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218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2-26 15:29: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26 15:50 编辑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蓝靛制作过程:在靛塘中加入石灰水搅拌,刮去泡沫。图自网络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图为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苎麻。 图自网络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客家女子一袭客家蓝,活泼而端庄。宋客摄于江西省龙南市

   ■宋客 文/图

   客家地区最流行的颜色,一定是蓝色。

   客家人最喜爱的颜色,也一定是蓝色。

   蓝,沉稳持重,通体透亮,洋溢着客家人奋发奋斗的文化气息,故蓝色又被客家人引以为自豪地称为“客家蓝”。

   “逢山有客,客必住山”。历史上,客家人大多居住在信息闭塞、道路不畅的穷乡僻壤,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在土里艰难刨食。客家地区崇山峻岭,水质清澈,天空蔚蓝。客家地区层峦叠嶂,林深竹茂,田野广阔,植被湛蓝。客家地区以稻作为主,辅以地瓜、红薯、大豆、瓜菜、野果等藉以果腹,以及种植烤烟、制作粗茶、出产土纸等于集市交易后获取微薄收益,过着自给自足的朴拙生活,而承载客家人生产、生活的垄田、洼地、溪涧无不打上碧绿深蓝的印痕。

   如果说,这些自然界的“蓝”还不足以诠释“客家蓝”的全部意涵,那么,客家人的服饰及其布料的织造、浆染、漂洗、缝制所寄予的“蓝”的情结,则一定是客家人所独有。

   不信,且看客家人的服饰十之八九以蓝为主。艰困的自然环境,太需要耐脏耐磨、便于换洗、不易污秽的粗布蓝衣裳来应对。实用,永远是生活方便的首选,也是心理层面的情感归依。

   农耕时代,服饰的布料主要靠山间种植的苎麻提线织造。客家地区沟壑纵横,平地极少,土地贫瘠,苎麻作为一种多年生且经济实用的灌木,不拣肥瘦、管理粗放,最适宜山间盆地野蛮生长。苎麻纤维度高,高约1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布短糙毛,其筋(骨)成为农家针头线尾的必备。(三国—吴)学者陆玑曾在《草木疏》中对苎麻进行注释:“苎,一科数十茎,宿根在土中,至春自生,不须栽种。荆、扬间岁三刈,官令诸园种之岁再刈,便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浓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用缉布。”(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有“布”的词条:“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苎麻)剥其皮可以绩布。七月、八月采。”可见,苎麻提线织布的历史可谓久矣。

   清康熙年间武平举人林宝树在《一年使用杂字》中,也对客家地区的织布、染布手艺有过精彩的描述:“织布师傅又如何,脚踏楠机手抛棱。牵得绉纹入簆齿,羹湖上刷用钩拖。又有祖传老染坊,青绿赤白黑和黄。毛蓝棱布洋青色,爱过碾石打到光。”苎麻出身卑贱,无忧无虑,“宿根在土中,至春自生,不须栽种”,只要有土地,就一个劲地疯长。农历七八月收割后,便剥其表皮,得其筋(骨),蒸煮去杂后,便可得到洁白的丝线用于织布。织布的机器叫“楠机”,脚踏楠机,经纱在一开一合中输出,再用梭子带动纬纱在上下开合的经纱开口中穿过,便织成布。织成的布幅都是白色的。显然,白布不适宜做衣裳,只有把白布染成各种颜色的布料才能做成各种式样的衣裳,于是,客家地区又有了染布这一行业,通过染料煮沸漂染,什么颜色的布都可以染成,其中蓝布成为客家人的最爱。“毛蓝棱布洋青色,爱过碾石打到光”,说的就是这个套路。

