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78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5:3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3 15:34 编辑

   虎门税馆


  具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官厅,前身是“虎门税馆”旧址,后期税馆功能丧失后,成为上横档炮台的军事指挥中心。2022年7月23日,“虎门税馆”旧址被打造成为广东首家税史教育基地,通过活化历史遗产,讲述粤海贸易历史。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广东省首家税史教育基地——“虎门税馆”税史教育基地(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税史教育基地在“虎门税馆”旧址集中布展陈列,分为“开海通商·国门税馆”“远人贸易·税馆风云”“残垣熠辉·鉴往知今”“博古通今·税史名人”四个主题部分,以税馆征税一线关口和粤海贸易见证者的角色为切入点,围绕鸦片战争前后税馆设立发展、兴衰存亡的历程,以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串联,重点呈现自清朝开海贸易至今300多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融入世界进程中的荣辱兴衰。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虎门税馆”蜡像(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虎门税馆”展厅(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5:4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3 15:48 编辑

清代中叶的“粤东第一大港”

    很多人以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开始推行的“一口通商”政策,是规定所有外国人只能在广州通商,实际上并非如此。


  当时,中国沿海有粤、江、浙、闽四大海关,总领着四省各个港口。所谓广州“一口通商”,只是针对西洋各国,来自南洋、东洋的外国商人,仍然可以在其他港口进行贸易,而中国商人也可以远赴东洋、南洋各国贸易。


  但由于西洋各国正好走在全球发展前沿,清政府的政策终究阻碍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步伐,抑制了海洋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还是有一些沿海港口实现了逆境突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那时的粤东第一大港——樟林古港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樟林古港标志石碑


  毁于迁海令


      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北部,有片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唐代时是个海滨渔村,因“遍地樟木,从灌成林”而得名“樟林村”。宋代盐业鼎盛,著名的小江盐场使司便设在这里,专管沿海各地渔盐业课税。


  明洪武三年(1370年),樟林村遭贼洗劫。明军在当地建石城、设水寨、练水军、守边防,作为扼守闽粤水陆交通要冲的海防重地。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澄海县,樟林由原属饶平县划归澄海县。那时,韩江支流北溪上达潮州府城,下通南海。正好处在北溪入海口的樟林,已是渔鲜盈市的热闹埠头。



  明代为防倭乱,曾一度海禁,但自隆庆元年(1567年)解除海禁,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出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初,抗清主力在大陆遭削弱后,其余部集中于台湾和沿海各地,以郑成功部为主力。


  为防止内地人民与沿海抗清军联系,清政府于顺治八年(1651年)开始实行海禁,并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四年(1665年)先后颁布三次“迁海令”,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


  “迁海令”的实施,导致沿海良田和盐场遭到废弃,数百年航海成就毁于一旦,也给沿海百姓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当时,澄海被撤县,樟林港埠几成废墟,一向“耕海为生”的樟林人被迫流离失所。


  兴于展海令


   清康熙八年(1669年),海禁略有松弛,澄海复县。人民重返家园,重修石城,海关税馆、右营守备署等机构相继设立,樟林的渔业、盐业、航运业渐渐恢复。


  及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统一台湾,朝廷正式解除海禁,废除延续了23年之久的“迁海令”,次年发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


  开禁通商后,樟林商人纷纷造船出海,樟林航运业全面恢复。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樟林与暹罗的大米贸易,开启了当地的远洋事业


  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为应对潮汕地区的水灾和饥荒,朝廷允许外商来华售米,还鼓励本国商人前往暹罗(今泰国)采购大米。


  樟林商民群起响应,当地官府很快发展起一支远洋帆船队,远洋航海事业应运而生。从樟林古港出发的航线,由早期的“上溯津门、下通台夏”,逐渐辐射到东南亚诸国


  樟林的商船或北上苏州天津,贩回棉布、色布、干果、药材,或南下暹罗、印尼、马来西亚等南洋诸国,运回大米、木材等。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为便于管理船只,政府要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省沿海商船和渔船,必须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饰船头、桅杆,以示区别;海船两侧还要刊刻字号,写明某省某州县某字某号船。船头涂成红色的广东商船、渔船,被称作“红头船”。


  红头船可容数百人,载货几百吨,每年9月、10月间,乘东北信风出发,遇上好风,四帆如飞,顺风一个半月即可抵达暹逻。


  樟林古港作为红头船始发地,无数潮人先辈在此登上红头船,下南洋、闯世界。有的常年往返于故乡与海外,有的在陌生的国度繁衍生息,艰苦创业,在东南亚形成了举足轻重的潮商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到海外谋生的先侨,60%以上是从樟林古港出发。又有史料记载,从清道光二年(1822年)至咸丰八年(1858年)年间,旅居暹罗的华人从4万多人增至150多万人,其中88万多人,是从樟林古港乘红头船漂洋过海的潮人。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红头船

  因坐拥通江达海之便,樟林古港也吸引着各地商船纷至沓来。


  鼎盛时期,樟林古港的商船“往来如梭”“巨帆高桅如蚁集”,蔚为壮观,其港埠一度形成“八街六社”(后增建三街)的格局,号称粤东“通洋之总汇”,“河海交会之墟”。


  根据清嘉庆《澄海县志》的记载,当时广东每年收取税银43700多两,澄海一县就上缴11600两,占全省税收总额1/4有余。


  在广州“一口通商”年代,樟林古港通过对口南洋贸易,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粤东第一大港


  在1875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除了标注有天津、南京、厦门等口岸,“樟林”的字样清晰可见。

这是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

樟林古港旧址如今是潮汕有名的风景区


  19世纪初,因河道淤塞,樟林古港每况愈下。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汕头港被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同治年间,直面大海、可停靠洋轮的汕头港,逐渐取代偏于内陆、只能停泊木船的樟林古港。


  辉煌了百余年的樟林古港,最终变成了一个去海十余里的普通乡镇。


  在历史的选择下,樟林古港不可避免地成为过去,但其留下的遗产,可瞥见古代航海事业最后的风采。


  在今天的樟林,有粤东最大的天后宫——新围天后宫,长202米的新兴街,占地近6公顷的华侨豪宅——南盛里,每一处都印证着古港的昔日繁荣,生生不息的“红头船精神”,在樟林古港世代传承。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