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Z世代用“糖”做“美人”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346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12-24 18:55: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2-24 18:58 编辑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Z世代用“糖”做“美人”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苏鼎凯介绍他的翻糖蛋糕作品《敦煌飞仙》 陈楚红 摄

  中新网广州12月24日电 题: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Z世代用“糖”做“美人”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敦煌美女,肌若凝脂,身着红裙,手臂缠着淡绿色披帛,翩翩起舞于荷花丛中,立在一个画满敦煌壁画的底座之上……这不是泥塑,也不是潮玩手办,而是可以吃的翻糖蛋糕。

  在广州一家烘焙学校里,“Z世代”翻糖师苏鼎凯和中新网记者聊起了他的翻糖蛋糕《敦煌飞仙》,讲起了西式糕点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国潮化的故事。

  “翻糖蛋糕起源于西方,是英国王室常用在婚礼上的艺术蛋糕。”苏鼎凯介绍,翻糖蛋糕是以翻糖为主要材料,代替鲜奶油,用糖粉、糖浆、果胶,擀出糖皮,搭配巧克力蛋糕胚,经过翻糖师的巧手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造型。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苏鼎凯介绍他制作的翻糖蛋糕。 陈楚红 摄

  在广州市场上,记者走访多家蛋糕店后发现,翻糖蛋糕造型丰富,既有名牌手提包款,又有各式鲜花款,还有不少中国风造型的款式。苏鼎凯称,相较于传统蛋糕,因为有糖皮这层保护膜,翻糖蛋糕可以长时间摆放,这也给翻糖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苏鼎凯2013年在苏州学习翻糖手艺,最开始学习英国、美国、日本的风格。他说:“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国内市场上翻糖蛋糕刮起了国潮风,新中式造型的糕点很受年轻一代欢迎。”

  苏鼎凯的翻糖蛋糕《敦煌飞仙》,三个糖人栩栩如生,从头发到手指尖都很精细。据他讲解,为了让制作出来的糖人能立得住,糖皮要擀薄,并严格控制重量,一些关键的支撑点要用头发丝般的铁丝裹着保鲜膜藏于糖皮内,支撑整个造型。

  “制作翻糖蛋糕,若有美术功底,或者懂得建筑原理,掌握非遗中一些刺绣、雕刻的手艺会更好。”苏鼎凯说,因为翻糖的可塑性强,可以复刻出不少事物,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学校团队在去年以1:200比例复刻的江南水乡无锡荡口古镇。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苏鼎凯把刺绣融入到了翻糖蛋糕的制作。 苏鼎凯 供图

  “这个甜甜的微缩古镇,我们团队用了50公斤翻糖,25公斤拉糖,耗时半个月完成。”苏鼎凯介绍,这个作品包含了10多栋主建筑,数座小桥,选取可食用原材料制作,是可以吃掉的“古镇”。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砖一瓦,一花一草无不精细,当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在了食客面前。苏鼎凯称,因为按比例微缩,古镇中米粒大小的门锁、茶具,翻糖师要靠镊子辅助造型,虽是翻糖做的古镇,若保存得当,这个作品可以存放十多年。

  苏鼎凯已经在广州当了6年多的翻糖老师,培训了上千名学生,但他仍在精进自己的手艺,他学习的对象是在苏州学习翻糖手艺时的老师周毅。周毅被业内誉为中国“糖王”。据媒体报道,周毅的中国风翻糖蛋糕作品曾在世界最大的蛋糕比赛中斩获多个金奖,他把蛋糕做成了艺术品。

  “虽然是西式糕点,但是结合中国面塑的技巧,并不断研发新的翻糖材料,我们也可以做出顶级的翻糖蛋糕。”苏鼎凯表示,现在不少中国消费者注重健康,控制糖分摄入,他们学校也在研发新的翻糖原材料,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在苏鼎凯的烘焙学校里,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在学习翻糖手艺。苏鼎凯一边教学,一边也和学生共同成长,他希望,未来,能将更多中国传统技艺运用到他的甜蜜事业里。(完)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5 16:4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0 21:20 编辑

哈尔滨糖人的甜蜜魔力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王在她的一家糖人店工作。[中国日报照片]

   继承人是该国为数不多的艺术女性之一

   孩子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王春静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摊位上用融化的麦芽糖在几分钟内造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