   染布的原料叫靛青,也叫蓝靛。这是一种能提取染料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80厘米,有灰白色毛。靛青的种植同样粗放,不择地力,在客家山村随处可种。靛青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所谓“青取之蓝而青于蓝”,说的就是靛青从草本到晶块、粉状的提炼过程。清康熙、雍正年间,闽西大量客家人迁至浙西南、湘赣边落业开基,最原始的动力就是看中这里连绵不绝的低矮山丘可以大量种“菁”,以至于成为一种产业。据从上杭蛟洋华家迁至浙江遂昌的华氏后裔华贞隆写的《种靛招山客》一文,对从连城迁往遂昌的巫氏族人几代人开辟山场、大量种菁、提取蓝靛发财致富的过程有详细介绍,“农历立冬至小雪时节,是收割菁苗的季节。将菁苗连叶带杆五百斤左右一塘次,放水浸泡3—6昼夜,捞去浮渣。将石灰水舀入双耳木桶内,放入靛塘左右摇晃,使石灰水旋转式渗入大塘中。另三五人站在塘边用扁形六齿的靛青耙,不停地按、压、捅、打,使靛青水汁与石灰水产生化学反应,泛起浓浓的泡沫。搅动至靛青水变成蓝里透着红丝的色彩,用竹枝扑去泡沫,过夜沉淀。次日,捅开靛塘中部孔洞,放掉上层大半塘废水。下半塘较浓液体引入靛青池,用绢制卷筛一遍一遍筛去残渣,再沉淀。待池内靛青液浓缩至类似豆腐块,呈现黑里透着蓝色的胶质物,便是成品。”提炼后的靛青成晶块或粉状,便是上等染料。

   用苎麻织成的白布经靛青漂染(蒸煮),变成了蓝色的布料。

   且看客家服饰,不论男女老幼,一身穿戴,均以蓝色粗布为主。围裙、齐头裙、背包、伞袋、帽子、东头帕、布帘等等,无不以蓝色为主。蓝,是客家人的标配,也是客家乡愁镌刻在心灵深处的深情记忆!

   即使步入现代生活,“客家蓝”仍宠惠有嘉。且不论客家的天空瓦蓝蓝,客家的田野海蓝蓝,客家的服饰晶蓝蓝,就看客家女子一袭蓝衣裙,缀以细碎的桐花瓣,穿行在喧嚣的都市,显得那么贤淑端庄,持重安详,仿佛五彩斑斓、光怪陆离都黯淡无光。

   “ 客 家蓝”,一道最美的人文风景,客家人的精神礼赞!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5:5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26 16:04 编辑

穿在身上的客家文化——客家蓝衫

   “衣、食、住、行”是维持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和基本需要。其中排在首位的“衣”,既是人们保暖蔽体的必需物品,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作蓝衫绲双襟,步步连来爱钩针;步步钩针妹刺个,着在胸前挂在心。”这首客家山歌唱出了梅州客家人传统服饰蓝衫的模样。


  对于客家人而言,蓝衫既是他们对衣服的最初记忆,也是传统文化和客家精神的集大成者。蓝衫与汉服一脉相承,又与岭南本土服饰相融,见证了客家文化的变迁。朴素简单的装饰和颜色便于劳作,布料、染料取材于大自然,防虫保暖效果极佳……这些无不彰显出客家人节俭、朴素、勤劳、聪慧的性格特质。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客家蓝衫。 魏金华 供图


  时代的变迁让蓝衫成为了压箱底的衣物,客家传统的织、染技术也变成了历史书上的文字。而随着客家服饰和客家染布技艺等成为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正想方设法恢复传统技艺,将客家蓝衫的织染技艺运用在工艺品的制作上,让其重焕生机。


   见证迁徙历史


   体现客家人勤劳包容的性格


   “我们小时候还能看到一些扎染工人挑着扎染桶在村子里走街串户,有需要的人家把已褪色的衣服拿出来,放在桶里泡一泡再晾干,衣服又恢复如初。”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是客家人,回忆起儿时穿着的客家蓝衫,衣服如魔法般焕新的乐趣让他印象深刻。

  

   虽然如今在日常生活中已难觅客家蓝衫的踪影,但作为客家文化的专研者,肖文评对蓝衫的研究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年来,我走过梅州许多乡村,客家人的衣橱里,一些村庄的蓝衫晾晒石头和客家人的记忆里,都留存着蓝衫的印记。”

  

   客家服饰项目的梅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魏金华,也是客家服饰的研究者和收藏者。其在梅州地区各乡村收集馆藏清代、民国时期的客家服饰系列实物己达2600余件/套,拿出他珍藏的客家蓝衫,不难发现其与汉服有着相似之处。

  

   历经一路动荡,流离他乡的客家人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客家文化里依旧沿袭着许多华夏特色。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服饰,其底蕴也是由汉服变迁而来。

