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广东全省登革热风险将可提前1个月预警 24小时监测

[复制链接] 0
收藏
5
回复
71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6-12 15:24: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6-12 15:26 编辑

  广东全省登革热风险将可提前1个月预警 24小时监测
 广东全省登革热风险将可提前1个月预警
  广东全省登革热风险将可提前1个月预警 24小时监测  

  夏日进行时,广东又进入了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然而,今年广东在登革热疫情防控上多了一个“新法宝”。由广东省疾控中心历时3年研究出的“广东登革热预警系统”,即将在本月投入使用,系统覆盖广东每个县区,可以实现24小时监测。如“天气预报”一样,“登革热预警系统”能对未来1个月,各地区登革热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对高风险区域作出警示,为各地“精准防控”争取了更多主动性。目前,由省疾控中心研究团队专家林华亮、张永慧和马文军根据该研究成果撰写的论文,在国际知名传染病学期刊《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发表。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27:13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登革热疫情  

  广东30年来最严重  

  还记得2014年广东大规模暴发的登革热疫情吗?那是广东3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最终报告4万多例病例。从那以后,省疾控中心研究院团队对于登革热时空传播规律开展了深入研究。而2014年的疫情,也为研究提供了绝佳的“范本”。  

  通过2014年的疫情研究发现,登革热作为输入性病例最早在广州出现,随后向西边传播,逐渐扩展到佛山、珠海等地,之后才向粤东传播,逐渐传播到潮汕地区。通过对各城市疫情出现的快慢程度比较,发现了登革热传播的几大特点:在人口密度越大的城市,登革热传播得越快;在人口流动性越强的地方,登革热传播得越迅速;距离广州较近的城市,出现登革热的病例也较早。因此,登革热的传播速度与地区内的人口密度、地区间的人员流动、各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与疫情暴发区的距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28:28 | 只看该作者
  病例200-400米范围内   

  应该进行重点蚊媒控制   

  除了空间上的传播特征,登革热在时间传播上呈现哪些特点?马文军团队随后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2015年潮州登革热疫情,在不同时间采取防控措施产生的防控效果对比发现:如果在疫情发生后的第3天采取措施,则可以避免6934例案例的发生;如果在疫情发生后的第30天才采取措施,则只可避免2243例病例的发生;但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病例数将达到9215例。也就是说,防控措施实施得越早,整个疫情流行期感染人数的峰值就会越低,能够避免的病例数就会越多,疫情流行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登革热在时空传播上具有明显‘焦点传播’的特点。”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马文军说,如果只是通过蚊媒移动进行传播,通常只是造成小面积的传播,但通过人员的流动,登革热的传播就会由点及面逐步扩散开去。因此对登革热的防控关键在于疫情早期采取严格的措施处理“爆发点”。马文军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在病例发生后,周边的200米范围内,且在5天内的发病风险系数很高,这也成了快速有效抑制登革热传播的“黄金时段”。此外,病例发生的200- 400米范围内,也应该高度“警戒”,进行重点蚊媒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29:31 | 只看该作者
  登革热预警系统   

  未来还会深入到每个街道   

  厘清了登革热的时空传播规律,下一步的目标是建立登革热的预警模型和系统。马文军介绍,在过去,登革热预警基本都是靠地区蚊媒的密度监测实现的,而最新的“登革热预警系统”,是整合了地区蚊媒密度、历史病例、温度和降雨等气象信息,结合时空传播规律建立了模型和系统,“可以说对地区的登革热风险预警将比过去更加精准。”马文军说。把一个地区的既往病例、本地病例、输入病例数等历史数据,加上地区实时的气候信息,再叠加上时空传播因素,最终建立出登革热的预警模型,便可实时监测各地区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指数。   

  马文军介绍,这预警模型在前期经过验证,发现对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模拟中,系统计算出的登革热病例数比实际发生的例数要多,马文军解释,这是由于该预警系统并未把防控强度考虑在内,这也反过来表明2014年疫情暴发中防控的有效性。目前,“登革热预警系统”已经覆盖到广东每一个县区,同时通过实时获取各地区气象数据等,监测各地登革热的风险,并通过地图进行时空展示,直观反映未来1个月登革热风险指数,该系统将于本月投入使用。马文军透露,登革热预警系统未来还会深入到每个街道,在更精细的空间范围对登革热发生的风险进行监控,从而为早期防控和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31:57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全省登革热风险将可提前1个月预警

  揭秘  A
  
  在广东曾消失30 登革热为何“卷土重来”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介绍,目前全球生活在受登革热感染威胁地区的人口达到了25亿人,有超过3 .9亿人存在感染登革热的风险。而随着全球化、城市化、气候变化加剧,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规模和扩散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在过去50年中已经增加了30多倍。
  
  在广东,登革热曾经消失了30年,但由于对外商贸活动频繁,从1978年开始,登革热开始有“卷土重来”之势,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报告。近年来,广东已经成为我国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流行风险在上升。2014年广东暴发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尤以省会城市广州最为严重。马文军认为,广东开展登革热早期预警对精准防控意义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33:34 | 只看该作者
   B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登革热在广东已经本地化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马文军指出,广东登革热的蚊媒并非“土生土长”,在广东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卵中,“并无发现携带登革热病毒”,因此在广东发生的始发病例认为是输入性病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东省已经本地化”。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临床表现包括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目前登革热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登革热疫苗也只在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区域使用。因此,控制和消灭传播媒介伊蚊,仍是广东当前最有效的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   


  出品:南方都市报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通讯员 梁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