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岭南立稳脚跟后因所处环境山多田少,男人不得不纷纷外出谋生或读书求仕,而家里从“家头教尾”(养儿育女)、“灶头锅尾”(操持家务)、到“针头线尾”(缝补衣服)、“田头地尾”(耕种土地),事无分大小、活无分轻重,都由妇女一肩挑。她们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未息,一生都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甚至百年归寿后,墓碑上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头戴冬头帕(头巾),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跣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说:“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
“客家妇女废除裹脚的陋习,让脚自然生长,目的是为了从事田间劳作和运送沉重的货物”,1864年抵华,在粤东南传教办学达20年之久的毕安对此极为赞叹。客家女人是汉族女性中唯一不缠脚的女性,跣足。
1、照顾弟弟的客家妹,摄于1905-1930年间。 五华华城,客家妹早早的就照顾更年幼的弟弟妹妹了,摄于1905-1925年间。
2、做煤球的客家妹,摄于1905-1930年间。
3、学着下田插秧的客家妹,摄于1905-1930年间。
4、客家妇女车水,摄于1928-1948年间。
5、戽水,摄于1928-1948年间。 戽(hù)水,就是用戽桶把水从低处戽到高处,多用于山区,在百年前梅州地区非常普遍。戽桶的两边对称着各系两条长长的麻绳,池塘里面水有多深,这麻绳就放多长。戽水时,俩人相对着在塘边站好,左右手分别抓戽桶边的两条长绳。
6、挑柴火。
7、纺线,摄于1881-1910年间。
8、插秧,摄于1881-1906年间。
9、客家村庄里的妇女小孩,摄于1905-1930年间。 梅城附近非基督教徒的一家,老人、妇女和小孩,家里的男人很可能下南洋了。摄于1905-1930年间。
10、过去,客家农村普遍使用大口灶,配上大锅头,煮饭、炒菜、暖水全靠它。大口灶烧的多是鲁草,用量很大。家家户户都有割鲁女,她们带着镰刀、钩索和竹杠,上山割鲁草,割、抱、叠、绑、挑,是辛苦的累活。
割鲁的客家妇女,摄于1890-1903年间。
11、割水稻,摄于1921-1928年间。
12、扎稻草,摄于1921-1928年间。
13、从稻谷到大米,要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是“砻谷做米”的过程。 砻谷,用一种竹制的砻,这砻分二层,上层是装谷子的砻斗,下面是砻身。砻谷时,先把谷子放进砻斗里,把磨钩(木制的工具)放入砻首眼内。由一人或两人用手握住磨钩,用大力气使砻斗旋转,砻斗磨出来的谷壳和糙米便溜入砻斗的缺口下,装在预先放好的大箩筐内。这时的糙米还不能用来做饭。在砻谷的过程中,由于要用大力气,因此会弄得满身大汗。 砻谷,摄于1918-1945年间。
然后是放米,用木制的风车来放。把砻出来的谷壳和糙米放进风车斗里,斗下面用一个箩筐来装米。由一个人用手摇动风车把手,利用风车的风力,把谷壳和糙米分开来。从这张图看,客家男人终于出现了。
接着是舂米。用木制踏碓,在碓臼(石制的)里放上糙米,一人或两人站在踏碓上用力踏。在踏碓一上一下的冲击下,碓臼里的糙米慢慢变白。但这时的白米和米糠还是混在一起的,不干净。 最后是“筛米”。就是用竹制的拜箕(圆形的)把混在米里的米糠先筛出去,再用竹制的“米箕”筛米,把小粒的碎米(细米)筛出。这时,白米就非常干净了,可用来做饭或煲粥吃了。
这个由稻谷变成白米的复杂过程,也说明昔日客家农村农民要吃上白米粥饭是多么艰辛。
14、客家妇女的大襟衫。大襟衫的衣襟特别宽大,襟开右边,纽扣是唐装布条纽扣。大襟衫虽然难以彰显妇女身材的曲线之美,却实用方便。外出劳作时背着小孩的妇女,在哺乳时可用来遮羞。刮风下雨时,可将小孩揽在衣襟内遮挡风雨。劳作归家时,顺带摘些野果包在衣襟内......随着生活和劳作环境的变化,如今在客家农村都难得一见身着大襟衫的客家妇女了。 穿大襟衫的客家妇女,摄于1904-1920。 穿大襟衫的客家妇女在河边洗衣服,挑水,当时梅城人平常饮用的都是从梅江里挑回去的水。摄于1905-1930年间。
入乡随俗,到了梅县,她们也喜欢大襟衫,摄于1921年8月。
15、冬头帕,也叫头巾,客家妇女坐月子时和步入中年后开始佩戴。过去是客家中老年妇女服饰的最典型特征,如今却很少看到戴头巾的客家妇女了。当时戴冬头帕,一是为了保护头发,二是头巾能遮阳挡雨,三是带小孩在外劳作时,小孩尿湿了裤子可用它来包裹小孩,四是摘有野果可以顺带包起来...... 戴冬头帕的老年客家妇女,摄于1907-1931年间。 戴着冬头帕的客家妇女在收稻谷,摄于1905-1930年间。
老照片均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