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232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1-19 18:12: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20:50 编辑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近日,记者在西藏洛扎县拉康镇拍到了喜马拉雅斑羚和棕尾虹雉两种珍稀野生动物同框的画面。喜马拉雅斑羚和棕尾虹雉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随着近年来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民众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加强,当地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19:0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19 19:22 编辑

车坝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物种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1:0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1:13 编辑

难度极大!肯尼亚给21头濒危黑犀牛“搬家”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16日宣布,当天启动一项濒危黑犀牛“搬家”计划,着手将21头黑犀牛从3处保护区迁往中部一处保护区。这项计划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黑犀牛死亡,因而牵动人心。

     在肯尼亚那库鲁湖国家公园,两头犀牛驻足观望(2012年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美联社以这一机构为消息源报道,鉴于3处保护区里的黑犀牛数量偏多,不利于生存,因此有关部门着手迁走这21头黑犀牛,使它们有更多活动空间,能更好地繁育后代。   工作人员16日开始追踪、麻醉和迁移黑犀牛,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由于成年黑犀牛体重逾1吨,操作难度不小。例如,工作人员当天从直升机朝一头黑犀牛发射麻醉飞镖,虽然成功射中,但是黑犀牛栽倒在溪水中,地面人员赶紧借助绳索让黑犀牛的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避免溺亡,然后用药物唤醒它并将它放走,只能下次另寻机会再予以搬迁。

   作为一项环保措施,迁移野生动物旨在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受盗猎影响,肯尼亚黑犀牛数量在上世纪80年代锐减至不到300头;目前已恢复到近1000头,仅次于南非和纳米比亚。

   考虑到目前的动物保护区条件,肯尼亚方面希望将该国黑犀牛数量恢复到2000头左右。


   这并非肯尼亚首次尝试让黑犀牛“搬家”,但2018年发生过11头黑犀牛迁至“新家”后很快死亡的不幸遭遇。(杨舒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1: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2:05 编辑

′链接阅读:

中国犀牛何时归来?1922年后再无踪迹

转自小妹历史大汇

   中国犀牛何时归来?1922年后再无踪迹,或许尚有未被揭示的生存之谜?

   人们对犀牛的认知并不全面,只知道非洲有犀牛,而事实上印度等南亚国家也有犀牛。

   如果中国未曾拥有犀牛,博物馆里的犀牛角和犀牛皮制品又该怎样解释呢?那么问题来了,如今中国的犀牛都去了何方?

   是否还有可能回归呢?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如果中国未曾拥有犀牛,博物馆里的犀牛角和犀牛皮制品又该怎样解释呢?那么问题来了,如今中国的犀牛都去了何方?


   是否还有可能回归呢?


   犀牛是一种富有历史传说的生物,现存的犀牛共有五种,分别是白犀、黑犀、爪哇犀、苏门犀和印度犀。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中国曾有三种本土犀牛: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和印度犀,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坚硬的皮肤、强大的角和敏锐的嗅觉。

   这些犀牛身长可达3米,高约1.5米,重达一吨以上。它们的武器不仅仅是角,还有勇敢的性格。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那么,为何如今在中国难以寻觅犀牛的踪迹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相当简单,即受到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古至今,犀牛的分布区域一直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气候变暖,犀牛不得不南迁以寻觅更适宜生存的环境。与此同时,人类的猎杀活动也对犀牛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犀牛,作为中国的一种古老生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甚至更早。在殷商时期,犀牛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北部,从中部长期乌海,沿着六盘山、子午岭、中条山、太行山一路向东,直到泰山北侧为止,这一距离达到一千八百多公里。

   在商朝时期,大地尚未被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据说那时候的人们在山上狩猎,很容易就能遇到犀牛。

   此外,很多古籍中也记载,那时候的人们基本无需耕种,通过狩猎和采集就能维持生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2:4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2:43 编辑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在商朝时期,大地尚未被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据说那时候的人们在山上狩猎,很容易就能遇到犀牛。


   此外,很多古籍中也记载,那时候的人们基本无需耕种,通过狩猎和采集就能维持生计。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文物上,铭刻着"丁巳年,王考察了夔京,并赐给小臣夔贝。隹王来征人方。

   

   过了十祀又五,就出现了这样的记录"这样的文字。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在春秋时期,随着气候的改变,中国犀牛的生存区域逐渐收缩,被迫向南迁移至长江流域。这个时期战争频繁,犀牛被大量捕杀,犀牛皮制作甲胄的手艺人因此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职业。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犀牛甲勇士,吴王夫差拥有的犀牛甲勇士数量达到十万三千人,这个数字至今仍令人惊叹。


   从中可以看出,那时的犀牛已受到了人类严重的威胁。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秦汉时期,犀牛在中原地区已经绝迹,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它们在其他地方也消失了。犀牛是一种珍稀而神秘的动物,它们有着强壮的身体和独特的角,被誉为“兽中之王”。


