构建数字影像数据库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甘肃省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中的一幅兽群岩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新华社兰州6月12日电(记者郎兵兵)嘉峪关黑山岩画展现古代羌族在河西走廊的生活图景,张掖榆木山岩画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甘肃省目前已完成72处岩画文物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工作,构建了岩画数字影像数据库。

  甘肃发现的岩画遗迹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戈壁或河谷里,保存了较为原始的风貌。然而,地处偏僻、自然裸露、散点分布的保存现状也为岩画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甘肃省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中的一幅众人舞蹈岩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介绍,岩画是生动反映古代先民生活面貌的形象史书,是弥足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为了把岩画文物中更多的历史信息及时保存下来,2021年甘肃省文物局立项安排敦煌研究院实施甘肃岩画保护项目,对省内发现的72处岩画开展高精度数据采集和现场勘查,并编制针对性综合保护方案。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旱峡岩画中的一幅鹿形、狼形岩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项目获批后,我们团队历时1年多完成了对全省72处岩画文物本体高精度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构建了甘肃岩画的数字影像数据库,并对岩画周边环境、地理位置信息等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记录,为今后甘肃岩画研究保护和传承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胜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13:3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8 13:34 编辑

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在国博开幕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这是展出的镶嵌红宝石金面具(6月16日摄)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6月16日,观众拍摄展出的土尔扈特银印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6月16日,观众在参观展览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6月16日,观众参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品)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6月16日,观众参观伏羲女娲绢画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这是展出的彩绘泥塑头俑(6月16日摄)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6月16日,观众在参观展览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6月16日,观众参观铜武士俑。

  当日,“交融汇聚——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为“亘古悠长”“万里同文”“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四部分,展出新疆精品历史文物209件(组),其中一级品52件(组),包括彩陶、青铜器、玉器、金器等新疆文物主要品类。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21:4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4 21:51 编辑

青铜时代继续令人震惊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寨沟遗址墓葬中发现的兽面形马车青铜构件。[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当地人多次在晋陕高原的十几个县意外发现散落的青铜器。尽管考古研究人员将这些文物送往当地博物馆,但他们发现很难确定详细的背景信息,例如它们究竟是在哪里发现的,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它们在被发现和取回时是否就在附近。

   但围绕它们的问题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解答。

   这是由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寨沟遗址最近的发掘。它揭示了迄今为止在晋陕高原上发现的最大的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遗址和最丰富的遗迹。

   5月30日,国家文化遗产局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该遗址拥有商代晚期墓葬,是高原上规模和数量最大的,埋葬在这些墓葬中的人在该地区迄为止发掘的所有商墓中地位最高。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河北省石家庄市周家庄遗址出土的青铜饮水器。[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此外,还公布了中国北方商考古取得的其他突破。

   最新研究表明,寨沟遗址主要可追溯到商代晚期,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随着中心的大规模夯土工程建设,考古学家在中心周围的11座山丘上发现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如手工作坊和坟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说:“中心定居点的所有基本元素都在遗址上发现了。”。“我们过去在这个地区发现了一些坟墓和大型建筑,但这次一个定居点的完整面貌已经揭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占伟说,在该遗址发现了九座高级贵族墓,其中七座是带墓道的矩形墓,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属于各个群体的领导人。

  他解释道:“墓道象征着崇高的社会地位。例如,商朝的国王有四个墓道。一些地位不如他们的人,可能是皇室成员,有两个。在这种等级制度中,没有崇高地位的人就不能有墓道”。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寨沟遗址发现的一件鸟形青铜饰品,上面饰有绿松石。[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据孙介绍,商后期,中政权周围出现了许多地方国家,其中心地区位于河南省。他们被商征服,然后通过向商进贡或反抗商而与中央政权共存。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记载,在中央政权的西部和北部,有近70个国家,但它们的下落仍然是个谜。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兴山指出,一座有墓道的大墓通常属于一个国家的国王,“当我们发现这种类型的墓时,几乎可以肯定意味着一个国家也被发现了”。

   从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骨器、漆器和龟甲,与过去在殷墟贵族墓中发现的类似,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孙华表示,这表明该地区与中央政权有着密切的沟通,并显示了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强大影响。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河南省安阳市环北商城遗址的一角。[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更好的画面

