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循道古墓之博罗篇(明代)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8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7-3 18:0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鸣凤(1540—1609),字伯仪,号海罗,博罗罗阳人。这个我们并不怎么熟悉的名字,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的名呢?又或者是通过什么途径让我们后生晚辈知道的呢?恐怕许多人还是因为他的儿子韩日缵和孙子韩宗騋(音lái)。

        韩日缵是惠州晚明著名三尚书之一,官至礼部尚书,耻于与“阉党”魏忠贤为伍,以“德业声施在天下”名满朝野;而孙子韩宗騋(法名函可,敬请关注下周本栏目)则因为《再变纪》一书成为清代文字狱受害第一人,被顺治、乾隆两朝皇帝极力批判后,更是名声大振。而这些是韩鸣凤怎么也没想到的。

        其实,这三代人还是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于声名显赫的仕宦家族,自小受到良好的家风所熏陶,最终拧成了晚明惠州知识分子的集体性格和人文精神:韩鸣凤的廉洁奉公,韩日缵的痛陈时弊,韩宗騋的舍身许国……

       令人遗憾的是,相对于自己的儿孙,韩鸣凤并没有成为家乡妇孺皆知的名人。他的墓葬,也湮没在杂草和岁月的灰尘下长达半个多世纪,不为人知。直到最近,热心寻宗的韩氏后人通过珍贵的光绪版《韩氏族谱》,沿着数百年前的蛛丝马迹,让韩鸣凤之墓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守母孝泣血三年

 

       说韩鸣凤默默无闻其实并不恰当,他的生平在惠州、博罗历代地方志和《广东通志》都能找到。中国人向来看重盖棺论定,而韩鸣凤的“论定”是出自皇帝的诰书:“敦诚孝友,式榖(音gǔ)诗书,从宦而共励廉,勤发祥而笃生名。”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总结了韩鸣凤人生中走过的风风雨雨。



    出身书香世家

       韩鸣凤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书香世家。据光绪版《韩氏族谱》记载,博罗韩氏在元末年间由浙江山阴逃难到岭南,博罗韩氏始祖梅州公是元朝泰定元年进士及第出身,初授梅州吏目,到任后的第二年梅州发生饥荒,梅州公严格执行朝廷的赈灾命令,使得“全活者众”。梅州公的父母官形象,或多或少成为韩氏后人为官的标杆。

       韩氏家族自梅州公以后,到了韩棨(音qǐ)一代,已经家族繁衍,文运亨通,“始有仕宦登甲乙科者,不绝十世”。据汪宗衍的《博罗韩氏世系表》,自韩棨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中举以后,博罗韩氏家族至明朝灭亡时,凡五代共有子孙26人取得功名,其中进士1人,举人11人,称得上是当时惠州少有的书香世家。

    孝子洒泪柏竹枯

       韩鸣凤正是韩棨的孙子。少年时期的韩鸣凤已经乖巧伶俐,深得韩棨的喜爱。儿子韩日缵在后来写族谱时这么描述父亲:“生而端重,弱不好弄事”。韩鸣凤还是一个标准的孝子,当他母亲黄孺人卒于抚州时,陪同在母亲身边的韩鸣凤悲痛万分,“哀哭旅次,酸动旁人”。后来,被韩鸣凤感动的抚州百姓看到他“资斧垂罄”,纷纷伸出援手,为他母亲制作了体面的棺木,让韩鸣凤护送母亲遗体回乡安葬。回乡之后,他与弟弟韩鸣金披荆斩棘,葬母于山麓,并在墓侧结庐而居,泣血相守三年。这三年来,他和弟弟“不入内室以家累,或一归,然夜分必至柩侧,虽风雨不避”。

       数年后,韩鸣凤的父亲又撒手而去,他又守庐如母丧时,就连儿子得了急病也不回家。后来,晚明大儒黄道周(韩日缵门生)为韩鸣凤的神道碑撰文时,称这位孝子“洒泪则柏竹俱枯”,此等孝感真可谓惊天动地。

 

    廉洁奉公好清官

 

       从仕途上来说,韩鸣凤的命运并不坎坷。1573年,33岁的韩鸣凤和弟弟韩鸣金同科中举,以乡试第九名的优异成绩被委命直隶高邮州知州,开始了他的仕途。

       高邮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水祸连年,百姓流离失所,家无宁日。他下车伊始,就开始关心民间疾苦,常常“起鸡鸣,讫丙夜”,夜以继日地处理有关政务。他还是一名廉洁奉公的清官,“一钱不肯轻入”。有一年,淮河水暴涨,吞噬民居,灾民无数,韩鸣凤毅然捐出自己的俸禄,“拯溺掩骸,日不暇给”。

 

    离任时百姓“攀泣积道相送”

       在封建社会,越是正直的好官,就越容易得罪当地权贵。很快,韩鸣凤就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黄牌”。原来,高邮有个巨猾之徒,是“专为人造词”来诬陷别人的讼师,韩鸣凤依法扣审他,却想不到当地郡大夫与此人狼狈为奸,反而为他说情,要韩鸣凤放人。韩鸣凤不仅坚决拒绝,还义正辞严地说:“吾生平介,矧奉上命守土,安能与多罪共此民也!”

