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梅州:补齐三大短板 决胜全面小康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51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1 11:26: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梅州:补齐三大短板
梅县区省道S223线。 何森垚 摄
 梅州:补齐三大短板
 大埔县大麻镇小留村村景。 罗文燕 摄
 梅州:补齐三大短板
工人在生产线上对产品进行加工。何森垚 摄)

  关键词.全面小康
  
  “十三五”期间,梅州将奋力补齐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民生事业三大短板,实施创新驱动、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振兴发展的动力切换,朝着全面小康的终点线奔去。
  
  要补齐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以及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三大短板,确保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拖全省后腿……1月18日结束的梅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再次吹响全面小康建设的冲锋号角,在“十三五”开局之际,梅州表明了信心和决心。
  
  梅州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既有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政策支持,又有国家原中央苏区政策帮扶,还有广州对口全面帮扶。但是,作为粤东西北山区市,受交通、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梅州的短板也很明显,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而且,贫困面为全省最大,据初步摸查,梅州全市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农村居民仍有14.77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48%。

  去年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梅州调研时也提出,要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梅州将奋力补齐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民生事业三大短板,实施创新驱动、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振兴发展的动力切换,朝着全面小康的终点线奔去。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3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21 11:31 编辑

  首要任务:补齐产业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难点也是“全面”。省委书记胡春华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补短板。对于梅州而言,突出短板在产业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和贫困人口。
  
  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区位劣势,梅州经济总量较小。“十二五”期间,梅州虽然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水平,但人均生产总值全省最低,尤其是投资不足,2011—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15.80亿元,仅占全省的1.3%,发展后劲不足。其次,梅州的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实力不强,缺乏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和龙头项目,尤其是工业大项目少,“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9亿元,不到全省的1%,这一数据足以凸显梅州工业发展的不足。
  
  “梅州产业基础薄弱是事实,壮大县域经济是振兴发展的唯一路径,没有产业发展的基础,很难达到全面小康。”梅州市委书记黄强在市委全会上说。
  
  虽然梅州产业发展先天不足,但是后天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为补齐粤东西北发展短板,广东对粤东西北地区制定了振兴发展政策,对落后地区给予政策支持。梅州还是国家原中央苏区,近年来,国家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一加再加,让老区人民看到了发展的曙光。此外,广州对口帮扶梅州也是一大政策机遇,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经验等通过广梅对口帮扶源源不断输送进山区。
  
  有了中央、省政策的支持,梅州发展产业底气更足了。在这次的市委全会上,梅州“十三五”规划讨论稿里明确提出“十三五”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产业搞上去。
  
  在过去的一年,梅州扭紧“三大抓手”,加快苏区振兴发展,交通、产业、城建、民生齐头并进,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一区”指嘉应新区,“两带”指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梅江韩江文化生态健康旅游特色产业带)发展新格局,经济水平和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梅州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的目标让人振奋。“依托工信部电子五所和中国机电商会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和人才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电声企业智能升级改造,丰顺力争今年电声产值达到90亿元以上!”丰顺县委书记陈志宁表示。

  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需要大力扶持。梅州“十三五”规划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推进烟草、电力、建材、电子电声、陶瓷工艺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一批“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并充分发挥梅州生态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3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21 11:34 编辑

  精准扶贫:攻坚全面小康

  梅州有五华、丰顺、大埔等贫困县,贫困面全省最大。据初步摸查,全市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农村居民仍有14.77万人,脱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事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也在农村。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扶贫攻坚,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发展问题、社会问题。

  对于梅州而言,扶贫开发是一场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硬仗,而扶贫开发成败又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同时,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更多精力用在补给社会事业和补齐民生短板上,要看到问题也要抓紧机遇。扶贫工作方面,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落实扶贫开发“双到”政策,让每个贫困户都不拉下。”梅州市长谭君铁在全会上说。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火把访贫农。”这首昔日苏区山歌,生动描绘了苏区干部一心为民。黄强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说,在今后工作中,要弘扬好这种精神。

  为啃下扶贫开发这块硬骨头,梅州将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战部署,落实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打好精准脱贫三年的开局之战。

  “我们首先要做好摸底调查和识别核查工作,搞清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进而制定实施方案,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温文青说,鉴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将继续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多管齐下的方式,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同时强化对口帮扶工作,调动各方力量,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把脱贫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五华是贫困县,也是人口大县,是梅州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在市委全会上,五华表明了脱贫摘帽的态度和决心:“我们将对接中央、省、市各级的政策,结合五华各村实际,以产业、就业、教育、医疗扶贫等方式,助力贫困户全面脱贫,不返贫,不拖梅州全面脱贫的后腿!”