   199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北郊发现了华北商城,并对该古遗址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这座位于淮河以北的城市可能是商朝中期的都城。它存在了大约50到60年,然后在一场神秘的大火中被毁并被遗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玉玲一直在从事环北商城的考古工作,他说,然后,在河的另一边建造了建筑,现在被称为殷墟遗址。

   殷墟是近一个世纪前中国学者进行的第一个独立发掘项目,人们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它现在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神圣的地位。

   去年,在殷墟发现了围绕王墓的祭祀坑和壕沟,增强了人们对商葬习俗的了解。同样在去年,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北商城的精确布局,新一轮的研究开始了。

   据何说,这次最大的发现是他们发现了护城河,护城河上有两部分明显变窄。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存在着人们进出城市的通道。

   他们过去认为是城墙的基槽,后来被确认为实际上是城市的护城河。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寨沟遗址墓葬中发现的兽面饰玉器。[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考古工作表明,郑州商城是河南郑州早期商都遗址,有城墙和护城河。

   华北商城和其他一些商中城只有护城河而没有城墙,而商晚期的都城殷墟遗址,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没有发现任何城墙或护城河。何说,也许护城河和城墙的需求减少了,它们的优先级也降低了。

   他补充说,城墙和护城河是为了防御,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当商朝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也许它不再需要这样的设施了。

   然而,孙华指出了殷墟有城墙或护城河的可能性,但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并不意味着可以排除它们。

   王伟说:“作为殷墟考古工作的一部分,环北商城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比殷墟时代更早的社会,这个时期过去我们对殷墟的理解非常模糊。它填补了我们对商中晚期研究的许多空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

   此外,他们的考古发掘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了一条近20米长的祭祀沟,这是他们在发掘前的考古调查中没有发现的。

   据何介绍,他们在三层沟渠中发现了三块完整的人骨,以及至少17种动物的牛、猪、马和鸟骨。现在还不知道这条沟渠是用来崇拜谁或什么的。

   这条沟渠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当时殷墟是一个活跃的人口中心。何说:“我们过去认为,华北商城遗址没有殷墟时代的遗迹。”。“这条沟渠告诉我们,在城市被遗弃后,这个地区仍然被认为是商朝人重要的地方。”

   徐说:“这条沟渠的发现提高了我们对殷墟布局的理解。从去年殷墟王陵周围的新发现到这一新发现,我们对于殷墟地区商代中晚期的认识继续增长。”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寨沟遗址墓中发现的一对金耳环。[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多个定居点

   会议还介绍了一些商遗址,包括河北省的定居点和墓葬。例如,在石家庄周家庄遗址中,发现了两座带有墓道的古墓。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魏曙光介绍,这是考古学家首次在河北发现此类墓葬。

   河北地处商王朝的中心地带,但在此之前,学者们对其商文化特征并不十分清楚。最新的发现表明,该地区有多个定居点。徐说:“它们为我们理解商朝的治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据雷介绍,过去在河南、山东、山西三省的九处遗址中发现了77座商时期带墓道的大墓,其中殷墟遗址有57座。但这一次,在河北和陕西这两个新的省份又发现了10个,它们将给我们带来更清晰的商国和整个王朝的画面。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在北京新宫遗址发现了一件精美的三靴形彩陶器皿,它见证了青铜时代的文化交流。[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在北京的丰台区,新宫遗址也被揭开了面纱,它被认为是夏(约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和商王朝时期的一个定居点。

   最新研究表明,该遗址的历史主要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之间。定居点被两层护城河包围。在内护城河内部和两层之间,有灰坑和建筑遗迹。离护城河不远的地方是一座有27座坟墓的乱葬岗。

   据北京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宏业介绍,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文物,显示出墓主的崇高地位。

   这些文物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有三个靴子形状的脚的彩陶器皿。韩说:“即使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它的脚也很精致。尽管我们以前在其他遗址发现过类似形状的器皿,但我们很少发现这样精致的器皿。”。

   孙华说:“靴形足的器皿是从四瓦文化(中国西北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中发现的,而器皿上的彩绘图案在商代中部地区很流行。从这件器皿可以推断,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商代早期甚至更早”。

   根据韩的说法,新宫遗址是北京有史以来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时代定居点之一。出土文物呈现出地方文化、中部地区乃至欧亚草原文化的特征,生动地反映了青铜时代文化与人的交流与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21:2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4 21:28 编辑

发掘发掘西周掠影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中国东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独山遗址鸟瞰图。[雷茜摄/中国日报网]

