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79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5-31 12:24: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 16:49 编辑

“倚旧焕新” 再造活力
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4通过盘活闲置民房,筀竹村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老民房被改造成咖啡馆、民宿等。 魏丽文 摄
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区村罗子角生态停车场建成使用。魏丽文 摄
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筀竹村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客天下观光路旧貌换新颜、西阳美丽圩镇加快建设、农房改造赋能文旅产业、西区村人居环境大提升……走进梅江区各个乡镇,处处可见“百千万工程”新气象、新形象。

    今年以来,梅江区围绕“倚旧焕新”书写梅江答卷。通过加强风貌管控、盘活闲置资源、提升人居环境等,进一步扮靓面子、做实里子、夯实底子,推动城乡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再造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魏丽文  通讯员 钟戈 钟伟才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2:3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31 12:42 编辑

      扮靓“面子” 加强风貌管控 打造美丽圩镇

    “我的房子已经有40年楼龄了,看起来比较破。现在一分钱没出,房子焕然一新,十分惠民。”提及美丽圩镇建设,梅江区西阳镇居民吴国锐连连点头,对此颇为满意。

    西阳镇圩镇是通往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筀竹村的必经之地,是对外展示梅江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西阳镇结合重点区域攻坚与美丽圩镇建设,通过加强风貌管控、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全面推进镇域提质,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内涵的美丽圩镇。

    西阳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包括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一个美丽圩镇客厅、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条美丽河道。

    走进西阳镇美丽示范主街,道路两旁的外立面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西阳美丽圩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是从龙坑加油站到高速路出口,对现状建筑包括披檐、屋顶、外墙等提升改造。根据建筑的现状特征,将立面整体分色,增强建筑的立体感。”西阳镇城建办负责人江凌介绍,同时增加小坡檐特色格栅、中式窗花、建筑墙裙、山墙面装饰等线性元素,统一店铺招牌招、规整空调格栅,打造具有梅州特色的美丽圩镇样板。

   今年以来,西阳镇以“先易后难、先公后私、先党员后群众”的思路针对性采取动员宣传措施,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参与、配合、支持房屋外立面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西阳范围铁皮瓦、赤膊房、纯外立面改造分别累计进场施工48栋、25栋、85栋,完成施工17栋、9栋、10栋。

   江凌表示,入选梅州市“百千万工程”破题攻坚行动示范镇后,西阳镇正以“1+4+7+9+N”为标准,对已建成的西阳片美丽圩镇“七个一”进行系统升级。比如,在美丽乡镇入口通道龙坑加油站路口处,西阳镇正通过梳理现场空间,增加入口形象标识,增设亲水平台、美化现场植物、丰富入口通道的功能空间,形成本土特色美丽圩镇入口。

   在长沙圩镇,“穿衣戴帽”工程也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在一临街店铺,脚手架已经搭建好,原先破旧的房屋外立面在工人的粉刷下穿上了“新衣”。店主廖展新介绍,自家房屋于今年4月开始外立面改造,期盼圩镇变美后生意更好。

   为推动美丽圩镇建设,长沙镇组建了风貌管控工作队,对圩镇片区新老国道主干道沿线房屋进行拍照统计、摸清底数,并逐步建立一户一档。同时,利用周末时间,会同施工方带着整体方案和造价进行入户宣传,现场讲解最新政策和房屋改造方案细节,争取群众支持。

   “圩镇片区改造涉及3000多户农户,改造重点包括铁皮瓦整治、外墙粉刷等。”长沙镇长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许方介绍,当前该村将圩镇片区分为4个网格,镇村干部下沉一线推进相关工作,改造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圩镇脏乱差的形象,形成连续有序的建筑景观风
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2:4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 15:11 编辑

    做实“里子” 盘活闲置资源 发展特色民宿

    闲置资源遇上文旅产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西阳镇筀竹村的几组数据颇为亮眼:村集体收入由2019年的7.55万元升至2023年的60.52万元;当地村民人数由2019年43人升至180人,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近年来,梅江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西阳镇筀竹村为示范点,利用闲置房屋、学校、宅基地等乡村资源建设精品民宿,发展“书屋+民宿”“酒馆+民宿”等业态,全力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变“美丽生态”为“美丽经济”。

    走进筀竹村,白墙青瓦的民宿与绿水青山融为一体。通过民宅改造,老房子有了新生命,瑞丰祥、晓庄、本真·山村书屋、里斯的家等多家特色主题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筀竹文旅的特色招牌。