  

   起源于黄帝时代的汉服,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衣领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这是其他民族服饰中所没有的。

  

   而客家蓝衫的一大特色,便是大襟,保留了汉服交领右衽的特色,并延伸出琵琶襟、对襟等形式。其中琵琶襟大多用于背心类的服装或者冬装,而对襟就像古建筑的大门两片对开的形式,通常为一般男性的外衣或大褂的开襟样式。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中华民国提花质客家男人琵琶襟长袖衫。 魏金华 供图


  清代“嘉应州复兴店钟熊文染坊”牌匾和服饰广告印模的原件中,对客家服饰的样式就有着清晰的记载:大襟衫、对襟衫、琵琶襟衫、大裆裤、官帽、童帽等,女服包括长袖大襟衫、短袖大襟衫、琵琶襟衫、大裆裤、百祤裙、头饰用品、女红工具等。

  

   “客家服饰历史悠久,唐末及两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南迁,客家先民把优秀的中原文化、风俗带到了粤闽赣,并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交融。经过充分的传承、发展,创造了简洁大方、舒适耐磨的客家服饰。”肖文评认为,客家服饰是传承汉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0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26 16:05 编辑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清代镶绲如意云头客家妇女大襟衫。魏金华 供图

   与传统汉服等级深严的类型风格不同,客家传统服饰往往淡化了等级的特征。如大襟衫、大裆裤是客家人的常服,这种常服客家人居家休闲时穿它,赴亲戚朋友家做客时也是这样穿着,外出到公共场合还是这样穿着。

  客家地区城镇一到墟日,所看到的人们都是穿戴形制样式相同的服饰,单从外表打扮上,是很难区分出人们的身份和官阶等级的。

  即使是女性的服饰,也都为简单的花色和纹饰,仅在当新娘子时才穿上红衣裙。日常便服、居家休闲服只是在袖口缝上几圈环饰或在衣襟边上镶些滚边,并不包含等级含义。

  妇女的披肩、围裙、绣花鞋、结婚礼服,常绣上一些寿字纹、鱼纹和牡丹、百合花样,也只是取其长命百岁、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

  就如清乾隆十五年王之正纂修的《嘉应州志》卷一《风俗》所记载:“中上人家妇女,纺织、缝纫、粗衣、薄粧,以贞淑相尚。至村乡妇妪,槌髻、裳,任田园诸务,而甘淡泊,服勤劳,其天性也。”

  “耕读传家是客家人千百年的血脉遗留,无论是读书还是耕作都需要简单、轻便的服饰,客家蓝衫便是代表。粗衣麻布、没有过多的装饰,体现出的便是客家人勤劳、淡泊、至简、和睦、包容的性格。”肖文评说,客家蓝衫是客家人生活习俗和秉性的结晶。

   取材于大自然

   蓝染是蓝衫制作技艺之魂

  在梅江区长沙镇小密村,李海燕在其工作室里将一块长宽各为30厘米大小的麻布叠起来,在麻布中间夹着圆形和五角星形的木块。然后利用固定器将其稳固,并用丝带将麻布捆紧。

  在完成前期创作后,李海燕来到扎染间,只见房间里有两个巨大的方形塑料桶,盛满了湛蓝色的液体。戴上手套的李海燕,拉紧丝带将麻布放入桶中。约3分钟后,麻布被取出,此时麻布呈现出的是草青色。李海燕张开麻布重叠之处,让麻布与空气充分接触。不一会儿,麻布因氧化而变成了湛蓝色。

  “青出于蓝胜于蓝。”重复多次浸泡和氧化的步骤,麻布最后取出已不呈现青色,而完全变为湛蓝色。李海燕将麻布松绑,在清水下洗净多余的染料。挤干多余水分之后摊开麻布,圆形和五角星形木块所覆盖之处的白色图案点缀在蓝布之间,放在户外晾晒,与蓝天白云相映衬,成为一道风景线。

  李海燕是客家服饰技艺植物土法染布项目的传承人。

  热爱客家文化的她,毕业后从事与非遗传承记录相关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了解到了充满客家地域特色的客家蓝衫,并认识了一名在大埔生活的老人。她知道老人仍掌握着蓝衫的织染技艺,便向其拜师学艺。