   在浙江独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38座坟墓、37个文物储藏室、100多件陶器和25件青铜器。该项目于2022年9月开始,最近接近尾声。

   该遗址位于丽水的云和县,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771年)被确认为贵族家族。

   “该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是浙江商周研究的重要考古发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办公室副主任陈明辉说。

   陈说,这些珍贵的文物为研究浙江西周时期的文化、青铜冶炼和青铜制造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位考古学家说,这些坟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是青铜器,这意味着这些坟墓属于贵族家庭。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该遗址出土的考古发现。[雷茜摄/中国日报网]

   发掘人员不仅在墓中发现了原始瓷器器皿、壶、碗和磨石,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青铜制品,如矛、剑、镰刀和铃铛。

   陈说:“两件青铜器非常独特。一件是装饰非常精细的矛,与中国中部的不同。另一件是剑,在当时相对较大”。

   独山遗址位于云和下小桥村的半坡上,呈“L”字形。这个位置对于交通运输,特别是古代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这位考古学家说,在云和的探索逐渐揭示了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晋和东晋(226-420年)以及唐(618-907年)、宋(960-1279年)、明(1368-1644年)和清(1644-1911年)的历史。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现场出土的长矛。[雷茜摄/中国日报网]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遗址出土青铜器。[雷茜摄/中国日报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21:1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4 21:15 编辑

走出时间的迷雾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辽宁省朝阳市半拉山出土的一件龙形玉器。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主要考古发现之一,以其精美的玉器而闻名。《中国日报》

   新考古遗址的发现为洪山文化、周慧英和吴用的报告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根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在距离中国东北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考古遗址仅6.5公里的上朝阳沟村发现了一处大型红山聚落遗址。

   这标志着在牛河梁圣葬遗址附近首次发现大型红山文化居住遗址。

   经过12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27处民居遗址。

   20世纪30年代,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座名为红山(因其岩石的颜色而得名“红色的山”)的山丘旁的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以精美的玉石而闻名的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它被正式命名为红山文化。在今天的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及辽宁省和河北省也发现了其他红山文化遗址。

   1983年牛河梁墓地的发现,是红山文化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在该遗址发掘出一尊真人大小的女神头像后,考古学家的铲子逐渐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宗教信仰和仪式中心。

   “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与5000年前中国史前史的关键时期有关,”辽宁研究所所长白宝玉说。“这也是追溯中华文化和文明起源的一把钥匙。”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半拉山发现一尊陶塑。中国日报

   辽宁是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和相关研究的重点地区。它也是中国第一个发现红山文化遗址的省份。

   1921年6月,瑞典考古学家Johan Gunnar Andersson和他的中国同事在清理金溪县(今辽宁葫芦岛市)沙果屯洞穴遗址时,首次发现了红山文化遗迹。

   随后的几年里,考古学家对东山嘴、虎头沟、牛河梁、半拉山等遗址和墓地进行了持续的发掘。

   2017年,考古学家对红山文化展开了调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省红山遗址和墓地数量已从最初的90处增加到500多处。

   根据红山遗址的特点,考古学家将其分为“活遗址”和“葬遗址”。

   考古学家在这些住宅遗址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陶器和石器。

   尽管在朝阳发现的生活遗址数量众多,但遗址规模普遍较小,这可能与该地区形成超大型定居点的自然环境条件有限有关。

   埋葬地点主要分布在老哈河和大凌河上游以及青龙河流域。

   文物比较简单,主要是用于祭祀的陶器遗迹。

   现有调查资料显示,大凌河上游牛河梁遗址周围密集分布着大量红山墓地,有女神庙、大平台等大型礼仪建筑,这表明该地区在红山文化晚期曾被视为圣地,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牛河梁出土的一件云形玉器。[王凯豪摄/中国日报]

   以位于朝阳建平县的马鞍桥山考古遗址为例,经过多年科学系统的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们已经能够拼凑出一幅当年人们的生活图景。

   该遗址位于石台沟村老哈河附近的山坡上,包括生活区、祭祀区和埋葬区。

   红山遗址通常位于河边,往往位于开阔平坦的山丘上,或朝向向阳背风侧的长斜坡顶部。

   此外,在对遗址发现的人骨进行科学检查后,考古学家发现他们主要吃谷物。

   结合出土的成套农具,表明红山人在6400年前开始定居并依赖农业,打破了以前以狩猎采集为主的观念。

   “红山文化已被列入国家考古项目,”白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对牛河梁遗址内外的关键遗址进行调查和挖掘,以寻找更多遗址之间联系的证据,并确认牛河梁遗迹的施工布局。

