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观天下 | 领略别样市井风情——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65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5-13 10:08: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13 10:14 编辑

奇观天下 | 领略别样市井风情——斯里兰卡最具生活气息的渔市

奇观天下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1日讯(记者 李晓蕾)尼甘布是斯里兰卡西部的一个渔村小镇,也是斯里兰卡著名的渔市。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游客在这里可以贴近渔民的生活 ,观看他们捕鱼、加工水产品、晒鱼,卖鱼。感受他们数百年来未曾改变的谋生方式 ,领略别样的市井风情。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游客一到尼甘布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鱼腥味,举目望去,海滩上到处都是堆成长方形的鱼干。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渔民们通常在夜里出海捕鱼,天色渐亮,沙滩上已停满各种返航的渔船。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渔民从船上卸下一筐筐海鲜,搬到渔市。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这些渔获有的被处理掉内脏,有的被当场售卖,有的直接晾晒在沙滩上。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海鱼、虾、螃蟹,价格非常便宜。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渔民任由乌鸦、白鹭等鸟类偷吃他们的渔获,而不驱赶和伤害它们。李仁奇 摄

奇观天下

吆喝声此起彼伏,渔市此刻散发出人间烟火气。李仁奇 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0:17:25 | 只看该作者
奇观天下 | 北回归线上的那一片“彩虹海”,美呆了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4日讯(记者 李晓蕾)南澳岛是中国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面积达117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4公里。李仁奇 摄

它历来为我国东南沿海通商的经泊点和中转站,素有“粤东屏障 粤闽咽喉”之称。在南澳岛发现的明朝古沉船也佐证了南澳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李仁奇 摄

南澳县将海产养殖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在广东首先实现全域白色泡沫浮球更换彩色浮球。一排排色彩斑斓的养殖生态浮球,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俨然一片浩瀚的“彩虹海”,十分壮观养眼,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一处网红打卡点。李仁奇 摄

从汕头澄海区经过跨海大桥“南澳大桥”就能上南澳岛,南澳大桥全长11.08公里,是广东省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也是广东省第二座跨海大桥。李仁奇 摄

下了南澳大桥看到的第一座灯塔就是这座颜值超高的长山尾灯塔,红色的塔身、黄色的地基,伫立在蔚蓝大海旁,再以南澳大桥为背景,氛围感瞬间拉满。李仁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0:18:54 | 只看该作者

岛上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庙宇、森林公园,因此成为粤东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李仁奇 摄

南澳岛南岸的青澳湾沙质细软、海水清澈、盐度适中,是天然的优良海滨浴场,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李仁奇 摄

“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就是“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李仁奇 摄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可以一览青澳湾全景,清澈的海水倒映着天空的蔚蓝,包括远处的风车都看得一清二楚。李仁奇 摄

南澳是一个没有工业的海岛,岛上居民还保留着出海捕鱼、放养生蚝、晾晒紫菜的古老方法,几近是无污染的原生态。李仁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0:20:21 | 只看该作者

渔船归来,一框框卸货,码头上买鱼的卖鱼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的景象。李仁奇 摄

云澳镇位于南澳岛东南部,是整个南澳岛鱼类产品交易最发达的地方,有着最大的渔港。李仁奇 摄

港口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渔排,一艘挨着一艘,非常壮观,浓浓的渔乡风情扑面而来。李仁奇 摄

这里是南澳岛深澳镇的牡蛎生态养殖基地,面积达25000亩,主要养殖牡蛎(生蚝)和海参,也有虾、蟹、贝等。李仁奇 摄

海面上漂浮着的彩色浮具,本是渔民为了定位海下牡蛎所在位置,却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李仁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0:21:56 | 只看该作者

南澳是懂流量密码的,连码头的名字也叫“彩虹”。李仁奇 摄

晚风轻拂着脸庞,让人感受到无尽的舒适与轻松。李仁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56:59 | 只看该作者
(八闽千姿)“中国绿都”点“绿”成金

