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7-25 17:06 编辑
“安放心灵”的方式
今年62岁的阮琳还记得,女儿阮熙越的第一件作品,是小学二年级时在葫芦上刻画的菩萨佛手。那时,她正在埋头雕刻,女儿拿起案上敦煌文化的书翻着看,然后就模仿着画了起来。“她刻得太好了,我现在都记得当时惊喜的感觉。”阮琳说。
“耳濡目染”是这个雕刻世家传承艺术天分的方式。从祖父到阮熙越,每一代人的屋子里都有一个写字、看书、绘画的书案。孩子们的写写画画与雕刻创作总能得到长辈的鼓励。 这是在阮氏葫芦艺术馆拍摄的刻葫芦工具。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正是成长环境的影响,自小就喜欢写书法的阮熙越找到了与葫芦对话的方式,并沉浸其间。
葫芦雕刻的构思是对山水文化、自然人文、社会生活的吸收创作,而从每一个葫芦表皮的刮压打磨到构图绘画,再到反复雕刻和着墨填色,都是一步都不能错的“炼心之旅”,需要的是定心、细心、耐心。
“刻葫芦是我安放心灵的方式。”阮熙越说。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在阮式雕刻葫芦研习所,人们仿佛能一眼看尽世界上最多的葫芦:形态上大的小的、圆的椭的、长的以及长疙瘩的;图案上有动物人物、诗歌名篇、自然风光等;功能上可以戴的穿的、摆的挂的……环肥燕瘦的雕刻葫芦与大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实现同频。 阮氏葫芦艺术馆主理人阮熙越在工作室内刻葫芦。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要让传统技艺保持传承与活力,最重要的是实现大众流通。”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阮熙越决定探索葫芦雕刻的市场化道路。
父辈们都倾向于满工作品,用精雕细琢和慢条斯理来打造昂贵的精品。阮熙越则喜欢丰子恺的风格,用拙一点的笔调勾勒意境,给想象留余地。
早在几年前,《旅行青蛙》这款游戏深受中国年轻人喜欢,她尝试以旅行青蛙的形象为主题创作,意外走俏市场。慢慢地,她将更多动漫作品、“网红”文物等融入创作,并结合文创产品做出葫芦镜子、配饰、茶叶罐、包等,传达不同的生活态度。她还用泼墨山水的技法在葫芦雕刻出泰戈尔的头像,用中英文刻出《吉檀迦利》的诗句……
虽然家族传承历史悠久,但阮家却从不“独占”这份技艺。只要有人愿意静下来学,他们就愿意教。“文化是众人的事业。众人拾柴,文化这把火才能越烧越红火。”阮琳说。
今年以来,阮熙越平均一周接待前来研学的人数超千人次。阮熙越说,很多孩子在接触到葫芦雕刻后,由衷发出“怪不得这是非遗”的感慨,这让她觉得很感动。 阮氏葫芦艺术馆主理人阮熙越(右一)与母亲阮琳在工作室内讨论创作思路。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如今,受阮熙越的影响,已经退居二线的阮琳学习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年轻人交流,并为女儿的文化创意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每一代手艺人都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前人为我们立起了高高的旗杆,后人要让旗杆的根扎得更稳。”阮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