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1587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20:17:27 | 只看该作者
殷墟考古往事: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揭开商王朝神秘面纱

   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在河南安阳正式开馆。洹水之滨,一座青铜色的博物馆拔地而起,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馆内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首次亮相,描绘出一幅商王朝全景图。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原站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参与了此次展陈的部分工作,但毕竟身在深圳,在现场的时间有限。新馆即将开放的消息宣布那天,唐际根专门给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留了言,表达问候。他知道,新馆开放背后,凝聚了考古人的心血。“他们常常睡在办公室,包括殷墟博物馆副馆长赵清荣,参与展陈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岳占伟等,都付出了很多。”

   商朝,也称殷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保留有“当朝文献”的王朝。考古,将现实与想象连接,将文献资料与遗迹一一对应,让书写在甲骨文上的人物有了血肉。对于在殷墟工作27年的唐际根来说,商朝与当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的筵席、祝福等,都来自商文化,现代生活的很多内容都承袭自商朝。”他说。

   1928年,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挥出第一锹,拉开了中国考古人持续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至今已近百年。殷墟,成为我国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在一代代考古人的手中,“大邑商”的轮廓渐渐清晰。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殷墟博物馆新馆,“伟大的商文明”展厅。殷墟博物馆供图

   “一片甲骨惊天下”

   据《史记》载,商王朝的创立者称为“汤”,立国后传承17代31位王。文献资料显示,商朝建立后迁都五次,兴建六座都城。最后一次迁都约为公元前1290年,第20位商王盘庚率领臣民迁至洹水之滨,即今河南安阳小屯附近,此后沿袭270余年再未迁徙,迎来晚商盛世。

   《诗经·商颂》记载:“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被洹水萦绕的殷墟王城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号称“大邑商”。

   殷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一片甲骨惊天下”“没有殷墟考古,就没有中国考古学”是世人对它的评价。

   在被发现之前,甲骨经历了漫长的流散过程。1899年以前,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北、洹河以南的农田中不断有甲骨发现,被当作“龙骨”卖给药店,有的“龙骨”还被磨成粉末,用来治疗创伤。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清代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传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病服药,在中药中发现“龙骨”的龟板上刻有文字。经过反复推敲,王懿荣初步确认上面的文字为商代遗物。他也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1928年,董作宾受命调查安阳殷墟甲骨出土流散情况,得出“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结论,由此开启了殷墟的科学考古发掘。随后,郑振香、刘一曼、杨锡章、杨宝成等考古名家均在殷墟留下了身影。

   90余年来,殷墟宗庙宫殿区、居址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重要遗迹,以及与之毗邻的商代中期都城洹北商城陆续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基本廓清了殷墟的分布范围与结构布局,为探索早商乃至夏代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基础。

   殷墟遗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可观。其中分量最为重要的,当数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单字数量逾四千字,内容涉及商代政治与生活的各方面,是重建殷商信史的直接史料。它将中国信史推前了约1000年,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

   此外,还有陶器数万件,青铜礼器约1500件、青铜兵器约3500件,玉器约2600件,石器6500件以上,骨器3万多件等。

   著名考古学家王巍认为,商王朝建立后,继承了夏王朝青铜容器和玉礼器制度,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工艺技术也更加熟练高超。商王朝的冶铜术向周围广大地区传播,对周围方国产生强烈影响,引领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

   如今,中国青铜器之最、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便是1939年出土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大鼎用多块陶范浇铸而成,空心鼎耳和鼎身为分别铸造再铸接在一起的,在当时条件下,没有二三百人密切协作是不能铸造成功的。

   它的更名过程也饱含争议。195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考证鼎内壁的青铜铭文,认为这尊大方鼎铭文为“司母戊”三个字。上世纪70年代,随着妇好墓司(后)母辛鼎等的发掘,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司母戊”应该是“后母戊”才对,因为后有“君主”之义。2011年3月底,这件国宝青铜器也由国家博物馆改名为“后母戊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20:20:49 | 只看该作者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2023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参观后母戊鼎。图/IC photo

   妇好,研究商代史的最好标本

   提到殷墟,不得不提到一位传奇女性——妇好。“很多人以为妇好是名字,其实是称谓。‘妇’是爵位,‘好’是国、族名,本字即‘子’。因为妇好是女子,按照当时的习惯在‘子’旁加上‘女’写成‘好’。妇好,即来自‘子’国获得‘妇’爵的女子,有点类似‘赵姬’或‘芈夫人’。”唐际根说。

   考古研究很复杂,而人物研究具有引人入胜的力量。因为人物可以直击感官,妇好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而且是女性,浓缩了商王朝的丰富历史信息。商王朝处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王国’阶段。妇好是王国社会的标志性人物,可以直接与当时的王国社会相关联,是研究商代史、普及商代知识的最好标本。”唐际根表示。

