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簡介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42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1-2 16:3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家文化簡介   

客家是漢民族中的一支重要而獨特的民係。晉代末年,大批漢民由中原遷徙到江南,唐末流居到贛南、閩西,五代北宋時落腳閩西、粵東,此後仍不斷向其他地方遷徙,流離不定的輾轉遷徙,使得客家先民時時、處處扮演著外來住家的角色,故被稱為“客家”。 經過多次遷徙,“客家”最後逐漸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四川、台灣、香港以及海外等地定居下來。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客家人與當地居民相融合,逐漸形成了一個以中原傳統文化為核心,同時又帶有濃厚的南方各土著文化色彩的新文化形態——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原漢文化與南方的土著文化融合的產物,它既保持著漢文化的基本特征,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響,這就使它成為既不同於土著又不完全等同於中原漢民的一個漢族民係。客家話是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分布地域很廣,各地的客家話有些差異,但相互間不會出現交際上的困難。客家人千年遷徙、創業、發展的曆史中,出現過大批對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風流人物,如洪秀全、黃遵憲、孫中山、朱德、葉劍英等。
    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約有1.2億人,在海外的華僑、華人中,客家人約有1000萬,台灣有近500萬客屬同胞,約占台灣總人口的17%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6:37:07 | 只看该作者
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影響   客家文化對台灣的影響十分深遠。1971年“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台灣舉辦,次年在台北成立了“世界客屬總會”。該會是目前世界各地客家人的最大組織,也是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堡壘。
  1987年,台灣《客家風雲》雜誌創刊,提出“重建客家人尊嚴”的訴求,力圖複興台灣客家文化。台灣地區的許多縣市在中小學開設了客家母語教學、客語能力測驗、客家歌謠、客家戲曲等教育課程,舉辦客家義民祭典、客家文化節,設立客家文化園區、客家文物館,還開辦客家廣播電台和全球唯一的“客家電視台”。
  1990年12月,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提出做“新客家人”的號召,並積極推廣客家文化、研究與擬定客家政策、撰寫《客家白皮書》,供支持客家的候選人選舉用,並舉行客家助選活動等,成為目前台灣本土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政治與文化運動團隊。2004年,台灣第一個以客家族群為名的政黨“台灣客家黨”宣布籌組,宣稱其目的是希望真正達到族群平等、資源分配均衡。客家族群參與政治的情感與其日益獲得政治權力相輔相成。近年來,在台灣各類選舉中,客家票往往成為左右結果的關鍵票,各候選人對客家票的動員和爭奪也異常激烈。執政當局也采取一些政策以爭取客家選票。
  2001年台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式掛牌運作,標誌著客家人首度被體製承認。一些客家縣市也紛紛成立客家委員會。在這種情況下,客家族群漸漸得到了保護自我文化以及影響整個政局的實力和權力,在麵對其他族群和文化時變得更加自信,參與政治的熱情更加高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6:37:43 | 只看该作者
台灣與客家祖地三明的八緣之親   地處閩中腹地的客家祖地三明與隔海相望的台灣省,自古以來就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有著地緣近、史緣久、血緣親、文緣深、語緣通、神緣合、俗緣同、商緣廣的八緣之親

