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儒,开创重教之风。 梅城区攀桂坊古时是梅江水运的一个重要码头,位于梅城比较繁华的地段,曾经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方圆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孕育了百多位名人。梅州有民谣唱“百花洲尾齐州前,此地出状元”,指的就是攀桂坊。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就出生于此。据族谱记载,黄遵宪系梅州客家黄氏始祖之一黄僚公后裔。 攀桂坊内,黄遵宪纪念馆庭院深深,而黄遵宪书斋故址“人境庐”最引人瞩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书斋取名自陶渊明的名句,寄托了黄遵宪的诗人情怀。这座二层砖木结构的园林式建筑,建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至今已经历百年风霜。步入书斋,穿过幽邃的走廊,眼前是一座豁然开朗的庭院。沿阶而上,便可看见以窗为壁的“无壁楼”。这座奇特的楼阁,通过富有诗意的设计,将苏州园林与日本庭院的风格融为一体。这既是人境庐的缩影,也是黄遵宪一生经历的浓缩。 1848年出生的黄遵宪,少年即立志要“搏扶摇羊角而上九万里”,29岁考取举人。1877年,30岁的黄遵宪渡海前往日本。当时,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开眼看世界”的黄遵宪意识到,古老的中国只有革新才能跟上世界潮流。“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千秋鉴借吾妻镜,四壁图悬人境庐。”在出使日本、美国回乡后,黄遵宪就在人境庐里写下《日本国志》等书,希望通过引进先进思想唤醒暮气沉沉的清廷。 黄遵宪的爱国追求历尽坎坷。他投身变法,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时务报》,还帮助湖南著名维新派人士陈宝箴推行新政。然而,正准备大展拳脚的黄遵宪,却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利益,而遭到强烈打击。变法终告失败,黄遵宪被免职后无奈南渡回乡。 人境庐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温度。“药是当归,花宜旋覆;虫还无恙,鸟莫奈何。”在人境庐的会客厅前,一副对联不禁使人心生感慨。对联中的“当归”、“旋覆”一语双关,黄遵宪将维新变法比喻成补药,既体现出他力图恢复中华元气的志向,又将其愈挫愈勇、救国图强的气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遵宪一生几经起落,但拳拳报国之心从未消磨。晚年回乡后,他“家居数载,不复与闻外事,唯从事教育”。他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从1903年筹办东山公办高等小学校,到1905年病逝,黄遵宪在家乡开创的重师范教育、重基础教育之风,影响深远。在其带动下,嘉应各县城乡相继办起了数百所中小学校,对于后来梅州地区的教育发展,影响尤为巨大。 “出屋梧桐长,都经手自栽。十年劳树木,百年看成材。莽莽风云会,深深雨露培。最高枝上月,留待凤凰来。”这首诗不仅是黄遵宪对人境庐的期待,也反映出他的家国情怀。梁启超评价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明于诚,练于事,忠于国”的伟人。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维新志士,黄遵宪同时致力培养学子“理化实业各科”之智和“尚武”之体。他一生的理想志向充实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客家地区此后的人文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