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梅州召开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6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5-26 17:21: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5-26 17:31 编辑

万企兴万村 共走振兴路
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梅州召开,推动梅州苏区乡村振兴步步高

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梅州召开
与会领导嘉宾深入溪联村,考察“稻鱼共生”基地帮扶带动当地“客都米”产业发展情况。曾健锋 摄

        共商村企融合、携手振兴大计。5月25日,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在梅州召开。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嘉宾深入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雁洋镇阴那村、长教村,丙村镇红光村现场调研考察,看梅州成效,学梅州经验。

    这对于梅州而言,既是一次鼓舞,更是一次鞭策。


    2018年以来,梅州创新资源统筹和帮扶机制,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从实践来看,梅州行动快、参与广、投入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民主角”的大帮扶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梅州苏区特色的帮扶路径。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决策、创新路径。


    行百里者半九十,结对帮扶之路仍须奋力。以现场会召开为机遇,梅州正着力把动员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引导民营企业走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践模式,为全省乡村振兴贡献梅州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 黄韬炜 汪思婷


    通讯员 辜昀玥


    先行先试


    “万企帮万村”扶贫格局大


    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缘何选址梅州召开?翻阅梅州“万企帮万村”的成绩单便一目了然。


    目前,梅州市累计参与帮扶的民企1342家,结对帮扶对接1783个行政村,总体帮扶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本地企业参与帮扶的1051个、结对帮扶对接1170个村,覆盖率约80%,累计帮扶资金约4.72亿元,受益贫困群众约43万人。


    数据背后,是梅州在“万企帮万村”行动的快、准、稳。


    早在2018年11月,梅州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梅州市乡村振兴“千企帮千村”行动实施方案》。随后,梅州市工商联迅速行动,成立“万企帮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万企帮万村”企村对接行动实施方案及有关配套政策文件,召开全市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工作推进会。


    聚焦精准,形成“万企帮万村”的大扶贫格局,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局面在梅州迅速形成,同步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联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分工合作的工作运行机制。


    稳步推进,梅州广大民营企业在各级政府引导下,主动作为,聚焦帮扶对象,以产业帮扶为重点,广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技能培训、贫困学生资助、农产品产销对接,不断激活村庄“造血功能”,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村企结对帮扶示范基地。


    “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子,不仅留住绿水青山,还创造了金山银山。”“通过帮扶,明显看到村子村容村貌、民风都有所改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扬长补短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做法值得借鉴。”……在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调研考察点,与会嘉宾谈看法、问做法,对梅州“万企帮万村”行动做法点赞。


    俯瞰今日梅州,“万企帮万村”行动已经遍地开花结硕果。


    在蕉岭,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各企业累计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助力蕉岭县农村道路改造、桥梁扩(修)建等建设,成为乡村产业的致富路,群众出行的民生路。


    在五华,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了五华果蔬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园、蕉华种养基地、五华黄龙基地、五华安流基地、五华棉洋基地,辐射带动2120户贫困户参与,户均增收1300元,并带动周边乡镇5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与五华全县6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带动1000多农户形成立业联盟。


    “我们利用企业自身资源优势,侧重利于长远的产业扶贫方式。”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超说,帮扶不能搞“碎片化资助”“给钱脱贫”的帮扶方式。


    通过分期分批组织企业到镇、到村对接,“结对认亲”,发挥乡贤企业家作用,引导乡贤民企回乡兴村。梅州的“万企帮万村”行动,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五年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五名;乡村振兴考核连续三年评为优秀档次,初步实现“三年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翻开梅州决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答卷,字里行间里不缺苏区干群上下一心的奋斗足迹,亦不缺广大民营企业的使命担当。


    尽锐出战


    “村企共振兴”发展路径实


    “以前全家人的温饱都指望这一亩三分地,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小村庄成了景区,子女在家门口就业,每年还能收租,真是太幸福了。”说起生活的变化,长教村村民叶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为梅州企村结对帮扶的先行者,扎根梅州的本土企业宝丽华集团与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携手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打造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和桥溪古韵景点,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村民变工人、农民变股东”的乡村振兴新路,形成了乡村特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长教模式”。


    村企结对帮扶,携手共奔小康。


    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梅州上下一心,尽锐出战,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水平低、交通地理劣势明显等实际,瞄准公益、产业、消费、就业四项领域,积极引导企业因村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民营企业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强化企业与村集体的资源叠加效应,带动村集体全面振兴。


    ——公益帮扶着力扩大惠及面。引导企业针对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短板,积极开展公益帮扶,解决农民“急难愁盼”事。如梅州市威华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捐资102万元助力平远热柘镇下黄地村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河道、路一体化环境整治;平远县荣源发展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助力石正镇西湖村修建休闲广场。


    ——产业帮扶着力扩大增收面。发挥政府资源配置这只“有形的手”,引导企业找准切入口和结合点,以“项目帮扶”“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等灵活措施开展产业帮扶。如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兴宁507户贫困户发展肉鸽养殖产业,与500多户农户签订合同,养殖1000对以上的农户超60家,每户每年纯利在10万元以上;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平远各类经营主体种植梅片树,面积达24042亩,带动农户3000多户,直接受益贫困户475人。


