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亭,惜字塔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2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1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9-17 20:3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家人素有崇尚文化、敬惜文字的传统。在博白县双凤镇平山村孝坡屯,有一座犹如小塔尖般的建筑,它就是见证客家人惜纸敬墨风俗的惜字亭。记者近日慕名来到平山村孝坡屯,见识了这座藏于深山之中的惜字亭。
    惜字亭激励后人努力读书
   台湾
惜字亭又名“惜字炉”、“惜字塔”、“字纸亭”、“圣迹亭”、“敬圣亭”等,是客家人烧毁文字纸张的地方,当地客家人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习俗:凡是有文字的废纸,都必须集中于惜字亭烧毁,以示对知识的尊重。
    眼前这座人文小建筑,坐落在平山村孝坡屯西山庙附近,类似于塔状,高约8米,形状像一支笔,四面刻有“惜字亭”的字样,有一个炉口。整个建筑虽不是十分宏大壮观,但造型古朴别致,是承载客家文化的一处文化景点。
    据平山村的老人老周讲述,该村历代文人雅士辈出,舞文弄墨者甚多,常将不满意的手稿焚于塔内,从不乱扔乱丢,养成了惜字风俗。惜字炉是当地客家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例证。
    “据老人们说,古代有一位有才气的读书人因为名落孙山、怀才不遇失意而归,并吞吃自己的纸墨而死,村民们甚感痛惜,便建造惜字亭纪念这位读书人,同时希望以惜字亭来激励后代子孙努力读书。”平山村支书周春松告诉记者,“这个惜字亭很早以前就建有了,所建具体年代不明。我小时候看到的惜字亭只是一座简单的烧纸炉,炉上立有一块刻着‘惜字亭’三个字的石碑,时常见到村里人拿着字纸到惜字炉毕恭毕敬地焚烧。后来,因为受库区的影响,惜字亭地处低洼受淹,人们就将惜字亭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并由当地民众捐资重建。”
    记者了解到,平山村现在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读书重文风气,历年都培养出不少人才。其中该村大坡屯每年都有考上本科的大学生,村民周才能的大儿子周一强考上中国地质大学,二儿子周若凡考上了北京建筑大学,如今周才能的两个孙子也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村民周英壮的儿子考取北大后又到日本留学,现在广西交通厅工作。
    客家人聚居村落常设惜字亭
    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惜字炉是客家人敬惜文字风俗的历史见证,为后世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在古时候,能读书识字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人们对记载有文字的纸张充满敬意,认为有文字的纸张都具有灵性,不能随意毁弃,于是便有了焚烧字纸的惜字亭。博白客家人重视文风,讲究耕读持家,聚居村落里常设惜字亭。明清时期,惜字、敬字的风俗随着博白人垦荒的脚步逐渐入移,一座座亭塔也陆续在各地出现,其中以书院、文昌庙以及文人雅士所居的园林等处较为多见。后来,随着知识的普及与废纸回收观念的兴起,字纸已不具神格,但人们仍然希望通过惜字亭来激励后代子孙敬惜纸墨,崇尚文化,努力读书。 (记者 张武军 见习记者 覃政通讯员 李祖彬)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