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历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77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21:52:28 | 只看该作者
徐焰:诺曼底登陆的战略影响仍在显现


  回首80年前,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正式开启在法国诺曼底滩头的登陆作战,这一天也被称为诺曼底战役的“D日”。随后两个多月,280万装备精良的美、英、加士兵在4000余艘舰艇运送和1万多架战机掩护下陆续上岸,突破100余万德军构筑的“大西洋壁垒”。这场登陆战成功在苏德战场之外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的败亡。

   战役行动往往从属于战争全局。对诺曼底登陆战,也需放在二战整体进程中加以考察。登陆前,德军精锐大多已损耗于东线,根据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1999年公布的统计,战时德军阵亡的480万人中有380万是被苏军击毙。当时德国“超总动员”的征兵年龄是16岁至60岁,补充西线的多是老少兵员。面对西线德军在滩头和纵深两个多月的抵抗,美英盟军以近4万人阵亡、16万人负伤的代价,毙、伤德军共20万人并收降同样数量的战俘,完成登陆战后又乘胜向西欧腹地挺进。苏军随后也在东欧加速推进,但因东线德军顽抗,苏联在战争最后一年仍有150万人阵亡。登陆后的美军在阿登山区之外再未遇到德军强力阻滞,抢在苏军之前占领了欧洲经济发达的西部。熟悉冷战史的人就此感叹,二战后欧洲的边界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制谢尔曼坦克和苏制T-34坦克的履带划定,这一划界的开端正是诺曼底登陆。
      几十年来,眺望诺曼底海边竖着密林般十字架的盟军墓地,持有客观态度的人都会肯定美英军人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同时,苏军是消灭纳粹的主力军,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战后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恰恰经常为了地缘政治私利而在历史问题上搞“选择性失明”,纪念诺曼底登陆时不提苏军战绩,这背后弥漫着“欧美中心论”的价值观和话语霸权。

   总体上看,参加二战的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都做出了贡献,但人们不能忽视其中也存在强国争霸并欺凌弱小的另一面。二战前美国工业产值已达德国的3倍和日本的10倍,而在德日意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之初,美国却保持中立并同交战双方开展贸易以谋利。在日德主动对美开战后,美军仍长期只进行牺牲较少的海空战,虽向苏联、中国等同法西斯苦战的国家提供一些援助,实际却把损耗巨大的地面战重任推给这些国家。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就讲过,中苏等国是“一线球员”,美国则是“二线球员”。当苏联急切呼吁开辟第二战场时,美国依然等待“一线”交战国血流成河时才采取行动。1942年10月斯大林格勒激战期间,毛泽东在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篇社论时就预见道:“在西线,即使英美还采取着观望和拖延的政策,但等到有死老虎可打的时候,第二条战线总是要建立的。”果然,德军在东线大败退而快要成“死老虎”时,美国在战争最后一年联合英国开辟第二战场,以主要参战国中最小的损失获得战后最大的战略利益。

   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9天后,1944年6月15日,美国集中相当于参加诺曼底之战数量一半的军舰,掩护陆军在塞班岛登陆,就此开始太平洋战场的大规模登陆攻势。美国进行对日作战,同样也具有两面性,在加速东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同时,也是为在亚太建立自身霸权,为此确定战后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权并规制投降的日本。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就以敏锐的目光看到美国战时政策的两重性,在报告中警告全党预防美军在华登陆后会发生“斯科比危险”(即帮助反动势力镇压革命武装),这为二战后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提前做好了准备,进而保障中国革命不久后就取得胜利。

   1945年二战刚一结束,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就依仗大战末期所获的最多胜利果实,以及本国当时拥有超过全球一半的工业产值,得意地宣布“领导世界的责任”落到美国头上。在欧洲,美国以“马歇尔计划”帮助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经济复兴,又在1949年建立北约而实质上将西欧纳入自身势力范围。在远东,美国对华政策是扶蒋反共,同时帮助日本重振经济并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庸。这种全球战略布局,导致二战刚刚结束就出现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冷战结束后北约又持续东扩。尽管二战早已结束,但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一直不断,究其原因,战后美国坚持单边主义和霸权护持政策难辞其咎。

   岁月如梭,往事却并不如烟散去。当今世界格局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二战结局的影响。回顾诺曼底登陆战,应该看到这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国携手取得的胜利。当年面对德意日法西斯那种反人类的邪恶势力,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信仰的国家能够结成统一战线,也说明在求同存异前提下维护人类共同命运的努力有过成功先例。

   看清历史,才能更好地看清现实。回顾二战历史,人们必须打破西方强势文化长期以来的影响,尤其是要打破“欧美中心论”史观的滤镜,坚持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那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有助于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作者是军事史专家、退休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22:2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7 18:05 编辑

历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6月3日,法国诺曼底地区多维尔,美国二战老兵抵达法国,准备出席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

   在诺曼底登陆战80周年之际,当地时间6月1日,一批美国二战老兵乘飞机抵达法国巴黎,准备前往诺曼底参加纪念活动。据报道,这批老兵中年纪最轻的96岁,年龄最大的107岁——几乎全都是坐着轮椅出行的。不能说老年人就一定失去活力。近日,100岁的美国二战老兵,参与过诺曼底登陆的哈罗德也启程前往诺曼底,在这里,他不仅将见到5年前给他颁发奖章的马克龙,还要与86岁的未婚妻珍妮前往诺曼底附近的卡朗唐莱马赖市,并于6月8日在一所始建于17世纪的教堂里举行婚礼,该市市长让-皮埃尔·洛诺届时将出席并主持婚礼。



法国发行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邮票
历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图为巴黎的邮票销售网点当天展示的邮票图案
历史上的今天: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该邮票面值1.96欧元,总印量40万枚

   当地时间6月6日,法国发行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邮票。邮票图案为反映诺曼底登陆场景的绘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