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旧忆 于 2016-8-17 18:01 编辑
“不要让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间,你也试试吧,复制我的消息,找到微信里的设置,通用,群发助手,全选,复制粘贴消息发送就行,谁的名字变色了,删掉就行!”不少微信用户近来都收到过这样一条群发的“好友测试”信息。按照其说法,上诉操作完成之后,如果看到谁的名字变色了,或收到相关提示,就证明他已经拉黑了你,可把他删除。
[size=15.9996px] 虽然微信官方早已说明上述手段不靠谱,但并不影响人们的热情。一种明显不可行的“拉黑测试”,为何如此流行?
[size=15.9996px]一、模仿、从众心理,让人觉得不玩拉黑测试就不时髦、就落后
[size=15.9996px] 所谓模仿心理,也即从众心理,它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到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size=15.9996px]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造成“从众”的现实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群体因素: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再就是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最后一个是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
[size=15.9996px] 具体到网络空间里,模仿与从众行为最容易发生。一则,网络世界里的信息海量,且铺天盖地而来。因为网络中往往又缺乏强势的意见领导,普通的网民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仔细甄别各种信息;二则,虽然网络中网友通常是“泛交往”,但个体通常又不习惯于被“独立”。如此之下,“随大流”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心理,模仿和从众就会成为不少网民的行动。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勒庞所说,这是“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