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平远煤矿区的绿色转型:撂荒林地变身梯田茶园

[复制链接] 0
收藏
4
回复
35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24 12:01: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5-28 17:31 编辑

 平远煤矿区的绿色转型:撂荒林地变身梯田茶园
 平远煤矿区的绿色转型:撂荒林地变身梯田茶园
昔日不毛之地已长出绿油油的大豆。图为杨春兰(右)正在锄草
  平远煤矿区的绿色转型:撂荒林地变身梯田茶园、昔日的矿区现已成为梯田茶园。
(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赖强 摄)
  盛夏时节,平远县石正镇下丰村圆山湖内的近3000亩茶叶和油茶树长势喜人。这里几年前还是石正双丰煤矿主采区,现在已经成为一片片整齐的梯田茶园。这得益于平远县圆山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绿色转型之路的积极探索。 

  消息来源:梅州日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发表于 2016-5-27 13:00: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可以有,只要有人有这眼光,肯出钱肯投资的话,前景都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板凳
发表于 2016-5-28 14:44:16 | 只看该作者
好,不错,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7:32:04 | 只看该作者
  “真没想到,荒废20多年的采矿迹地还能复耕。”这几个月,平远县仁居镇黄畲南龙村村民杨春兰每天都要到原黄畲稀土矿区的地里锄草。这片曾受严重污染的废弃地,因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晓阳的“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而“重生”,如今复绿渐变良田。  

  杨春兰和丈夫韩德彬都是当地人,世代务农的他们曾视土地为生存之本。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稀土矿的大规模开发中,他们的土地和房屋全被征收。矿区停采后,原来的农田受到污染,水土流失严重,95%以上区域一片荒芜,十多年寸草不生。眼看曾经的良田变为不毛之地,杨春兰心痛不已。   

  直到去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的资助下,20157月,陈晓阳带领团队与广东华鼎新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在黄畲稀土采矿废弃地选定200亩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项目以荒山复绿、污染农田恢复可耕性为目标,将山上污染源(稀土矿废弃选矿池)与山下受污染农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生态修复,最终实现还田于民。  

  昨日,笔者在现场看到:改良后地块种植的大豆长势非常好;山上种植的银合欢等树种郁郁葱葱。“土壤当年改良当年见效。”华鼎公司园林部经理张锡州介绍,根据前期的科学试验,土壤改良以秸秆还田、施加有机肥、添加生物菌剂及蚯蚓来实现,经过多次修复、多次优化植物和土壤改良剂配置,最终在山上种植银合欢、海南红豆、狼尾草等木本植物和多年生、根系庞大的草本能源植物为主,增加土壤有机质、固定污染物并防止水土流失;山下则种植辣木和大豆、剑豆等能源植物,实现经济收益的同时,改良受污染农田土壤。  

  “再过一个月专家就来验收,看看豆子重金属含量情况。”望着长势良好的大豆、花生等作物,杨春兰对复耕田地的信心越来越足。她说,丈夫已盘算购置水管等设备,准备等土地改良好就进山挖渠取水,进行整理复耕。  (朱双玲 赖强 彭志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发表于 2016-5-28 19:32:05 | 只看该作者
无星无杠 发表于 2016-5-28 17:32
  “真没想到,荒废20多年的采矿迹地还能复耕。”这几个月,平远县仁居镇黄畲南龙村村民杨春兰每天都要到 ...

  还是要看看豆子重金属含量情况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