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香港荃灣客家民居三棟屋

  [复制链接] 0
收藏
26
回复
50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3-5 09:33: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文映 于 2012-3-5 09:35 编辑

訪香港荃灣客家民居三棟屋
                                 林文映(香港)
    香港荃灣的客家民居三棟屋是陳氏家族興建的,我母親姓陳,因而我就當它是外婆的家。我外婆的家也似三棟屋這般大。自從2011年造訪三棟屋以來,2012年香港電臺電視部對我專題採訪客家文化問題,也選擇了三棟屋這個地方進行。
    三棟屋真是個風水極好的地方。有人說,風水好在是龍飛虎藏的吉地。有人說,龍飛的龍是來自香港祖山, 海拔957米的大帽山,是香港的最高峰,也是飛得最高的龍。有人說,藏虎的虎是蹲踞在圓玄學院幽勝之地,這裏既有天人合一的道教經典,又有玄天之冥思,還有蓄積氣勢的林壑。為了探究三棟屋的風水聖境,我進入到圓玄學院勝地去尋幽覓靈,深究玄虎藏于何處;又登爬上大帽山遠望蒼天藍海,追看帽龍飛奔何方。
    當我走近三棟屋的前門,發現門外兩旁各有一個大瓦缸,這兩個缸是用來盛載清水的,據介紹說用來食用或救火的。再抬頭一望,大門額上寫着“陳氏家祠”兩旁有一副對聯,寫着“帽山舒鳳彩,灣海獻龍文”,“帽山”是指三棟屋後面我登爬過的大帽山,“灣海”是指對出的海灣,即荃灣。由這副對聯,我又聯想到我家“林園”的對聯“林飛彩鳳,園寵仲龍”,也想起了我2011年在香港出版的詩集《林飛彩鳳》,我真的要在香港海灣呈獻龍文了。就三棟屋門上的文字又讓我浮想聯翩而不能自禁了。
所謂的三棟屋,就是指有三列房舍的圍村。三棟屋在 200多年前由陳氏家族興建,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客家圍村之一。上世紀70年代荃灣興建港鐵站,村民遂遷離圍村。三棟屋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並於1987年修建成為博物館,平面圖占地2,000平方米,開放給市民及旅客參觀。新界荃灣在發展成為現代化城市以前,這裏是清幽寧靜的鄉郊,昔日鄉民的生活實況,就在三棟屋博物館裏鮮活地展現出來。
    三棟屋博物館是座由圍牆固防起來的客家村落,它是由個相連的大廳所組成,而這三個大廳則是此村落的生活核心。之所以稱為三棟屋,是因為這座三房屋分別出三支大主樑所支撐。供奉祖先的宗祠大廳座落在房子的最後端,裝潢得十分華麗,廳中的裝飾佈置已經過修復,且色澤鮮豔,恰如原貌。尤其是廳上方寫着“光前裕後”,下方設有“本祠福德龍神”,旁有對聯:“濬哲源長百代冠裳昭,文明系遠千秋俎豆仰”,廳兩側對聯:“堂樓增輝慶叶竹苞松茂,山川鍾秀欣瞻桂馥蘭馨”,祠堂的上方,有兩塊匾額,分別寫着“百子千孫”和“長命富貴”。另兩座廳堂則較為自然質樸,適合作為淳樸居民日常生活作息的中心。中廳上方懸掛“祖德流芳”的匾。這座由古老村屋改建而成的民俗博物館,專門展覽反映荃灣歷史及早期鄉民生活的物品,並按每家不同的四季生活來佈置,它真實地反映出香港荃灣的舊時代農村生活。進入下廳,立刻感受到中國建築古樸的氣氛,右面的介紹室圖文並茂,清楚說明了三棟屋的歷史和演變過程等等,而左邊的接待室亦陳列着各種農具及客家日用品,而且還有一些由區域市政局出版的中國藝術書籍展覽,供遊客選購,方便遊客更深入認識香港的古代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當一踏進故居,有一堵矮牆隔着右面的小角落,原來這小角落是洗澡間。此外,一個故居都有天井,族人通常都在天井做家庭雜務。當進入屋內抬頭一看,就會發覺屋頂瓦與瓦之間有幾塊玻璃,作用是讓陽光透進屋內,節省能源。左右排的橫屋分別精緻地介紹了香港昔日的房和寢室的佈置,這些佈置和現代家庭的居室佈置相比,真是有天淵之別。而最特別的用品,可算是那個可將穀種和穀殼分開的風車櫃,當用手搖動風車櫃時,就會產生風力將比較輕的穀殼和雜物吹走,餘下的便是乾乾淨淨的穀種了。
    三棟屋所住的是陳姓客家氏族。據陳氏族譜的記載,三棟屋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虞舜,因先祖曾受封於陳,故以國為姓。陳氏子孫歷代繁衍,先三代至唐宋而不絕。明朝洪武年間,陳景南遷往福建,後一世祖念五郎由閩西移居廣東龍川。至康熙五十八年,後人陳萬泰又遷至新安縣。乾隆二十二年,陳任盛隨伯父陳侯德自羅芳徙居淺灣,即今日荃灣的老屋場從事耕作過活。陳任盛生有四個兒子,大為陳健常係醫師,其餘三個陳偀常、陳偉常、陳倬常耕田種地。由於人口日益繁衍興旺,於是四出尋找吉地建村。最初選擇了位於今日荃灣公立中學的牛牯墩山,但因為風水的問題,最終以重價購買了三棟屋博物館現址,從此在該村開枝散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3-14 15:09:49 | 只看该作者
家在江南 发表于 2012-3-9 09:35
雏鹰展翅 稚凤初啼——读林文映诗集《林飞彩凤》
                                                     ...

