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客家童谣《月光光》最近夺得一等奖

[复制链接] 1
收藏
9
回复
92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21 09: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5-6-26 07:58 编辑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这首全球客家人耳熟能详的客家童谣《月光光》,在近日广东省举办的首届“岭南童谣节”少儿歌曲演唱比赛中夺得一等奖。




  客家童谣《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张塘,钓条鲤鱼八尺长;鲤鱼尾拿来食,鲤鱼尾拿来尝;中间拿来娶新娘。八月啊十五呐,月光光,阿妈共厓拜呀拜月光;阿妈问厓一声,故乡就在哪方。月光啊月光光,你照呀照四方;请你讲厓嘀呀,哪里是我的故乡。八月啊十五呐,月光光,阿妈共厓拜呀拜月光;阿妈讲厓嘀呀,故乡就在莲塘啊。月光啊月光光,你照呀照四方,阿妈讲厓嘀呀,莲塘系厓的故乡。
 
  (注:厓,即“我”;嘀,即“知”。)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发表于 2015-6-22 09:05:57 | 只看该作者
一唱就想起儿时的情景,十分好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发表于 2015-6-22 12:5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统彤 于 2015-6-22 13:02 编辑

  这个经常得奖的,它是客家人心灵深处的乐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地板
发表于 2015-6-23 10:31:2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再下一句:亲家门口一口塘。。。。。

这个秀才郎,与“亲家门口一口塘”如何理解?秀才郎入赘吗?

这个讲述秀才衣锦还乡成亲故事的童谣,正确的是:月光光,秀才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5#
发表于 2015-6-23 10:33:36 | 只看该作者
试问梅县,梅城说的是:月光光,秀才郎吗?

”秀才娘”会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发表于 2015-6-23 10:50: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秀才娘。

反正我小时候老人家就是那样教的。

记得好似是一个夏天傍晚,还在门前小溪边玩,月光初上,我一边学唱一边看着月亮,想着在田地未归的妈。

所以这个情结我是不会支持其他的,当然他们要是小时候大人教的是郎,我也相信和表示尊重。只是说代表就得以多数人同意为准。(而不是某导某编辑说了算,要尊重历史,要完整原样传承才是真的传。乱改是破坏,是为了满足某些人想创造历史的变态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7#
发表于 2015-6-23 10:5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伯公 于 2015-6-23 11:16 编辑

HAKKA | 客家风 情Nov 2014《客家人》杂志;(2014年二期,总第29期)

“月光光”是“秀才郎”吗?
          ▢ 丘桂贤
http://user.qzone.qq.com/229457298/2
       “月光光”是经典的客家童谣,自古以来都广为传唱和被人喜爱,对客家少儿的影响极为深远。“月光光”童谣存有多种版本,因为客家地区广阔,童谣传唱过程歌词发生一些局部变化,最终形成的版本亦各具特色,此亦是歌谣口头文学的多样性的表现和有趣之处。但是,童谣的传唱也会发生讹变,某些关键词语甚至遭到篡改,致使童谣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
   
   目前,人们对“月光光”童谣中首句“月光光,秀才娘”,还是“月光光,秀才郎”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这两个版本几乎是一字之差,互为矛盾,不知谁对谁错,有的版本所叙述的情节有悖常理,令人无法解读,同样令人困惑的是,这些版本传播和影响都极为深远,正误问题显然由来已久,目前探讨这个问题也甚为棘手。本文从童谣叙述的故事情节合理性方面出发,试图分析和解读其思想内涵,从而辨析该童谣歌词的正误。

