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4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 15:47:28
|
只看该作者
弥勒佛
弥勒佛是佛殿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形象。一进山门,便可瞧见他光头、袒胸、露腹,双耳垂肩,胖大身躯,倚坐于佛龛上,穿着袈裟,手持念珠,满面笑容,乐呵呵地迎对任何一位进殿之客,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尊卑贵贱,众生平等。与弥勒佛同样引人瞩目并广受欢迎的是他身边悬挂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其实,在佛教里,弥勒还不是佛,只是一尊菩萨。《阿弥陀经疏》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追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并在释迦涅槃之前圆寂,成为菩萨,于兜率天兜率宫内院演说佛法。但弥勒菩萨前程远大,据《中阿含经》记载:“佛告诸比丘,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增一阿含经》亦曰:“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也就是说,弥勒未来会成佛。届时释迦牟尼佛将会涅槃,弥勒佛将接替释迦牟尼佛主管宇宙。而且,弥勒的本来面目也并非今貌,而是一位身着菩萨装,头戴天冠,显得十分庄严凝重的男性形象。
弥勒形象世俗化是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产物,源自五代。当时,浙江奉化一带有一个胖和尚,用禅杖肩挑布袋行走,笑容可掬,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化缘所得均纳入布袋,亦常将布袋之物布施众人,人故称其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三月三日圆寂于奉化岳林寺,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始奉信为弥勒转世。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宋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岳林寺依照布袋和尚容貌塑弥勒菩萨像于寺内。这尊宽容、仁慈、智慧、快乐的佛像广受欢迎,深入人心,更为华夏众僧俗接受,遂成为具中国特色的弥勒佛像,广布神州佛寺庙宇供奉。
中国自东晋以来,就盛行弥勒净土信仰。唐玄奘等一代高僧曾以往生兜率宫听弥勒说法为临终之大愿。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个弥勒信徒,晚年诗中也说:“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说吾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普通民众并不十分关心未来的事情,民间传说,摸摸弥勒头,万事不用愁。摸摸弥勒手,浪漫爱情有。摸摸弥勒耳,长寿百病解。摸摸弥勒鼻,好运连绵齐。摸摸弥勒肚,财源有门路。摸摸弥勒脚,消灾消难了。人们都愿意沾沾弥勒佛的灵气。观天下寺庙,弥勒佛像前的香火并不算得旺盛,但那大肚子却往往光可鉴人。这种状况引起了各佛家的注意,因此,弥勒佛像前往往悬挂一些饱含哲理、寓意深远的楹联,启迪众生领悟。如: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福州鼓山涌泉寺)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福州鼓山涌泉寺)
“手上只有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尚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福州鼓山涌泉寺)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四川峨嵋山灵岩寺)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会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杭州千佛禅院)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四川乐山凌云寺)
“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样肥大,总不愁吃忧穿,只因可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心宽。”(四川成都新都宝光寺)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不言。”(台湾江喜祗园笑佛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