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我们村的‘光荣榜’出来啦,大家快去看啊!”今年高考放榜之后,这个消息一下子在五华县华城镇城镇村传开了。今年城镇村45名考生参加高考,考上一本的有3人,二本的19人,三A以及就读高职、技工学校的共16人,创历史纪录。</div>
<div> <br /> 城镇村,全村只有465户2229人,过去曾是有名的“问题村”,如今高考成绩为何却这般的好?原来,除了该村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之外,最关键的是村里有一位重视教育的村主任。</div>
<div> <br /> 周锦翔,小学还没毕业“文革”就开始了,那段岁月,教育的荒废,人才的埋没,父辈们生活的艰辛,使他立志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后,他下海经商,做过厨师,开过电脑培训班。1999年,他担任了城镇村村委会主任,今年4月份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认定城镇村要发展,还得依靠教育。他自己没读过几年书,但深知知识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div>
<div> <br /> 在周锦翔和村委会的带领和推动下,全村形成了重视教育的氛围。2002年以来每年村里都有十几名至数十名学生考上大学,恢复高考至今年5月,全村考入大学的共有367人,被誉为五华“秀才村”。</div>
<div> <br /> 记者在城镇村村委会办公楼二楼看到,一块制作精美的大学生“龙虎榜”挂在墙上,里面记载着1977年以来该村每一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姓名、家长姓名、考进的院校名称和目前的工作岗位。周锦翔手里还有张特困家庭基本情况表,详细记录了各个家庭子女上学的情况,对子女参加工作后脱贫的家庭则会作出特别注明。</div>
<div> 为激励学生考大学,周锦翔想了很多办法。</div>
<div> <br /> 上任伊始,他就筹备设立了教育基金,号召村民和乡贤集资,通过“入股捐息”的形式助学——捐款本金3年后退还,捐款所产生的利息则用于奖励高考学生。这一举动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一年下来,就集资了38万元,每年拿出一万多元利息用于奖励考生。</div>
<div> <br /> 从2005年开始,高考前每名学生都能领到20元钱“加强营养”。村委会还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基金会章程》和《教育基金实施办法》:对考上一本的,奖励200元;二本150元;进入专科入围线且录取就读的,奖100元;没入围也就读的,奖50元。村委会将每年的8月28日定为颁奖日,当天,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胸佩红花领取奖金。</div>
<div> <br /> 为鼓励村里的学子上高中、上大学,村里对每个上高中的学生都进行跟踪,高考前,村里都要组织召开家长会,提醒家长协助考生减轻压力,科学应考。高考过后,村里都要召开高考总结大会,表彰高考优秀生,并对下一年的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准备。</div>
<div> 村委会把每年的高考“光荣榜”都会在五华县镇村信息网上发布,同时也以短信的方式发给乡贤,让他们了解家乡教育的发展情况。</div>
<div> <br /> 对未考上大学、未考上高中的学子,村委会实行包干管理,鼓励他们学一技之长去闯荡社会,同时会在生活上给予照顾。今年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的孔圣康,去年只考了498分,今年复读考了580分。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当初选择复读有着巨大的压力,周锦翔多次上门了解情况,给他排忧解难,鼓励他继续努力。</div>
<div> <br />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在周末和假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周锦翔从乡贤捐赠的教育基金里拨款设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网点和图书室,免费让村民及青少年上网看新闻、查资料、阅读等。他安排村委会专人负责更新网站内容,充实图书室,在全村营造了尊重知识、勤奋读书的良好氛围。</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