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梅州最大围龙屋如何续写辉煌?

[复制链接] 0
收藏
13
回复
112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1 18:19: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6-1 18:20 编辑

 梅州最大围龙屋如何续写辉煌?
年久失修的围龙屋一角
 梅州最大围龙屋如何续写辉煌?
 墙壁斑驳但仍可见当年气势恢弘的璼公祠

 几根木头安静地斜靠在一面长满了苔藓的墙壁下,旁边还有倒塌下来的泥砖,已经碎得不成形,一群鸡在断壁残垣间上蹿下跳,扑腾着翅膀安逸地觅食,昔日成群孩子遍地奔跑的景象只留在老人的回忆里了。

  这是五华坝美村的璼公祠,据中国客家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梅州市最大的围龙屋,在国内也实属罕见,建筑整体气势恢宏,有左右各“六横六围”,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经6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座古老的围龙屋有过傲人的辉煌,曾经住过一整个村1500多人,也经历过劫难,如今一步一步走向衰败。“看着老祖屋一天天的破败,我们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又无能为力,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它,救救它!”璼公祠的周氏子孙周叔芳望着破败不堪的景象怅然若失。  来源:南方日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22:2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  

  高峰时住下一个村曾是革命根据地  

  文化,是人类告别蒙昧,走向文明世界的产物;而建筑,则为人类文化灵魂提供栖身之地,是人类凝固的历史。千百年来,文化不断碰撞交流,演变出万种风情,建筑则从诞生之日起便将那个民族的文化牢牢铭刻在一砖一瓦之间。  

  客家人从中原而来,一路颠沛流离,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客都地区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围龙屋,就是客家人精神文化的象征,方中有圆,圆内有方,汇聚了“方圆”“凝聚”“家国”“和谐”等客家人的智慧。为了在陌生的土地上扎根,团结族人,抵御侵略,客家人通常群居而生,一个大家族的人生活在一座围龙屋里,易守难攻的围龙屋成为最坚固的堡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24:05 | 只看该作者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五华水寨镇坝美村一座大型的围龙屋揭开了神秘面纱:周家七世的开基祖屋——璼公祠。据中国客家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它是梅州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围龙屋。  

  璼公祠始建于明朝初年(1368年),距今已648年,损毁前建筑的房间共有398间。经现场测量,这座围龙屋为六横六围结构,直径长126米、深(含门口半月形池塘)278米,整个建筑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该古围龙屋是客家标准的大围龙,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栋大厅、左右各“六横六围”。围屋祖祠大厅为石柱梁架结构,悬山瓦顶,灰沙夯墙,完好保留着明显的明代建筑特色。  

  整座围龙屋有6条天街,第六层围龙屋前的天街长达近500米,村民漫步从头走到尾几乎要二三十分钟。而祖祠后的花头(围起来的空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围龙屋正门的晒谷坪也有1000多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早先发现的梅县区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丙村仁厚温公祠的3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听长辈们讲,以前我们整个坝美村都是住在这座围龙屋里的,高峰时住下了1500多人,一个房间甚至可以睡六七个人,床下面还养猪、养鸡,天热的时候就大家一起睡到花胎上,场面好壮观的。”今年81岁的周叔芳老人说。  

  这座围龙屋不仅是标准的古围龙屋,还是红色革命故地。大革命时期,革命家古大存曾在这里指挥战斗,与周氏子孙周汉屏在此商讨革命事宜,一度成为五华革命根据地的秘密点。上厅的后室,就是当时地下党组织交接情报的秘密室。“周汉屏留在五华县从事地下活动,因叛徒出卖,不幸在上厅后室被捕,解放后还被追认为烈士。”周叔芳介绍说。此外,由于周氏家族有革命血统,该村的周鑑祥于1934年参加长征,在祖国需要的时刻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璼公祠幽幽长长的巷子里,夕阳斜斜地洒在青苔上,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孩子们奔跑嬉戏的笑声,厨房里的主妇们在忙碌着,炊烟袅袅,忙了一天的男人们结伴回家,围龙屋里一片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26:50 | 只看该作者
  现状  

  年久失修盛况不再  

  老屋面临保护困局  

  从璼公祠正门进去,白色的墙面和水泥地面是明显的修整痕迹。在一面墙上,刻着2007年重修的捐款芳名榜,都是周氏子孙几百块、几千块凑的。“当时筹集了100多万元,对祖祠的天面、门楼的大小门宇等进行修整,属于抢救性维修,再不修都要倒了。”村干部周展平说,除了修整过的部分,有些房间的墙壁已经倒下没法修了。  

  原来398间房间,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剩下386间,当年“六横六围”现在变成了“五横五围”,横屋的不少房间倒塌的倒塌,有些甚至没有了,完好的房间里面也比较破旧,空荡荡的,成为了老鼠的安乐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28:05 | 只看该作者
  当年1500人的盛况现在还剩6家人坚守,其他人都搬了出去,留在老屋的都是生活相对困难无力建新房的。73岁的李凤秀在璼公祠住了50年了,自嫁到周家,便一直住在这里,简单的几件家具在幽暗的房间里显得非常寂寥,“破是破,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修,只能一直住在这儿了,这几间房间还是我向弟媳借来住的。”老人无奈地说,遇到下雨天,房子里的有些房间便滴滴答答地漏雨。  