   1975年,我国考古学家郑振香主持小屯村西岗地(妇好墓所在地)的考古挖掘工作,并于1976年5月发现了地下沉睡3000年的妇好墓。

   妇好墓刚刚打开时,郑振香震惊了。最令郑振香兴奋的,是109件青铜器上的‘妇好’或‘好’字铭文。她意识到,铜器上铭刻的‘妇好’便是甲骨文频繁提到的商王武丁配偶,完全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位商朝王后。

   妇好墓出土了极为丰富的珍奇物品,堪称三千年前的商代艺术宝库。墓中随葬器品多达1928件,包括青铜器、玉器、宝石器、石器、陶器、象牙器、骨、蚌器等,还有6000多枚海贝和红螺。

   郑振香指出,在殷墟发现的11座商代王室大墓中,其他的墓早已被盗空,只有妇好墓完好无损。它是唯一能和甲骨相印证其年代与身份的考古发现,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没有被盗挖破坏的商代王室墓葬。

   妇好这个人是如此立体、丰满。“她曾经帮助国王清点甲骨,接见各行各业的代表即‘多正’,她爱美,喜欢化妆,墓葬里出了四枚铜镜,500件骨簪、28件玉簪。”唐际根打着比方说,甲骨文中的“妍”字,是一位女性头上插着多根发簪的会意。发簪相当于现代女性的化妆品,妇好墓随葬品中有这么多骨簪、玉簪,可知她生前大概率是位喜欢打扮的女子。

   “除此之外,妇好或许还喜欢做饭,她的墓葬里出土了很多炊煮器;妇好一定很喜欢收藏,随葬品中有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凤、红山文化的勾形玉佩、大汶口文化的玉璇玑等,都是商时期的‘古董’;妇好还带过兵打过仗,生过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朋友圈’。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同一片卜甲上同时出现过妇好、亚弜、亚其等人物。而且,妇好墓中,更有铸有亚弜、亚其铭文的随葬品,说明妇好去世之后,她的朋友给她送来青铜器为其随葬,以表哀悼。”唐际根说。

   一块陶片填补“中商”空白

   提起近20年来商代考古、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学界普遍认为,洹北商城“首当其冲”,它填补了商代早期郑州商城与商代晚期殷墟之间“中商”的空白,改变了传统“殷墟”的概念。

   唐际根回忆,自己刚毕业时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史前考古研究室。“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中央讲师团到殷墟,看到考古队陈列室里的商代陶器、铜器、骨器,感觉很有意思。当时,在安阳参与发掘工作的著名考古学家有郑振香、刘一曼、杨锡章等。他们说安阳的田野发掘、科研任务很重,非常缺人手。”就这样,唐际根从新石器转而研究商王朝,开始直接参与殷墟遗址的发掘工作。

   上世纪70年代,考古界已经建立了一个商王朝历史的编年框架。这个框架中,安阳殷墟等同于商代晚期,而比殷墟年代更早的郑州商城(上世纪50年代发现)被定为商代早期。

   年纪轻轻的唐际根以一篇硕士论文对这样的商王朝编年框架提出了质疑。以硕士论文为基础,他写了一系列文章,提出商王朝的年代框架除按早、晚两期划分不妥,应该还存在介于早商、晚商两期之间的中期,并认为商王朝中期的遗迹很可能在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集中发现。

   “起初,我的老师郑振香让我去发掘渔洋村遗址,并通过整理渔洋村遗迹遗物来构建自己的论文,后来我跟郑先生说,郑州商城与殷墟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清楚,于是,这就成了我的硕士论文选题。”唐际根说。

   做论文的头一年,唐际根几乎是纯粹地扒拉材料。他用剪刀把能找到的商代陶片、陶器图片剪下来,用浆糊贴在宿舍四周的墙上。16平方米的宿舍几乎贴满了图。每天和陶片“面面相觑”,培养了唐际根对商代器物的敏感性。

   凭着对陶器特征的观察,唐际根隐隐觉得,当时学术界对殷墟陶器的分期存在问题。“当时的提法是,殷墟分为4期,其中第1期可以分为偏早和偏晚两个阶段,但我认为第一期实际是由很长时间压缩而成,第一期偏早阶段应该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阶段。于是,‘中商’的概念隐约出现。”

   在硕士论文基础上,唐际根写了一系列论文,明确提出“商中期”的观点,但迟迟未得到认可。他意识到,仅仅写论文还不行,只有到野外去,找到商中期的标本,才能证实商中期的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唐际根带了一支考古队在河南安阳、河北邯郸一带进行考古调查。1996年的一个大风天,唐际根和刘一曼等一起,在安阳洹河北岸花园庄村附近的豫北棉纺织厂勘探。由于纺织厂一带地面铺了水泥,大家觉得没地方下铲勘探,于是决定另选地点。临走的时候,唐际根看到棉纺厂对面有一块很小的空地,种了一些白菜。他决定跑过去看看。鬼使神差般地,他把一棵白菜踩歪了。他弯下腰把白菜拔出来,看到白菜如丝线般的根须上沾了一块陶片。唐际根一眼认出这就是他想要的商中期陶片。此次发现直接促成了次年洹河北岸花园庄遗址的考古发掘。