   尽管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已经逐渐消失,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保护行动,让它们在未来有机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2:4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5:17 编辑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让它们能够在我们的星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唐朝是一个高度文明的时期,人们过着安宁富足的生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更为丰富。他们的饮食观念已经从原始社会对肉类的极度依赖,转变为珍视各种奇异的动物。

   其中,犀牛角的价值骤然上升,人们开始从东南亚和印度等地进口各种非本土品种的犀牛。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驯犀》诗,描述了在长安生活的南方犀牛。当时的贵族们也喜欢佩戴一种名为“犀顶”的帽子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犀牛主要生活在云贵地区,这是宋元时期的情况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明清时期,中国犀牛的数量已经极为稀少,仅在云南地区还有少量留存。然而,人们对犀牛角的需求却越来越强烈,甚至传说犀牛角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

   尽管到了现代,安宫牛黄丸中的犀牛角已经被普通的牛角所替代,但是其治疗功效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犀牛角在民间备受追捧,官方也大规模捕杀并征收费用。清朝甚至将犀牛视为皇家专属财产,并以官方狩猎为借口,大量杀戮犀牛,割下犀牛角,作为贡品或礼品。

    据史书记载,为捕杀犀牛,一次甚至出动上千名官兵。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在20世纪,中国犀牛在云南地区奋力求生。据记载,云南等地的官方和民间合作,杀掉了300多只犀牛,将犀牛角交给朝廷。

   从此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看到犀牛的踪影了。这一事实让我们这一代人对犀牛的认知,只剩下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2:5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3:02 编辑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尽管我们在动物园中看到的犀牛并非中国的本土物种,但它们的珍贵价值不言而喻,因为它们是从国外高价购回的。

   然而,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现存于世的犀牛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地球上仅存25000多只犀牛,其中有2000多只生活在动物园里。中国政府已经出台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并且国际上将每年的9月22日定为世界犀牛日。

   中国犀牛是否已经彻底消失?是否有可能重新出现?答案尚不确定。一方面,中国犀牛已经消失将近百年,...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犀牛曾经生活在广阔而偏远的地区,有可能还有一些尚未被发现的个体或种群。虽然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有一些传说和目击报告指出,在云南、西藏、四川等地可能还存在犀牛的踪迹。

   为了保护这种濒危物种,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以便找到并保护这些可能存在的犀牛种群。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为让中国犀牛重现江湖,首先要加强对其曾分布地区的调查与保护,发掘可能的蛛丝马迹。其次,应加强对其他犀牛种群的保护与合作,探讨引入或野化放归等方式,以恢复中国犀牛种群。

   最后,要强化公众与社会的教育宣传,提高尊重与爱护犀牛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意识,降低对它们的需求与捕杀。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中国犀牛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却也命运多舛的物种。它们曾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数千年,然而近代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而濒临灭绝。

   它们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价之宝。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它们留下的历史印记,同时也要竭尽全力为它们创造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3:1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3:16 编辑

云南宁洱村民发现“伪装大师”兰花螳螂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图为在宁洱县黎明乡发现的兰花螳螂(1月15日摄)。新华网发(张兴科 摄)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黎明乡窑房村村民李康在回家途中偶遇一只粉红色的螳螂,外形娇艳如兰花,十分漂亮。

  据宁洱县黎明乡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主任张兴科介绍,经过鉴定,这只虫子是昆虫纲花螳科的兰花螳螂,又叫冕花螳。兰花螳螂在捕食过程中会把自己伪装成花朵的样子,对猎物进行诱捕,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另外,兰花螳螂的颜值特别高,被称为昆虫界的“花仙子”。

  “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被发现,说明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据了解,兰花螳螂十分少见,2023年4月,宁洱县同心镇曾记录到该物种,时隔不到一年,又在黎明乡发现了兰花螳螂,让张兴科非常兴奋。(完)(陶平 杨瑛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3:2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5:15 编辑

科学家在8336米海沟发现深海鱼类?为什么鱼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有没有想过海洋最深的鱼会长什么样?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长期以来,深海鱼类通常以胡乱生长、面目狰狞而出名,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被抓出水面的深海鱼通常都是这个形象。

  然而,大多被人抓出来的所谓深海鱼,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深海,真正的生活在最深海沟的鱼类,它们其实并不会太面目狰狞。


   这是因为真正的深海是一个非常极端的环境,没啥生物间竞争,而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那里的生物通常会转向一种生理上十分廉价的适应性特征——它们身体的许多特征都会退化,通常没有鳞片,也没有夸张的“獠牙”。


   目前已知生活在海洋最深地方的鱼类就是这样的,它们最深在 8336米的海沟中被发现,长相与大号的蝌蚪有点像——0.3米左右,没有发现夸张的牙齿(它们其实有很多牙齿),没有鱼鳔、没有鳞片,长相似乎没啥攻击性(如下图)。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那么,有趣的问题是,这些生长在最深地方的到底是什么鱼,还会有鱼类生长在更深的地方吗?

