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7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4 14:07 编辑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6月17日,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汉河州乌尊区契纳尔村,一处贵霜帝国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契纳尔特佩遗址真容初现,将填补该时期这一区域历史的空白。


  考古新发现填补历史空白


  契纳尔特佩遗址由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于2019年发现。


  今年4月2日至6月8日,两国考古工作者对这里进行了首次联合考古发掘,确定该遗址分布在契纳尔村东侧台地的边缘地带,分布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遗址中部的居址区由中心主城和郊区构成。居址区南北两侧的台地上分别有Ⅰ号、Ⅱ号墓地,目前已发掘25座墓葬。居址区的郊区地带目前已发掘200平方米,其中就有贵霜帝国时期修建的房基。


  “在挖掘墙基时,我们发现一个长方形灰坑,出土了大量的陶网坠,还有典型贵霜时期的陶器——双耳罐。”正在考古现场工作的中国西北大学考古技术员陈新儒告诉记者。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乌兹别克斯坦契纳尔特佩遗址出土文物 唐云鹏/摄


  据介绍,目前发现的三座贵霜时期房屋中有明显的生活痕迹,还出土了纺织和捕鱼用具。


  考古人员据此认为,在贵霜时期苏尔汉河区域东侧存在连续的居住痕迹,是贵霜人分布的关键地带,这一发现填补了该时期这一区域历史的空白。


  “今年的发掘成果揭示了贵霜居民农业与渔业并重的特色,这不同于月氏以牧业为主的生计方式。”参与考古工作的中国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讲师唐云鹏说,新发现的植物种子包括小麦、稻米、葡萄等,进一步证实贵霜经济侧重于农耕,并辅以渔业及园艺作物,这与当代中亚经济模式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唐云鹏说,贵霜帝国时期对应中国的东汉时期,在中国甘肃省发现的若干简牍证明,贵霜方面曾派遣使节沿丝绸之路到达长安。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契纳尔特佩遗址出土文物 唐云鹏/摄


  丝绸之路考古的东方视角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交流要道,从现有考古发现看,距今四五千年时,东西方的交流便已开始。丝绸贸易也比普遍认知的时间提前,中国和印度都有丝绸传入中亚。例如在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4000年前的蚕茧。


  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所说,中国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最初是从欧洲引进,但在百年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技术手段等,这些还往往不被西方学术界所了解。


  “比如本世纪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大遗址保护理念。我们也将大遗址保护理念带到中亚考古工作中。在中亚地区,西方学术界普遍比较关注城址,往往‘只挖城里不挖城外’,而我们的考古工作涉及城里城外、居住区和墓葬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等均要研究,这也填补了已有研究的空白。”


  在大遗址保护理念下,考古过程中的保护意识和工作贯穿始终,在中亚地区,中方团队首先实施了遗址回填。此外,中方团队也十分注重多学科多单位合作,合作对象包括国内外的考古机构、科研机构、院校等,“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合作,共同成长。”王建新说。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2017年,中乌学者在拉巴特墓地发掘现场工作 图源中新网


  中乌同道友谊情深


  自2012年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明铁佩古城遗址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重新定位了明铁佩古城在费尔干纳盆地及古代中亚历史上的地位。


  多年来,中乌联合考古队还在乌境内联合发掘了撒马尔罕撒扎干遗址、拜松拉巴特遗址、乌尊谢尔哈拉卡特遗址和契纳尔特佩遗址等,长期共同野外工作和密切的学术交流让双方队员建立了深厚友谊。


  “我们竭力为中方队员提供帮助。比如,中方人员不太适应乌兹别克斯坦当地饮食,我们就找到电饭煲等用具,蒸米饭,炒菜,让他们吃上家乡味道。”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阿尔济耶夫说。“在野外工作,衣服脏得快,我们就把家里的洗衣机借给大家使用。”


