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0
收藏
62
回复
140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68 天

连续签到: 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1#
发表于 2010-10-29 16:45:06 | 只看该作者
我好像很难确定我想要怎样的。可能遇见了就喜欢上了。
42#
匿名  发表于 2010-10-29 16:47:18
那你们都嫁到外地去吧,我要取湖南,四川的美女
皮肤好,有身高,又有身材,我的最爱.
43#
匿名  发表于 2010-10-29 16:54:13
苏杭的美女更加漂亮

签到天数: 3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7:58:06 | 只看该作者
赞成!
引用( 微微一笑 )
唉,是针对男生调查的啊,再开个帖子,调查一下我们女同胞想要什么样子..

45#
匿名  发表于 2010-10-29 18:06:57
小哈,
娶妻当娶客家女,嫁人莫嫁客家郎。客家男人真有这么差劲吗?
其实客家男人忠厚老实,勤勤恳恳,又孝顺。我不否认客家男中有败类,但是请别以偏概全啊!!

签到天数: 3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8:11:2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以偏概全,只是针对以上发言的总结。
引用( 时空网友 )
小哈,娶妻当娶客家女,嫁人莫嫁客家郎。客家男人真有这么差劲吗?其..

47#
匿名  发表于 2010-10-29 18:12:37
娶妻当娶客家女

特定的历史条和恶劣的山区环境以及沉重的封建枷锁,使客家妇女成为迵异于汉民族各系的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凭借一双“天足”, 从唐宋到明清,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赣南闽西到粤北岭东,从黄沙古道到山路田埂,无处不是她们艰辛的脚印。她们用涓滴的乳汁哺育着这个多难的民系,她们用勤劳,朴实和智慧延续着千年不衰的客家文明。
客家女是山区生产生活的主角。山区土地贫瘠,山多田少,农获不足于养家计。所以男人成家后多出外谋生,自古有男匠女耕的习俗,女人在家“輋頭岭尾”( 耕种田地),“ 家头教尾”( 教儿育女),“ 灶头锅尾”( 起居饮食), “针头线尾”( 缝补衣服),侍奉翁姑等等无所不事。到了农闲时节为帮补家用往往成群结伴上山帮人割草烧石灰换钱,或做“挑脚伕”。 清朝嘉庆年关,兴宁有条“盐铺街” 兴盛时挑脚伕有3000余人,当中大多是妇女。如陈其藻诗云:“毕竟勤俭方是计,卤粗莫笑种軬人” 便是其中风情的写照。 每到乡村田间随处可见到身背小孩,头戴凉帽,手扶犂耙,赤足在田中劳作的客家妇女。她们虽然劳作艰辛,却又乐观自得,黄遵宪在《山歌》载:“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返,歌声不绝。”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客家人艰辛的迁徙历程,致使客家女自古就少有缠足的习惯,她们素面朝天大足行路,身健体壮。清朝中晚期以两广客家人为主体发起的“太平天国” 运动,队伍当中便涌现了大批象洪宣娇,胡大妺等等“勇健过于男子,临阵皆持械接伏” 的巾帼英豪。
客家女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客家山区自古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指腹为婚” ,“盲婚哑嫁” 等陋习。以及“从一而终” 的清规。出于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及无以为报的愧疚,对夫家种种未知的恐惧,担忧,对兄弟姐妹的离别之情,对悲惨命运的无奈,无助,出嫁之日都有“哭嫁” 的习俗,哀怨凄切的山歌,字字带血,句句断肠,如“捱阿娘啊捱阿娘,平时阿女唔听话啊!亚娘以后莫记挂,阿娘教女句句真啊!阿女日日想亲娘!阿弟阿妺长成人啊!爷娘你要放宽心,阿女常会转屋下啊!常把阿娘寄在心”。路人听了侧目,石头听了流泪,送嫁的队伍往往跟着哭成一片,艰难成行。此外,东江流域和梅江地区很多男子从小被带到南洋海外谋生,家中操办婚亊只能用公鸡代夫与新娘拜堂。男人发达的则另成家室,偶尔寄回些小家用,而绝大多数则飘零异国,客死他乡,留下家乡的“结发之妻” 苦苦守望,终生无缘相见,至死时手里还揣着丈夫寄回的半张残照。
客家女是动乱社会的弱小者。山区自古匪多贼多,社会动荡。女儿出嫁时做娘的总会郑重地将一红布包交给女儿,里面包着一根平时扎头发用的银簮,再三叮嘱,遇流寇土匪可用来自卫甚至自尽以免遭欺凌,遇头风脑热可以和鸡蛋包在一起加热后拭身,效果甚佳,遇蛇虫咬伤可用来刺破伤口挤出毒血,遇夫妻房事丈夫出现“脱阳症” 时可用来扎刺尾椎处,使其转危为安。
客家女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受害者。清明或重阳祭拜祖宗时,妇女都不能在场,只有在厨下准备饭菜酒肉的份。吃饭时也不能与男子同桌就餐,只能等别人吃饱喝足,然后在厨下默默吃剩下的饭莱。祭事完毕分享祭肉时,只按男丁人头分摊,没有男丁的人家纵有再多的女儿也休想分到丁点祭肉,甚至还要忍受冷嘲热讽。分家分产同样如此。因此,致使纳妾和休妻现象非常普遍。种种的磨难与不公,很多父母宁愿在女儿刚出生时,便将其溺死也不愿养大成人令其受苦受难,受人冷眼。这种陋习在民国以前山区相当普遍。
如果说客家女也有最高礼遇的时候则莫过于“坐月子”时能喝到自已亲手用糯米酿制的客家娘酒。娘酒加姜用来煮鸡肉可以強身健体,散瘀活血,驻容催乳等功效,煮酒下姜时,如生男孩则切成丝状,若是生女则切成块状。礼遇的厚薄自然也与生男生女有别。但这必竟是对客家女最高的奖赏。所以客家妇女无论贫富,酿酒技术精益求精,这是唯一厚待自已的机会和特权。客家娘酒也因此成了客家人的美味佳酿。
“娶妻当娶客家女,嫁人莫贪金山郎”。 曾在客家山区长年生活的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其《中国的客家》中描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一群”。 时光流转,如今客家女的地位今非昔比,她们走出山道,走出田野,走进工厂,走进科学的殿堂······与男人们一起共谱客家历史斩新的华章。(作者:祥凯)