   最深的鱼类

  最深的鱼其实就是一种狮子鱼(Snailfish),但发现它们还是比较有趣的。

  2022年,西澳大利亚大学和东京海洋科技大学的联合科学团队,考察了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和琉球海沟,三个海沟的深度分别为8000米、9300米和7300米。


   这个联合科学团队已经合作10年之久,他们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狮子鱼。


   研究人员使用无人潜水器在这些海沟的最深处部署了带有诱饵的摄像机,以此吸引深海动物过来觅食。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经验上来说,在越深的地方就越不容易吸引到狮子鱼,但他们成功了,当年9月份的时候,他们的摄像头成功在8336米深处捕捉到狮子鱼身影,并打破发现最深鱼类记录。


   虽然,我没有看到相关资料说起他们具体花了多少时间,但是肯定不会很短,因为我看过以往相同的部署在更浅的海沟吸引狮子鱼,通常都需要几十个小时的时间。


   关于发现海洋最深的鱼类,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打破更深记录,但是遗憾的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鱼类或者说脊椎动物很难生长在更深地方了。


   为什么鱼类无法生活在更深地方?


   鱼类能够生活在深海,主要依赖于一种被称为氧化三甲胺化学物质,这是鱼类有鱼腥味的主要来源物质。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鱼类体内随着深度增加而呈现线性增加的唯一化学物质就是氧化三甲胺,而众所周知,唯一随深度线性增加的环境因素就是压力。


   所以,很早开始人们就相信氧化三甲胺就是鱼类抗压的主要因素。


   随着研究深入,事实也是如此,鱼类是否适应更深环境的唯一决定因素似乎就是氧化三甲胺的浓度。


   这是因为,压强的增加会扭曲蛋白质的形状,从而让蛋白质失去应有的功能,而氧化三甲胺可以抑制压强对蛋白质的扭曲,从而让蛋白质可以继续工作。


   然而,生物体内氧化三甲胺的浓度是有极限的,当它达到所谓的等渗状态的时候,就无法增加浓度了,而这个时候,海洋深度会在8200米到8400米之间,鱼类最深只能生活在这个深度区间前后。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温度,氧化三甲胺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功能发生轻微的变化——越热功能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3:3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1-20 15:09 编辑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图:马里亚纳海沟中投放诱饵拍摄到的场景,圈起来的是狮子鱼,它是来捕食那些无脊椎动物的


   这个团队2017年的时候,在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也寻找过狮子鱼,结果只在8178米处发现它们的身影。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到10924米,但这种鱼无法到达更深的地方。


   之所以在伊豆小笠原海沟中,狮子鱼可以活动到更深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海水的温度比马里亚纳海沟要高出几分之一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偏差对于我们来说不会有任何知觉,但是足够让这些鱼下潜到更深的地方。


   狮子鱼是个比较庞大的家族,已知有400多种,分布非常广泛,它们生活在不同的深度,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生活在不同海沟中的狮子鱼全部属于不同种类。


   这是因为这些鱼并没有减压能力,所以一旦到达某个海沟,它们就和地理隔离一样,会在那里独自演化。


   然而,所有海沟的情况似乎都出奇的一致,所以这些狮子鱼种类外观上也通常都出奇的一致。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图:当有投入诱饵的时候,通常是那些食腐无脊椎动物先吸引过来,然后就是狮子鱼


   脊椎动物选择抵抗水压的化学物质并不是最优秀的,一些无脊椎动物会选择另一种被称为青蟹肌醇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抑制蛋白质受压扭曲的能力比氧化三甲胺更强。


   所以在更深的、脊椎动物无法到达的海底,依然生活着许多无脊椎动物。


   不过,只要有脊椎动物存在的地方,食物链的顶端或者最顶级掠食者依然是脊椎动物,那些深海无脊椎动物往往以食腐为主,主要就是靠上层海洋飘落下来的碎片生活。


   最后


   深海动物除了受压力影响外,还有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光线,光线在塑造深海动物方面是非常明显的。


   其中主要体现在两点,一个是眼睛,还有一个就是身体的颜色。


   在光线能到达的地方,你会发现深海动物的眼睛通常很大——为了收集更多的光线,这可能就是深海动物上岸后,通常显得面目狰狞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海洋生物有着非常有趣的颜色分布:

西藏:两种保护动物同框彰显生态美

   从最上面动物的颜色通常是蓝色的,到深一点的地方动物变成上面蓝色下面白色,再到更深一点就变成透明中显现红色内脏,之后(更深)变成通体红色或黑色,而到了最深的地方,动物通常是显现淡红色或奶油色——就像伊豆小笠原海沟的狮子鱼一样。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海洋动物这种颜色的分层分布的具体原因,但大概率和光线的穿透情况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