作者 雷朝良

  三明地处福建中北部,森林覆盖率达77.12%,被誉为“中国绿都”。长期以来,三明坚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绿色经济业态,点“绿”成金。

  竹笋俏销日本餐桌

  每个月,装满50个集装箱、约600吨的笋制品从厦门港出发,被运往日本东京、横滨、大阪等主要港口,进入日本的超市、餐馆、加工厂等,最后上了日本民众的餐桌。

奇观天下
5月9日,福建三明一家制笋企业生产的笋制品品种丰富,备受日本市场欢迎。 雷朝良 摄

  这些笋制品由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一家专业生产经营水煮笋、速冻笋、真空包装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企业所生产。该公司总经理赵逸平近日告诉中新社记者,公司竹笋制品现有40多种,外销率达96%以上,已占日本竹笋市场26%的份额。“冰鲜笋以其颜值高、营养高,备受日本市场欢迎,在日本的售价也比较高。”

  从事制笋行业20多年的赵逸平说,三明是笋竹之乡,毛竹资源丰富;当地生长的竹笋不仅质量较高,采购价也相对便宜。

  随着对竹笋速冻冷藏技术与有机笋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赵逸平所在的制笋企业产品销量一路走高,今年前4个月产量同比增长35%,产值达到5800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为中国水煮笋行业加工出口的创汇大户。

  赵逸平告诉记者,公司按照“市场+公司+基地+竹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40多家中小型竹笋加工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带领千家万户竹农进入市场。

  林下草药助沙县小吃出山

  身为沙县嘉源油茶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曹仰渠看到沙县小吃客户对炖罐需求增大,去年开始在自家油茶林下套种了100多亩牛奶根,目前收入有40多万元。

奇观天下
5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的林农在一个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里整理林下作物。 雷朝良 摄

  沙县小吃有240多个品种,其中草药炖罐与蒸饺、拌面、扁肉并称为沙县小吃“四大金刚”,而牛奶根、穿山龙、黄花倒水莲、黄精等中草药是炖罐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在曹仰渠看来,自家油茶林的套种模式可有效节约种植成本,同时改良土壤,有利于林木生长,减少培育成本,促进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据沙县区林业局副局长乐代明介绍,沙县林下种植规模约3万亩,主要作物为牛奶根、黄精、穿山龙、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大多用作沙县小吃原材料,产值约5亿元。

  近年来,三明以林药、林菌及沙县小吃配料为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形成清流岗梅、永安金线莲、泰宁铁皮石斛、尤溪茯苓等示范基地,带动近28万农民参与经营,2023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79亿元。

  东方美人茶变山中“金叶”

  在三明市大田县,境内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泉水潺潺。美人茶就主产于这里海拔1500多米的大仙峰上。

  大田美人茶源自台湾,与台湾东方美人茶一脉相承。“早年,我父亲在大陆走访多地后,最终被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招商引资政策所吸引。”“90后”台青彭安源在大田种茶600多亩。

  1999年,彭安源的父亲彭宝法来到大田投资设厂,引进软枝乌龙、金萱等台茶优良品种和台湾东方美人茶制茶工艺,创办起大田第一家台资茶企。从此,台湾东方美人茶扎根大田。

奇观天下
资料图为茶农正在采摘大田美人茶。 (大田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 供图)

  在台商带动下,当地茶农纷纷加入,不断将美人茶制作工艺发扬光大。短短几年间,大田成为大陆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荣获“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称号;一片小小的美人茶成为当地民众致富的“金叶”。

  目前,大田县有茶园9.9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该县29.6万常住人口中,约10万人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美人茶产量。三明也成为福建新兴茶叶生产基地,一批“茶香小院”正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9:13:38 | 只看该作者
浙江“三支队伍”建设特写:侨乡青田培育“西餐大师”
  
   中新网丽水5月10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 陈柔妤)“一条火腿的好坏,无法单从某个方面来判断,而是要多观察、多接触、多切、多了解。”连日来,在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油竹街道的西班牙火腿体验店,作为第一批参与青田火腿切片师培训并拿到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从业人员,厉韩霄全神贯注地用专业工具将火腿切成薄片。

