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珠江源头第一鱼” 距今约3.9亿年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1073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2-22 17: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珠江源头第一鱼” 距今约3.9亿年
图为朱敏院士介绍约3.9亿年前“珠江源沟鳞鱼”化石发现及研究成果。
图为“珠江源沟鳞鱼”生态复原图。(拟石古生物可视化实验室 绘图)

图为正在绘制中的“珠江源沟鳞鱼”复原图

   图为朱敏院士在拟石古生物可视化实验室,背景为鱼类相关演化研究建模。图/CNSphoto 孙自法 摄

   2025年2月21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接受采访透露,被誉为“古鱼王国”的云南曲靖最近再添古鱼新成员: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首次发现“珠江源头第一鱼”——约3.9亿年前的沟鳞鱼新种化石命名为“珠江源沟鳞鱼”,进一步研究显示,“珠江源沟鳞鱼”与哈萨克斯坦的沟鳞鱼化石亲缘关系较近,构成沟鳞鱼“姐妹群”。这项重要古鱼发现研究由朱敏院士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发表。朱敏院士当天对“珠江源沟鳞鱼”等化石发现研究进行科普介绍与解读。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7:51:57 | 只看该作者
海拔最高海洋馆为动物做“体检”
图为工作人员为鲨鱼投喂饵料
图为工作人员检查海狮前鳍
图为工作人员为海豚做“体检”
图为工作人员为企鹅做“体检”。

图为工作人员检查海豚视力。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2月19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综合旅游度假区海洋馆内,工作人员对馆内动物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便于掌握动物们的身体状况,为更优质的饲养和护理提供依据。该馆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综合海洋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7:56:17 | 只看该作者
图为工作人员为海豚做“体检” 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图为工作人员检查斑海豹皮肤状况
图为工作人员检查绿海龟鳍足。

图为工作人员检查海豚皮肤状况

图为工作人员给海狮做“体检”

   2月19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综合旅游度假区海洋馆内,工作人员对馆内动物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便于掌握动物们的身体状况,为更优质的饲养和护理提供依据。该馆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综合海洋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0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2-22 18:07 编辑

【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的神奇动植物】会跳舞的“花仙子”
“昆虫皇后”兰花螳螂(资料图)。新华网发(张芸源 摄)


在神秘多姿的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

生活着一位“伪装大师”

想象一下,在茂密的雨林中

一朵娇艳的“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仿佛在跳舞一般

凑近一看,竟然是一只昆虫

是不是很神奇

没错,它就是兰花螳螂

春季,正值兰花螳螂出生的季节

当这个神奇的小生命在雨林中诞生

会与雨林的生态系统产生怎样奇妙的反应呢

不妨通过本期节目认识一下

这位会跳舞的“花仙子”

螳螂家族里的“颜值担当”

大家好,我是亚洲象“景景”

是一头生活在

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西双版纳片区的亚洲象

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揭开兰花螳螂的神秘面纱

兰花螳螂学名叫冕花螳

别看近年来关于兰花螳螂的消息不少

但其实它们并不常见

想要看到野生的兰花螳螂

运气和缘分是必不可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08:52 | 只看该作者
初见兰花螳螂

就像邂逅了一场雨林中的梦幻奇迹

它的身形轻盈优雅

四片修长的步足宛如精心雕琢的花瓣

其身体主体洁白似雪

而在这洁白之上

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粉红与金黄

花螳螂在生长过程中

还会不断变换颜色

初生幼体的兰花螳螂

通常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

在第一次蜕皮之后

它们的体色会转变为

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

到成虫阶段

粉红色会逐渐消失,出现棕色的色斑

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1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2-22 18:14 编辑

当然,它之所以得名兰花螳螂

并不仅仅因为与兰花相似的颜色

其外形也与兰花十分相似

当它们停在兰花上时

足以与其融为一体

当它们动起来时,就像随风摇曳的兰花

宛如在跳舞的“花仙子”

正因如此

兰花螳螂也是螳螂家族里的“颜值担当”

还有“昆虫皇后”的美称呢
兰花螳螂伪装成花朵隐匿在石斛花之间(资料图)。新华网发(陶平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1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2-22 18:16 编辑

伪装与生存的“艺术”

兰花螳螂的头部小巧玲珑

一对黑溜溜的眼睛就像两颗灵动的小黑豆

时刻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当它静止在花朵上

触角微微摆动

恰似花蕊在风中轻颤

让人很难分辨究竟是花还是虫

这种独特的外形可不是为了好看

而是它们生存的秘密武器

为它们成为捕食能手创造了绝佳条件

兰花螳螂是肉食性昆虫

它们主要以果蝇、蜜蜂、蝴蝶等小型昆虫为食

在捕食时,它们会耐心地潜伏在花朵间

利用自身的伪装

一动不动地等待猎物自投罗网

一旦猎物进入攻击范围

兰花螳螂便会瞬间出击

用强有力的前肢牢牢抓住猎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17:45 | 只看该作者
兰花螳螂喜爱温湿度高、植被茂盛的地方

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西双版纳片区和普洱片区

成为它们理想的家园

它们可以与周围的花朵融为一体

这不仅能帮它们躲避天敌

还能巧妙地吸引猎物

当小昆虫被这朵“美丽的花儿”吸引时

兰花螳螂就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发动攻击

整个捕食过程就像一场精彩的“机械舞表演”

除此之外

兰花螳螂还有一项隐藏技能——滑翔

研究发现

它那独特的花状腿瓣在滑翔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让科学家们对这种神奇的生物有了新的认识

无论是伪装还是滑翔

兰花螳螂都让人惊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19:28 | 只看该作者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

兰花螳螂不仅是雨林中的“明星”

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花螳螂多在白天活动

夜晚则会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休息

而且,它们具有一定的领地意识

会守护自己栖息的那一片花丛

不允许其他同类轻易闯入

兰花螳螂停留在树干上(资料图)。新华网发(马丽芳 摄)

兰花螳螂的存在体现了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模式

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它也成为

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健康的重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21:02 | 只看该作者
伪装成花朵隐匿在石斛花间的兰花螳螂(资料图)。新华网发(马丽芳 摄)

尽管兰花螳螂十分神奇

但它们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

所以,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神奇的小生命

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让热带雨林的奇妙故事继续书写下去吧

(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康静

执行策划:柴静 徐华陵

文稿:柴静

制作:徐华陵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