  野外发掘工作较为单调,乌方队员为活跃工作氛围,时常组织足球赛。经过一次次的并肩作战,队员间的默契度不断磨合提升,双方的心也更近了。


  通过长期密切合作,中乌双方正朝着研究目标不断前进。“联合考古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东西方文明如何交流,也能更好地恢复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唐云鹏说。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考古工作者在乌兹别克斯坦契纳尔特佩遗址进行考古工作 唐云鹏/摄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8 10:41 编辑

阿根廷向中国返还14件文物艺术品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这是6月26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的阿根廷向中国返还的青铜甬钟。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6月27日电(记者王钟毅)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6月2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中阿双方代表出席文物返还仪式。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表示,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阿方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和文化权益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中阿两国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打击文物走私、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坚定决心和密切协作,为两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这是6月2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的阿根廷向中国返还的文物艺术品。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

  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非法出境文物。2017年,上述文物由阿根廷联邦警察文化遗产保护分部在开展国际刑警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国际联合行动“雅典娜行动”中,依据国际博物馆协会与我国联合发布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截获。上述文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接收后,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等相关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46 | 只看该作者
宝贝回家!已有15万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4-18 20:40

   当地时间4月17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缴获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


  经初步鉴定,专家判断该批文物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我国藏传佛教文物,涉及佛塔、佛像、佛教饰物等类别,涵盖铜、泥、象牙、木等材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023年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由于战争抢劫、非法走私等多种原因,中国文物长期流失海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超过300批次、15万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近年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2023年就有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2023年5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接收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向我国返还两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两件文物是在一起刑事案件调查中被发现的,国家文物局2022年4月获悉消息后,与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等相关机构密切协作,在美方职能部门配合下,成功实现文物返还。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2023年8月24日,瑞士向我国返还5件文物艺术品。这些文物是由瑞士联邦文化总局文化遗产移交中心分别在4起刑事案件中查获并没收。自2022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密切协作,在瑞方职能部门配合下,成功促成此次文物返还。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2023年3月至6月,7根圆明园流失的汉白玉石柱顺利入境,并于当年10月13日在北京圆明园进行展出。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这7件石柱文物于1860年流失海外,后被挪威一家博物馆收藏。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历经十年,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


  2023年10月25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接收澳方向中国返还的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一件古生物化石。其中三件为澳方在海关入境环节截获,另有两件为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和澳大利亚友人捐赠。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近年来,我国关于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展深化。流失文物追索不仅牵涉极其复杂的法律难题,还往往涉及民族情感和国际关系,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8 10:50 编辑

   68件流失文物25年跨国追索之路


  2020年,中国政府一场持续25年的跨国文物追索行动画上圆满句号。成功将流失英国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国。


  1995年2月的一天,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处得知,在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大量疑似中国文物。同年3月,英国警方截获一个国际走私集团运抵英国的共计7辆卡车的走私文物。中国国家文物局派出人员前往英国,鉴定确认为走私的中国文物。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之后,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组成联合小组,通过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协商谈判等多种形式对这批流失文物展开追索。这也打响了我国从国家层面,利用法律手段追索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第一枪。


  此后3年多,中方历经复杂艰辛的取证、诉讼和谈判过程,犯罪嫌疑人同意归还3000多件文物,这批文物1998年运回中国。不过,由于案情复杂,当时还有68件涉案文物未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所有权争端,一直扣压在英国警方仓库。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此后的20多年,中方始终没有放弃对这68件流失文物的追索。2020年1月,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联系我驻英使馆,告知因购买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时间超过追诉期,该批涉案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主动提出希望将该批文物归还中国政府。国家文物局立即组织重启追索机制,向英方发出追索函,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2020年7月29日,中方赴英方仓库现场清点,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追索文物共68件,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同意全部归还。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2020年10月20日下午,这68件文物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当晚,国家文物局还组织相关单位连夜完成查验入库封存工作。至此,这68件在海外漂泊了20多年的文物终于正式回归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8 11:01 编辑

盘点近年来各国追讨返还的文物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自2011年以来,各国追讨文物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现以时间为序,将有关国家追讨返还文物情况梳理如下。