    “本来只是过来住一晚,没想到这里那么舒服。不仅环境美,这里的人也很热情,我决定留下来再放松一下。”深圳游客马女士表示,筀竹村很符合她对诗和远方的期待。

    “文旅产业要想发展好,‘面子’‘里子’都得抓。今年以来,我们组建筀竹攻坚先锋队,对道路沿线的农房外立面、铁皮瓦进行整治,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介绍。

    当前,筀竹村正在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桃源筀竹”乡村旅游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配套建设饭店、农家乐、甜品店、咖啡馆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河湾戏水、野炊露营、书屋等休闲娱乐体验。

    作为建区仅33年的一座年轻城市,梅江却有着纵贯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辖区内拥有星罗棋布的历史建筑和民宅。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梅江区各镇、街道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腾出用地指标、盘活闲置场地,推动民宿产业从“落地生根”到“蝶变崛起”。目前,梅江区已建成民宿12家,可用于开发民宿的房屋和土地资源共有40多处。

    5月20日,梅江区举行乡村酒店(民宿)招商推介会,组织来自民宿相关领域的80余位领导嘉宾及企业代表前往城北镇玉水村、西阳镇筀竹村等地参观考察,推介梅江区。

    “来梅江区很多次,这次参观了那么多资源点,发现梅江发展民宿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比较突出。”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旅游民宿等级和评定专家徐灵枝建议,梅江区应把筀竹村打造成民宿集群,吸引珠三角等地的人流。

    “梅江区很多民宿是盘活民居打造的,这点很好。”河源市民宿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竹里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超认为,梅州文化底蕴深厚,在特色效应上应根据村落人文、历史、产业,打造特色亮点,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是此次招商推介会的高频词。事实上,随着这些年梅江区对发展文旅产业的投入,一些村庄在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其中西阳镇筀竹村、城北镇玉水村等已具备整村打造民宿集群的条件。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正在以玉水村为中心,串联周边5村,打造‘一村一特色’,实现六村联动、抱团发展。”城北镇党委书记陈振江介绍,玉水村共有39座古民居,其中5座已得到屋主同意,正在虚位以待。接下来,城北镇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充分挖掘玉水村的红色文化,结合古色、绿色,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2:4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31 12:47 编辑

   夯实“底子” 提升人居环境 增补便民设施

    “这里以前是臭水塘,夏天蚊虫多,都不敢开窗。”西郊街道西区村村民张巧汉介绍,自从停车场建好后,蚊虫少了,停车方便了,来串门的朋友也多了。

    西郊街道西区村地处江北老城区腹地,是典型的城中村。辖区内老旧小区、居民楼众多,房屋密集且缺乏必要的城市公共体育、休闲设施。

    去年以来,西区村以“百千万工程”为主轴、增绿提质为主线、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开展城中村更新行动,推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域治理有效提、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打牢发展之基。

    “我们这边靠近黄塘医院,群众看病存在停车难的问题。我们又有一些闲置的场地,刚好可以结合起来,既能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西区村党总支副书记黎伟锋介绍,西区村积极动员村民无偿让出、主动捐出、积极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通过建设生态便民停车场,打造“口袋公园”,持续提升人居环境。

    目前,西区村盘活新峰路村委会侧300平方米闲置厂房新建西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卫生整洁公厕10个,拓宽村街巷道3条,盘活零乱闲置地建成2000平方米罗子角健身小公园。

   在西区罗子角,干净整洁的生态停车场已经打造好面向市民开放。在不远处的罗子角健身小公园,村民们在宽敞的运动场上打篮球、拔河等。罗子角健身小公园所在地原来是一口水塘,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西区村将这口水塘改造为小公园,并配备了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方便村民休闲娱乐。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梅江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更新、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等,以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干净平坦的柏油路、粉刷一新的楼房墙体、整齐有序的停车位、统一的树脂瓦天面……走进梅江区江南街道新沙巷,曾经破败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

   新沙巷周边民居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沿线共24栋老宿舍楼,因年代久远存在管线凌乱、自来水管道老旧、无消防设施、下水道堵塞、外墙脱落、路面破损、蚊虫孳生等问题,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启动改造以来,梅南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累计投入900多万元对小区墙面、路面、瓦面、管道等进行全面改造。同时,针对住户大多是老年人的现状,社区在靠近梅江公园的公共空间设置绿化带,并加设楼梯扶手。在绿化美化的同时,方便居民休闲健身。

