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古道今五公祠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71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4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9 14:06: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古道今五公祠
                              黎秋山
                      思古道今五公祠
    海南海口有座五公祠,祭祀海南历史上五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哪五位?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和赵鼎、宋朝参知政事大学士李光、宋朝枢密院编修大学士胡铨。五个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他们都曾是朝廷重臣,也就是当时的中央首长、高级干部。第二、他们都曾贬谪来琼,也就是曾经被下放到海南岛。五个人当中,离世最早的是李德裕,公元850年,迄今已有将近1200年;离世最晚的是胡铨,公元1180年,迄今亦有近840年。海南人民为什么要纪念八百乃至千多年前的五位下放干部呢?2016年3月30日,我在海南岛旅游时,曾专程前往五公祠拜谒。 思古道今五公祠
    来到五公祠,红墙赭门之内,赫然入目的,却是东坡书院。原来这里古迹绵亘,除五公祠外,还有苏公祠、伏波祠等古建筑及相关古迹。当年曾任北宋兵部及礼部尚书的龙图阁大学士苏轼被谪贬儋州时,曾在海南弘学兴教,授道解惑,在五公祠附近留下不少行踪遗迹。相传他曾在此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亲自“指凿双泉”,掘挖二井,泉涌泡如粟,故名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二泉历经千年沧桑,从不枯渴,“汲者常满”。民国初金粟泉被毁,余下浮粟泉,至今水源旺盛,清冽甘甜。百姓念恩戴德,立祠纪念,历朝历代陆续兴建一系列建筑,观稼堂寓意观泉灌庄稼,东波书院据说是苏轼当年读书处,学圃堂为鸿儒讲学的课堂,西斋(五公精舍)和东斋则分别是学生和老师的宿舍,等等。苏公祠及其附属建筑与五公祠、伏波祠等古建筑聚集为群,形成景区,统称五公祠。 思古道今五公祠
    五公祠景区碑刻琳琅,文物众多。其中弥足珍贵的是宋徽宗亲笔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碑高字晰,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堪称墨宝。祠院青石铺地,颇觉沧桑古朴;树荫木郁,更显环境幽雅。庭沿树下,竖立五公栩栩如生的石雕塑像,比真人略为高大,须眉冠袍,五官分明,神情肃穆,正气浩然。当年的西斋和泂酌亭,如今用以展示海南历史百贤的事迹和历代书画艺术精品,学圃堂则陈列古钟、铜鼓、铁炮等海南文物,从中可以详细了解海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人民的思想品德和精神财富。五公祠的主体建筑,就屹立在这几座参差的亭廊堂阁之间。 思古道今五公祠
    五公祠并不巍峨,是一幢只有两层的木质建筑。高约十多米,四角攒尖式屋预,碧瓦红阁,三面环廊,雕栏镂棂,古色古香,相当精致。令人哑然讶然的是,二楼檐前竟然悬挂一块横匾,上书“海南第一楼”赫赫大字,落款署“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看来是古人所题。我不明就里,是因为其建筑年代久远,为海南最早的楼房之原因?还是因为其用料上乘,工艺精湛,梁、柱、椽、檩全用榫卯扣合,不用一钉一铁的缘故?匾额语气竟能如此豪迈。然而,更让我沉吟流连、兴趣盎然的,是那些遍悬楼前堂中的楹联,摘录如下,与君共赏: 思古道今五公祠
    五公祠正门立柱楹联:“五公英烈气,千古海南潮”。
    楼内大厅内圆柱及神龛楹联三副,其一:“千年胜迹两朱子,万里投荒五谪臣。”
    其二:“道统应时海疆从此开风气,菁华乘运僻野至今有华章。”
    其三:“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 思古道今五公祠
    楼上大厅圆柱楹联两副:其一:“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
    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
    横匾:“安国危身”。 思古道今五公祠
    楹联书写龙飞凤舞,读之朗朗上口,回肠荡气,思潮澎湃,既表述了五公的高风亮节,也表达了后人的崇敬之情。我站在廻廊之上,周围红墙绿树,亭堂廊阁,苏公祠、伏波祠参差隐约,幽雅怡人。我想,首先,五公祠所祭祀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五位先贤,以及苏公祠所祭祀的苏轼,伏波祠所祭祀的路博德和马援,所处时代虽不同,却无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臣良将,政绩斐然,战功卓著。李德裕两度为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北破回鹘,收复幽燕,西伐刘稹,平定反叛,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李纲也两度拜相,曾提出抗金治国十策,并临危受命,亲自率领军民,浴血奋战,解救汴京围困,是宋朝著名的民族英雄。