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深圳宝安群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妙群先生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127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7-16 08:39: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客家女子 于 2013-7-16 10:14 编辑

妙手建广厦群宇铸辉煌
——记深圳宝安群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妙群先生

                    文 / 宋绍青    钟海英
    改革开放的浪潮风起云涌,先知先觉的弄潮儿往往都会以独特的眼光、卓著的胆识,去创造财富。深圳宝安群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五华琴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建筑实业家宋妙群先生就是这一代奋斗者,他凭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在人才辈出、竞争对手如林的深圳建筑领域,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深圳宝安群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妙群先生

    立志:感谢贫穷的磨炼
         1953年春,宋妙群出生在五华县梅林镇新塘村一个贫困山村。父亲是一位当地有名的泥水匠,母亲是位勤劳善良的客家妇女。兄弟姐妹9个,上面有个姐姐,妙群第二,为长子。童年的他正值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最令他刻骨铭心的记忆是饥饿。父母由于孩子多,生产队分配的粮食非常少,经常以野菜、木薯充饥,挨饿也是常有的事。尽管生活艰辛,父母节衣缩食,还是让他去读书。他一边读书,一边帮父母做家务、挑水淋菜,喂猪砍柴。
    刚读到五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老师被打倒,书也读不成了。为了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妙群看到山区人们出行交通不便,希望父亲买一辆自行车给自己载客,以便挣点小钱帮贴家用。父亲没想到儿子有这个头脑,笑着答应了。不久,便买一辆红棉牌的自行车。他刚够自行车那么高,不会骑,就先学推车,骑不上,就将腿横跨车杠练习,学会了骑车后,他就载弟妹和小伙伴练技术,后来才去载客。没有客载时,他就跟父亲学做泥水,挫灰、挑砖、结石、垒砖。
    当时做屋用泥砖,每块二三十斤,他每天般几百块砖,手被磨得血淋淋的疼,但他咬着牙齿坚持,渐渐练就了力气。几年之后,不但砌的墙直,而且质量又快又好,成为小有名气的小泥水匠,大家都争相请他们父子俩盖房子。有一户人要建房,但必须赶在春节前迁居,工期很短,好些泥水师傅都不敢做。妙群听说后,主动承包。他说只要材料充足,五天完工。大家都不敢相信,与他打赌,接过活计后,他起早摸黑,每天砌砖一千多块,四个小工才能应付他。第五天,一座砖房真的神奇般屹立在山村。不服气的人这里看那里瞧,又爬上三、四米高的房顶,用吊线测量墙面,竟不差一厘米,不禁佩服称赞说:“真了不起,不愧是建筑世家。”那时,是大集体,每天1.5元的工资归生产0.8元记10工分,自己得0.7元。
    宋妙群就这样一干就是十几年,贫困的小山村,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争创第一的倔强性格,为他日后进军建筑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拼搏:汗水铸就成功
    改革开放推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也激励着人在思想上产生根本变化,人的天赋、性格有不同,只有按照自己的最佳发展角度,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建起属于自己的大厦。八十年代初,宋妙群觉得自己不能只蜷缩在这片山村,应该到外面更大地方展示自己的技能。于是,他带了几位泥匠来到惠阳淡水,承包私人房屋的建造工程。他始终坚持争创第一的信念,做好每一件工作,盖好每一栋房子,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由于他修建的民房质量好,速度快,结构新颖,赢得客户的好评。有一个公司慕名前来请他的工程队建一栋价值8万多元大楼,但要当地政府盖章证明,他专门请车带着老总回到家乡,那八万元是天文数字,人民公社的领导没见过这么大的工程,怕承担负责,不肯盖章,在对方的说服下终于同意了。这是他第一次承包公家的楼房建筑工程,所以特别注重质量,结果保质保量按时交付使用。不久,先后为多家公司建楼房、宿舍,工程队的业绩不断攀升。
1986年底,他回到家乡。当地政府要建一座办公楼,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他毅然带资帮助家乡兴建一栋区公所大楼和农工商大楼,结果资金被套住了。
       1987年,宋妙群重新出山,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受聘于宝安区龙华镇建筑工程公司任技术员,虽然工资不高,但他看重怎样学习人家管理经验、施工技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参加专业函授学习,拿到大专文凭,后来又参加深圳市建筑工程技术鉴定标准培训班,二年之后,宋妙群提升评为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的监督工作。
    当时,公司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他设计图纸、负责施工,他参与的所有工程都是优良工程。许多单位和个人都找他帮忙设计图纸、协助管理,解决技术难题。因此,他除工作外,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骑着单车,给人家规划、测量、设计,利用自己熟悉环境的便利,帮人家牵线购买土地收取一些报酬。同时,自己也量力而行,购置了一些土地。在这家公司一干就是六年,他不但学习到建筑方面的技术,还建立了许多人脉关系,为未来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年,他三次向单位申请停薪保职,公司坚决不放,无奈只好自动离职,独闯商海。当时,深圳正是高速发展时期,建筑行业相当火爆,他把家乡许多农村青年带出来,组建工程队,承包单位和个人建筑工程,最多时有十几个工地同时开工。他工作十多个小时,和工人一起推斗车,结砖墙,一起打拼。工程越做越多,楼房越建越大,逐渐地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1997年,宋妙群看到很多人来这里投资办厂,但没有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于是,他在墩背一个荒坡地建起一个二万多平方米的商贸市场,发动乡亲们来深圳做生意,在他的发动下,许多家乡农民洗脚上田,来到这里做小生意。为了扶助他们,宋妙群敢为天下先,对所有入场的商户免收三年租金,一下子带旺了市场。有一位乡亲来到这里,想做生意,但没有资金。宋妙群知道后,借了一笔资金给老乡做本钱,开了一间卖蔬菜批发的小店,这位老乡不负所望,起早贪黑,在档口卖菜同时,还骑着单车送菜到工厂、单位食堂。不久,便买了一辆摩托载载菜。宋妙群看到他摩托载菜不安全,又把自己一辆人货车低价买给他,车款等他赚到钱后归还。如今,这位老乡已成为深圳的一名房地产老板。