   “亲民爱民改造老房、水沟疏通道路宽敞、车辆管理停放有序、环境优美宜业宜居……”聊起小区换新貌,在新沙巷生活了30多年的黄伯忍不住夸赞起来。

   小巷子连着大民生。在三角镇,玉庭路、华建市场周边巷道、华苑路及金城花园门口道路共4条老巷道已改造提升完成。金城花园门口,原本拥挤的道路不仅得到了拓宽,还重新规划了停车线,安装路灯,让之前会车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臭水塘变成了便民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换新颜、拥挤的老巷道会车不再难……通过“倚旧焕新”,梅江区大力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接下来,相关改造工程还将持续推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2:4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31 12:49 编辑

   ■一线实践


    百花洲市场“改头换面”激发商圈活力


    5月1日上午,江南百花洲市场二楼乐销服装直销商城正式开业,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往购物。


    百花洲综合市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梅城人的美好记忆。随着新商圈的崛起,老商圈逐渐没落。为激发消费活力,今年以来,江南街道谋划百花洲商业聚集区活力再造项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百花洲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让传统农贸市场变为“智慧市场”“诚信市场”“放心市场”,促进百花洲商业集聚区活力再造。


    其中,百花洲一楼菜市场升级改造为乐圩智慧市集,经营生鲜菜品、餐饮、便民服务等业务,致力于打造“让政府放心、让市民舒心、让农民开心”的智慧型农贸市场。百花洲二楼改造后的梅州乐销服装工厂直销大卖场涵盖多个品类,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百货服装购物服务。


    统一的招牌款式、干净的销售台……走进百花洲市场,可见原先“脏乱差”的环境变为了“洁净美”。作为梅江区引进农贸市场“乐圩市集”品牌化建设的第一个市场,百花洲市场按照梅州农贸市场改造指引,融入圩日、围龙屋等客家文化元素,提升市场标识度;一体规划消防、照明、通风、排污等设施,合理布局农产品快检、消费维权服务、智慧管理系统等功能,实现了环境卫生、硬件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提档升级。


    同时,运营方打破传统农贸市场经营模式,实行“互联网+”模式。搭建自主开发的“乐圩云”智慧农贸管理平台,免费配备智能追溯电子秤及收银设备、4G智能水电表,配套建设智能AI监控、食品安全检测室等设施,经营者一键查看经营数据、充缴水电费等。市民通过电子大屏获知产品快检信息、产品追溯、商家信用等,更好地实现信息透明化、管理规范化、监管网络化。


    据了解,百花洲商业集聚区活力再造项目作为江南街道“百千万工程”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以梅江一、二路和梅龙路沿线黄金珠宝、服饰零售、餐饮业态为基础,深入实施消费场景重塑、消费品牌提升、传统品牌焕新、主题消费提振等行动。通过举办美食节、惠民团购等促消费活动,构建夜游、夜购、夜食、夜演等夜间消费新模式,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致力打造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全方位服务的商业集聚区。


    接下来,江南街道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整合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一张网”,谋划实施“八大项目”,抓实招商引资,推动现代服务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重振百花洲传统步行街发展活力,助力梅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5:13:58 | 只看该作者
梅江区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擦亮党建品牌 提升服务质效
梅江区统筹抓好“面子里子底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利园社区通过“空间换资源”合作方式,打造“长者饭堂+邻里食堂”。受访者供图

    通过消费帮扶,西阳镇双黄村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魏丽文 摄

    西阳镇通过整合资源,做大土特产品牌。魏丽文 摄

   近日,梅州市实施党建赋能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名单公布,梅江区3个案例上榜。这些案例在理念方法、体制机制和工作载体等方面有何创新突破?记者日前深入走访长沙镇、西阳镇、三角镇,探寻党建工作的“出圈密码”。

    ●南方日报记者 魏丽文

    通讯员 李苑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5:15:35 | 只看该作者
   转作风

    以“四下基层”工作法提升人居环境

    “改造前镇、村领导到店里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最新政策和房屋改造方案细节,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配合这项工作。”在梅江区长沙圩镇一临街店铺,脚手架已经搭建好,原先破旧的房屋外立面在工人的粉刷下穿上了“新衣”。店主廖展新介绍,自家房屋于今年4月开始外立面改造,期盼圩镇变美后生意更好。

    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当下,梅江区长沙镇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地走、听取汇报、现场询问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和“四线”整治工作,提升镇容镇貌与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房风貌提升和“四线”整治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在长沙镇,不少村民白天需要外出务工务农,如何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之中?如何获悉群众的意见建议?长沙镇巧打“时间差”,白天把办公场所搬到一线现场,走村入户,现场研判,晚上开展夜访,宣传农房风貌管控政策,让群众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同时,长沙镇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人人支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据统计,截至5月中旬,圩镇片区已拆除铁皮瓦1栋,风貌管控签约30户,已进场施工21户,意向签约群众不断增多。

