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歌

  [复制链接] 0
收藏
8
回复
17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5-24 05: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对斑鸠头勾勾 一会飞到箐棵头
斑鸠不吃箐沟水 小郎不爱臭丫头

十七十八大丫头 又要撩郎又怕羞
嘴里不肯心里肯 风吹杨柳乱点头

入山看见藤缠树 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也缠

小小蜜蜂翅膀黄 一气飞到妹胸膛
向妹心口咬一口 问你想郎不想郎

千里迢迢来望姣 大风吹断洛阳桥
眼望阳桥便流泪 断了思情路一条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发表于 2013-5-24 09:23:30 | 只看该作者
与客家山歌有很多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5-24 11:22:39 | 只看该作者
江苏民歌同我们的客家山歌一样哦。好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PWOEI 于 2013-5-24 14:52 编辑
紫燕双飞 发表于 2013-5-24 11:22
江苏民歌同我们的客家山歌一样哦。好听


几乎一样吧,它们还是老民歌哦;说实话,我最近的分享都不是简单的分享,是想验证一个问题,我们的客家研究,老是扯上中原,可是‘中原’距离我们已经太古远了,变化也很大,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了,我们是否忽略了我们客家人在成型之前曾经驻足和生活了几百年的吴越之地,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六朝文明和文化的散播及传承,因为证据不充分,不敢胡说啊;
这里要特别留意一点,南朝民歌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西州曲等等都对唐诗的影响非常之大。。。
而宋词,宋朝的政权是南朝的延续和扩张,没落以后退守江南成了南宋,它的官话据说是保留了南朝口音的;在官话方面,六朝口音都是以建安话为准的,官话一直到清朝的中叶才开始北移的,这个很有意思。。。
在口音方面,据说,梅县的松口口音就比较多地保留了吴人软语的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发表于 2013-5-24 14:3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歌 于 2013-5-24 14:33 编辑

精彩山歌,辛苦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发表于 2013-5-24 16:11:18 | 只看该作者
入山看见藤缠树 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也缠

记得这条客家山歌里也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发表于 2013-5-31 11:02:20 | 只看该作者
小郎不爱臭丫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
发表于 2013-5-31 16:19:52 | 只看该作者
QPWOEI 发表于 2013-5-24 14:10
几乎一样吧,它们还是老民歌哦;说实话,我最近的分享都不是简单的分享,是想验证一个问题,我们的客家研 ...

千里迢迢来望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7:1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PWOEI 于 2013-5-31 17:17 编辑
羊咩咩 发表于 2013-5-24 16:11
入山看见藤缠树 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也缠


不止这个的哦,客家山歌和旧时的江苏民歌的表现手法也一样,再加上地域幅射的因素--如广西民歌,四川民歌,这很有意思,值得好好思考,可能会颠覆以前的某些客家研究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