    ——消费帮扶着力扩大市场面。梅州生态优越,农产品品质好。如何走出大山,卖出好价钱,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鼓励民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采购帮扶村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充分用好“互联网+”,结合梅州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将帮扶活动与农村电商发展融合,全面构建常态化消费帮扶大平台,广泛开展网红直播带货。


    ——就业帮扶着力扩大稳定面。坚持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与“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结合起来,累计培训13.1万人次,带动创业就业超2.5万人。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实现稳定就业。如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俊发集团、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面向帮扶村招收员工200多人,加大岗前培训力度,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


    乘势而上


    “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实快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变的是苏区梅州乡村新貌,不变的是苏区干群同心、上下同频的发展干劲。


    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梅州早已开始了行动。


    4月17日至18日,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二届五次执委会议在梅州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商贸交流合作,助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会议期间,广东“百强民营企业”、“四好”商会单位代表齐聚梅州,举办广东民企参与乡村振兴梅州行暨梅州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共签约项目18个,投资总额118.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振兴。


    知其所在,明其所往。一个村是一个点,一个企业是一个点,如何把企业和乡村的点连起来,延长发展线,是梅州“万企帮万村”行动转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发力方向。


    梅州市委书记陈敏表示,梅州是主战场,有决心实施好乡村振兴大战略;梅州是大农场,有条件开展好“万企兴万村”大行动;梅州是试验场,有市场实现好村企合作双赢大目标,梅州一定会把大家对梅州的关心爱护,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力量,推动梅州苏区乡村振兴步步高。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梅州将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丰富实践路径,把资本、技术、人才,与农村地区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搭建平台、活跃市场,推进政企互动、村企联动。


    梅州广大民营企业正在“万企帮万村”行动基础上,持续动员组织乡贤企业家和工商资本参与融入乡村振兴。当前,梅州广大民企除为农村地区提供直接的帮扶资源外,还着重将市场、技术、信息等要素与乡村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将村民纳入现代产业链条,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实现村企互惠发展,推动从“企帮村”向“村企共兴”转变。


    村企深度“联姻”,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农业大市,梅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三农”工作。全市上下经过三年奋斗,乡村振兴工作初步探索了一套好的做法,取得了突出成效。


    5月7日—8日,2021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指出,梅州要乘势而上、尽锐出战,在“3年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围绕“5年见到显著成效”目标,全力建设“三宜城市”,落实“六争六补”措施,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再造“东学梅州”辉煌。


    开局之年推出新举措,梅州正以注重巩固与衔接相结合、产业与品牌相结合、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生态与乡建相结合、组织与治理相结合、创新与要素相结合“六个注重、六个结合”,用“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的信心,“咬定青山永不能放松”的干劲,“千斤担子靠万人共挑”的合力,当好乡村振兴“赶考人”,用一笔一画的书写,铺展开一幅新时代的客都“富春山居图”。


    ■链接


    帮扶有特色 村村有新貌


    5月25日,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在梅州召开。当天上午,与会领导嘉宾深入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雁洋镇阴那村、长教村,丙村镇红光村现场调研考察。这些村有何特点?对乡村振兴有哪些启示?记者就此进行梳理。


    ▶▷丙村镇溪联村


    发展稻鱼生态种养 以“三化”促“三提升”


    溪联村位于丙村镇东部,地处梅大高速丙村出口,总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920户3863人,常住人口7938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的家乡。


    该村携手梅州市稻丰实业有限公司,整合用地、资金和项目等资源,积极探索“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推进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建设“稻鱼共生”基地,带动“客都米”产业发展,实现种养生态化、一三产业融合化、田园公园化“三化”,促进了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入提升、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三提升”。


    ▶▷雁洋镇阴那村


    村企携手抓整治 风貌提升促发展


    阴那村位于雁洋镇东北部,绿水青山、风景秀丽,是雁洋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主体村之一,辖上村、下村2个自然村,共201户940人。近年来,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与阴那村形成结对帮扶,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主推、村企共享”的方式,帮助村民完成全村253座民房风貌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全面改善。同时,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种植茶叶3850亩,打造“一村一品”茶叶品牌,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大提升。


    ▶▷雁洋镇长教村


    实施农村改革 实现村企共赢


    长教村位于叶剑英元帅故乡梅县区雁洋镇,辖长教、桥溪两个自然村,共336户1442人。


    近年来,长教村以农村改革为引领,携手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打造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和桥溪古韵景点,实现了“资源变资产、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民变工人、村民变股东”五大转变,形成乡村特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长教模式”。目前,长教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的153万元增至3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帮扶前的2.2万元增至3.6万元。近年来,长教村还获评国家级生态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丙村镇红光村


    牵手大文旅 带动大发展


    红光村位于石窟河与梅江河交汇处,风景秀美,交通便利,毗邻省道224、223线和梅大高速出口,人文资源丰富。


    2018年11月,以“万企帮万村”行动为契机,梅州鼎盛翼天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在红光村建设“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客家的地脉、文脉和史脉融合贯通,建成集文化塑造、实景演出、民俗体验、健康美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旅项目,推动景区变社区、社区变街区、就地城镇化,打造了“梅江花月夜、客都夜明珠、三岸闪金光”的美丽乡村画卷,实现美人文美环境、促创业促就业、乐百姓乐游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