    回报:商道即人道
     宋妙群作为一名客商,有着客家人诚信质朴性格。他对记者说:诚实为第一,做人做事,要做到最好,只有最好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事业就能成功。其次是做事要勤而精,勤就是要勤奋拼搏,艰苦创业,精就是要做品牌,同时也要精打细算。几十年来,建筑行业打拼,练就了一副金精火眼,对每一栋楼需要多少砖、多少钢筋水泥,都能估算得八九不离十。如今,宋妙群先生在深圳龙岗有二个大型宾馆和一批高档豪华的商品房花园及其他产业,事业蒸蒸日上,财源如琴江之水,滚滚而来。他本人先后多次被深圳市评为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员、最有爱心企业家等光荣称号。是琴江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琴江文化研究会龙华分会会长、琴江文化研究会石岩分会会长,为琴江文化研究会及各分会捐款近百万元,支持五华县家乡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
    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个慈悲为怀,富有爱心的人。他做人低调,忠实做事,乐以助于,热心公益和宗亲事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捐资修路、建学校,如80年代为华阳至华南桥建设捐资二万元、为五华县梅林镇新塘村修环乡村道二十万元、新塘学校十多万元、新塘村委会、新塘村石桥及后来改造水泥桥、新塘河筑河尖及水利设施、琴口学校、琴南大桥、华阳坡坑大桥、连高大桥、华阳小拔村道、华阳至琴口水泥村道、周江中兴村道、五华龙村石魚良村道、惠东县铁涌镇光明村、贵到村及外省捐资修路、建学校、做公益事业。他还热心宗亲事业,1980年,捐资一万元维修入粤始祖新恩公坟墓拜祖水泥路,此后又捐资二万元维修入粤始祖新恩公坟墓拜摊。最近又参与宋氏有忠公祠建设和新恩公坟墓拜祖石路工程建设,并支持宋氏文化研究会经费三万元。一个在他建筑工地工作的工人患病需要换肾,他捐资十万元给他换肾,挽救了他的性命。
    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他捐资修路、建学校、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宗亲公益金额有600多万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赖。
         2013713日,他组织琴江文化研究会石岩分会企业家回到五化县,到梅林、安流、周江等镇参加五华县团委“献爱心驿站”活动,为全县十六间中学“献爱心驿站”每间二万元启动资金。同时,还到所在敬老院慰问老人,开展献爱心活动。
他所做的一切,彰显了一个企业家的仁爱之心,将流芳百世。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08:41:45 | 只看该作者
      2013-7-16 08:32 上传
下载附件 (194.94 KB)



爱心活动现场
2013-7-16 08:32 上传
下载附件 (249.32 KB)



爱心活动现场

2013-7-16 08:34 上传
下载附件 (146.15 KB)



梅林镇书记曾召辉(右)、镇长张国标(左)与妙群先生在活动仪式上就座。

2013-7-16 08:32 上传
下载附件 (129.38 KB)



宋妙群先生在活动仪式上致辞

2013-7-16 08:32 上传
下载附件 (129.77 KB)



宋妙群先生为老人派发红包
2013-7-16 08:32 上传
下载附件 (143.59 KB)



宋妙群先生为老人派发红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发表于 2013-7-16 09:09:54 | 只看该作者
群发实业有限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地板
发表于 2013-7-16 09:56:51 | 只看该作者
深圳来五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5 17:17:33 | 只看该作者
宋绍青,笔名:方舟、绿荫、宋歌、梅子。广东省梅县人,大学毕业、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物传记资深作家、中国文化研究院特聘院士, 、世界客家文化研究院理事 、台湾逢甲大学特邀客家学教授 、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部聘为中国文化研究员、梅州市客家文化研究资深学者.
  宋绍青作家多年来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对客家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客家渊源、客家名人等方面, 学识渊博,特别是对客家名人的研究和采访、撰写尤为突出,是中国作家中写名人传记最多的作家之一,已经出版名人传记文学作品十三部,在海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0多万字作品,其艺术经历载入《中国作家名录》、《中国青年作家名录》、《世界华人作家名录》, 作品被美国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普斯林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国家、各省、各大专院校图书馆收藏。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军旅岁月》
  《情人岛》
  《边关情诗》
  《红尘有爱》
  《送你一朵玫瑰花》
  《烟雨春情》
  《岭南才子宋湘》
  《李金发评传》
  《变法先驱黄遵宪传》
  《抗元民族英雄蔡蒙吉传》
  《洪秀全传》
  《民国名将张民达》
  《民国战将叶公武传》
  《开国中将萧向荣》
  《客家骄子叶剑英》
  《一代宗师林风眠》
  《中国名商张弼士》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梅州客商》
  《客家妇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6#
发表于 2013-8-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放一些封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7#
发表于 2013-8-5 17:35:30 | 只看该作者
宋绍青 发表于 2013-8-5 17:17
宋绍青,笔名:方舟、绿荫、宋歌、梅子。广东省梅县人,大学毕业、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中 ...

放点文章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