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深晚16连版《客家瑰宝:世界客都梅州围龙屋影像史诗...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39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7-30 20:46: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崖系梅州人 于 2014-7-30 20:48 编辑

【客家瑰宝围龙屋你真的了解吗?客家人不可不看!】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根,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有人说,不进围龙屋就等于白到梅州。于是,二十位深圳知名摄影师奔赴梅州,拍下围龙屋的爱与怕。深晚16连版《客家瑰宝:世界客都梅州围龙屋影像史诗长卷》呈现你所不知道的围龙屋.以下文章均转自深圳晚报!
梦里都想亲亲你

  作词 :黄建标
  作曲 :陈的明

  小时候在你的怀里欢度

  唱着客家童谣玩耍追逐

  风雨中你将温馨安宁围绕

  驱散我的迷茫无助

  带着梦想从你的怀中起飞

  心有眷恋人就不会漂泊

  梦里都想亲亲你

  我的围龙我的老祖屋

  你是客家梦啊开始的地方

  梦中有你的叮咛嘱咐

  亲亲你

  困境中思念你就不会孤独

  唱着客家山歌就忘了他乡寂寞

  莫说你容颜沧桑已经太老

  屹立在山水间你神韵十足

  带着辉煌回到你的怀里

  思绪万千人已泪雨滂沱

  梦里都想亲亲你

  我的围龙我的老祖屋

  你是客家梦啊生长的地方

  梦中有我的美好祝福

  亲亲你


客家围屋赋

  刘万专

  居者古今之第也 ,生民之立也 。

  巍巍华夏 ,山高水济 ;浩浩客家 ,族史流离 。始秦赵佗入越 ,经晋永嘉之乱 ,灾祸难殇 ,华亭鹤唳 。颍川世族 ,不堪其苦 ,或为避祸远灾 ,或为衣冠延续 ,率而举家举族南徙 。祖墓跪离 ,乡井拜辞 。草木沾泪,风雨怆糜 。噫吁嚱 !榛莽荆棘塞于途莫阻其进 ,豺虎熊豹伺于侧莫却其行 ,蟒虵虺蝮踞于前莫止其趾 ,而瘴烟疠雨又岂畏揣哉 ?

  兵燹饥馑 ,弃由乱世逼迫 ;赣闽粤川,家为黯后重晖 。蕉岭闻鸡 ,迁者终得修养;梅江跃鲤 ,流民从此生息 。太公落带之地 ,结茅而居 ,织麻而衣 ,客而家焉 。熔刀枪以铸犁锄 ,耕山辟壤 ;清瓦砾重塑门窗,夯槛合围 。五凤楼拔地耸起 ,万年台雅奏笙丝 ,碧澄湖傍山激荡 ,飘带水点缀藩篱。居则周静致下 ,圆者中规 ;动则綦高以据 ,方者中矩 。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多于北山之茶篱 。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上堂祖公 ,檐牙交契 ;中堂议事 ,廊腰回骑 ;下堂门厅 ,各抱地势 。回顾化胎高亢 ,子嗣千期 ;前瞻塘月润凉 ,天圆浑立 。横屋岿然 ,又成地方;阴阳调和 ,天人合一 。田园似锦如花 ,果蔬相济 ;庐舍星罗棋布 ,禾水逶迤 。

  夫围屋之围 ,征召于临时 ,不必养之于平日 ;屯聚于平日 ,不致失之于临时 。夫围屋之人 ,聚族而居 ,无事则各爨 ,故无畛域之见 ;分炊同井 ,有事则合食 ,遂有含饴之怡 。耕耘之间 ,诗书之读春秋未断;耒耜之隙 ,礼乐之赏进出常绥 。浏亮雅音 ,两千年岁月 ;飘颻檐脊 ,三百载堂祠。今者嘉应名垂 ,衍衍山川可睇 ;客都日盛 ,皇皇围屋堪窥 。黛岭清风 ,四处华楼拔地 ;碧波镜影 ,一龙旧瓦参差 。祖宗遗产,子嗣慈悲 。