  “通过结合收集的材料和师傅的教授,慢慢地便掌握了蓝衫的织布和染布技艺。”李海燕说。

  地处华南地区的梅州,气候适合麻、葛、蓝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而产桑的产量比较少,客家人就地取材,制作出以麻为布料、蓝草为染料原料的客家蓝衫。

  清光绪二十四年吴宗焯修、温仲和纂《嘉应州志》卷八《礼俗》对此曾有记录:“嘉应风俗,质实勤俭。”“以麻裁衫,如对襟褂,长称之大袖,缘领。”“麻衫,以白布裁,衫如袍,腰衽开缝,前后不开缝。”

  染布技艺是客家蓝衫制作之魂。一件蓝衫的成败,通常与蓝草的配置和扎染时的技艺有着莫大的关系。“蓝染看似简单,但非常考验操作者的技艺和熟练程度。”肖文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06:27 | 只看该作者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手艺人在制作大型蓝染工艺品。  李海燕 供图

  客家蓝衫采取的是天然染模式,即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中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的工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诗经》中就记载了人们采集蓝草、茜草、栀子等植物染色的历史。

  蓝衫的染料原料用的是蓝草。蓝靛是蓝草植物的叶茎(即板蓝根)经水解发酵制成的泥膏状染料,亦可干燥加工成团块或粉末。实际上,蓝靛是全球分布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天然染料。

  蓝染是传统天然染色中较为复杂而神秘的染色方法,并不采用常见的煎煮法,而是使用还原法(传统主要使用微生物)。

  过去,人们夏天穿麻做的夏布,冬天穿棉做的土布,进入秋天就开始准备过冬的衣服了。而蓼蓝夏季开花,到了立秋时节叶片成熟,汁浆才变得饱满。民间智慧恰巧采用的是最简便经济的方式,将难以保存的鲜叶中的蓝靛素封存在靛泥中,以便长期使用。

  旧时客家人在山区开山种蓝,种植的蓝草有两种:大叶为马蓝,名大青;细叶为槐蓝,为小青。

  有民族学家认为,种蓝业的习俗和技术来自于土著民族的畲族和瑶族,而为客家人所接受并发展。种蓝业的发展,使得客家人的服装多以蓝色为主。

  客家人在农历七月将蓝草放入桶或缸(土陶缸)里,用水浸泡7天,泡出蓝汁。每一石蓝汁浆液加入石灰5升,搅打后蓝靛凝结;水静止,蓝静沉积于水底。完成制作,即得染布原料蓝靛。

  根据原料调配的多少,可以把布染成深蓝、中兰、浅兰、灰、深灰、青、月白等各种颜色。

  “因为蓝草本身就是中草药,有抵御虫害的作用,所以客家人穿着蓝衫在地里干活也能有效地抵御虫害。”肖文评说,无论是布料还是染料原料,蓝衫采用的都是大自然的原料,体现的是客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传承土法染布

  制成工艺品广受好评

  从一个小盒子里取出一片蓝色的裁衣划粉,右手捏紧,然后沿着左手的直尺慢慢地画线。衣服模样出现后,再以左手轻轻按在布料上,右手抓着剪刀轻轻沿着线剪开……

  老人曾宪从仍旧保留着客家服饰的制作技艺,他在梅城老街上开了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服装店,3台老古董衣车见证了那蓝衫流行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09:16 | 只看该作者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手艺人曾宪从仍掌握着客家蓝衫的制作工艺。 受访者供图

  曾宪从回忆,刚开店时还有许多人会找他做衣服,而今已没有人再来做蓝衫了。“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随着化纤布料和工业染料流行,人们逐渐抛弃了工艺复杂且单调的天然染。”曾宪从说。

  有着“小南京”之称的兴宁市中心,至今仍留有一条集中贩卖布艺的织布街。从之前大小商铺主要以蓝衫为主到如今都是化纤布料等产品,这条街也见证了蓝衫由盛转衰的历程。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蓝染上色的布艺产品。  李海燕 供图

  “从前,周边客家地区和一些居住着大量客侨的国家,都会前往兴宁批发蓝衫或布料。如今已难见到这样的盛景了。”肖文评不无遗憾地说。

  客家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将其恢复为客家人日常生活服饰,批量制作和销售已不可能也无必要。只能让客家文化典型代表客家蓝衫消失在时间长河中吗?实际上,梅州各界人士也在不同领域探索着客家传统服饰传承问题。

