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 代代相传”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768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9-6 17:36: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代代相传”

  “父亲以命守卫祖国,得到国家的认可,(我)感觉十分光荣。据村里与姚子青交好的老人向姚鸿逵描述,姚子青平时戴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文弱,待人彬彬有礼,但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
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
姚鸿逵参加阅兵、姚鸿逵家人供图

  “父亲以命守卫祖国,得到国家的认可,(我)感觉十分光荣。据村里与姚子青交好的老人向姚鸿逵描述,姚子青平时戴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文弱,待人彬彬有礼,但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
  
  “父亲以命守卫祖国,得到国家的认可,感觉十分荣幸。”9月5日,回忆起在天安门前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84岁的姚鸿逵,难掩激动之情。
  
  回望历史,1937年的9月5日,中国守军姚子青营在上海宝山与日军激战两昼夜,最终全营5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后人作诗歌颂姚营壮烈: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今年84岁的姚鸿逵是姚子青的养子,6岁与父亲分离,如今和家人生活在梅州平远。他对父亲的记忆虽已模糊,但他仍记得,最后一次见父亲是在武汉,父亲即将率部奔赴淞沪战场,临行前给母亲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经历岁月的洗礼,这封被姚家人称作“遗书”的家书已不成原形,还剩下来的部分被姚鸿逵装裱好挂在家中。按照姚鸿逵的说法,父亲的精神成为他们的家风,一代代相传。

  与习主席相距30米
  
  8月21日,姚鸿逵由儿子姚梅健陪同来到北京。在阅兵式正式开始之前,与其他抗战老兵、英烈后代一同参加迎接仪式、身体检查、各企事业单位物品捐赠和阅兵式预演,姚鸿逵一直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等待阅兵式正式开始。
  
  阅兵式共编50个方阵,其中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两个,抗日英烈子女主要是从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和80个英雄群体的第一代子女中遴选,姚鸿逵排在方阵中的第13辆检阅车第5排。
  
  9月3日早上5时许,姚鸿逵便已起床,吃完早饭登上检阅车做准备。早上10时,阅兵仪式正式开始,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后,乘坐检阅车检阅方阵,经过抗战老同志方队,姚鸿逵说他距离习近平仅有30米的距离,这是姚鸿逵参加阅兵式时最激动的时刻。“感觉十分荣幸,父亲以命守卫祖国,得到国家的认可。”

  姚子青去世时,姚鸿逵年仅6岁,对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姚鸿逵仍记得,最后一次见父亲是在武汉,父亲即将率部奔赴淞沪战场,临行前给母亲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母亲泣不成声。经过多年的辗转和时间的变迁,这封被家人称作“遗书”的家书已不成原形,还剩下来的部分被姚鸿逵装裱好挂在家中。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7:40:05 | 只看该作者
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
 最后一封家书

  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代代相传”

  “父亲是带着以命抗战到底的信念去的,所以他在最后一封家书里告诉母亲,爷爷的一些生活习性,嘱咐要照顾好爷爷,他可能没有办法尽孝了,要抚养好孩子,让他们好好读书。”姚鸿逵时常会张望家书,父亲卫国的精神激励着他。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13日,又在淞沪挑战,企图在上海郊区的宝山登陆,迂回占领上海。作为当时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三营中校营长的姚子青奉旅长命令,率全营官兵前往抗战。接受命令时姚子青回答说:“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
  
  宝山城位于吴淞江口,东南北三面临海,虽方圆不足10里,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向南10里为吴淞炮台,向西10里为狮子林要塞,东北两面紧靠长江,是阻击敌舰闯进长江口岸的重要防线,也是保卫上海战场侧翼的重要堡垒。
  
  据村里与姚子青交好的老人向姚鸿逵描述,姚子青平时戴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文弱,待人彬彬有礼,但打起仗来却异常生猛。姚子青营8月30日到宝山城后,立即投入保卫宝山战斗之中。
  
  9月1日战斗一开始,日军就集中军舰50艘、飞机20余架、坦克近30辆、步兵5000余人,向姚子青营地发动猛烈进攻。姚子青率部六百壮士,坚守宝山城,击退了日军攻势。9月2日到9月6日,在敌众我寡,城外阵地被陷、后方补给被截的严峻形势下,姚子青仍然沉着指挥,全营官兵同仇敌忾,一次次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杀敌三百余人。9月7日,姚子青率领所剩官兵20多人与日军抗争,日军坦克从东门城墙缺口处破城而入,步兵随即潮水般涌进城内。最后时刻,姚子青身中数弹而牺牲,姚子青和全营5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7:43:15 | 只看该作者
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
父辈精神成为家风

  淞沪会战英烈姚子青儿子:“父亲精神成家风代代相传”

  “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后人作诗歌歌颂姚子青营,而姚子青营的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孤军喋血》和《血战宝山城》,在海内外公映。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上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铸造姚子青铜像。
  
  为纪念姚子青,上海宝山县曾一度改名为“子青县”。而姚子青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七号那条街道改名为“姚子青路”,姚家乡平远县也为姚子青建立了“子青祠”。
  
  2014年9月1日,姚子青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从小到老,姚鸿逵参加过许多纪念父亲的活动,在阅兵仪式之前,姚鸿逵参加过最隆重的活动便是在1995年8月,为上海宝山区人民在临江公园设立的姚子青纪念碑揭幕。多次的纪念活动愈发让他感到身为英烈后人的骄傲,他时常抬头望向家书,父亲的精神成为他们的家风,一代代相传。
  
  
  柯鸿海 雷贤辉 张柳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地板
发表于 2015-9-8 10:56:46 | 只看该作者
有的资料讲,淞沪会战中的宝山罗店战斗中英勇杀倭寇的姚子青营是中国守军十八军十四师(师长霍揆彰)序列。上面介绍是98师,不知究竟姚营的序列是属于哪个师?求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发表于 2015-9-10 15:38:25 | 只看该作者
  平远人,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