  作为初级火腿切片师,厉韩霄表示,证书的含金量挺足,在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对就业帮助很大。

  今年,浙江“新春第一会”划出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三支队伍”的人才工作重点。而作为著名侨乡,青田有38.1万华侨华人遍及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

  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具有侨乡特色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对青田而言无疑是题中之义。

  近年来,青田立足“喝咖啡、品红酒、吃西餐”的独特人文环境,大力推进“西餐大师”技能人才培育,不仅制定“西餐大师”“三型九类”培训标准体系,还针对性开设精品课程,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性,促进西餐行业整体发展。

  近日,在位于油竹街道的“青味山禾餐厅”,负责人滕亮忙着和员工复盘青田咖啡春季饮品交流会中的内容,并探讨新一期咖啡、西点、西餐培训班的活动方案。作为今年3月才试营业的青田“西餐大师”旗舰店,除餐饮服务外,其还是集培训、学习和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奇观天下
火腿切片师展示切片技术。陈俊一供图

  “这两年,青田相继制定出台‘西餐大师’门店管理办法和‘西餐大师’产业化扶持政策,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将依托特色产业优势,深入开展各类培训,进一步促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滕亮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田累计开办“西餐大师”系列培训200多期,培训3万多人次,培养了一批能品、能鉴、能说、能推广的品酒师、咖啡师、火腿切片师、西餐师、西点师、侍酒师、调酒师和葡萄酒营销师,“西餐大师”已成为侨乡特色产业人才支撑。

  同时,该县已累计开设青田“西餐大师”旗舰店3家、品牌店7家,建成“西餐大师”食品(西点)工业体验式综合平台1个,为培育大量特色技能型人才奠定产业基础。

  青田县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俊一介绍说,下一步,青田将持续开展“西餐大师”特色人才培育提升工程,成立西餐产业发展中心,在师资品牌化、教材体系化、生源扩大化、竞赛国际化、品牌差异化等方面开展系统整合,推动建设一支具有侨乡特色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为青田华侨经济发展提供技能支撑。(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20:46:21 | 只看该作者
绍兴美食地图

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 2020年第33期《隐秘的美食》
文· 薛芃

   绍兴不大。在绍兴出差的近10天中,起初我用从前做美食报道的方式,试着找到当地最典型的餐厅、菜式、厨师和美食故事,但几天之后,竟生了大野心,想把整个绍兴吃个遍,“典型”已经不能满足我的胃口了,而不大的绍兴似乎让这份野心也没那么“野”。 于是,在当地美食达人王小嘟的介绍下,我尽可能多地去了各处绍兴隐秘的角落。这些餐厅都是传统而地道的绍兴本味,尽管仍有漏网,但从知名餐厅到无名小店,从早餐到夜宵,从正餐到小吃都尽量照顾到。希望以下这份清单可以为每一个初至绍兴的人,找到各自的意中味。
奇观天下
同心楼的生煎包是绍兴几代人的记忆

摄影/黄宇

同心楼

   同心楼在解放路和县前街交叉的把角路口——老绍兴繁华的商业区地段,旁边便是烈士秋瑾的纪念碑。同心楼本是绍兴的一家老字号大饭馆,随着国营老饭店一个个因经营不善而关门,同心楼如今也只做面点小吃,但却是同类型的馆子中生意最好的一家。

   面街的店铺卖生煎包,这是同心楼的招牌,每天大约能卖出1万只生煎,从早到晚总有人在排队等待生煎出锅。
奇观天下
要想买到同心楼的生煎包,免不了得排个长队

   同心楼的生煎包1.2元一只,不是灌汤的,不用担心汤汁乱溅。猪肉馅料一定要用新鲜的前腿肉,刚出锅的生煎最好吃,虽然有点烫嘴,但等不得,得趁热吃。吹一口咬一口,边吃边发出“呲呲哈哈”的吹气声,才是生煎包最好吃的时刻。小笼包也同样好吃,无论是生煎还是小笼,都不像上海或是苏南地区那样带着甜口,保持着绍兴的咸鲜口味。