    閩台多樣平台促兩岸交流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閩西、閩北,與粵贛接壤地帶,有11個純客家縣(市)和12個非純客家縣(市)。閩西是海內外客家人公認的客家民係形成的中心區域和重要祖籍地,也是台灣近五百萬客屬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客家人遷居台灣始於明代,盛於清康雍乾時期,台灣客家鄉親是在明清時期起沿著三條路線遷台墾殖發展的:一是閩西直接遷台,二是從閩西沿汀江遷居廣東梅州、潮州、惠州後遷台,三是從閩西遷居本省閩南的平和、南靖、詔安等地後遷台。同祖、同根、同文化,不可分割的血脈淵源和文化認同,成為維係兩岸客家鄉親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改革開放以來,台灣每年都有眾多的客家鄉親回到福建尋根謁祖,客家文化交流更密切了閩台客屬同胞的聯係。多年來,福建高度重視推動這種交流,有關各方積極搭建各種交流平台,如今,閩台客家文化交流已從單純的學術研究發展到尋根、旅遊、文教、藝術、懇親、經貿等多方麵交往與合作。
  台灣的客家社團為數眾多,據統計共有200多個,其中大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台北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台中縣客家文化協會等也有很大的影響。龍岩、三明兩市及所屬各縣也都有客家聯誼會,這些客家社團機構健全、章程明確,形成協調一致的客家聯誼工作網絡。兩地的客家社團是閩台客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實體,在整合客家文化資源,促進兩岸交流聯誼等方麵,發揮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6:38:01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福建客家社團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學者參加世界客屬總會舉辦的相關活動,先後參加了第14屆以來的曆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並參加在新加坡、台灣、吉隆坡、雅加達、香港等地舉辦的客家學研討會,還協助新加坡、日本、法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地的專家學者對客家祖地開展調研、采風等活動,進一步增進了閩台客家社團的溝通和了解。

  作為“客家人的中轉站”、“客家搖籃”、“客家祖地”,福建寧化石壁成為海內外客家人尋根朝聖的中心,每年寧化都在石壁客家公祠舉行“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眾多客家的一世祖源自上杭,上杭因此廣邀台灣及海內外各姓氏宗親回祖地尋根祭祖,永定則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永定土樓文化節”……這些活動都吸引了眾多的台灣客屬,為推進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提供了感性而有效的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6:38:38 | 只看该作者
福建客家文化研究成績斐然   福建各客家聯誼會大部分設立了學術文化部,專事客家問題研究及其學術交流工作。2003年9月,“客家文化論壇組織·客家文化研究會”在閩西成立,2006年10月,該組織更名為“中國閩西客家論壇組織”,研究方向由單純的研究態勢和學術發展到對整個客家文化的發掘整理。據不完全統計,僅閩西的客家學專著就有40餘部,其中《客家祖地——閩西》、《閩台客家情》等專輯成為近年客家文化學術研究的亮點,《閩台客家血緣關係》一書對溝通兩岸客家起到積極的作用。中國閩西客家論壇組織、龍岩市客家文化研究會和三明客家聯誼會分別創辦了《環球客家》、《三明客家》等雜誌,免費在世界客屬社團及世界客屬懇親會上進行廣泛交流。這些雜誌始終把閩台文化交流作為主打品牌,得到了台灣客屬和海內外客家鄉親的肯定和好評,成為福建對台、對外宣傳的一本重要刊物。     福建各級客家學研究機構和人員廣泛收集和整理客家族譜、家族祖圖、家族契約、家族分鬮簿、家書等反映客家社會生產、生活、製度、風俗的客家家族史料,其中上杭縣客家族譜館已館藏客家族譜112個姓氏1400多種版本1萬多冊,已理清閩西客家與台灣客家有源流關係的姓氏60多個,成為閩粵贛三省乃至全國收藏客家族譜最多的公共圖書館,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客族史料館。通過對客家族譜文獻研究,整理出與兩岸客家人血緣關係密切的60個姓氏的族譜,組織編寫了60個姓氏的“源流篇”、重點考證了30個姓氏的播遷圖,做好各姓氏客家人的上祖世係、族譜族規、宗祠祖墓、裔孫派衍、名人軼事、修譜序文等圖文編撰工作。同時,盡力探尋台灣客家裔孫尋根的實物實照。尋找各姓氏開基一世祖的“祖墓”,努力做到讓台灣客家裔孫回來後有“譜”可讀、有“祠”可拜、有“墓”可祭,加深對客家“根”的記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6:39:47 | 只看该作者
兩岸客家人探討客家文化 呼籲攜手共促發展   福建閩西是8000多萬海內外客家人公認的客家民係形成的中心區域和重要祖籍地,也是台灣近500萬客屬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客家人在千餘年的曆史中,由中原南遷到閩粵贛邊區,又逐步播遷到港澳台,移居東南亞和世界各地,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兩岸客家人共祖同根、聲息相通,弘揚客家文化,有利於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詳細
    促進閩台交流任重道遠
  閩台在客家文化的整理、研究與交流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客家文化資源尚未充分開發利用。就福建而言,反映客家社會生產、生活、製度、風俗的客家史料,仍有大量散落民間或流失,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印證客家民係發展曆史的客家古建築,因未進行有效保護,有的毀損嚴重,客家文化資源中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存在失傳的隱憂。地區障礙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開展。福建11個純客家縣分屬龍岩、三明兩市,在對外宣傳中兩市沒有達成一致的表述,造成有兩個“客家祖地”的現象,不利於從整體上對客家文化進行保護、傳承與發展。同時,由於台灣當局的阻擾,大陸赴台進行客家文化交流和研究受到很多限製,難以完整了解掌握台灣方麵的客家文化資料,製約了客家文化交流。
    盧展工書記在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要充分運用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豐富資源,提升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層次,促進閩台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因此,用好客家文化資源,打好“客家文化牌”,不斷深化閩台文化交流,任重道遠。
     任何一種文化的定型,都有其堅強的學術背景作支撐。客家文化亦是如此,有關部門應充分重視客家文化學術研究,及時推介客家文化的最新學術成果,對一些學術觀點進行爭鳴,對一些模糊的認識進行辨別,通過學術研究繼承和發揚客家文化的精華。同時增加研究經費投入,鼓勵支持客家學著作的出版,進一步擴大客家文化的影響力。
 