       韩鸣凤与郡大夫相忤后,他们就屡屡为难于他。幸好一名御史素知韩鸣凤廉而有才,就上奏朝廷改任他为沅州知府。他离任时,高邮百姓“攀泣积道相送”,在途中树起了“去思碑”,还在高邮官署刻嘉政碑,为其歌功颂德。

    发仓赈灾救活万人

       在沅州,韩鸣凤同样施行德政。时值饥荒之年,他“发仓以赈,设靡以饲,救济者万人”,民所全活无算;沅州大火时,延烧民舍,他又“免冠为民请命”,全力帮助民众扑灭大火;他还关心守戌军士,破例“以全额给戌士”,刹住了当地“染指饷额”的层层克扣之风。为此,守戌军士感恩戴德,奋勇卫国,致使苗民数年不敢犯境。从此,韩鸣凤“贤声大起”,比起先祖梅州公来毫不逊色。

       数年后的1597年,因黔抚之地(今贵州一带)新设天柱县,要割“沅州三里隶焉”,但州民死活都不肯到天柱县去。为此,韩鸣凤再一次为民请命,到黔抚“争得勿割”,不幸的是,他在途中中了一种螫毒,健康一落千丈。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弃官还乡。与他在高邮时一样,他离任时,沅州百姓刻《芷水贻思》和《沅州政略》来怀念他,还建“韩公祠生祀之”。

       返乡后的韩鸣凤已经步入老年,他在故居庐地浮碇岗(今博罗县城葫芦岭)建了一座“永思亭”,每日杖履其中,到了父母的忌日,就“持服啜粥,执终身丧”。由于韩鸣凤的生辰与母亲忌日同时,因此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接受子孙为他祝寿。这个背负封建文化沉重枷锁的老人,在他70岁那年寿终,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哀思。

    墓葬湮没难寻觅

 

       韩鸣凤归隐故里的那一年,正好儿子韩日缵中举,而在他去世之前,又看到儿子高中进士。事实上,韩鸣凤今天仍值得我们关注,多少是因为韩日缵的缘故。考虑到韩日缵对朝廷的巨大贡献,皇帝特别给予韩鸣凤以原官致仕的荣誉,并追赠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惠州和博罗两地的乡贤祠都要祭祀他。

    墓葬在历史劫难中湮没

       到了明清易代时期,博罗韩氏家族在反清复明的斗争中迅速没落,即便在清代时有所复苏,但始终不能重演当年的盛况。韩氏家族的第二场劫难是残酷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了“文革”时期,显赫的韩氏家族仿佛一下子被掏空了躯体。韩鸣凤的墓葬,正是在后两次的劫难中彻底湮没了。

       2000年,韩氏族人经过多方努力寻访,终于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家族失存的族谱副本。这本在光绪丙申年间重修的《韩氏族谱》,是研究博罗韩氏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2005年冬,这份珍贵的资料终于被韩氏族人复印回归。从此,博罗韩氏大宗祠理事会开始组织专人研究本族历史,以此来达到缅怀祖先,发扬韩氏美德的目的。

       韩廖祥先生就是研究《韩氏族谱》的后人之一。他从族谱中发现,韩鸣凤卒后奉旨谕葬罗阳镇西北郊的黎村,但找遍了整个黎村都没能找到韩鸣凤的墓葬。于是他通读了整套四卷本的族谱,发现很有可能在韩日缵官至尚书之后,韩鸣凤墓再次奉旨迁葬,而迁葬的地方,极有可能是韩鸣凤弟弟韩鸣金的墓葬所在地——罗阳镇莲湖村。

    后人寻墓欲传承先人精神

       他的另一条主要线索是,韩鸣凤的侧室(小妾),也就是韩日缵的生母钟秋莲,正是莲湖村杨村坑人。今年3月,他到杨村坑寻访时,村里一位80多岁的钟姓老人一句话就解开了韩廖祥的疙瘩:“你们(韩氏后人)可不孝顺咯,祖宗墓这么多年都不来拜。”原来,位于杨村坑后山的一处山腰上,就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画眉跳径”的古墓。

       这座古墓确实是湮没了,不仅大学士施凤来写的墓志铭碑和黄道周写的神道碑没有了,连墓碑也深埋地里。据村里老人讲述,从前有一条石道,径直上墓地,墓地两侧还开有墓门,规模宏大,可见主人身份非同小可。又或者是受此之累,古墓明显有被人偷盗的痕迹,一个深坑直抵墓室。

       尽管如此,韩廖祥还是兴奋莫名。他表示,博罗韩氏大宗祠理事会将努力促成古墓修复之事。他的愿望再简单不过了,让韩鸣凤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