  贫困人口的问题需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共享发展成果也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梅州的公共服务相比以往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相比起珠三角地区还是有很大差距,教育、医疗、就业总体水平偏低,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布局不均,“‘十三五’期间要着力建设一所高职院校,新建市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民营医院,打造一批创客空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黄强在全会上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3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21 11:37 编辑

  创新驱动:切换发展动力
  
  奏响创新、创业引擎,撬动苏区振兴。未来5年梅州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换动力转换。
  
  实施创新驱动,首先要解决科技从哪里来的问题。梅州的高校、科研机构不多,加上交通条件、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长期阻碍着高技术人才的进驻,也让本地的人才外流,在创新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另一方面,梅州有340多名梅州籍大学校长和30名院士。
  
  “发挥大学校长、专家、院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借外促内,建立健全具有梅州特色的创新体系。”黄强说,要将加强引导,力促企业与名校、名家、院士共建“产学研”联盟,扶持骨干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攻关,推进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梅州还提出“人才强市”的战略,启动“引进高素质人才计划”,面向国内外招引配置重点领域急需的各种高层次人才。随着近几年梅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加,城市扩容提质、“三高一场”的建设等,都对梅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还要解决谁来创新的问题。目前梅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大。全会提出,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科技进步贡献率45%,对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措施,扶持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创新发展新局面。
  
  创新是内生动力,环境是外部吸引力,同时也是生产力。梅州之所以发展较缓,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交通。在市委全会上,梅州提出要把“两高一场”重大交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十三五”规划,加快高铁建设,建成梅汕高铁、“龙川—梅州—龙岩”高铁,推进鹰梅、浦梅铁路建设,完成梅县机场迁建,建成闽粤赣苏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建成大潮、大丰华高速,打通海西出口大通道。

  环境是吸引力,也是生产力。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还要增创文化生态环境新优势,把文化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为梅州建设全面小康增添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场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关键,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39:02 | 只看该作者

  ●补齐扶贫短板

  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落实扶贫开发“双到”政策,让每个贫困户都不拉下。

  梅州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补齐民生短板

  “十三五”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产业搞上去,加快打造一批“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41:27 | 只看该作者
  ■话题

  同为革命老区,未来5年——

  梅州如何追赶赣州龙岩?
  
  赣州、龙岩与梅州一样,都是革命老区。

  10年前,龙岩、赣州与梅州的GDP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2014年,龙岩实现生产总值1621亿元,赣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3.59亿元,梅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仅有885.83亿元,只有龙岩、赣州的一半左右。相同的区位,相同的历史背景,相同的资源结构,短短数年间,龙岩赣州以后发优势在闽粤赣边界快速崛起,同样作为革命老区的梅州如何奋起追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44:08 | 只看该作者
  搭建对外交通网络,构建开放格局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话糙理不糙。龙岩在交通上的领跑让其尝到了发展的甜头。10多年前,周边地区还在建公路时,龙岩就积极筹建高速公路,所以当国务院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意见出台时,已打下殷实发展基础的龙岩,如虎添翼,振兴发展的步伐格外铿锵。

  龙岩的交通跨越式发展始于1996年的漳龙公路(漳州—龙岩)首期正式开建,此后的龙长高速、永武高速、莆永高速陆续通车,2012年,龙岩率先福建山区城市实现全境7县“县县通高速”,提前3年完成福建省下达的任务。同年,龙厦铁路、厦深高铁建成通车,龙岩步入了动车时代。目前,龙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60公里,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便捷通达、快速高效的路网大格局已形成。

  梅州要发展,首先得打通交通脉络,梅州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两高一场”的大动作,“一环六射四横三纵”的高速公路新格局,让人对梅州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2015年12月30日,汕湛高速五华段通车,是梅州通往珠三角的快捷新通道,结束了五华南部无高速的历史,今后从五华到广州最快只需3小时,五华从此作为梅州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截至2015年,梅州高速公路建设预计完成投资206.3亿元,2条新高速公路里程共计138.34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82公里。目前兴华高速、梅平高速、大潮(含大漳支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当中,还有3条高速公路计划在2016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预计到2020年,梅州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747公里,“一环六射四横三纵”的高速公路格局逐步形成。

  “发展不能关着门自己搞,也不能只和省内的城市一起搞,要有大局意识,敢于把自己和国家放在同一个框架内去同步发展。”赣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胡日旺说,搞好交通,走出去,引进先进的产业、理念,是梅州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46:07 | 只看该作者
  吃透苏区扶持政策,立足产业发展

  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时指出,梅州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苏区老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学习好运用好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全面梳理,主动对接,加快推动政策、项目落地,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确保原中央苏区与省内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为了不让革命老区在发展中掉队,国家近年来加大对于原中央苏区的扶持,赣州看到了机遇,充分挖掘红色革命资源,打通与中央部委的沟通渠道,向中央争取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令赣州的发展蒸蒸日上。
  
  “赣州其实工业底子也很薄弱,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因而一开始就根据本地情况,立足实际,挖掘本地的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这是落后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赣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胡日旺说。

  国家有了政策,就要充分释放其红利。首先是要吃透国家出台的每一个政策,把国家政策和当地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家全局发展战略与城市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搭上国家振兴发展的“顺风车”。除了争取原中央苏区的扶持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重要得是承接大项目落地,打造国家级平台,增强内生动力。跟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走,就能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争取指标、争取资金搞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4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21 11:54 编辑

  ■观点
  
  全面小康如何不掉队
  
  五华的发展事关梅州乃至广东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随着交通区位的改善,五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良机,要跟上全省、全市的发展步伐,唯一的路子就是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人口、土地、乡贤等优势,聚焦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一要营造好发展平台,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是梅州加快振兴发展的重要平台,五华作为集聚带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河东工业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二要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要按照产业发展的定位,推动产业集聚,特别是要做好招商选商工作,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要注重招商质量和效益。三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吸引更多的乡贤回乡投资。
  
  ——梅州市委书记黄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1:4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21 11:55 编辑

  从大埔实际出发,实现动力切换。一要把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成为自觉,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大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二要在培育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上做得更好,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引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帮助大埔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三要在推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方面抓得更实,要加强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抓好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和大埔电厂等大项目的建设。
 
  ——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