  赋以咏言 ,三觞娘醴 ;客归围屋 ,如意如痴 。


  围龙屋一般由堂屋、化胎(花头)、禾坪、门口塘、风水林、横屋、围龙、天井、照壁、天街等部分组成。围龙式围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其结构以中间的正堂或堂屋为基准。正堂一般是二进至三进,呈方形结构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进)。正堂左右两旁有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简称为“横”。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圆形的房屋结构一层层扩张,每一层称为一“围”或一“围龙”,围龙屋由此而得名。


  围龙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建筑,是客家人希望的家园,心灵的家园。它饱含着浓浓的客家风情,蕴涵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生动载体,它以凝固的物象形式,集中反映了客家历史文化内涵,概括了客家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特征,' 是观照客家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经济景观、风情习俗的具体途径。简言之,客家围龙屋里有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也离不开围龙屋。


  客家人敬重有成就的人。在以前,客家地区有人考取了功名,不管出自哪家都被视为全村、本宗族人的荣耀。客家人从不忘祖忘本,无论走到哪里,都记得自己的祖先,常回去祭拜。也无论走到了哪里,家乡人都会铭记本族人的成就,口耳相传,代代传递,让本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榜样。


  由于围龙屋“宅祠合一”的建筑特点,围龙屋的堂屋就是宗族的祠堂,也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客家人的祭祖家祭都是在围龙屋的堂厅里举行。逢年过节,热闹非凡。从建筑平面看,围龙屋是左右对称的建筑,有明确的中轴线。围龙屋内所有与崇拜仪式相关的建筑节点都集中在中轴线上,如照壁、天神、福德龙神、五行石、花头脑等,而居住生活空间基本上是在中轴线的两边。沿中轴线上的崇拜空间都是雕梁画栋、极尽装饰、极其漂亮。


  7 月23日至25日,由深圳晚报社和深圳民俗摄影协会组织的摄影大赛,把镜头对准了梅州的围龙屋。

  在梅州市市区以及兴宁市,大批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围龙屋建筑让摄影爱好者们赞叹不已。无论乡镇还是郊区,甚至市区,大大小小的围龙屋随处可见。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从独特的外形到精致内部细节,无不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目光和镜头聚焦所在。

  经过几百年的风霜洗礼,有的围龙屋保存完好,有的已经稍显破旧,岁月斑驳的痕迹留在围龙屋的脸上。即使如此,其别具一格的建筑形态,它的技术、样式、文化、历史,都反映出客家先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和理念,围龙屋是客家人的骄傲。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围龙屋、研究围龙屋、保护围龙屋。

  深圳与梅州虽然远隔370 公里,但在尊重历史、传承文明的重大问题上,我们的心理距离为零。除此之外,许多客家人来到深圳成家立业,把深圳作为第二个家乡,称之为新客家人。但他们依旧没有忘记客家的文化,客家的建筑,客家的风俗,情怀依旧。

  深圳晚报记者和深圳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总共二十余人,用3 天时间,兵分四路,穿梭在兴宁与梅县的大大小小围龙屋。面对围龙屋的美,面对围龙屋所承载和包含的民俗文化,大家震撼、赞叹、兴奋;面对围龙屋的被冷落和缺乏保护,大家感慨、叹息、担忧。这是一次围龙屋摄影大赛之行,更是一次客家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体验之旅。(记者李飞)

  有人说,不进围龙屋就等于白到梅州。且不说这句话的严谨性——梅州客家人文、山水资源之丰远不止于此,但围龙屋对于“世界客都”梅州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在研究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时说到,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根,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要通过‘申遗’,切实保护好围龙屋等特色古民居,坚决守护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让客家文化瑰宝永放光彩。”

  围龙屋正申遗,传承文化

  值得欣喜的是,在“保护客家围龙屋”方面,一些城市规划将围龙屋“申遗”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民间“舆论场”达成一致,也彰显了城市建设的智慧。但这并不是全部,民间对于保护围龙屋的呼吁也从未停止。

  2009年4 月12日,梅州决定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不过至今仍未成功。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

  众所周知,千城一面是当下城市建设最大的弊病之一。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的城市,不过是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在城市规划领域,强调对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的保护先行已渐成业内共识。这也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和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就重点提到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如今,围龙屋的四周,各种现代小高楼正在拔地而起,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于工程逐渐在向各种围龙屋逼近。围龙屋的空间逐渐显得紧凑,热爱围龙屋的客家人愈发担忧。

