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是什么?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13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9-6-13 20:1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网络 

当今,有部分影友在摄影“发烧”的过程中,专注于研究相机的功能,追求相机的高档次。然而国外的摄影者在这一点上与我们的影友恰恰相反,他们会很聪明地把投入的资金平均分成两半,一半用于购置器材,一半作为以后创作的费用,并且购置器材比较注重其实用性。因为国外摄影者知道,摄影者的根本是创作作品,而器材只是创作的工具而已。

在中国,或许是因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谆谆教诲的影响,或许是因中国人特有的虚荣心教唆,或许是因摄影界普遍存在的“浮躁”,才使许多的摄影者没有真正理解“相机只是工具”的基本道理,更没有理会拍出佳作与相机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定论,而是一味追求相机的高档次,一味在镜头的解像力上“吹毛求疵”。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把手中拿的相机作为自己在摄影艺术领域的身份和建树的象征,觉得拿个普通相机“掉价”。

  由于上述现象作崇,直接导致了摄影界“高器材、低素质”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摄影者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正是因上述原因,不仅使中国摄影浪潮从80年代末期的顶峰大幅落向低谷并长期振荡、低迷,也是驱使摄影创作领域大肆“刮风”、“热浪”迭起的根源所在。

  每每一个摄影比赛结束后,许多的摄影者不是拿着自己的作品与获奖作品找差距和不足,而是一门心思琢磨获奖作者使用的是什么相机、什么镜头。“瞧,咱用这‘老八口’的理光,累死也拍不出能拿大奖的片子,还是赶紧攒钱买尼康吧!”“要是我端着徕卡,保准也拿个金奖!”一些有了一定建树的“大腕”在影友交流时也经常说:“镜头还软点儿,相机也该换专业的了,否则影响进步。”这类的感叹不绝于耳,更为那些为“唯器材论”的庸者提供了换机的理由。

  试想,现代高级相机的许多功能从设计之初,就是考虑了其性能的综合性,兼顾了最广泛用户共同的需求目的,因此其许多功能是综合“口味”。对于某一个摄影者而言,有些多余的功能却是其所需的。这种兼顾性,是相机生产厂家为了其产品能够迎合众多用户的需求,赢得广泛的市场需求的商业行为。在相机上设计“个人风格”的目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摄影者不同习惯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弥补措施。摄影者如果在购机前没有理性地为自己的需求很好定位,一味追求高档次、高性能,就必然会花冤枉钱,而使许多的功能闲置。

  摄影界的“浮躁”风刮了有年头了,但是一直没有减退的趋势。这种“浮躁”的表现,依笔者之见,就在对手中使用的相机肆无忌惮,不切合实际的攀比上。或许是社会生活的改变,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带动了摄影者观念的更新,一些刚刚“入道”的新手,没玩多长时间,已经从凤凰到佳能、尼康,并整日琢磨何时买徕卡,哪年够哈苏。而玩了几年的“资深”者,更是作品没出几张,家中已是相机“博物馆”了。很大一批摄影者,平时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而是把摆弄相机作为自己的乐趣,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笔者人为,近年专业摄影器材店丰厚利润的取得,与众多影友“高烧”不退的换机热不无关系。

  摄影艺术修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摄影创作更需要探寻者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恒心。在摄影圈内,许多人以“发烧友”自居,本无可厚非,但摄影者在器材上“发烧”的现象实在令人堪忧。这种“发烧”本身就是一种过激行为,因为摄影者对器材的“发烧”,必然扭曲其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和探索的执着,从而导致自己在“唯器材论”的误区中难以自拔,最终泯灭了在摄影领域“有所建树”的志向,使正当的爱好失去其原本的“真谛”。

  在此,希望那些因“唯器材论”而迷失方向的影友,在拿起相机时能够扪心自问:相机是什么?以使自己能早日“迷途知返”。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09-6-13 20:14:27 | 只看该作者
相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回忆~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09-6-14 15:44:3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记录。其次才是美,艺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