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学】百年老宗祠传递客家情 

[复制链接] 0
收藏
17
回复
79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17 16:5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8-17 17:01 编辑

 【客学】百年老宗祠传递客家情 
梅江区三角镇衍生公祠。何森垚 摄
 【客学】百年老宗祠传递客家情 
衍生公祠内景。何森垚 摄
 【客学】百年老宗祠传递客家情 
衍生公祠为木质结构。何森垚 摄
  
  【客学】百年老宗祠传递客家情  南方网>梅州新闻  

  “一村之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庙,亦祠也。”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祠堂,祠堂越大,客家人就越多。客家祠堂是客家人居住地最显著的特征。   

  作为祭祀祖先的客家祠堂,其功能却远远超出了祭祀。客家人历来重视礼教,因而宗族的婚嫁、丧礼、聚会、议事、娱乐等活动都会在祠堂举行,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同时发挥团结宗族的作用。   

  客家祠堂是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权力中心,体现着客家人的宗族力量;还是其文化中心,反映了客家人的情感诉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族中子弟、宗亲后代的教育激励方面,既彰显了客家人对文化的重视,又处处带有训勉后人的寄望。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2:24 | 只看该作者
  起源祠堂为凝聚家族力量而生   

  客家祠堂的建立,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在古代,祭祀祖先是君王贵族的特权,普通老百姓不能擅自进行祭祀。“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候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不同等级的人,允许立庙的数量又不一样。   

  直至宋代,由于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及势力的扩大,加上张载、程颐、朱熹等理学家大力提倡祭祖敬宗收族、重建宗族制度,统治者在祭祖礼制方面也出现了放宽的倾向,祭祖之宗庙——祠堂开始在民间出现。   

  宗族往往是聚族而居,同姓宗族聚居一地,形成宗族群体,在不断的迁徙繁衍中壮大。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到宋神宗元丰年间,梅州的户数就有12272户。客家的宗族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财力,都处于慢慢地增加当中。客家人修建祠堂的积极性也随之日益高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3:29 | 只看该作者
  到了明朝,客家人经过几代的传世,形成庞大的家族,客家祠堂的修建之风也逐渐发展壮大。“募集族产、建立宗祠、定期祭祖、承袭封建宗法传统等现象慢慢地出现,于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说。   

  除了统治阶级对于祭祖礼制方面的放松,客家宗祠的发展也与客家人的迁徙和居住等有着巨大的关系。   

  因为迫于战乱,客家人举家南迁,虽然背井离乡、一路艰辛,但是祖宗的牌位仍然是随身而带。到了新的定居点,则将其擦洗干净,置放于祠堂之中。“那些显赫人物的祖先,对于客家人来说,不仅是骄傲,更是大家的精神支柱。”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4:34 | 只看该作者
  “巨家寒族,莫不有家祠,以祀其先,旷不举者,则人以匪类以摈之。”客家人从中原举族南迁,跋涉千里,来到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如土匪、贪残的官吏,某些持敌视态度的土著等;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客家人所迁居的南方山区与他们祖居的中原地区迥然不同,气候潮湿、虫兽出没、丘陵众多、土地瘦瘠,存在着许多的困难。“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要,使得客家人必须通过强化宗族成员的崇祖观念来凝聚家族的力量,这种精神层面的统一也有利于家族的繁衍与发展。”朱迪光认为。

  走进客家祠堂,可以看到这里与宗教庙堂的模式不同,并不是所谓迷信活动的场所,而是一个巨大的陈列馆。这里除了供奉大量的客家祖宗牌位之外(大的祠堂里,供奉的祖宗牌位上千位),诗词楹联、石碑木、墙壁画廊,每一处都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此外,祠堂还具备经济捐助机制。每当宗族需要举办大型的活动、修建祠堂等需要经济支撑的时候,都会召集宗族的人们进行丁捐。即使是远在海外的宗亲,一接到建祠堂的倡议或信函,便会立即汇钱回来。“紧欲萃人心,莫大于敦本族,欲敦本族,莫急于建祠堂。”祠堂的建设,象征着祖先和家族的团结,成了维系宗族团结的巨大纽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5:59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并不是一个客家宗族便只有一个祠堂。宗族的祠堂数量,视其宗族历史的长短及人丁的多寡而定,大的宗族往往建立数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祠堂。如李氏祖祠,在梅州城区就有大大小小9个,分布在其他县区的更是不计其数。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也写道:“祠宇繁多赛祭供,一城九李十三钟。”并注云:“城内计钟姓有祠十三所,李姓有祠九所,亦云多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6:32 | 只看该作者
  呈现宗族情怀藏于楹联内   