这篇文章说明不了什么吧,主要是想看采访的东西,不是看这些评价,1000多字的采访呢,起码可以做一集的节目长度了啊,怎么一点蛛丝马迹都没留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3-14 15:07: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事实上只要吧新闻采访视频贴上来分享下,就什么都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3-9 19:18:45 | 只看该作者
特地上去ATV(亚洲电视台)搜索了一番,一无所获,难道是“视频神秘失踪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3-9 19:17:47 | 只看该作者
22楼的怎么弄篇评论文章出来了啊,我是想看看采访民居的新闻视频,不要扯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3-9 19:16:53 | 只看该作者
报纸,好像没有报纸报道吧,难道也是编出来的报纸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2#
发表于 2012-3-9 09:39:48 | 只看该作者
查了一写,报纸有的,问姐姐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21#
发表于 2012-3-9 09:3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家在江南 于 2012-3-9 09:36 编辑

雏鹰展翅 稚凤初啼
——读林文映诗集《林飞彩凤》

                                                                                            丘峰




     林文映小姐写诗多年,现在终于出版了诗集《林飞彩凤》,图文并茂,情思飞扬。林文映的作品中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
     
真情的基础在于真实。诚然,艺术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但艺术的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林文映的诗,不难看出诗人抒发的情感,来自于她所经历的独特的生活,是发自心底的真情实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时感觉她似乎还有点稚气未脱,而那分缘自内心的纯真,没有矫情和作秀的成分,实属难能可贵。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文映的诗,无论何时何地,她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女儿说的都是对》看似父女之间的平淡对话,而父亲回答女儿的“女儿说的都是对”这句朴实的话中,可以看到父亲对女儿的一颗无私的爱心,令人不禁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些诗差不多是用口语写的,平白如话,如《泣弟弟》中写道:“弟弟啊/弟弟/你的心愿/我完成/你的好梦/我来续/你要读的书/我来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姐姐对英年早逝的弟弟的深挚情感。
     
《只有你》中,赞美了那种“能把金砖说成是砖块”、“能把金条说成是稻草”、“能把铂金说成是金属”、“能把金钱说成是时间”的不同凡响的豁达的财富观,平易通俗,寓意颇深;《选择谁来嫁》这首诗诙谐风趣,对大姑娘心理活动的把握非常传神。诗中写女儿长大了谈婚论嫁,字里行间真实地道出了姑娘伤心费神、犹豫不决和患得患失的内心活动,最后那句“人才奴才都不要/选个钱财快嫁掉”,显然,这赌气的说法,未必是姑娘的真实想法,语气中透出她心中的焦虑和深深的无奈。
     
时下,有些前卫的诗人喜欢以艰深、晦涩的语言入诗。他们或许认为诗歌语言的深奥,便是诗意深邃的表现。其实不然,诗意的深邃应表现为思想的深刻,意象的新颖,想象力的丰沛,而非语言的深奥怪僻。在林文映的诗中,看不到冷僻怪异的字和词,诗人不故作高深,她的语言就整体而言显得清纯、朴实、活泼、流畅、平白如话。
     
《童年》写了婆婆、母亲和我女儿三代人小时候不小心伤了脚的往事,语言浅白易懂。这首诗如童谣一般,通过动态场景,表现出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并且巧妙地借三代人儿时不同的游玩方式,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林文映洞察儿童心灵,《姨妈心中的两朵花》也是一首不错的儿童诗,切合儿童心理,富于儿童情趣,有益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林飞彩凤》是林文映的处女诗集,雏鹰展翅,稚凤初啼,自然免不了有的稚嫩、粗浅,甚至有的诗句缺乏提炼,但她有灵性,有激情,有较好的文字基本功,更有作为诗人不可缺少的真诚,这是最可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20#
发表于 2012-3-9 09:29:54 | 只看该作者
林文映 发表于 2012-3-8 10:19
回复 kook 的帖子

香港電臺電視部2012年1月3日下午採訪,正月初五晚7時20分香港亞洲電視臺播出。 ...

我在香港见过姐姐专访,挺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3-9 00:56:2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要弄出视频来看下了,不要搞虚假的东西,不然就被人发现问题了。我搜索了一下youtube,好像也没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