   根据洹北花园庄发掘出的灰坑、灰沟和碎陶片,唐际根整理成一份考古简报投稿到《考古》杂志。简报中认定,这些遗物、遗迹属于商朝中期,且遗迹遗物足够分成商朝中期的两个小阶段。但审稿人表示,这些结论过于大胆,建议修改结论。唐际根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作了微调,但坚持基本意见。几经来回,殷墟发掘史上的一份重要的考古文献《1997年洹北花园庄发掘简报》正式发表。简报提出,洹北花园庄遗址出土陶片的年代处于郑州商城和殷墟之间。商中期的概念得以强化。

   1998年,以殷墟考古发掘70周年为契机,唐际根带领队员在洹北花园庄遗址附近扩大发掘面积,初步断定该遗址的面积不小于70万平方米。

   次年,唐际根与同事荆志淳、刘忠伏等通过勘探确认,遗址面积至少在300万平方米以上,随后,一座面积达4.7平方千米的古城被勘探出。唐际根带领队员多点突破,又在机场附近勘探出一处面阔170米、进深85米至91米的四合院建筑,中间的院子面积达10000平方米,还在台阶附近发现40余处祭祀坑,相关的出土物陶器、玉器,均属于商中期遗存。

   至此,一座商中期古城终被发现。唐际根反复考虑,决定将其命名为“洹北商城”,并很快得到学术界认可。“能够亲自命名一座商城,是从事考古工作的莫大荣幸。”唐际根说。

   洹北商城的发现,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时间缺环,使得商代历史的考古学编年框架更趋完善。

   让殷墟“活起来”

   在殷墟工作期间,唐际根时常会遇到各种破坏遗址的违法活动。于是,他开始大力推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经过8年努力,2006年,殷墟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可以让世界关注殷墟,有利于殷墟遗址的保护,更有利于将遗址的价值融入经济发展,最终惠及民众。”唐际根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认为,申遗成功最大的核心价值在于整个世界、整个国家对于殷墟价值的认可,殷墟的价值需要不断地考古发掘和研究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近20年来,考古人员对于殷墟的探索从未止步。2006年至2011年,考古队在刘家庄村北地发掘出东西、南北纵横的大型商代道路多条;2015年至2019年,洹北商城北部发现了铸铜、制骨作坊,填补了商代中期都城手工业生产的空白;2016年至2019年,考古发现证实安阳辛店遗址为商代晚期大型青铜铸造基地……

   在考古发掘和研究持续推进的同时,殷墟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也迈入新的篇章——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公布;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建;考古小镇等文旅项目稳步推进;甲骨文表情包、盲盒、雪糕等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爆款;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公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殷墟的展示利用需要坚持公园方向、保护遗址整体、重在都邑布局,而不仅限于陈列于室内的可移动文物。”唐际根说,“公园”二字,已被证明是考古遗址的有效展示利用方向,越来越受到公众喜爱。

   今年春节期间,在安阳殷墟景区开展的“点亮殷墟”系列活动中,“商朝女战神”妇好从甲骨文中款款走出,与观众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

   这是由唐际根研究团队与科技公司历时三年,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有考古资料作为支撑的考古数智人。妇好的面容、衣物和配饰都进行过反复推敲和设计,有文献资料及考古成果作为依据。唐际根认为,妇好是活化利用殷墟的优质IP。“通过数字技术使妇好‘复活’,让她有记忆、有知识、会说话、能聊天,熟悉‘天邑商’,记得自己的朋友圈,还能回忆当年秉钺出征的点点滴滴……设想一下:子夜来临,漫步殷墟,偶遇妇好,听她娓娓讲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美丽传说,这会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打造数字妇好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文明互鉴”。“如果将妇好的时代作为时间截面,同一时代,美索不达美亚生活着卡什提里亚什四世,尼罗河流域生活着拉美西斯二世,中国的妇好是与平行空间中的其他文明对话的最佳人选。”唐际根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20:22:56 | 只看该作者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2024年2月16日,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这里的甲骨文窖穴、妇好墓葬等成为打卡热点。图/IC photo

   提起商朝,人们很容易想到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唐际根看来,每件文物都很重要,它们都携带着历史,向当代人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比如青铜器,它的功能是什么?是哪个国王时代的器物?谁是做器者?为什么要铸造这件器物?器物上的纹饰有什么含义?这件器物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相关遗迹保存了吗?同类器物传承了多久?多角度提问,是认识文物、解读文物的基本方法。”

   唐际根认为,殷墟仅仅揭开了商代考古的一部分。对商王朝来说,殷墟只是整个王朝的晚期;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它只是一个时代。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它只是黄河流域的文明代表。理解殷墟,需要时间纵深,需要空间视域,需要不同资料的关联。“发掘出土的居址、手工业作坊、墓葬需要关联,考古资料与甲骨文需要关联。但关联或者结合,对学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