   一、美国

   向中国返还14件古陶文物

   2011年3月11日,在美国国土安全部与中国驻美大使馆的见证下,14件珍贵的中国文物,正式返还给中国。这14件文物包括距今约1600年的北魏赤陶马、距今近1500年的北齐石灰佛像、距今1400年的隋代骑士陶马,还有唐代马雕像、宋代菩萨头像等。

   与阿根廷向秘鲁返还98件文物

   2011年,美国和阿根廷向秘鲁归还98件考古文物,这批文物可追溯至前印加和殖民时代,如用于装饰秘鲁南部一座18世纪教堂门廊的彩绘石头等。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向柬埔寨返还2件文物

   2013年5月4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宣布,向柬埔寨归还2件名为“跪拜的侍从”的10世纪石头雕像。

   向印度返还石雕文物

   2014年1月,美国向印度归还3件曾落入商贩手中的失窃珍贵古老砂岩石雕。这些岩石雕可追溯至11世纪至12世纪,总价值高达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14万元)。

   向韩国归还9件印章文物

   2014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青瓦台正式向韩国归还在朝鲜战争期间走私出镜的9枚朝鲜王朝印章。这些印章在韩美两国的合作之下,于2013年11月被美国国土安全部调查局查获。

   向秘鲁归还20件古代文物

   2014年10月,美国向秘鲁归还20件古代文物,其中一些文物有着超过1800年的历史。美国海关经过数年的独立调查,找到了这些文物。
向泰国返还554件文物

   2014年10月,美国将554件失窃的文物归还给泰国。这些文物绝大多数有5000年历史。包括222件陶器、197件金属饰品、79件金属工具、35件各种材质的珠串、11件石器以及10件沙岩模具等。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向黎巴嫩返还被盗文物

   2017年12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黎巴嫩内战期间被盗的3件文物珍品物归原主,包括曾在纽约重要博物馆展出的一尊雕像。3件文物珍品,以一尊古希腊大理石牛头雕像最为引人注目,可追溯至公元前 360 年左右,估价约为 12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789 万元)。另外两件大理石躯干雕像文物于二十世纪 70 年代在黎巴嫩西南部西顿地区发掘出土,分别可追溯至公元前四世纪和公元前六世纪。

   向印度和尼泊尔返还神像文物

   2018年4月5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外公布了两项归还文物的协议。其中一项是返还印度女神杜尔加的神像。这尊神像曾被供奉在北印度的中世纪首都拜杰纳特的寺庙内,2005年被捐赠给该博物馆。另一项则是返还尼泊尔一尊12世纪的石碑和一座10世纪的站立佛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8 11:05 编辑

   二、英国

   向埃塞俄比亚以借展方式返还文物

   2018年,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宣布,英国军队1868年在埃塞俄比亚掠回的包括皇冠、圣杯、皇室婚纱和珠宝等珍品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将以借展的方式返回埃塞俄比亚。

   向伊拉克返还8件楔形文字文物

   2018年8月10日,伦敦警方将缴获的8件失窃文物归还给伊拉克。这批文物包括3枚刻有楔形文字的陶锥、1枚刻字鹅卵石、1枚公牛护身符、1枚石膏权杖头、1枚红色大理石印章和1枚白玉髓印章,其历史可以分别追溯至2000至5000年前。

   向中国返还圆明园青铜“虎鎣”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3月,国家文物局在得知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相关消息后,组织推动青铜“虎鎣”返还。4月底,青铜“虎鎣”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9月,国家文物局代表团在中国驻英国使馆举办青铜“虎鎣”捐赠接收仪式。11月23日,青铜“虎鎣”安全抵达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8 | 只看该作者
   三、德国

   向希腊归还两件珍贵文物

   2014年6月6日,经过希腊不懈努力,德国向希腊归还两件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珍贵文物。

   向墨西哥返还木雕文物

   2018年3月20日,德国将2尊中美洲木雕半身像归还墨西哥。两尊木雕是源自古代奥尔梅克文明的罕见文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