   “圩镇片区改造涉及3000多户农户,改造重点包括铁皮瓦整治、外墙粉刷等。”长沙镇长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许方介绍,当前,该村将圩镇片区分为4个网格,镇村干部下沉一线推进相关工作,改造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圩镇脏乱差的形象,形成连续有序的建筑景观风貌带。

   在长沙镇小密村,“四线”整治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过去,小密村遍布杂乱的电线电缆,犹如“蜘蛛网”。“抬头一看全是缆线,电线桩又比较矮,村里想发展农文旅产业,可是大巴车根本进不来。”党员代表李于明介绍,“四线”整治开始后,镇村干部带着农村党员通过挨家挨户夜访,争取群众支持。

   “‘四线’整治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村容村貌,如今安全隐患消除了,大巴车也能开进来了,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助力。”李于明表示。

   为推进“四线”整治工作,长沙镇主要领导下沉一线听意见、访诉求、解难题,组织人员全面摸底,并联合供电、电信、广电、移动和联通等部门,分片分责有序开展工作。长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发力,不断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和“四线”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发动企业、群众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共同缔造美丽人居环境,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5:1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 15:19 编辑

  聚合


  以区域党建共同体推动农旅产业发展

“以前农户种的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价格低不说,还容易滞销,现在有了区域党建共同体,公司负责销,农户负责种,打出统一的品牌,农户更有信心。”西阳镇双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俊均介绍,2023年,梅州市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帮助村里农户销售了葡萄5000斤、柚子1万多斤。


农产品销售没渠道、没平台、没品牌,是西阳镇不少农户的头疼事。如何破局?2023年,西阳镇成立梅州首个镇村合办公司——梅州市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由西阳镇经济联合总社和2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共同参股,形成“镇党委+各村党组织+公司党支部”的发展格局。


  “区域党建主要以山水文旅公司为主体,通过推动强惠、森峰、苏记祥等农企成立公司党支部,更好地将农户、企业、村级党组织链接起来,发挥区域党建共同体的作用,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西阳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真珍介绍。


灵芝片、苦瓜干、金花茶……走进位于梅江区西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首层的农特产品展示中心,来自各村的农特产品被整齐摆放在展架上。


  “我们通过整合辖区内的农产品,打造了‘西阳美品’‘西阳八珍’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以销促产,有效带动村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梅州市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娜介绍,在扩大销售渠道上,目前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与广州市派驻西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党支部结对共建,发挥工作队的资源优势,打开粤港澳大湾区销售市场。


  在西阳镇双黄村葡萄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蔓。望着丰收的葡萄,农户李忠明脸上挂满了笑容。“去年本来就打算不干了,没想到有了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助力,葡萄园发展起来了。”李忠明说。


  原来,由于销售渠道狭窄,导致葡萄滞销,李忠明出现了连年亏损。去年,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消费帮扶,帮助李忠明销售葡萄5000斤,李忠明得以重拾信心。


  “通过工作队牵线搭桥,目前我们与近20个单位、企业建立了农产品供销合作。同时,我们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广州市第三届直播电商节,开设4场西阳专题直播,开拓特色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李敏娜介绍,通过抱团发展,2023年西阳镇20个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10个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党建共同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推动西阳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强镇兴村富民。”李真珍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5:2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 15:24 编辑

   优服务

   以空间换资源打造社区邻里食堂

   临近午饭时间,位于梅江区三角镇利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的邻里食堂开始热闹了起来。在选菜区,前来就餐的市民排了长队,腐竹炒肉、清蒸鱼腩等新鲜出炉的菜品一字排开,等待市民选购。

   “我是退休后回来梅江区定居的,家人都在外面,自己煮又很麻烦,邻里食堂15元就能买四菜一汤,好吃又实惠,食材也放心。”提起邻里食堂,市民张伯连连称赞。

   利园社区邻里食堂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可容纳35人同时用餐,该食堂于2023年11月正式开业。“我们围绕‘幸福邻里 善美利园’定位,通过‘空间换资源’合作方式,由社区负责提供场地,引入品牌商家进行运营,整合资源服务社区群众。”三角镇利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帆介绍,目前社区正在积极对接民政部门,申请长者饭堂,让梅江区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就餐补贴政策。

   “邻里食堂+长者饭堂”的打造是三角镇持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构建多元合作社区治理服务体系的生动注脚。三角镇位于梅州市区南郊城乡接合部,是梅州城区扩容提质的前沿阵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的住宅小区不断建立、外来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服务供给的矛盾日渐显现。