  目前,梅州市县各级已将客家传统服饰项目及客家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纳入非遗项目,培养传承人,传承客家服饰技艺精髓。

  而在客家博物馆、客都人家等客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都设有客家传统服饰展厅,向来往游客介绍客家服饰的特色和优势,将客家传统服饰留存在人们的认知和记忆中。

  贵州蜡染技艺流传并闻名于世的历程,也被部分梅州人探索运用到蓝染的传承中来。

  如今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等地,蜡染制成的工艺品随处可见,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而游客也能在其间体验手工蜡染的历程。

  通过工艺品的贩卖和游客体验,贵州不断打响蜡染技艺的品牌效应,贵州蜡染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一项民族工艺。

  “客家蓝衫在当代可以作为游客拍照或旅游地展品展示的物品,成为日常服饰可能性不大。但客家蓝染的技艺,在当代依旧有可发挥和传承的空间。”李海燕说。

  李海燕与其合伙人将掌握的蓝染和织布技艺运用到工艺品的制作中。在其工作室,蓝染制成的围巾、帽子、香囊、布画等十分吸引眼球,蓝白相间的图案简约而美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12:39 | 只看该作者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将客家蓝染运用到现代工艺品制作中。 李海燕 供图

  其中几幅镶着相框的布画最为引人注目,画作中有围龙屋等客家文化元素。李海燕介绍,因传统蓝染为片染,比较难形成复杂图案。他们结合贵州蜡染的制作工艺,制成了蓝布上的画作,深受欢迎。

  “我们与许多客家风格的民宿、酒店等已达成合作,将蓝染制成的工艺品作为酒店装饰,达到传承和推广的效果。”李海燕说,下一步将把工艺品推向旅游景区等,作为纪念品来售卖。

  除了制成工艺品外,李海燕及其合伙人还在探索着更深一步的蓝衫传承。“我们从今年开始,召集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蓝染体验活动。每周都有十几二十个家庭前来体验蓝染工艺,并将自己制成的蓝染工艺品带回家。”李海燕说,下一步他们计划与学校合作,将蓝染技艺作为非遗课程推向中小学生。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参加蓝染工艺课程。  李海燕 供图

  在梅州之外,不少地区也在探索着客家蓝衫的传承。比如台湾地区,将客家蓝衫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制成价格昂贵的时尚单品,供喜爱蓝衫的人穿着或收藏。

  客家服饰在新时代融入新的血液,闪耀着新的光芒。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小朋友与自己做成的蓝染作品合影。 通讯员/受访者 李海燕 供图

  ■相关

  进贡专用布料程乡茧绸

  受气候影响,客家地区的丝绸产量低。因此客家人多用麻等布料制作衣服,蓝衫就是最为普遍的客家服饰。而梅州地区野蚕吐出的丝所制成的珍贵丝绸,上供于朝廷,普通人家较难使用。

  这种野蚕大量生活于兴宁罗浮,因而也被称为罗浮蝶。其吐的丝所制成的丝绸,被称为程乡茧绸(梅州古称“程乡”)。

  罗浮蝶结的茧大如鸡蛋,黄色有绉纹,丝质厚而坚韧。这种山蚕丝用土机织成黄绸布,“制为衣袍,数十年不敝”,此事最早见于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作为珍贵的物品,程乡茧绸上供朝廷,多制成官服,数十年都不会坏。

  后来由于山林的破坏,加上川茧的涌入、府绸的冲击,从此无人养蚕,程乡茧逐渐衰落,终至湮没无闻。

  据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介绍,罗浮蝶并未灭绝,有人前几年在梅县南口镇黄石仑山上仍发现其踪迹。

  来源:南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2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26 17:47 编辑

链接阅看:
灯光火 早夜连 蜡烛台 两边排 香炉内 檀香堆 桌围带 挂起来

图说“元初一”
(连载一)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编者按

   清康熙、雍正年间,福建省武平县举人林宝树获任海澄知县,未赴,回归乡里,耳闻目睹,对客家地区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民俗风情了然于心,于是创作了儿童启蒙读物《一年使用杂字文》。由于该读物按序时记述客家地区的时令节俗,开篇便是“元初一,早开门”,于是民间又称之为《元初一》。