   同心楼只有一点让我不解,没有能配包子的粥汤卖,除了生煎、小笼,就是面条、馄饨。吃包子的时候,我特别想念家乡的一碗赤豆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20:49:08 | 只看该作者
奇观天下
深夜,噶尤烤饺的夜宵才刚刚开始

   噶尤烤饺

   去吃噶尤烤饺时,已是晚上11点,很多下了夜班、打完牌的人会扎堆去这里吃一口。所谓“烤饺”,其实就是煎饺,在南方更喜欢叫锅贴。但其实,煎饺与锅贴有本质的区别,煎饺是用冷水面皮包制,锅贴是用烫面皮。粗暴一点理解,煎饺就是油煎饺子,可煮可蒸可煎,而锅贴是专门为平底大铁煎锅而生的,细长的面皮裹着纯肉馅,混杂了素菜的饺子做锅贴就差点意思。有些地方的锅贴还留着“气口”,面皮把肉馅裹起来就能下锅,像是一个小肉卷,看不太出饺子样。

   噶尤烤饺的老板是绍兴嵊州人,长得像葛优,便给自己的烤饺点起了这个有些戏谑又好记的名字。烤饺是嵊州人爱吃的食物,而嵊州更有名的是小笼包和羊骨头汤,也是店中招牌。小笼包只有早餐才有,一般8点前就卖光了。噶尤是个24小时连轴转的小店,早餐和夜宵的生意最好,如今已在绍兴开了7家分店,而最有气氛的还是位于昌安立交桥下面的这家老店。
奇观天下
九节桥头的无名面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20:5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13 20:54 编辑

   九节桥的无名面馆

   这家小店不太好找,在九节桥边。九节桥挨着八字桥,八字桥是绍兴老城的一个地标,建于南宋年间,四通八达,有点古代立交桥的意思,故而有名。这家小面馆没有店名,白色的塑钢门窗拦出一个小门脸,从早上到中午进进出出都是吃面的人,过了午饭时间,老板就不营业了。这是王小嘟特别私藏的一家小店,她最钟爱老板的腌咸菜和卤味,是特别传统地道的绍兴老味道。

   我要了一碗雪菜黄鱼肉丝面。江南人做面,里面的配菜多是按时令来的,到了夏天,汤底里自然就多了丝瓜。杭州、绍兴做面都很浓烈,汤底总要有点猪油才香,完全不“江南”。面混着各种菜一通大火爆煮,浇头都被裹在面里,没一点浇头的优越感,但面反而有了优越感,每一根都附着浇头的味道,黄鱼面和猪肝面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此外,小平面馆的猪肝拌面、酥鱼拌面、卤鸭肉都值得一吃。87号面馆、杭城面馆也颇受欢迎。

   阿私房菜

   现在经营阿五餐厅的老板是接了父亲的班,因为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五,索性就叫自己的馆子“阿五”。

   阿五的虾油鸡是一绝,简单来说,就是用虾油露、鸡汤和老酒浸泡腌渍的鸡。杭州、绍兴一带,在白切鸡的基础上,有好几种衍生的鸡的做法,常见的有糟鸡、醉鸡、虾油鸡。虾油鸡用的是虾油露浸泡,虾油露就是将虾、糟卤一起调制出带着咸味的糟汁,跟鱼露挺像的。夏天吃上一块冰镇浸泡了一夜的虾油鸡,再下一口老酒,绝美。

   阿五还有一样让我记得深,就是小馄饨。馄饨很普遍,我们在绍兴吃了四五家小馄饨,但阿五家的我独爱。皮薄,肉糜少而鲜,吃一只进嘴,口感竟如吃了德芙一般丝滑绵柔。小馄饨的存在感挺低的,不像大馄饨那般盛气凌人,一个个饱满得赛过饺子,可最好吃的小馄饨就是润物无声的,一碗下肚,好像什么都没吃,却余味常在。

