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析名 祝圣何所指 大觉谁先觉
考究祝圣大觉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然而不妨先从其命名含义上作浅析。先说“祝圣”是什么意思?大概有两种含义:一是封建帝王祈祷祝寿,另一就是在佛诞日举行相关的佛教礼仪。而大觉寺中的“大觉”亦是佛教用语。在佛教或佛学文化中,“大觉”就是正觉的意思,也就是佛陀的觉悟。此等觉悟非一般境界,只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彻大悟之境,才能称之为“大觉”,即便是“菩萨”的境界仍是有限度的“自觉”,所以“大觉”就是修行达到了至高的境界。甚为可惜的是,原来的前殿正是祝圣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拆除了,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抑或其他圣像?遍查资料而不得,那么祝圣大觉寺的“祝圣”究竟是何含义,只能作一种逻辑推理,笔者以为两种含义兼而有之。
值得注意是,祝圣大觉寺始建于南朝萧梁普通三年(522),这里有“两个历史背景”是不可忽视:一是当时的君主梁武帝萧衍正是一位自以为笃信佛法,却常常行事颟顸的皇帝。譬如他曾多次舍身出家再由群臣捐钱赎回,以此来“资助”佛寺。上有所好,下则甚然,彼时全国佛教盛行,兴建佛寺成风,故有后来晚唐诗人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慨叹。那么在此背景下兴建的寺庙,自然少不了为当朝皇帝祈求长生功德之意。二是祝圣大觉寺始建于梁普通三年(522),其时正是禅宗史料记载达摩祖师东渡中国(梁大通元年即公元520年)的后两年。达摩祖师从印度大陆的海滨,由海路启程来到中国,在公元520年到达广州一带。那时的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更成为中国第一大港。达摩祖师乘船从海路到中国是没有太多困难的。其有无从广州乘水路到达过古程乡邑境内亦未可知。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禅宗第二十八代弟子、中国禅宗始祖,达摩把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笑而创立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禅宗思想带到了中国,受此禅宗教派影响而后有了祝圣大觉寺在梅州之“生根开花”,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三、遗存 寻她千百度 却在阑珊处
从历史遗存看,除建筑之外,祝圣大觉寺残留下来的诗文碑刻,可谓吉光片羽,少之又少。中殿及后殿内的石柱上亦有部分楹联石刻,但有的被覆盖,有的因岁月侵蚀风化而字迹难辨,除非请专人拓印下来才能看清。目前保存下来的中殿大门石柱楹联相对完好可辨。上联是“佛焕轮光,说法衣传真觉地”,下联是“堂开寿域,祝厘经诵早朝时”。这是鹤顶格对联,即上联第一个字是“佛”,下联第一个字是“堂”,以前这个地方就叫“佛堂”也就是中殿。落款是“道光辛丑春月毂旦 翰林院编修载广西道监察御史黄仲容敬题并书”,这里“毂旦”就是“吉旦”之意。
此处需多提一笔的是,佛堂大门石刻楹联撰写者黄仲容,为望杏坊上市黄泥墩人,字纫兰,号雪蕉,清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工书法,尤擅小楷,有“黄小楷”之称,著有诗文集。他一生不阿附权贵,淡泊自守,书法独步一时。黄仲容故居都察院至今尚在,面积约1000平方米,还有醉经居,与都察院并列一体,其中“都察院”给四个儿子居住,“醉经居”则给四个弟弟居住。两座屋间隔不足一米,远看似一座四杠楼。
笔者在查考民国时期王漱薇所著《梅联最话》时发现,在辑录祝圣大觉寺楹联时,除上述提到佛堂的黄仲容这副对联外,亦录入其他四副楹联,其中两副无款识,另两副则有,内容均旨在阐发禅宗佛法,开示世人不必“着相”,宜破除“我执”与“法执”,应尽早明了“空性”而得到“大自在”,其意旨与佛陀所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阐述的禅宗思想相呼应,内容精彩,兹录如下:
梅城西大觉寺,建于前五代萧梁普通间,古刹也,殿檐楹云:试敲木鱼声。声只说觉觉觉;日搫金钟口,口都道空空空。又慈凤翻贝叶,法雨润菩提。均无欵识。黄雪蕉侍御仲容云:佛焕轮光,说法衣传真觉地;堂开寿域,祝厘经诵早朝时。清康熙初程令王仕云建祝圣殿于头门内,故对句云然,萧廖洲大令斯铭殿楹云:觉世无多,屏却妄缘,便得六根清净,法门不二,静参真谛,从看十行圆通。后殿署曹溪别院,萧敬齐茂才缉熙云:清静身,清静心,合掌躬敬阿弥陀,离空空一切非相,一切非法:优婆夷,优婆塞,稽首皈依观自在,愿世世与佛有因,与佛有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