   林宝树,字光阶,福建省汀州府武平县袁畲乡(今袁畲村)人,生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元初一》全文计4800多字,以闽西客家村落为背景,以韵文形式,用客家方言叙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清新隽永;文化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字里行间描述了客家人创业的艰辛,生活的艰难、积极的态度、放达的情怀。一经问世,便风行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深受民间喜爱、珍藏,成为了解客家文化、进行家风家教的经典读本。

   多年前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文联、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顺应时代特点,在原版《元初一》的基础上进行再提升——按叙事内容配画、点评、注音、注释,书名为《图说〈元初一〉》,并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正式出版。2018年12月进行再版。

   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保护、弘扬客家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第二个结合”理念,本版自今日起,结合时令分期对《图说〈元初一〉》一书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年初一 早开门 放爆竹 喜气新 点蜡烛 装香灯 像前拜 烧纸钱

   早开门 放爆竹 喜气新

   点蜡烛 装香灯 像前拜 烧纸钱

   点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客家人最重视年初一的吉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第一天,每到子时便要打开家门,迎接喜神入屋来。同时燃放鞭炮,点燃香烛,在祖宗像前和牌位前祭拜。感念祖宗恩德,感谢上苍赐予,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子孙满堂、四季平安、百业兴旺。正月,又称元月,元初一,又名年初一,即正月初一。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早夜连 蜡烛台 两边排

   香炉内 檀香堆 桌围带 挂起来

   点评:每年除夕夜,一家老小围炉而坐,俗称“守岁”,而家中的灯火则不能熄灭,要一直从夜晚点到天亮,寓意一年到头亮亮堂堂。烛光焰焰,香炉起烟。敬拜祖宗,祭拜神明,毕,则要开始忙新年饭了。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台前供养尽新鲜 汤皮糤饭用油煎 豆腐糍粑禾米粄 碗头盘碟尽齐全

   汤皮糤饭用油煎

   豆腐糍粑禾米粄 碗头盘碟尽齐全

   点评:新年的美食还真不少,而且新鲜得很!汤皮、米埕、豆腐、糍粑、禾米粄,整整齐齐地装在碗头、盘碟中,让人尽情享用。汤皮:客家话,又叫米粄、粉皮,用大米磨成浆后蒸制的薄片,可切成条状或块状,可煮可炒,可现吃,亦可晒干备用。米糤饭,用糯米饭晒干炒熟,用熬过的糖水黏成一大块,再切成小块吃。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门冬瓜线红柑子 龙眼荔枝糕饼软 茶匙茶盏茶壶子 桔饼点茶再食烟

   龙眼荔枝糕饼软

   茶匙茶盏茶壶子 桔饼点茶再食烟

   点评:当然还有水果、甜点等。橘子、龙眼、荔枝是水果,瓜线、糕饼、桔饼,都是上等的茶点。邻里之间互相拜年,先请坐,再敬茶,又敬烟,讲吉利话,展望美好前景,真是其乐融融。瓜线,客家人又叫瓜丁、冬瓜糖。食烟:吸烟。客家语把“吃、喝、(嘴巴)吸”都说成“食”,如: 食饭、食菜、食酒、食茶、食汤、食烟。

   传盒一座摆开看 拜了新年就出门 神坛社庙都去拜 祖公堂上贺新年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拜了新年就出门

   神坛社庙都去拜 祖公堂上贺新年

   点评:敬祖宗,互拜年,还得到村口社官(公)坛去烧香拜神,到祖宗祠堂里去祭拜。你拜我拜大家拜,拜得祖宗、社官好喜欢。社官,也叫“社公”,是保一方平安的土地神,有的地方叫民主公王,或公王,一般在村子水口,风水林里。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无事之时好着棋 围棋象棋有赢输 戒别纸牌切莫打 送了钱财惹是非

   围棋象棋有赢输

   戒别纸牌切莫打 送了钱财惹是非

   点评:新年真是快乐无边!一年到头辛苦了,难得歇下来,则邀上乡间好友下棋,象棋也好,围棋也罢,肯定有个赢输结局。可千万别去打扑克、搓麻将赌博,赌博输了钱财,害人害己,还惹是非,玩不得,划不来。

