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复制链接] 0
收藏
13
回复
100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3 14:18: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5-7-3 14:20 编辑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一景拍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
  
  雕像坐落在黄遵宪纪念馆广场上,铜像高约1.1米,重约2吨,基座正面刻着“黄遵宪先生像”六个字,背面则印刻有黄遵宪生平简介。除了“黄遵宪先生像”,中国客家博物馆主馆陈列的“客家八贤铜像”和人境庐前厅的“黄遵宪汉白玉头像”均出自廖慧兰之手。

  据了解,廖慧兰是梅县区人,她的很多作品都以家乡名人为原型,并通过雕塑的形式向客家先贤致敬。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0:52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2:14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一景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3:21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一景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4:36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一景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5:55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一景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7:19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一景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28:08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博物馆获捐黄遵宪雕像
日前、雕塑家廖慧兰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尊由其出资创作的“黄遵宪先生像”一景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30:30 | 只看该作者
  公度遗风筚路求新开拓家风英杰辈出。

  “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先。”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字公度)曾赋诗,感怀客家人的迁徙史。
  
  黄姓历史延绵久远,其脉源于轩辕氏,由其后裔嬴姓分出;后受封于黄国(今河南横川),子孙以国为姓。公元前201年,黄姓又被封郡于江夏,故又称“江夏黄氏”,成为望族。据史料记载,黄氏族人最早在汉末至晋初从江南入粤。到了宋代,东南黄氏大族峭山公第九子黄化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其子孙遍布闽、粤各地。黄化遂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据统计,广东是黄姓族人最多的省份,占全国黄姓人口总数约19%。
  
  客籍黄氏名人中,黄遵宪的名字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早年东渡日本,积极投身变法,力倡“诗界革命”,晚年回乡致力发展新式教育。他的一生放眼世界,图强求新,是客家人坚毅、自强、勇于开拓的缩影。而在岭南其他地区,黄氏同样名人辈出,明清以来,先后涌现出岭南名儒黄佐、洪拳宗师黄飞鸿等。黄姓也是广东明清两代唯一出过文武两状元的姓氏。
  
  在积弱的晚清,黄氏家族如何磨砺出一代励精图治、自强求新的爱国志士?在百年中国复兴之路中,黄氏族人缘何名人辈出?南方日报记者走进黄遵宪的家乡梅州,深入挖掘黄氏族人背后独特的人文精神。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黄玉瑜 杨逸 柯鸿海 通讯员 曾仕谦 钟兴明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4:31:47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名儒,开创重教之风。
  
  梅城区攀桂坊古时是梅江水运的一个重要码头,位于梅城比较繁华的地段,曾经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方圆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孕育了百多位名人。梅州有民谣唱“百花洲尾齐州前,此地出状元”,指的就是攀桂坊。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就出生于此。据族谱记载,黄遵宪系梅州客家黄氏始祖之一黄僚公后裔。
  
  攀桂坊内,黄遵宪纪念馆庭院深深,而黄遵宪书斋故址“人境庐”最引人瞩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书斋取名自陶渊明的名句,寄托了黄遵宪的诗人情怀。这座二层砖木结构的园林式建筑,建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至今已经历百年风霜。步入书斋,穿过幽邃的走廊,眼前是一座豁然开朗的庭院。沿阶而上,便可看见以窗为壁的“无壁楼”。这座奇特的楼阁,通过富有诗意的设计,将苏州园林与日本庭院的风格融为一体。这既是人境庐的缩影,也是黄遵宪一生经历的浓缩。
  
  1848年出生的黄遵宪,少年即立志要“搏扶摇羊角而上九万里”,29岁考取举人。1877年,30岁的黄遵宪渡海前往日本。当时,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开眼看世界”的黄遵宪意识到,古老的中国只有革新才能跟上世界潮流。“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千秋鉴借吾妻镜,四壁图悬人境庐。”在出使日本、美国回乡后,黄遵宪就在人境庐里写下《日本国志》等书,希望通过引进先进思想唤醒暮气沉沉的清廷。
  
  黄遵宪的爱国追求历尽坎坷。他投身变法,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时务报》,还帮助湖南著名维新派人士陈宝箴推行新政。然而,正准备大展拳脚的黄遵宪,却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利益,而遭到强烈打击。变法终告失败,黄遵宪被免职后无奈南渡回乡。
  
  人境庐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温度。“药是当归,花宜旋覆;虫还无恙,鸟莫奈何。”在人境庐的会客厅前,一副对联不禁使人心生感慨。对联中的“当归”、“旋覆”一语双关,黄遵宪将维新变法比喻成补药,既体现出他力图恢复中华元气的志向,又将其愈挫愈勇、救国图强的气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遵宪一生几经起落,但拳拳报国之心从未消磨。晚年回乡后,他“家居数载,不复与闻外事,唯从事教育”。他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从1903年筹办东山公办高等小学校,到1905年病逝,黄遵宪在家乡开创的重师范教育、重基础教育之风,影响深远。在其带动下,嘉应各县城乡相继办起了数百所中小学校,对于后来梅州地区的教育发展,影响尤为巨大。
  
  “出屋梧桐长,都经手自栽。十年劳树木,百年看成材。莽莽风云会,深深雨露培。最高枝上月,留待凤凰来。”这首诗不仅是黄遵宪对人境庐的期待,也反映出他的家国情怀。梁启超评价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明于诚,练于事,忠于国”的伟人。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维新志士,黄遵宪同时致力培养学子“理化实业各科”之智和“尚武”之体。他一生的理想志向充实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客家地区此后的人文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