   他们的反应并没有让这位32岁的老人感到惊讶。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吹糖人,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

   这个过程开始于加热糖浆,抽出一小部分,将其揉成一个空心的球,将边缘捏在一起,然后将其拉伸成一个管。

   然后,制作商将空气吹入管中,并将糖球塑造成不同的形状。“为了制作一个成功的作品,我必须在三分钟内完成,”王说。

   出生于黑龙江青冈县的她理解孩子们的反应,因为她小时候也曾惊讶地看着父亲做同样的事情。她说:“他向我祖父学习,并掌握了糖人制作技艺,以养家糊口。”。“但从我小时候的角度来看,他更像一个魔术师。”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王春静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家商店里制作糖人。[中国日报照片]

   在她6岁的时候,她表现出了兴趣和天赋,能够用糖水做出简单的形状,比如葫芦。

   2008年高中毕业后,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她的家人搬到了省会哈尔滨。她说:“我父亲希望我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在哈尔滨试过几次,包括在一家服装店和一家手机店当助理。”。“然而,我仍然梦想着成为一名雕像制作者,像我父亲一样创造魔法。”

   在她的坚持下,他最终同意接受她为他的学生。她花了三年时间掌握了这些技能,然后前往广东、云南、四川、福建等不同省份,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制作糖人为生。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王在碗里准备糖浆。[中国日报照片]

   2015年,王决定回到父母居住的哈尔滨。她说:“我喜欢这个城市,当时我的男朋友,我父亲的学生之一,也希望在这里开始稳定的生活。”。“然后我们开始了糖人生意,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想要学习的追随者。”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名学生。

   这对夫妇于2018年结婚,并在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开设了三个摊位。现在,他们的雕像受到了居民和游客的赞赏。

   “大多数是浅棕色的,但我可以把它们做成不同的颜色,”她说。“我也非常注重细节,比如鼻子、眼睛和嘴巴。”

   王还尝试了新形状和数字的想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王做的糖恐龙。[中国日报照片]

   为了庆祝中国一名火箭队员的成功归来,王花了三天时间创造了一个宇航员的糖人形象。“我记不清我失败了多少次,”她说。“但我并不气馁,在弄清楚我做错了什么之后,我终于创作了一个令人满意的雕像——终于成功了,就像国家成功地将火箭送入太空一样。”

   2006年,糖人制作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王被授予省级传承人称号。

   她说:“据我所知,中国能制作糖人的人不到100人,年轻的女性传承人更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并不容易,但我会坚持不懈。”

   自2017年以来,每个月,王和一群民间艺术家都会参观哈尔滨的乡村学校,向学生传授剪纸和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

   学生还可以在他们的指导下制作自己的数字。“我们都很高兴地发现学生们对这些传统艺术真的很感兴趣,”她说。“制作糖人不仅是一段珍贵的童年记忆,它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喜悦。我希望能教更多人有关艺术和传统文化。”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王在她的一家商店里做一只糖鸡。[中国日报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4 18:3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9 11:20 编辑

(新春见闻)探访雄安“冰糖葫芦村” 酸酸甜甜迎新年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1月18日,雄安新区大树刘庄村辛爱青家中的冰糖葫芦加工厂,工人正在制作冰糖葫芦。作为远近闻名的“冰糖葫芦村”,大树刘庄村制作冰糖葫芦的历史已有100多年,全村三分之二的村民都会这门手艺,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09:4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7 09:50 编辑

【寻味中华】冰糖葫芦:酸甜冰凉嗦出“年味儿”

   中新社长春1月5日电 题:冰糖葫芦:酸甜冰凉嗦出“年味儿”

   作者 谭伟旗

   山楂洗净、去核、穿串,放进熬好的糖稀中“滚”几圈,取出晾凉……在寒冬腊月自制几串冰糖葫芦,已成为长春人金辉的习惯。


图为长春一商家售卖的由葡萄、菇娘、蜜枣制作的冰糖葫芦。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曾在海外旅居多年的金辉说,能在严寒的冬天吃上一串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时间和味道都和儿时对上了。金辉的先生来自北马其顿,在尝过冰糖葫芦后更是赞不绝口,感慨中国民间美食的迷人魅力。