   【注:《元初一》原著:【清】林宝树,绘画:廖国勇,点评:钟德彪,注释(音):李坦生,钟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5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26 16:54 编辑

图说“元初一”
(连载二)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大细子人好嬉游 双手无闲拍棉球 或用脚来踢毽子 输了他人不知羞

   双手无闲拍棉球

   或用脚来踢毽子 输了他人不知羞

   点评:最有意思的是小孩子们,一天到晚,手脚不停,碌碌赞,嬉戏、拍球、踢毽子,明明输了也不知害羞,口口声声还要“再来、再来”。大细子人,客家话,指小孩子们。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初三初四拜新年 婿郎男女到家门 或请新亲来相见 丈人老表及外甥

  婿郎男女到家门

  或请新亲来相见 丈人老表及外甥

  点评:春节是走亲访友、联络感情的最佳时节。这不,初三、初四,女婿、女儿,带着外孙回来了,拜见外公、外婆。还有哪些“新亲”呢?快过来认识一下,表哥、表姐、外甥、姑姨,都聚在一起吃饭、喝酒,非常开心。“老表”,指舅表、姨表兄弟姐妹。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猪肉食完并腊鸭 蒸醋鱼冻共三牲 浸酒开罈用大碗 欢欢喜喜赛哗拳

   蒸醋鱼冻共三牲

   浸酒开罈用大碗 欢欢喜喜赛哗拳

   点评:招待亲人饭热菜香!猪肉变着花样做,吃完还有炒腊鸭以及结冻的酸醋鱼。从禾仓间抬出来浸了一冬的大缸酒,启开罂(盎)盖,筛满一大碗,冬酒香啊,干啦!再一碗,再一碗,来个“全福寿”,比画,哗两拳,哈哈,哈哈,整个屋子里充溢着爽朗的笑声。“哔拳”,即“猜拳”,是酒席间助兴的游戏,又称“豁拳”。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大富人家更排场 鲍鱼鲞翼馥馥香

   海参燕窝鸡丝肉 鱿鱼虾米做清汤

   黄螺蛏干拿来炒 蜇皮海带和辣姜

   肉圆包子来凑样 也有酥骨上沙糖

   点评:这里描写的是客家乡村富裕人家的排场盛宴。鲍鱼、鲞翼、海参、鱿鱼、虾米、黄螺、蛏干、蜇皮、海带等都是海产品,燕窝是难得的营养品,对于客家乡村来说均极少见,因而十分珍贵。旧时,不是一般人家可以享用,只有富裕人家待客时才舍得拿出来分享。鲞鱼:鱼翅。鲞,剖开晾干的鱼。肉圆:肉丸,客家话“圆”与“丸”同音。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极好蜅鱼煮豆腐 焖烂猪蹄锡盘装

   闽笋豆芽萝卜线 好贴肝肺猪肚肠

   调羹扰来筷子夹 大家食得饱非常

   许多花生瓜子壳 厅下地面要扫光

   点评:这里描写的是客家地区普通人家待客的传统菜肴。蜅鱼(目鱼)、豆腐、猪蹄,一起焖烂,喷喷香;闽笋,即笋干,萝卜线即萝卜干,豆芽是绿豆、黄豆通过浸泡发的芽尖,这些都是乡村自产的家常菜,与猪肺、猪肝、猪肚、猪肠配合着焖炒炖蒸,不但香气扑鼻,而且肥而不腻,均是上等的美食佳肴。客人酒醉饭饱,主人欣喜异常。“贴”,指垫底。“调羹”,指汤匙;“扰”,即“舀”的客家话读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7:2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26 17:49 编辑

图说“元初一”
(连载三)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客人头上戴绥帽 身穿袍套阔和长

棉绸茧绸羊皮袄 汗巾烟袋在身旁

   点评:说完客家人的吃食,又要说说客家人的穿戴。绥帽,顶端有带子的帽子;长袍,是古代的一种服饰,深阔而袖长,是斯文人的常服。有的还穿上棉绸、茧绸制成的羊皮袄,身旁挂条汗巾、烟袋,极具乡村绅士风度。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新衫新裤新帽子 镶鞋缎袜配相当