赵鼎亦曾两度为相,其力荐岳飞为帅统兵抗金,恢复中原,是南宋著名的主战派。他曾向朝廷提出四十项抗金治国的政治主张,身体力行,一度使内忧外患的南宋政权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李光是一位力主抗金、反对割地议和的南宋名臣,曾多次揭露秦桧弄权卖国的行径。胡铨也是南宋反对秦桧,坚持抗金的中坚,曾上奏折请斩秦桧,把秦桧的罪状公布于天下,获得朝野广泛支持。北宋的苏轼学博才高,文道并重,在文、诗、词、书、画等方面的非凡成就和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的贡献自不待言。路博德和马援均为汉代伏波将军,路博德曾北伐匈奴,征战岭南,将海南纳入中国版图。马援更是东汉开国功臣,曾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北击乌桓,一生老当益壮,功勋卓著,直至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他们崇高的民族气节,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自然而然为人民所景仰。 思古道今五公祠
    其次,五公祠诸公或因政见不和,或因党朋纷争,或受奸人陷害,都曾被谪受贬,下放到海南。但他们虽遇坎坷,身处逆境,却能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坚持操守,不易其志,依然胸怀国家,心系黎民,为海南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促进了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功德无量,故而受到海南百姓崇拜。李德裕谪贬崖州时,世人曾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哀叹。李德裕流落南荒后,贫病交加,仍关心着唐王朝的国运与安危,曾吟诗曰:“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他居琼不忘著书,对海南文化发展有相当大的贡献。李纲贬谪海南时间不到一个月,却留下一篇《伏波将军庙碑阴记》,与其抗击外侵的壮举一起受到海南人民缅怀。赵鼎贬居海南三亚,在给皇帝的谢表上依然坚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不移。”表达自己忠于朝廷与抗金救国的坚强意志。后来由于秦桧变本加厉的残酷迫害,为了不连累陷于绝境的亲人,他不得不以死抗争,绝食而亡。赵鼎之死令“天下闻而悲之”,爱国诗人陆游甚至疾呼:“呜呼,不可谓伟乎?”李光先后贬谪海南琼州及儋县达20年之久,是流放海南诸公中历时最长的一位。他在海南积极倡导办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创作了不少诗、词、文,反映自己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感情,为海南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当时当地许多亭台楼阁都曾有他的题匾和楹联。《宋史》称李光晚年在海南“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愈八十,笔力雄健。”胡铨曾被流放海南三亚十余年,期间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为海南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为加强黎、汉民族的团结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而深受海南人民怀念和敬仰。他曾饮用的泉井被后人名为“澹庵井”,刻石立碑纪念,成为海南古迹之一。苏轼被放逐海南儋州时,年逾六旬,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海南人至今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思古道今五公祠
    苏轼词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和五公祠诸先贤,都曾是叱咤政坛的风流人物,举足轻重,全国瞩目。流落海南,属于政治失意,仕途坎坷,人生低谷,有的人甚至“身陷九渊,日与死迫,”濒临绝境。但海南人民并“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少人曾以淳朴的热情施之援手,高度评价他们为国为民的奉献,尊重他们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虚心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在海南,至今尚存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流传着东坡帽,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存在,述说着历史、昭示着未来,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或许,这正是五公祠当年得以建立,历朝历代加以维护,如今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口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的根本原因? 思古道今五公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