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名字里的时代烙印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11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6-15 17: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树猪 于 2014-6-15 17:22 编辑

一个人的名字属于自己,但大多是由父母或祖辈起的。所以,从名字一般能看出父母或祖辈的出身和文化程度等。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建国之初出生的,名字叫“建国”、“国庆”、“卫国”、“爱国”一类的就比较多。等到朝鲜战争爆发,又出了一群名叫“抗美”、“援朝”的孩子。后来“三反”、“五反”,估计这两个词实在太不好入名,基本没有起这个名字的。之后大跃进,又出了一批名叫“跃进”、“红旗”、“大庆”的。最突出的是文革时期,不但这期间出生的孩子很多叫“文革”、“红卫”、“红兵”、“卫东”、“向东”、“跟东”、“跟彪”等,就连一些成年人,为了表示对领袖的忠诚,也纷纷改成这类名字。我刚才加工作时,公司老总名叫“王东”,后来听老师傅讲,这位老总原名其实叫“王玉玺”,也是文革时改的名字。这么霸气的名字如果不改,当时很危险。


等到打倒“四人帮”,开始“抓纲治国”了,又出了一批名字叫“治国”的孩子。直到改革开放,政治气氛逐渐不再浓了,起名字才开始有了较大变化。有一段时间,不知为何单字的名字非常流行,比如“王伟”、“李波”、“刘涛”、“高峰”等,一时间重名的人大量出现,站在人群中喊一嗓子“高峰”,通常会有好几个人回头答应。这种情况在八零后这代人中尤为严重。


等到九零后这群熊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都有了些文化,也意识到单子名字的弊端,所以给孩子起名字开始注意下工夫。一些父母受港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影响,好多孩子的名字都变得“洋气”了,诸如“浩然”、“家博”、“雨洁”、“雨辰”、“子涵”等,还有起四个字的,比如“王李丹妮”。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容易出现“扎堆”的情况,单是飞飞班级里的女生,名字带“雨”字的就有五个,带“涵”字更多,而且男女友都有。可见我们这代人虽然文化水平高了些,文学素养却没什么大长进。




也有一些父母,不知是不懂文学装懂,还是喜欢标新立异,还是为了防止孩子重名,专挑字典里的生僻字给孩子起名,导致孩子上户口,入园入学,乘飞机打登机牌等都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要想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未必非要选这些生僻字不可。我上大学时,有位中年女教师名字叫“张不同”,咋一听没什么感觉,可越仔细推敲,觉得这名字越是非同一般。可见当初给她起名字的定是一位高人。


前段时间整理家父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一些他童年的伙伴、工作以后的同事等,忽然发现他们那代人的名字要好听得多。比如“少勤”、“克勤”、“焕武”、“墨林”、“雅琴”、“润普”、“茂轩”、“凌霞”、“云鹏”、“觉民”、“俊生”、“汉卿”等。有些名字我小时候是听过的,当时没什么感觉,现在一看,其实都很大气或雅致呢。


这也难怪,因为他们都来自民国。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14-6-15 17:55:3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80后的很多女生的名字都是带春、夏、秋、冬、红、莉、梅、兰等的有木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