    “月光光”童谣的类型与版本   “月光光”童谣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读书秀才功成后娶妻类,这里姑且称作“成亲类”,另一类亦是讲述读书、童趣之事,但并不涉及成亲之事,这里姑且称作“非成亲类”。
    第一首:“月光光,秀才娘(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种(放)个鲤嫲八尺长,长个拿来交(换)酒食,短个拿来交姑娘,交个姑娘矮墩墩,朝朝匟起来打矢忽(屁股),打去矢忽绵啵啵,拿分(给)鸭嫲食欸啭(吮)田螺,田螺壳,镦(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叫,心舅哈哈笑,家娘看啊到,话佢无家教。”其中,“秀才娘”版主要流行于梅县、蕉岭、台湾,前面部分几乎一致,后面部分个别词句各地稍有差异。五华亦是“秀才娘”版,但后面部分歌词差别较大。而大埔一部分地区流行的则是“秀才郎”版本,一字之差。
   第二首:“月光光,秀才娘(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蓄个鲤嫲八尺长,鲤嫲背上承灯盏,鲤嫲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掌牛赖子读文章,读得文章马又走,一走走到伯公坳,伯公坳上讨姑娘,讨个姑娘矮墩墩,煮个饭团香勃勃,讨个姑娘高天天,煮个饭团臭火烟。”其中,“秀才娘”版流行于平远大部分地区,及梅县部分地区,而平远北部的仁居、差干则是“秀才郎”的版本,亦是一字之差。
   为何起句是“秀才娘”,而非“秀才郎”呢?   现在,我们着重针对流行于梅州,讲述秀才读书得功名后娶妻返乡的“成亲类”的“月光光”童谣进行剖析。当今,有些学者由于受到外来童谣格式和文化的影响,认为这类“月光光”童谣歌词中“娘”乃“郎之误,是歌谣传唱时以讹传讹的结果,断然否认“秀才娘”版中“娘”之构成的合理性,于是便主观地把主词“娘”改为“郎”,且这种修改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乍一看“娘”与“郎”是一字之差,音韵也无多大变化,似乎是无伤大雅,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这一改关乎主人翁性别的问题,进而关系到该童谣的叙述逻辑正确与否的问题。笔者认为,篡改歌词者对该童谣的认识是简单和片面的,这种修改是大错特错,传统传唱的“秀才娘”歌词无疑是正确的。现阶段我们应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加深对客家童谣的认识和研究,防止矫枉过正,更不要低估客家先民的智慧,否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便会出现失误,贻误后人。
   笔者认为,“秀才娘”版是正确的。这两篇童谣是这样来解读的,意思是学子勤读书后一举功成名就,娶妻是就水到渠成了。洁白如月的娘子,宛似天马缓缓走来,跨过莲塘,与秀才喜结连理。婚后,门口塘里放养的大鲤用来变卖换酒菜,是指当前的生计,而短鲤放回再养大留作后来娶心舅(儿媳),这是长远之计(第二首则是讲述卖鲤嫲做学堂)。这两篇的后半部分都较为俏皮和具有童趣,这里不作解释。整篇是叙述读书、劳作、生计和客家风俗,并把功名、亲情、礼教寓于其中,激励儿童勤奋读书,教育孩子书中自有颜如玉,就会有美好的家园。此亦是对金榜题名的向往,对功成名就的赞扬。歌中的莲(连)、韭(久)、鲤(生意)、花都是具有深刻的寓意。  为何首句应是秀才“娘”,而非秀才“郎”呢?首先看第一句,“月光光,秀才娘”,此句既起兴,又同时交代主人翁。三字句的特点是两句组成一小节,因此起兴与人物交代由一个小节的两句来完成。顺便说一下的是,这里首句起兴不是完整的起兴句,而广府童谣的首句“月光光,照地堂”是完整的起兴句式,闽南童谣“月娘月光光,起厝田中央”亦是完整的起兴句式,亦是过渡的语句。而客家童谣则是既起兴又拟人化,进而直奔主题。接下来该歌谣开始叙述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的故事了。这里描写月儿般美丽的娘子坐上白马从天空徐徐过来,跨过莲塘,走进新郎家,这一切都倒影在莲塘水面,意境非常美。这里皎洁的月光比作娘子,徐徐而行的月光又犹同白马,因此,月光、娘子与白马其实都是一体,这就是其关键所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骑白马”之句易被误解,人们往往认为只有男儿才骑白马,而女子是该坐轿的。其实,这里不是写实,不是描写结婚场景(无论“秀才娘”还是“秀才郎”都是如此),而是勾画读书人功成之后把美丽女子带回家结亲的意境。这首儿歌起兴是夜间的月光,此时此刻长辈、小孩都仰望着天空,对着月光而唱,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夜间有新娘抑或是新郎骑马而行。