图为长春市民金辉(右)和儿子、丈夫在家中展示她制作的冰糖葫芦。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冰糖葫芦是中国北方冬日常见小吃,源自宋朝,及至清朝不仅各地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售卖,“主角”也愈发丰富起来。据清末《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壶卢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


图为长春一商家柜台内展示的冰糖葫芦。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到了近现代,冰糖葫芦更是盛行于中国各地。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常见小贩挎一个椭圆木质提盒,吆喝着“葫芦儿冰糖的”;天津人叫它“糖墩儿”;而南方多叫“糖球儿”。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歌手冯晓泉的一曲《冰糖葫芦》传唱大江南北。

  “传统冰糖葫芦是大串,用糖稀包裹去核山楂或是压扁山楂,再撒上白芝麻提香。”长春一家冰糖葫芦专卖店经理梁雪峰告诉记者,“做冰糖葫芦,选好食材是关键,一定精选外表透红、口感酸甜适中的山楂。”


图为长春一小朋友被冰糖葫芦吸引。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熬制糖稀也是一门技术活。“白砂糖放锅中,倒水需没过白砂糖,搅拌至融化后,大火熬至糖稀起泡。”梁雪峰说,步骤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考验熬糖师傅的功底,稍不注意,冰糖葫芦的口感就会改变。

  北京民俗专家翟鸿起曾撰文介绍,老北京冰糖葫芦讲究用铜锅熬糖,待糖的水分挥发后,锅里的糖液泛起一层泡沫,就可以蘸了。“说是蘸,实是转,业内人称之为‘挂’。若真的是往糖液浸泡,那还了得,糖量则要多两三倍。”


图为长春市民在选购冰糖葫芦。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来店顾客老少都有。”梁雪峰说,冬季是冰糖葫芦的销售旺季,一来天冷易保存,二来可以嗦出岁末年初的“年味儿”。

  “年根儿底下”的长春,滴水成冰、寒风割脸,但路上行人还是抵不住那串糖衣诱惑。从稻草秸秆绑的架子上选一串最心仪的,一口咬下半颗山楂,酸甜冰凉,就是那熟悉的味道。


图为长春市民在选购冰糖葫芦。 中新社发 刘栋 摄

  近些年,各种新式冰糖葫芦日渐流行。水果、黄瓜、大葱、辣椒……都被裹上了糖衣。

  在梁雪峰的店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现在风靡‘迷你小串’,一般两粒一串,有哈密瓜、巧克力、紫薯等各种口味。”据他介绍,店里的传统冰糖葫芦和30余种创新口味都很畅销,年轻顾客更青睐创新版。


图为商家在长春街头售卖冰糖葫芦。 中新社发 刘栋 摄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吃巧克力味道的冰糖葫芦,还在网上咨询哪里有售卖的商家。”一位年轻顾客告诉记者,现在这家店的巧克力、糯米口味成了她的“心头好”。(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 21:13:11 | 只看该作者
展开翅膀的中国鸡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Andrew Wong海南鸡饭餐厅的食物,这家餐厅在马来西亚亚庇当地人中很受欢迎。[照片/新华社]

   水煮鸡、用鸡油和蘸料烹制的米饭构成了简单美味的海南鸡饭,这为东南亚华侨提供了挥之不去的怀旧之情。

   一个多世纪前,大量的海南人带着他们的家乡菜海南鸡饭在东南亚各地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南鸡饭逐渐成为东南亚国家的一道流行菜,包括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Andrew Wong海南鸡饭餐厅位于马来西亚亚庇,在当地人中很受欢迎。

   店主Andrew Wong Hin Hau祖籍海南琼海,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烹饪海南鸡饭。

   王每天凌晨4点左右起床,在市场上购买必要的食材,早上5点半开始准备菜,上午10点半左右准备好一切。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本月早些时候,餐馆老板黄欣豪准备鸡肉,准备制作海南鸡饭。[照片/新华社]

   他说,烹饪海南鸡饭最重要的是选择优质的鸡肉,使用泰国香米,并使蘸酱浓稠。“海南鸡饭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王说。

   黄一直在不断改进食谱。“如果客人不满意,我会想办法让它变得更好,”他说,并补充说,他从未用更便宜的食材替代过食材。他说:“你不能因为价格不断上涨就用劣质原料欺骗顾客。”。

