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甲醇冒充乙醇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3161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09:5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3 09:53 编辑

梅州公安持续推进净网行动:成功打掉非法架设“猫池”设备犯罪窝点8个

   针对时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多发问题,梅州公安持续推进“净网2022”专项行动,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电信网络诈骗上游源头犯罪活动开展重拳出击,持续完善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安全、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日前,梅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会同五华、大埔、兴宁、梅县、梅江、平远等地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对利用“猫池”等集群插卡设备协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团伙进行集中抓捕,成功打掉非法架设“猫池”设备犯罪窝点8个,抓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22名。

  循线侦查 警方收网抓捕

  “这个区域频繁发出短信验证码……”近期,梅州公安民警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在网上长期出售短信验证码,这些验证码大部分被用于注册“探探”“陌陌”“微信”“京东”等网络交友、通讯和购物等平台账号,该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对此,梅州市公安局深入分析研判、循线追踪,逐步锁定了以吴某为首的利用“猫池”等集群插卡设备非法售卖短信验证码的犯罪团伙,并摸清了其组织架构和运作流程。

  办案民警通过进一步侦查,精准掌握了该犯罪团伙的落脚地及活动范围。日前,梅州警方对该犯罪团伙集中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非法架设“猫池”设备犯罪窝点8个,抓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22名,缴获手机卡6120张、“猫池”设备51台、涉案手机和电脑主机一批。

  打击“猫池” 维护网络安全

  经审讯,该犯罪团伙购买未实名的手机卡后,再利用非法途径获得的公民身份信息对这些手机卡进行实名注册,并将这些手机卡插在“猫池”设备上。“猫池”设备连接上电脑端后,可通过软件进行批量操作,实现自动读取、接发手机短信等功能。通过此番操作,犯罪团伙成员对手机号码进行批量控制,并针对网络买家所需的账号用售卖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注册,以此非法获利。

  “目前,众多网站和App都是使用手机号码和验证码注册账号,一个手机号加上一条验证码短信,就能拥有一个账号。”据办案民警介绍,所谓“猫池”是一种网络通信硬件设备,就像一个能插多张手机卡的简易电话,可同时支持多个手机号通话,并支持群收发短信、远程控制、卡机分离等功能。犯罪分子利用“猫池”支持群收短信的特点,形成验证码接收平台(接码平台),后将验证码售卖给不法分子用于谋利,此平台可以为网络黑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手机号及验证码,成为他们注册各类网络账号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来源。

  目前,犯罪嫌疑人吴某等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羊城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13:4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8 14:03 编辑

甲醇冒充乙醇

“职业筹款人”抽走7成救命捐款,这还算哪门子慈善?

   求助者的救命钱,大部分流向了私人的口袋,这无疑有违大病众筹的初衷。

   有过大病筹款经历的殷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发起的筹款链接中,病历单上有联系方式,所以就接到过很多专业推广人员打来的电话,表示可以帮助他进行推广。对方还说,能保证每天1千元以上的筹款效果,筹款成功后,要将一半的钱作为“服务费”分给推广人。

   针对大病筹款,这两天不少媒体报道显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由“职业筹款推广人”领衔的灰色链条。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购物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都有大病众筹“职业推广人”的存在,他们抽成低则50%,最高达到了70%,有些“筹款推广人”甚至要求,在筹款链接中填写其提供的收款账户。

   先要明确一点,“职业筹款推广人”的存在,是公益众筹面向市场的一个自然产物。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确实帮助部分亟待救助的患者和家属筹到了一些救急款。因为,那些患者和家属本身能调动的社会资源就少,遇到大病才有救助的需求,而“职业筹款推广人”帮助进行推广,让筹款链接被更多人看到,提升了筹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化的手段,确实达到了公益的效果。

   但这里面至少存在着两个问题。

   首先,如果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大可以实现“买卖自由”,但实际上,很多求助者本身处在一种亟待求助的“弱势”状态,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推广人和求助者并不对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媒体报道的这些“职业筹款推广人”,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推广,都有着很高的费用,筹款的60%甚至70%都要被推广人拿走,求助者只能拿到一小部分。

   这种畸形的“分成”结构,其实就是双方不对等之下,推广人话语权过于强大的结果。而求助者的救命钱,大部分流向了私人的口袋,这无疑有违大病众筹的初衷。

   再者,推广的手段是否合规,信息是否透明,同样是一个大问题。如报道中提到,有的“职业筹款推广人”混迹在各种社群,比如假冒成求助者的亲友,向其他人呼吁求助,以达到筹款的目的。

   虽然客观上帮助求助者筹到了更多钱,但这种推广行为,获利动机明显,更多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利用了人们的善心,破坏了公益众筹的真实性原则。试想下,如果所谓众筹,都是各种冒充亲友在推广,以公益的名义赚钱,谁还会敢轻易捐款?

   真实,是慈善公益最重要的底线。一旦大病众筹里充满了虚假的欺骗,信任受损对捐赠意愿的影响,会真正伤害到那些亟需求助的病人。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职业筹款推广人”赚得盆满钵满,而大病众筹则陷入信任危机中。

   值得一提的是,水滴筹、轻松筹两个公益平台日前发表声明,表示对恶意刷单、先捐后返等操作将严厉打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完善漏洞,是必须有的操作的,但从此前的“扫楼式筹款”,到这次的“职业筹款推广”,连续上演的一些争议乱象,说明这些大病众筹类平台,更得深入思考其商业模式和规则,为何总是会给一些灰色产业留下钻营的空间。

   不管怎么说,做慈善公益不等于必须反对市场化的行为,“职业筹款推广人”也不是不能通过大病众筹来赚钱,但所有的这些获利行为,不能扭曲公益的初心和本质。否则,六七成的筹款被当成服务费或佣金拿走,这还算哪门子慈善?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