为客家男人正名。 [: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0-10-29 19:16:58 | 只看该作者
就象董卿一样聪明的女人所说,我在外再能干,回家也是个小媳妇娇老婆,饭不可能天天做,但家人生日那餐饭一定是我做;我不能天天帮老公洗袜子但是他换季的衣服我一定会整理烫好。女人要在外聪慧能干,有时可能家庭就顾及不了太多,但是家务不是非要亲自天天做才算贤慧。可以请钟点工定时打扫,或请个阿姨来帮忙,请个保姆也行,但是公公婆婆和老公的生日及假日还是要抽时间关心和问候,有时一份贴心的问候和礼物能抵上累得要死的家务来得讨巧。有些全职女人即使干得累趴了,但因为过于唠叨,不修边幅或疑神疑鬼,最后也不能得到爱人的理解。现代的贤能还是要有点技巧,有点狡黠,让你的家人能感受到你对家庭另一种的爱。还有一个前提,你的聪慧能干能给你较高的经济利益,如果你在外干得太苦了,回来还发脾气,却很少收入,那就乖乖回去当个全职太太,做好后勤让你的先生全力打拼吧。
49#
匿名  发表于 2010-10-29 19:34:13
如果老婆能力过人,收入可观,那我做个客家主男又怎样?去得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50#
发表于 2010-10-29 20:39:47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比较趋向于聪慧能干,共同但当,至于入不入得厨房,能进当然最好,不能进,这不还有我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