  在深圳晚报和深圳民俗摄影协会的这次围龙屋之行中,镜头中不只是有美好,还有忧虑。摄影师们敏锐地发现,得到切实保护的围龙屋毕竟不是全部,而部分围龙屋已经逐渐变得荒凉、破旧。

  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融入客家元素,坚决守护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让古人的智慧更好地造福梅州、造福人民。这是当代客家人的期盼。

  客家人重教育,文风昌盛

  兴宁市刁坊镇的棣华围是一座保护较好的围龙屋,得益于刁性家族后人捐资修缮。这里以前住有100 多户人家,如今已经仅存十多户了。刁志恒是还住在棣华围的其中一户,他已经在围龙屋里住了整整五十年。7 月24日上午,刁志恒的儿子在简陋的木板房间里做着作业,刁志恒不时地在门口望一望。他说,其他的族人有些去了兴宁失去居住,有些去了深圳,有些去了香港,日子都好了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搬到城里去,但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在城市过上好生活,“ 还好他一直都很爱学习”。这是一个父亲望子成龙的愿望,也是兴宁客家人自古重视教育的体现。楹联多也是许多围龙屋的一大特色。门前堂壁,屋柱井口,处处都是老联新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颇有书卷气息,彰显此屋文化底蕴。兴宁宁新街道的宫巷里黄屋也是文风昌盛的代表,原造屋者为包姓人,而非黄姓人,此间流传“教书获赠大屋”之美谈而声名远扬。

  据载,宫巷里黄屋在民国期间曾出3 校18尉。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此屋考出大学生110 余人,亦有一批知名企业家及政界英才,都是靠读书走出去。

  事业有成后,宫巷里黄屋的黄氏后人不忘祖宗恩德,传承重教育的理念,设立公益基金会,十年如一日为城南培英小学设立奖教奖学金、添置教学设施及设备,向兴宁市图书馆捐赠大批图书。在深圳发展的黄氏后人企业家谈到,客家人从中原迁到南边,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成家立业。他也是努力读书后到深圳发展,这个群体称之为新客家人,即使远在外地,新客家人也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文化传承,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重教育崇读书的风气,也传承了下去。

  走在兴宁市区的文化广场,一边是座座现代化的高楼,一边是古色古香的青瓦围龙屋。在广场的中央,挂着一条红色条幅,兴宁市今年考上重点大学的考生有近百人。这是一条当代教育下的喜讯,也是兴宁人重教育重读书的骄傲。(记者李飞)


  卫星电子地图显示,在兴宁县城附近2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围龙屋342 座,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4座。兴宁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等部门曾在2009年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发现兴宁现存较好的围龙屋有4800多座。这个数据大约是梅州地区围龙屋总数的60% 。作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客家围龙屋以它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观光客。

  历史:因地制宜家族聚居

  客家围龙屋与其他民居的差异如此之大,其产生的历史是怎样?对这一问题有两方面的解释。其一是围龙屋的产生起于地形。围龙屋的起始型制是“堂横屋”,即两、三进的院落加横屋。为了不占农田,堂横屋都紧靠山脚,凡山坡都自上向下被山水切割成放射形的细小沟谷,两条沟谷之间是隆起的小梁。为避山水冲激,屋必靠梁的尽端。小梁上的地表水向两边流入沟谷,这在风水术上叫“大八分水”,因为它作八字形分水。但小梁上仍会有水冲向尽端,于是,堂横屋在后面山坡上便挖了左右分的排水沟,自然近于马蹄形,把水引入沟谷,并在排水沟内侧造了挡水墙,这便是“中八分水”。后来渐渐沿挡水墙内侧造起了房子,成为围屋。这是围龙屋成因的一种技术性的解释。另一种社会性的解释则是,围龙屋本是大家族聚居的大型集体住宅,上堂即祖堂,以祖堂为中心,围屋连接横屋,层层环绕,是客家家族凝聚力格外强大的象征,是个人对宗法共同体依附关系的象征。这两方面的解释同时在起作用,围龙屋是在特定地形条件下客家家族制度的一种形象表现。