   “我们通过开展以‘访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题的‘四百’走访活动,发现三角镇辖区内老年人群体数量庞大,许多家庭日间子女外出工作,留家老人需自行解决用餐问题,且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年老健忘,用餐存在较大的困难及安全隐患。”三角镇副镇长李巧红介绍,经镇党委综合研判,该镇以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为突破口,实施打造客天下社区、利园社区、墟镇社区3个“长者饭堂”项目,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为确保长者饭堂项目高质高效运行,最大程度契合群众需求,三角镇按照“政府主导、政策补贴、社会参与”工作理念,采取“长者饭堂+邻里食堂”模式,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办公用房等场地,通过以服务抵租金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完成场地建设。

  “同时,我们采取政策贴一点、租金抵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方式,通过申请民政部门长者就餐政策补贴、减免租金降低运营成本、企业最大限度给予让利等形式,确保长者就餐价格实惠,实现以小钱撬动大民生。”李巧红介绍,目前利园、墟镇、客天下社区三个长者饭堂日均就餐居民270人次,其中长者30人次。

   在长者饭堂项目的示范带动下,三角镇各村(社区)纷纷结合自身特色跟进谋划“幸福邻里”服务项目,如龙东社区谋划“邻里教育”服务项目、坜明村谋划开展“党群服务进小区”、同心社区建立爱心驿站等,党建+项目推动社区治理的氛围日益浓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5:2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 15:25 编辑

   ■一线实践

    以党建为引领

    推进重点区域建设

    “确实看得到成效,整个环境有了大提升,等全部完工后会更好。”在梅江区西阳镇圩镇开店的熊苑兴期待着圩镇的美丽新容貌。

    西阳镇圩镇,由S333省道贯穿其中,是通往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筀竹村的必经之地,也是对外展示梅江形象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梅江区大力推进农房风貌管控、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圩镇建设,推动西阳圩镇从曾经的“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如今,西阳圩镇不仅规范了店铺招牌风格、重新铺设了柏油路,还通过美丽圩镇“七个一”打造,有效提升了镇容镇貌。

    为进一步推动西阳圩镇与筀竹村、林风眠纪念馆景点等串珠成链,推动“百千万工程”出实效,今年以来,梅江区动员全区上下聚焦产业发展、风貌管控、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推进重点区域建设攻坚,示范带动全域整体提升。

   其中,西阳镇美丽圩镇示范点、西阳镇筀竹村是重要点位,同时多条重点路线也处于西阳镇辖区。为顺利推进西阳重点区域建设行动,梅江区领导挂帅、牵头抓总,镇领导班子全员出动、一线攻坚,组成由“区领导、镇村班子、镇村骨干、党员先锋”构成的重点区域建设工作队,定人定责定区域,有力有序推进建设工作。

   通过摸排底数建立“一户一档”,工作队成员逐户明确户主信息、整治意愿、建设内容,以“先易后难、先公后私、先党员后群众”的思路针对性采取动员宣传措施,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参与、配合、支持重点区域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汇聚起推动建设的磅礴力量。与此同时,利用好周末、节假日,取消休假、抢抓进度、连续作战,由各队队长、副队长率队入户,及时向群众说清说明最新整治政策。

   “政府的工作我们全力支持。”得知政府在推进重点区域建设,90岁老党员李焕兴积极响应号召。“现在屋顶光伏正在安装中,已经租给企业了,我们不仅得租金,还可以遮阴防漏水,一举两得。”居民丘国新说。

   记者近日走进西阳圩镇,发现改造工程正热火朝天进行中。部分原先破旧或裸露外墙的房屋经过改造,焕然一新。“我们努力推进圩镇整体风貌提质升级,屋顶部分群众既可以选择安装光伏板,也可以选择其他材料。”西阳镇常务副镇长李立方介绍,以前居民房屋大多只有防盗网,没有逃生窗,借开展重点区域建设的机会,政府部门专门为居民在每层楼的窗户开设逃生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在筀竹村,当地组建“村干部+老党员+叔公头”的筀竹攻坚先锋队,带动村内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乡村治理等,其中动员乡贤、帮扶单位种植桃树、鹰嘴桃、杏花等苗木3100余株、远超1000株的预定目标。

   “目前我们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正在对道路沿线的农房外立面、铁皮瓦进行整治,重点推进产业发展。”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介绍,村经联社与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梅州市筀竹文旅有限公司,同时村里与“里斯的家”民宿合作,成立梅州市和美筀竹实业有限公司,计划进一步做强农文旅产业,不断推动绿美资源转换为绿美经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