   他说:“此外,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关于当时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数据库,为红山文化的研究积累更多信息。”。

   “制定了以牛河梁遗址为重点的考古计划,以期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工程做出贡献。”

   方爱青为这个故事做出了贡献。

   联系作者:zhouhuiying@chinadaily.com.cn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红山文化玉龙。[王凯豪摄/中国日报]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牛河梁遗址鸟瞰图,辽宁省红山文化的代表。《中国日报》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马鞍桥山遗址鸟瞰图。《中国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15:3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4 15:41 编辑

成立研究中心,探索南越王国的历史及更多

   2023年6月9日,也就是南越王陵发现40周年之际,一个研究中心在南越王博物馆正式成立。

   身着传统汉服的表演者在晚会上跳舞,庆祝南越王陵发现40周年。


   人们在博物馆里享受烧烤、沥青锅、编钟和舞蹈。

   当晚,为庆祝南越王陵发现40周年,举行了晚会。200多名汉族传统服饰汉服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博物馆体验了烧烤、沥青锅、编钟和舞蹈。

    西汉南越国历史研究中心占地面积3315平方米,由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教育体验空间、学术报告厅等组成。

中心的外部

图书馆和阅览室

   它是一座半地下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布局。该建筑围绕中庭设置,共有三层。屋顶上有花草树木,与陵墓保护区的绿化融为一体。

孩子们在教育体验空间享受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活动。

藏品保护综合实验室

   该研究中心旨在探索秦汉史,尤其是西汉时期的南越国历史。加强对岭南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

   它将提高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教育活动、图书阅读和各种其他活动与公众分享文化设施建设的成果。

   作者|Monica

   编辑| Olivia,Jerry

   提供给GDToday的照片和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15: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14 15:25 编辑

浙江绍兴:越文化考古有新突破


    越国曾在古称会稽的浙江绍兴建都。浙江考古工作者从2021年起对绍兴市越城区的两处越文化遗址进行发掘。考古发现大大改写了越国物质文化史,为开展越国都城考古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大湖头遗址外景。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考古队员在大湖头遗址工作。

  这两处遗址分别是大湖头遗址和南山遗址。它们在考古前置勘探中被发现,是典型的越国文化遗址,主体文化堆积均为东周时期。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大湖头遗址出土的成组越国瓷乐器。

  大湖头遗址是一处完整的聚落遗址,已经发现500多处遗迹,包括建筑基址、灰坑、灰沟、水井等等。一处灰坑出土了3件原始瓷錞于和6件原始瓷句鑃。錞于形如圆筒,常与鼓搭配,在战场上指挥军队进退,句鑃则与编钟相似,两者一般为青铜材质。考古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游晓蕾馆员说,这是首次在越文化遗址中出土成组乐器。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大湖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工具和青铜兵器。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大湖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和水晶环。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铜器。专家指出,这里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工具与兵器,作为一个普通的越国聚落,都能有如此多的青铜工具与兵器,可见当时越国青铜工业高度发达和越人超强的务实性,在东周历史上独具一格。另外,通过植物考古,遗址还发现了稻米遗存与众多植物遗存,其中有葡萄遗存,以及当地特产香榧的遗存等。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南山遗址外景。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考古队员在南山遗址工作。

  南山遗址目前仅在边缘处发掘了一处独立的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活动区,已发现了3处土台,清理出房址、灰坑、灰沟、柱洞、河岸护坡等千余处遗迹。出土遗物以原始瓷器、陶器和铜器为大宗,另有少量铁器、石器、竹木器等。这里同样有大量动植物遗存,遗址考古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新民研究员说,它们实证当时越国生业经济发达、社会物质富裕。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南山遗址出土的青铜镰。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南山遗址出土的青铜镞。
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图为南山遗址出土的印纹硬陶罐。

  浙江的越文化考古曾有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安吉越国高等级墓葬等与墓葬有关的重大发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多位学者近日考察了现场。他们认为,此次发掘标志着越文化考古进入聚落考古的新阶段;遗址与越国都城关系密切,考古发现内容丰富,为下一步开展越国都城考古提供了重要依据。

  记者:冯源

  照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