  客家围龙屋体现的客家文化,首先应该说的,就是存在于围龙屋中的宗族、宗族制度、宗族亲情。宗族是指同一父系的家族。客家围龙屋都是由一个家庭兴建起来的。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一个家庭成为一个家族,甚至这个家族的分支又到或近或远的地方另建围龙屋。较大的家族,会有几个乃至十几个围龙屋和别的宅子。这些同一父系的人家聚族而居,都按辈分排列起名,以伯叔兄弟相称。同一个祖宗,同一个血缘,通过围龙屋把他们紧紧地联在一起。客家围龙屋是住宅与宗祠合一的民居。堂屋是祭祖、议事、庆典、宴客的地方,是族长管理宗族事务的办公处,也就是宗族集体活动的场所。

  故事:秀才教书获赠大屋

  7 月24日清晨6 时许,台风“麦德姆”在福建登陆的时候,与闽西接壤的梅州地区山雨欲来,兴宁市宁新街道城南村的特色古民居宫巷里黄屋在晨曦中“吱呀”一声打开了大门。80岁老人黄火灵走出来,将拖鞋脱在台阶,赤脚站在门前禾坪上开始晨练。老人身后大门上贴着一副大红对联“颍川门第,江夏家声”,横额“千顷第”;老人身前一口半月形池塘,塘水如镜,映出附近两架高高的楼盘工地起吊机的倒影。旧与新,历史与未来,如画卷般展开。

  据碑载,宫巷里黄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为三堂三横一围半砖瓦结构围龙屋,分布面积3990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共有7 厅9 井106 间房,门前有禾坪和池塘。2010年8 月公布为“兴宁市特色古民居”,列为客家民居保护单位。

  黄火灵老人自称黄氏第二十世。族人介绍称此围屋原造屋者为包姓人。传说黄姓人“教书获赠大屋”。当年,有黄姓叔侄俩原家住兴宁下堡教美,均为清朝秀才,赴兴城为科举备考,租住包姓人开设之文昌旅馆。包老板见叔侄举止斯文,满腹经纶,心中自是敬重,并邀至家中畅叙。包老板大屋(即现宫巷黄屋)离城不远,背依神光山,屋前宽阔,花果飘香,实为风水宝地。言谈之下,叔侄学问更得包老板敬佩,受屋主诚邀,叔侄留住于此,苦读备考。包老板亦是好茶好饭相待。包老板精明厚道,育有两子三女,心中欲留叔侄做私塾先生。叔侄亦是知恩图报,表明举试不中者,愿留下助教包家子女学业,以为回报。或是天意,叔侄后来果然双双未中举,为践行诺言,为叔者返乡守业教子,亦将其一子送至包家陪侄,为侄者留下专心为包家子女授业。两年后,包家两子双双考取秀才,又五年,长子省试高中第二名举人,二子聘为广州府师爷(幕僚),三个女儿亦通晓琴棋诗文,纷纷找到如意郎君,包家尽享荣华,举家随迁府衙。包家为答谢叔侄,遂将大屋相赠,自此,叔侄便落户于此,为宫巷里黄屋黄氏始祖。

  据载,宫巷里黄屋在民国期间曾出3 校18尉,其中黄元良将军为江西野战部队正师级大校指挥官。

  文化:儿歌清亮对联工整

  “崖来拍球!”“ 崖来数数!”清晨,兴宁市宁新街道城南村古围龙屋新沙屋,早起的娃娃抱着皮球就在门前禾坪上玩开了。稚嫩的童声用客家话将一念到十,其间连续的仄音,让听者恍如穿越时光,回归了唐诗宋词年代。

  “月光光,星亮亮,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茫打花,喊崖摘苦瓜,苦瓜茫打籽,喊崖捉蛙子,蛙子钻入洞,喊我捉虾公,虾公白雪雪,喊崖学打铁,打铁没铁锤,喊崖……”在客家地区,在夏天月色清明的晚上,在围龙屋的门坪或天街上,阿婆(奶奶)或阿妈坐在小板凳上,手摇葵扇,一边给身边的孩子扇凉,一边教孩子念儿歌。“ 蟾蜍罗,歌个歌,不读书,麽(没)老婆……”那童声唱出的儿歌,在夜空中回响,犹如美妙的天籁,这是一幅客家风情画。