   萍萍饭店

   跟阿五私房菜在同一条街上,离得很近。门口就是两只大蒸锅,各种霉臭蒸货和咸货都在里面。萍萍也是一家老饕们常吃的小店铺,做的都是家常菜,现看现点,有啥做啥。在南方小饭馆吃饭就是这点好,不鲜不食。

   河埠头

   河埠头开在老街西小路的尽头,原是一间临河的老宅子,西小河的对岸便是王阳明故里。河埠头是一家非常接地气的传统绍兴餐馆,老板当年就是想将这家餐厅做成小酒馆,“老酒咪咪,小菜吃吃”,大概是老板心中最惬意的绍兴生活。

   厨房的窗台上常年备着霉臭的蒸菜——臭豆腐、霉千张蒸肉糜、霉干菜烧肉一碗碗地码在台面上,旁边还堆着酱鸭、糟鸡、香肠这些硬菜,都是些下酒的好菜,另外,红烧鲫鱼、素烧千张、韭菜炒螺丝都是让人吃得舒服的家常菜。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河埠头的生意越发的好,这两年外地慕名而来的人变多了,但这并不影响本地老饕依然中意这家小店。

   老胡子

   在绍兴待了八九天,我去了三次老胡子,后来两次其实是在我们吃完别家,时间又有点早,没处可去,就想去老胡子跟他聊聊天,喝一杯,坐会儿。老胡子的店是我们这些天吃过的最破的一家,1996年开的,之后就没再怎么装修过了。

   老胡子每天下午备菜,傍晚开卖,一直到深夜一两点。这里的菜是我在绍兴吃过最最家常的味道,没有一点饭店感。若说好吃,很难挑出个“最”,我此刻能想起来的都是值得一试——烧蛋饺、红烧肉、烧猪蹄、红烧小黄鱼、炒三丝。还有咸呛蟹和活蛋,一个是腌制后的活蟹冰冻起来再吃,一个是腌制的里面有小鸭子的鸭蛋。活蛋这东西始终是我的饮食禁区,没能替各位尝尝,但小嘟吃得一身劲,想必是美味的。

   徐文张(西街饭店)

   徐文张在书圣故里的小巷子里,也就是说,这片土地曾经是王羲之生活的地方。老板又恰恰取了个“徐文张”的名字,跟徐文长近似,文长是徐渭的字,但据说这名字跟徐渭也没什么关系。总之,在绍兴连一个普通的小饭馆都能绕出些典故。

   冻卤大肠是招牌之一,大肠连同冻卤汁一同吃下肚,这样的吃法很少碰到。清卤鸭杂也很推荐,因为在绍兴,清卤也不多,就是不加酱油的卤法,再配上一盅老板自酿的杨梅酒。此外,最让我动容的是各类小炒,是吃腻了霉臭、糟醉、酱卤之后的一股清流。

   50米开外的顶旺也可试试,据说河鲜不错,但时间仓促,终是没来得及去。

   大壶酒家

   也在书圣故里的范围里,吃完大壶走进巷子里,一边是王羲之故里,一边是蔡元培故居。大壶是几荷餐厅的主厨向我们推荐的,是一家挺大的饭店,吃的依旧是家常本味。我们在大壶的这一餐要了三个菜——田螺烧鸡脚、酸菜蛤蜊黄辣丁、清炒南瓜尖。

   摄影师黄宇是湖北人,从小吃河鲜长大,在北京生活多年,哪能这么痛快地吃到南方的烧田螺呢?这一盘田螺把我们吃了个爽。同是从小在南方吃田螺长大的我,看到黄宇吃田螺的技巧和速度,只能拜服。重点除了田螺,还有鸡爪,这两样放在一块烧我是头回吃,相互借了些味,谈不上在味道和口感上有多特别,至少赢在了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