   多年来,每当他去上海、香港和泰国城市等新地方时,他都会品尝当地的海南鸡饭。他想通过在其他餐厅学习这道菜来改善他的餐厅。

   在他眼里,海南鸡饭是他家乡的美味和传统。“作为一名海南人,我很自豪能做海南鸡饭,所以我会继续做下去,”他说,他已经做了19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职业。

   在食客的欢迎下,王的餐厅每天出售约180份海南鸡饭。来自中国广东省的Scott Chong是一位老客户。“味道很好,尤其是鸡肉,它很嫩,米饭很香,”他说。

   文昌是海南的一个城市,是海南鸡饭的发源地。在岛上,文昌鸡是鸡饭的基本原料。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69岁的宋申梅是文昌一家鸡餐厅的第四代老板,他经营了40多年。

   “文昌人在所有的节日里都吃文昌鸡,”宋说,并补充说,在清明节或清明节期间,许多从东南亚国家回国的华侨在他的餐厅吃文昌鸡肉。

   宋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华侨在新加坡开了一家鸡餐厅。回家后,他来到宋的餐厅学习如何烹饪鸡肉和制作酱汁。

   宋补充道:“一些海外华人也喜欢看我做饭,当他们学会如何做这道菜时,他们就在家里做。”。

   海南鸡饭不仅满足了食客,也体现了海南华侨的家乡味道。它生动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倡议所涉国家人民之间从历史到现实的文化交流。

   亚庇海南协会主席迈克尔·亨义文(Michael Heng Yee Boon)是第二代马来西亚人。恒说,鸡饭总是在春节期间供应,他的母亲会把它做成饭团,这在中国象征着“团圆”。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本月早些时候,餐馆老板黄欣豪准备鸡肉,准备制作海南鸡饭。[照片/新华社]

   在海南和马来西亚品尝过海南鸡饭后,恒表示,这道菜在两地都有所不同,因为酱汁和烹饪方式都不同。

   他说:“我们的祖先来到马来西亚不仅仅是为了和海南人做生意。这里有不同的种族和不同的文化,所以我们结合了不同的文化来开发马来西亚的海南鸡饭。”。

   “马来西亚的海南鸡饭非常国际化,马来人和外国人都喜欢吃,”他说,并指出这道菜体现了他们祖先的智慧。

   他认为,尽管文化在不断发展,但海南人的精神,尤其是他们勤劳的态度,仍然在马来西亚代代相传。

  “每当我们吃海南鸡饭时,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美味,而且是我们文化根源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传承下去,”恒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2:2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9 13:41 编辑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1月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一名非洲留学生(右)学习制作麦芽糖。

  1月11日,来自安徽省合肥市多所高校的约40名非洲留学生代表,来到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通过游览古镇风光、体验当地传统民俗等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迎接新春的氛围。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2023年1月15日,美国纽约法拉盛,一位面团艺术家在民间艺术和文化节上展示手艺。周日,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市举行了一场民间艺术和文化节。(新华社/刘亚南)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一位艺术家展示了他的糖塑造技艺,这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两名游客在集市上与糖人共度美好时光。[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11:1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9 11:13 编辑

【显影中国】古法制糖的甜蜜传承

   糖蔗丰收季,榨糖正当时。眼下正是制作红糖的时候,在浙江温州瑞安市马屿镇垟下村,远远就能看见一座棚屋,棚屋高耸的水泥烟囱正源源不断冒出白烟。当地人都知道,这是老王红糖厂开工啦。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垟下村的老王红糖厂建立至今已40年有余,其前身是老戴红糖厂,由戴贤生创办

  戴贤生今年78岁,村里人都热情地称呼他为“老戴”。

  老戴18岁开始在村里糖厂工作,后来自己办红糖厂,4年前才退至幕后。作为老王红糖厂的负责人之一,他依然会在糖厂开工时,每天过来转悠几圈,戴上老花镜,在现场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绞糖,这是红糖制作工艺的开始

  “现在,绞糖用机械代替了,整条甘蔗放进去就能压榨出甘蔗汁。”老戴介绍,从前榨糖水的工具是牛,两头牛同时拉糖车,糖车上装有两个硬木滚筒,在牛的牵引下转动,甘蔗从两个木滚筒中间进去,甘蔗汁就被绞了出来。

  现在绞糖有了机械助力,绞糖率和绞糖速度大大提升,一天的产量超过1750公斤。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制作红糖的第二步是熬糖