  “周氏子孙后代富裕的并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想要拿出一大笔钱把祖屋修整一遍是不可能的,只能大家凑钱抢救性维修。2014年政府有拨款小修了一下,但仍杯水车薪。”村干部周禄球说,每年大年初二,周氏子孙都会回到这座祖屋祭祖,人数多达3000人,看着老屋一天天破败,作为周氏家族的子孙也很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28:48 | 只看该作者
  经历了种种磨难,璼公祠从当年的气势恢宏逐渐走向了衰败,像个迟暮的老人,在时间的旅途上步履蹒跚。  

  “这虽然是我们周氏的祖屋,但它也是梅州最大的围龙屋,对于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政府能更重视它,评上了文物保护单位也至少给它挂个牌,要重新修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至少每年拨一些维修金,一点一点地减缓它消失的速度,我们想把它留下来!”说起保护祖屋,周叔芳老人动情地说。  

  对于保护这座古老的围龙屋,政府也说出了他们的难处。“主要还是资金困难,我们也有努力过为这座围龙屋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失败了,市、县一级对于维修方面的资金是比较紧张的,我们只能努力做到不让它被拆掉,五华还有其他的古民居需要保护,因此也有先急后缓的顺序。”五华县文广新局文物股翁照全说。  

  无论是老屋的子孙后代,还是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对老屋的衰败表示出了无能为力的态度。从周氏子孙的话语里,能听得出他们的无奈和期望。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政府和社会上,但是,大笔的维修费用对于本来就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30:53 | 只看该作者
  出路  

  挖掘文化保护价值  

  期盼多方共建共享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为了让围龙文化长盛不衰,梅州市正在积极将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梅州最大的围龙屋,璼公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提议,可以从文化价值、建筑风格、代表性等方面入手,将璼公祠打造成相对独立的围龙屋范本,“也可考虑将其纳入到非遗申报内容里,将对其日后的维修保护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32:24 | 只看该作者
  有价值的古建筑不仅仅是该屋屋主的财富,更是全社会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具有不可复制性,消失了就再也没有了。为此,政府有承担起保护和开发的责任,“首先要提高当地政府的认识、村民的保护意识,政府和村民可以共同合作,一同承担起保护责任,共同开发。”肖文评教授说。  

  内有16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如世德堂、朱氏祖祠、守庆公祠、善庆楼等,当中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是继善楼。继善楼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历时12年才建成,其建筑艺术及其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名闻遐迩。小桥、溪水、古树、民居构成一幅秀美的客家山村风情画卷,该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而以该村为主体的桥溪古韵景区是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重点项目。  

  桥溪村的山水和建筑的美之所以能被世人了解,其保护和开发模式值得借鉴。桥溪古韵景区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政府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景区运作,桥溪村村民可以参与桥溪古韵景区门票收入的分红,古民居主人可以获得房屋补贴,村民可在景区内就职,还可在景区内或周边出售农副产品和经营农家乐。20129月,桥溪村“桥溪古韵”参加省旅游扶贫大型重点项目评审竞标,喜获300万元扶贫资金,由雁南飞茶田景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于20138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桥溪村变身桥溪古韵景区后,村里16座古民居变成了旅游景点,每年按门票收入的10%分红;而250多名村民则按门票收入的15%分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8:3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6-1 18:38 编辑

  话题  

  如何突破围龙屋保护困境  

  在梅州,有许许多多的围龙屋,对于每一个从围龙屋走出去的人来说,它们是家;而对于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来说,它们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打破了围龙屋内几百年的平静,世世代代生活在围龙屋里的客家人也纷纷走出了围龙,只留下了空荡荡的房间和越来越淡薄的家乡情怀。回不去的故乡,记不住的乡愁,让人们心无所依,不知何处是家。在围龙屋保护的这条路上,应该如何走得更稳妥,对此,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提出了他的看法。  

  南方日报:梅州的围龙屋数量较多,但是真正保护起来的并不是很多,这是什么缘故?  

  肖文评:看一座建筑是否值得保护和开发,主要从文化内涵、建筑艺术、保存状况、是否出过名人等几个方面去考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是否值得保护与开发。  

  首先是房屋主人,他是否认为需要保护,得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然后是当地政府的认识,保护这座围龙屋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与房主共同合作。保护围龙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  南方日报:目前保护围龙屋有哪些路可以走?  

  肖文评:政府可以指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帮助围龙屋申报文保单位,争取上一级部门的支持和资金扶持;对于有能力的屋主,可以自己出资修缮房屋,像兴宁的磐石围、花螺墩等就做得很好,倘若屋主没有实力保护,则可以充分挖掘围龙屋的附加值,为其确定一个项目,可以作为景区,邀请企业前来投资打造,或者老板投资将其打造成古色古香的酒楼、民宿等,梅州城区的万秋楼、星园酒家便是这样的运营模式,既保护了古建筑,又盘活了资源,一举多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