  梅州客家人过春节贴对联、挂灯笼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祠堂、祖公屋往往成了欢度新年活动的中心地带。祠堂、祖公屋的正大门贴有门联(一般是堂联),大门的两边挂起一对灯笼,灯笼的一面写着堂号,另一面写着姓氏。各姓有各姓的堂号(也有姓氏不同堂号相同的,或姓氏相同采用不同堂号的)。各姓的始祖堂号一般昭示着各姓的发源地,例如梁姓的堂号“安定堂”,说明梁姓的始祖地在古代的安定郡,即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梁姓堂联的上联“徽流安定”正说明这点。在各姓各世祖传承的派系中,往往又有各自的堂号或堂联,如三角镇龙上乡龙子村梁姓的堂号是“义孚堂”,但村中有些人家大门挂的灯笼仍然写“安定堂”。又如谢姓,堂号有“宝树堂”、“陈留堂”、“ 东山堂”、“ 世德堂”等等;堂联则有“东山世泽,宝树家声”,“ 东山世泽,两晋家声”,“宝树家声远,东山世泽长”等等。(记者 刘万专)


  一、磐安围

  磐安围,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麻岭顶东麓。由刘氏十七世吉昌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兴建,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围龙屋,面阔05 .2 米,进深53.6 米,建筑占地面积5060平方米,分布面积约15000 平方米。建成百多年以来从未大修,全围保存良好,是兴宁保存最完好的四角围龙屋。

  堂号:彭城堂
  大门对联:磐石奠基业,安定展鸿图

  二、善述围

  善述围,位于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据袁氏族谱记载,此屋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 年),洗袁氏十八世祖述初兴建。坐西北向东南,为四堂四横四角楼围屋。

  堂号:爱敬堂
  大门对联:善名传瑞雪,述德望云礽

  三、九厅十八井屋(东升围)

  九厅十八井屋(东升围),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始建于元代初期,系罗氏四十六世洪德公第十八子小九公兴建。九厅十八井,意为纪念其父洪德公九妻十八子。坐西北向东南,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是兴宁年代最久远的围龙屋。

  堂号:豫章堂
  堂联:龙门夺锦,凤阁鸣珂

  四、进士第

  进士第,位于兴宁市坭坡镇汤一村。由王氏十八世祖萍宇公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坐南向北,为三堂八横二围围龙屋。分布面积近22000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4835 平方米。是兴宁建筑面积最大的围龙屋。

  堂号:三槐堂
  堂联:唐虞盛世,天地长春

  五、长兴围

  长兴围(俗称花螺墩),位于宁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据罗氏族谱记载,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 年),十三世九章公创建,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屋左右有六口水塘相拥,俗称“船形屋”。

  堂号:墩彩堂
  堂联:循洲著绩,墨沼流徽

  六:大王屋

  大王屋,位于兴宁福兴街道。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王氏十六世祖大元、大举兄弟主建。坐西南向东北,为三堂九横三围半围龙屋。

  堂号:永思堂
  堂联:三槐世德,两晋家声

  七:李和美屋

  李和美屋(俗称“李和美”),位于宁新街道。据李氏族谱记载,于清光绪六年建成。坐东北向西南,为三堂六横一围围龙屋。

  堂号:肯够肎堂
  门联:祥图燕帖,望衍龙门

  八、棣华围

  棣华围,俗称“刁萃丰”,位于兴宁刁坊镇周兴村,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 年)。坐西南向东北,为三堂四横一枕杠四角围龙屋。

  堂号:弘农堂
  堂联:弘农世德,晋相家声

  九、馨梓围

  馨梓围,又名康记(俗称“解放园”),位于兴宁新陂镇家庄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 年)。坐东南向西北,为三堂二横四角碉楼围龙屋。

  堂号:世馨堂
  堂联:馨室有德,梓树多文

  十、大刘屋

  大刘屋,位于兴宁兴田街道。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 )年,开基祖刘钦若从叶塘镇学塘岭迁入。坐北向南,为三堂二围龙转四角楼屋。据传祖孙三代赈济灾民三千石谷(合计36 万斤),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先后赐予金匾。

  堂号:承裕堂
  堂联:彭城世德,禄阁家声

  (记者 李飞整理)

5.jpg (31.57 KB, 下载次数: )

5.jpg

签到天数: 529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4-7-31 12:17:2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这个不会越来越少
不会只能在相片上才能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