  灶台上方热气腾腾,甘蔗汁的水分慢慢蒸发,师傅们拿着糖勺,不停搅拌着锅里的甘蔗汁。

  从一锅到另一锅,翻滚的甘蔗汁渐渐浓稠,变成了金黄色的糖浆,弥漫出热腾腾的香甜气味。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最后,制糖师傅将滚烫的糖浆舀到长方形的木制槽床上。糖浆在槽床里慢慢冷却,另几名师傅立即用木槌使劲地滚压,10多分钟后,糖浆就会变成固体状红糖粉末。

  “每道制糖工序都需要制糖师傅凭个人多年的熬糖经验,通过察颜、观色、手感和舌试等方式掌控。”老戴介绍道。

  在老王红糖厂,从绞糖到成品,整个过程需要10多位制糖师傅近3个小时配合才能完成。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马屿古法制糖的传统技艺一直薪火相传,如今,老王红糖厂里20多位师傅,年纪最大的已经74岁,最年轻的也有59岁了。

  不过,从业60年的老戴并不担心,他说:“总会有人来做这个事情的。”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在乐清市石帆街道大林、朴湖一带的村民们也在忙着收甘蔗制糖

  走进石帆街道的一家红糖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制作棚内九口从大到小一字排开的糖锅。锅底埋着烧木柴的土灶,糖蔗汁依次流经九口锅,几名制糖师傅不停地搅拌汁水,让糖蔗汁反复蒸煮翻动。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在制糖厂里还有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是这份“甜蜜产业”的新生代接班人之一——郑志晓。郑志晓是一位“80后”,近年来,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他根据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创新推出了玫瑰味、桂花味等古法红糖新口味,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今年他又加大了古法红方糖的产量,并在包装上下功夫,用复古喜庆的红色油纸袋代替塑料桶,既美观又环保,红糖的价格也从原来的每公斤26元提升到40元。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传统制糖技艺古老而又淳朴,在岁月的长河里历久弥新,制糖手艺人们最初的信念却没有改变,那就是从柴火上熬出来的红糖有着现代机械工艺所不具备的人情味。

  传统红糖制作技艺不会消散于历史,而是因着时间的抛光,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辉。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刘佳慧 蔡玲玲 孔丽琴
  视频制作/文字编辑:张灵
  鸣谢:瑞安市融媒体中心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 18:2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0 18:25 编辑

年味儿 甜甜的

   春节将至,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糖画手艺人赵海强,在工作室里忙着绘制形态各异的生肖兔。金黄的糖汁将憨态可掬的兔子勾勒得栩栩如生。

  妙趣横生的糖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甜甜的年味儿。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临近兔年新春,在赵海强的工作室里,生肖兔糖画最受欢迎。新华网发 卢曾晖摄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赵海强用小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迅速来回浇铸,画出可爱的兔子造型。新华网发 卢曾晖摄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糖画好看又好吃,受到不少小朋友的喜爱。新华网发 卢曾晖摄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欣赏、品尝糖画。新华网发 卢曾晖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21:11:42 |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中华美食节”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1月18日,西班牙马德里2023国际旅游展中国展台举办“中华美食节”美食品鉴活动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1月18日,西班牙马德里2023国际旅游展中国展台举办“中华美食节”美食品鉴活动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1月1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密蒂珂餐馆创始人郑璐璐为马德里2023国际旅游展观众展示广东炒饭。

  由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中华美食节”于兔年春节期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来到现场的观众们得以体验“舌尖上的春节”。马德里密蒂珂餐馆的厨师现场展示了一道富有特色的广东炒饭——以野生黑米与蔬菜、海鲜烹饪而成的炒饭,令有幸品尝的民众赞不绝口。“中华美食节”活动将一直持续至2月12日。在此期间,来自马德里的13家中餐馆将各自推出“春节特供”套餐,以美食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为2023中西文化旅游年的到来开一个好头。新华社发(古斯塔沃·巴连特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2-8 14:18:22 | 只看该作者
拉萨:手工艺人制作酥油花 迎藏历新年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图/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2月7日,手工艺人在拉萨制作酥油花。随着藏历新年临近,酥油花在拉萨年货市场上热销。酥油花在藏语中称为“孜扎”,是藏民家庭中必备的年货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