   四、法国

   向新西兰归还毛利武士纹身人头

   2011年5月9日,法国滨海-塞纳省鲁昂市的博物馆向新西兰归还其收藏的首个毛利武士纹身人头。这些人头脸上刻有纹身,象征勇气和力量。

   1770年,英国人首先从新西兰把第一批毛利武士纹身人头带到欧洲。

   向韩国返还古代图书

   2011年6月11日,法国与韩国签订协议,法国以5年为期向准许韩国“租赁” 外奎章阁图书共297册,期满可续。实际上永久归还韩国。
向中国返还圆明园青铜兔首鼠首文物

   2013年6月28日,法国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向中国捐赠圆明园青铜兔首鼠。青铜鼠首和兔首,原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构件中的两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流失。

   向埃及返还250件文物。

   2014年11月,法国向埃及归还250件被走私分子运出的文物。这些文物是在法国戴高乐机场从走私分子手中查获的。包括护身符和陪葬雕像、陶制和石制器皿以及古钱币等诸多珍贵物品。

   向中国返还24件金饰片文物

   2015年9月21日,法国收藏家克里斯蒂安·戴迪安再次向中国返还24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金饰片。两个月前,原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32件大堡子山文物返还回国并正式移交甘肃。

   向埃及归还缴获的雕像文物

   2017年10月26日,法国向埃及归还

   8件文物。经卢浮宫专家鉴定,这批文物均为真品,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

   向贝宁归还26件文物

   2018年11月23日,法国宣布向贝宁归还26件文物。这批文物是法军1892年从贝宁前身达荷美王国掠夺的“战利品”,列入贝宁政府追索的5000余件文物。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8 11:11 编辑

   五、其他国家

   挪威向中国返还7件文物

   2014年2月9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黄怒波向挪威一家博物馆捐资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作为回报,在一个多世纪前被当时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将被送回中国。

   西班牙向哥伦比亚归还671件文物

   2014年6月,西牙将671件前哥伦布时期的文物归还给哥伦比亚。西班牙警方在一次缉毒行动中收缴了这些文物,文物大部分是陪葬器皿和印章,少量是精美装饰品,如玻璃或石头做的项链。

   瑞典向秘鲁返还纺织文物

   2014年6月18日,瑞典归还秘鲁4件帕拉卡斯文明时期的珍贵纺织文物,同时瑞典和秘鲁签署了向秘鲁分批逐步归还89件帕拉卡斯时期纺织文物的协议。

   西班牙向哥伦比亚返还671件文物

    2014年6月24日,西班牙归还给哥伦比亚671件前哥伦布时期文物,它们都是贩毒组织在拉丁美洲国家偷盗或非法购买所得的。

    澳大利亚向印度返两件文物

   2014年,澳大利亚把从纽约古董商手中购买的2尊印度教神像交还给印度。其中一件神像“舞者湿婆”是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于2008年向美国纽约古董交易商卡普尔买下的,美术馆当时支付了500万美元。另外一件神像“湿婆雌雄同体像”是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所购买、收藏的文物。

   阿根廷向秘鲁和厄瓜多尔返还4000件文物

   2015年10月,阿根廷宣布,向秘鲁和厄瓜多尔归还4000件被认定偷盗的文物。这批文物其中包括从建于15世纪的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偷运出的文物。

   埃及向中国返还13件票证文物

   2017年8月27日,埃及文物部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仪式,向中国和伊拉克驻埃及大使馆分别转交了一批埃及文物部门近期查获的文物,其中向中方转交的是13张最早可追溯至清末的纸质证券、货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28 11:23 编辑

38件!美国向中国返还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当地时间4月17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缴获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

   经初步鉴定,专家判断该批文物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我国藏传佛教文物,涉及佛塔、佛像、佛教饰物等类别,涵盖铜、泥、象牙、木等材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据此前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并经中美双方互换照会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顺延有效期工作顺利完成。新文本于2024年1月14日生效,有效期5年。

   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14日首次签署此谅解备忘录,之后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续签,有效期至2024年1月13日,期间成功实现15批次50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6 | 只看该作者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