    旅遊被認為是當今的朝陽產業,而客家文化就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客家人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創造和發展了燦爛的文化。客家有巨型民居建築——土樓,有內涵廣博深邃的種種客家民俗,有動人的客家山歌、美麗的民間傳說,有各種節慶習俗——連城姑田的“遊大龍”、羅坊的“走古事”、芷溪的“花燈”等等,還有“閩西八大幹”、“九門頭”、客家擂茶等飲食文化。這些客家文化的精髓,都是寶貴的旅遊資源,充分珍惜和挖掘這些資源,征集保護客家族譜、家族祖圖、家族契約、家族分鬮簿、家書等客家史料,有效保護客家宗祠、家廟、祖墓等古建築,並整理客家民間文藝、民間傳說、飲食文化,則實現閩台客家旅遊的雙向對接,前景可期。

    隨著客家熱遍布全球,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從單純的懇親聯誼,擴展到文化、學術、經濟、政治等層麵。它不僅是聯絡客屬鄉情、鄉誼和跨國、跨地區交往的重要載體,還是新時期多元性的族群認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召開,對弘揚客家精神,增進海內外客屬人士的團結,促進福建客家與世界各地客家鄉親的經濟合作和交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積極組團參加各屆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並努力爭取再次在福建舉辦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必將促進搭建閩台交往新的平台,進一步增進台灣客家鄉親對祖地的情感,促進兩岸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客家有句俗語:“命長不怕家鄉遠”,隻要命夠長,就有可能回到家鄉,就會做家鄉與故鄉的溝通者。愛國愛家的客家人,正是海峽兩岸溝通的最好管道。客家文化是一種親緣文化,也是地域經濟發展的紐帶,通過客家文化交流,我們應該主動連接好這根親緣紐帶,使客屬台商了解祖地、反哺祖地,圍繞我省產業發展規劃,支持客家故地經濟發展,從而推進並加強閩台產業合作與交流,促進兩岸的共同發展與繁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1-2 17:11:28 | 只看该作者
跟光明大哥学习客家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发表于 2012-1-2 18:39:17 | 只看该作者
簡介一点也不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0:14:17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2-1-2 18:39
簡介一点也不简

先忙过这段时间再做着栏目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0#
发表于 2012-1-2 20:51:4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