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8-18 16:23 编辑
随着三伏天的即将到来,高温已成为盛夏时节的“标配”。作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阳西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千百年来,当地群众制作出多种美味的凉品应对酷暑,有些还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行列。
塘口镇土茯苓膏
盛夏时节,土茯苓膏以其解暑降温、除湿祛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在塘口镇,当地群众以该镇出产的纯天然野生土茯苓为原料,秉承着传统方法制作土茯苓膏。如今,塘口镇土茯苓膏制作技艺已成为阳西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当地一张亮丽的富硒美食名片。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强抗氧化、抗衰老、抑制癌症和心血管病,以及有效提高免疫力、对重金属解毒等功效。2021年,塘口镇1530亩土地被中国地质学会认定为全国首批富硒土地。 据非遗传承人介绍,制作土茯苓膏的原料取材难度较大,必须经过清洗、去皮、机器碾成渣状、揉捏、过滤,才能熬制土茯苓膏。尤其是揉捏过滤工序,因为是纯手工操作,需要揉捏三四个小时,静置沉淀后再换几遍水,才能进入熬制工序。 经过多道工序细细打磨而成的塘口土茯苓膏,晶莹别致、脂润如滑,切开后浇上糖水,膏的香醇与糖的香甜碰撞在一起,使土茯苓的特有味道在口腔慢慢化开,是消暑的必备佳品。 黄皮凉果 黄皮是阳西盛产的一种水果,不仅有生津止渴的功效,而且食后喉咙甘凉,令人感到舒畅。在药用方面,黄皮还有消除腹胀、消食顺气、镇咳等功效。 300多年来,阳西群众不断传承黄皮凉果制作技艺,将黄皮这种夏季时令水果变成一年四季均可享用的佳品。在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中,来自阳西县的“黄皮凉果制作技艺”榜上有名,使这种传统民间美味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黄皮凉果制作以阳西特产的鲜果黄皮为原料。师傅精确把控制作时间、温度、湿度、水分,经过10多道工序并历时40余天,即可制成的黄皮凉果。黄皮凉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果肉颗粒完整、香味浓郁甘甜。 阳西地处南海之滨,常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黄皮的种植和生产,也为制作黄皮凉果提供了优质原材料。黄皮凉果采用阳西出产的优质黄皮和白糖、海盐等,在火候、温度等方面都有核心技艺,不仅爽脆可口,产品也符合国家食品标准要求。 阳西龟苓膏 作为阳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阳西龟苓膏制作技艺在当地历史悠久。作为一种消暑保健的凉品,阳西龟苓膏色泽晶莹剔透,食之滑润清爽,齿颊回甘。 据了解,制作阳西龟苓膏的主要材料有龟板、土茯苓、灵芝、石斛、甘草等10种,大多产自阳西地区。因为阳西盛产南药,所以也为制作龟苓膏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在制作工艺方面,阳西龟苓膏选取鲜龟板处理干净后,将朱砂炒灸去寒,再用灸好的龟板加水熬制,待龟汤完全出胶后取龟汤。取龟汤加入药材后继续熬煮,过滤熬好的龟汤加粉成型,待凉后成型打包即可。 文: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图:阳西县融媒体中心(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