  祠堂又名祖祠、祖厅、公祠。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每一座客家祠堂都有各自的堂号,比较常见的是以祖先的尊称命名、封号命名,或是以姓氏命名的祠堂。   

  此外,也有用该姓氏祖先世居地来命名的,即郡望为堂号。如李姓陇西、彭姓淮阳、张姓清河、黄姓江夏等。第三种则是以先祖之道德文章、功业科第及家族史上的重要事件、掌故为堂号,如绍德堂、弘农堂、栖霞堂、四知堂等。根据这些地望去撰写堂联,紧扣姓氏的地望、历史、人物及祖宗功德,集中反映了客家人追本溯源、慎终追远的敬祖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7:34 | 只看该作者
  而张贴或镌刻于大门两侧和大厅柱子的对联则叫做楹联,是堂号的阐释、扩展和接续。“这些楹联,不仅是祠堂建筑的一种艺术点缀,还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从事客家研究方面的重要的一手资料。”

  朱迪光认为,楹联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客家基本价值理念的精辟阐释,堪称客家人的座右铭。每逢春节、元宵、贺婚、祝寿、迁居等喜庆活动,客家人都有用楹联表达心愿、传达情感的习惯。   

  “只要一看祠堂门前的对联,这家祠堂的姓氏也就基本明了,无需再推敲猜测。”通常来说,祠堂的楹联包括了其宗族之渊源以及其先人南迁的概况,体现出客家人重传统、重宗族、重本源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8:34 | 只看该作者
  为何在传统客家祠堂楹联中具有如此之多的崇祖内容呢?   

  南迁而来的客家人,要在新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求宗族内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因此,强化宗族成员的崇祖观念是为重要前提。如此一来,在宗族成员之间便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宗族内部的大团结。   

  同时,客家祠堂楹联中还体现“善”的观念与儒家的伦理观。他们提倡为善、兼善,存善心、行善事,把善当作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客家人重视道德仁义,勉励族中子弟“讲圣学,体圣言”,欲仁至仁、为友为恭,并把这些作为判断是非的准则、家业兴衰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09:29 | 只看该作者
  据介绍,古代的绝大部分客家祠堂还被用作祠塾,承担着宗族学童教育的功能。清末时期曾在嘉应州传教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在其1901年著的《客法词典》自序中对当地祠塾有过详细的描述:“在乡下每一个村落,尽管那里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也不过三五千人,便有一个以上的学校,因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们祭祀祖先的所在地,而那个祠堂就是学校。”   

  客家人素以“衣冠南迁,书香门第”自诩。因此,在客家人看来,崇文重教,读书做官,不仅是秉承中原遗风,更是改变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客家谚语云“有子不读书,不如养条猪”“不读诗书,有目无珠”。据介绍,在民国以前,客家宗族男性子弟一般都要在祠塾接受启蒙教育。民国时期,祠塾改制为小学,但大部分客家乡村仍然利用祠堂来办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7:10:12 | 只看该作者
  不仅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客家祠堂都有祠产,拥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叫公堂田。公堂田所得叫公偿,公偿除用于祭祖支出外,相当一部分用来助学奖学。许多客家大宗族还专门设置学田,学田所得用于聘请塾师,资助宗族幼童入学开蒙,并资助宗族才俊求取功名。“旧时,某姓人需要进城办事或者考试,可以到目的地的同姓宗祠居住,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朱迪光说。

  正因为客家人始终秉承崇文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故明清以来,大山深处的客家乡村一直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慎终追远、勤于耕读、诗书起家、忠厚传家”,这一副副客家祠堂楹联、一座座功名旗杆、一块块功德牌匾以及一次次仪式活动,生动地表达并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品质,也表达了子孙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