衣食两般难记了 略提几件讲别样

   点评:新春佳节,孩童则清一色穿着新衫、新裤、新鞋、新袜,佩戴一顶新帽子,别说有多喜气、多神气了。客家乡村迎新春,新衣新食太多了,以上提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也不必一一列举。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大闹花灯喜者多 抹浆褙纸小心摹

破开竹篾扎圈子 龙灯马灯去穿梭

转珑窍妙有消息 船灯扇灯闹阳歌

碗锣盆鼓并色板 打起大钹大铜锣

   点评:春节期间,客家地区的民间文艺特别丰富。龙灯、马灯、船灯、扇灯,大多用竹篾纸扎,抹浆褙裱,十分精美。随着碗锣、盆鼓、色板、大钹、大锣响起,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表演开场了。褙纸:糊上纸。文中指在花灯竹篾筐上糊上彩色纸。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笙箫笛子同吹起 弹琴唱曲两相和

风流浪子台上跳 花鼓双双两公婆

上乡游到下乡转 点心食得也还多

星光半夜旧来睡 十分辛苦论蛮拖

   点评:人们静等观看,拭目以待。这不,笙箫、笛子、弹琴、唱曲,回荡在乡村角落。台上唱戏的,上蹿下跳,十分活跃,真如风流浪子,打起花鼓,诙谐幽默,眉来眼去,就像生活中的两公婆一样恩爱默契。这些民间艺人也够辛苦的,这个村落刚演完,又要到另一个村落表演。每到一个村落,主人都请他们吃点心。等演出结束,收拾行装,经常深更半夜。再辛苦,也得忍着,坚持演出。“论蛮”,客家话,拼命、强忍。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也有阵班去打狮 装成小鬼极丑粗

举棍之人做猴子 钯头钩刀爱学师

藤牌短刀手中执 钻过剑门险且痴

   点评:这里说的是民间舞狮表演。有人装扮狮子,有人装扮猴子,“猴子”动作滑稽,逗狮、戏狮、撩狮、降狮,“狮子”闪转腾挪,怒发冲冠,于是一段段惊险的情节铺陈开来。嘿,这些高难度动作,得拜师才行哩!

   【注:《元初一》原著:【清】林宝树,绘画:廖国勇,点评:钟德彪,注释(音):李坦生,钟 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7:32:03 | 只看该作者
图说“元初一”
(连载四)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正月十五是元宵 冲天跃子半天高

金盏银盘缔缔转 花筒金菊夜来烧

道士请做三官会 上元天官赐福朝

   点评:这是客家人闹元宵的热闹场景。花灯、花筒、烧架花,真是五彩缤纷,热闹无比。“冲天跃子”,客家地区一种礼花的别称。放置地上,点燃引线,藏在纸盒里的“硝丸”冲向夜空,引爆,如金菊般绽放,并发出刺耳的声响。“缔缔”,象声词,口头语,旋转极快并发出响声的情状。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立春已过雨水来 烧灯送神切莫呆

各人散班寻本事 好供子女奉爷娭

   点评:俗话说,“有食冇食,食到正月二十;有聊冇聊,聊到灯了。”意思是说,过完元宵佳节,春节才算结束。此时,立春早已过去,雨水即将来临,气候转暖,万物复苏,乡村社会就要为农事忙活了。有手艺的人也要准备出门寻活计,赚钱回家,养育子女,供奉父母。“爷娭”,客家话指父母。
最美人文风景:“客家蓝”
世间第一读书篇 打扮学堂安圣贤

厨桌一条并凳子 墨砚纸笔要齐全

温熟书来原本背 分明章句莫乖蹇

最怕学生打冇口 字眼不识亦徒然

   点评: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要么好好在家耕田,要么好好读书学文化,掌握一技之长,日后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这不,开春时节,孩童就得到私塾读书了。墨砚纸笔要带齐,读书断句要认真,温熟诗书要背诵,先生面前莫调皮!“乖蹇”,原指时运不好,此处指不通顺。“打冇口”,“冇”,客家话读“肨”(pang),意为种子只有空壳,里面没有果实。打冇口,意为不看书认字,跟着别人空口喊。

   【注:《元初一》原著:(清)林宝树,绘画:廖国勇,点评:钟德彪,注释(音):李坦生,钟 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