月光缓缓而行就是白马在天空徐徐走动,这完全符合小孩的想象和心理认识。南方并不常见马,客家地区罕有结婚骑马的风俗,显然,这里是文学渲染的需要,可见我们的客家先民的想象力何等丰富,艺术手法何等高超!其次,有人说“秀才娘”之“娘”是指秀才之母,而“秀才郎”则无歧义。实则不然,稍为年长或略知民俗的人都知道,南方人都不把母呼为“娘”,客家话先生娘、师娘、叔娘、舅娘之“娘”其义都是指妻,故“秀才娘”无疑是指秀才之妻。古语里“娘”更是多指年轻的女子,当然,由于后来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客家地区也有把母称作“娘”的,但这极为罕见,如“爷娭”之变体“爷娘”(主要出现在经艺术加工后的文章里),“老妈”“老娘”等说法亦是后来兴起。因此,我们应在客家文化里来理解“娘”的意义,脱离客家人环境来理解则谬误不断,定沦为笑柄。作为民俗和语言研究的人士更应责无旁贷地做好语言和民俗的解释工作。
   再次,我们来分析歌词中的人物。歌词鲜明地点出了主人翁是秀才娘,极为突出地描述女子的地位,但同样巧妙地托出了秀才,故事是叙述秀才功成名就后娶妻和生活之事,夫妻两人物的出现,才显成亲故事的完整。我们再来分析歌谣“结亲家”的合理性。“秀才娘”来到秀才郎家“结亲家”这个行为过程极易理解。若主人翁是“秀才郎”,那么,他骑白马回家“结亲家”吗?这显然不符合逻辑,没理由认为秀才郎回自已家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又表明,此童谣是描述娘子到其夫家后所发生的故事,也就是叙述读书人家里发生的事情。因此,“结亲家”是“秀才郎”歌词版本无法解释和回避的问题,这恰恰证明这种格式的童谣“秀才郎”歌词才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另外,“月光光”客家童谣把秀才娘地位置于其首,这种现象并非例外,客家风俗中,婚丧嫁娶的场合凸显女方地位的例子和细节非常多,这里无需列举,这亦是客家人尊重女性明证,非常值得称道。
  此外,尚有一种类型“月光光,秀才娘”的歌谣来证明歌词中出现“秀才娘”并不是孤例。如:“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枝花,拿分(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这里,秀才娘被奉为观音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月光光,秀才娘”才是该类儿歌的正版歌词。反过来说,若“秀才郎”比“秀才娘”更易理解,为何梅县还稳固地传承“成亲类”的“秀才娘”歌词的童谣呢?梅县人为何拒简而取繁呢?道理只有一个,该类歌谣先有“秀才娘”版,“秀才郎”版是后人张冠李戴的结果!过去,梅州范围内传唱“月光光,秀才娘”这种歌词版本的童谣显然是主流,该歌谣描述的人物行为、风情完全符合客家地区的文化风俗。而“月光光,秀才郎”这种歌词版本的童谣在梅州覆盖地域较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不少出版物,包括音像出版物都以“秀才郎”的歌词加以出版,不少幼儿教学单位也在如此传唱,宣传机构和互联网络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跟风。作为一名热爱客家民俗和文化的人士,我呼吁文化机构应正视童谣和口头文学的释解工作,统一文字记录,消除理解偏差,珍惜和尊重传统文化,决不能一味自我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7:48:40 | 只看该作者
  《月光光》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朗朗上口,令人仿佛回到传统而又纯真的童年,也向我们印证,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纯真的文化,越能够广泛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7:50:4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客家人耳熟能详的童谣之一,《月光光》是客家童谣中的典型代表。童谣《月光光》源于何时,史无记载,它却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承,已经成为几十代客家人的童年乐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7:52:59 | 只看该作者
  广府民系的《月光光》首句是“月光光,照地堂……”,而梅州客家地区的《月光光》首句是“月光光、秀才郎……”,前者纯粹写景,后者却描景述人,告诫孩童要努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