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432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7-7 12:57: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0:58 编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16日凌晨,连新明(左)和他的学生王子涵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用无人机监测藏羚羊迁徙过程中的过夜栖息地。(新华社张成)

   2023年6月16日凌晨,连新明和他的团队成员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监测藏羚羊迁徙过程中的过夜栖息地。(新华社张成)

   2023年6月15日,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连新明(左)和他的学生王东将藏羚羊的粪便储存在氮气罐中(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6日凌晨,连新明和他的团队成员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用无人机监测藏羚羊迁徙过程中的过夜栖息地。(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6日凌晨,连新明和他的团队成员驱车前往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的藏羚羊迁徙栖息地过夜。(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5日,连新明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拍照。(新华社/金立旺)

图为2023年6月15日,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新华社张成)

   这张拍摄于2019年3月的档案照片显示,连新明(右,前)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采集样本。(新华社)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8:3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1:10 编辑

   2023年6月15日,连新明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收集藏羚羊的粪便进行研究。(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6日凌晨,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连新明抬头看着他用来监测藏羚羊迁徙过程中过夜栖息地的无人机。(新华社张成)

   2023年6月16日凌晨,连新明(左)和他的学生王子涵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用无人机监测藏羚羊迁徙过程中的过夜栖息地。(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5日,连新明在中国西北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展示了他为研究而收集的藏羚羊粪便。(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5日,连新明(右)和他的学生王东在中国西北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收集藏羚羊的粪便进行研究(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5日,连新明(右)和他的学生王东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用比诺克斯观察藏羚羊的迁徙。(新华社/金立旺)

   2023年6月16日凌晨,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藏公路曲马河大桥附近,连新明和他的团队成员准备使用无人机监测藏羚羊迁徙过程中的过夜栖息地。(新华社/金立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自2002年第一次踏上可可西里以来,已经为藏羚羊奉献了20多年的研究。


   “藏羚羊保护是人类参与拯救濒危动物的成功范例,”连说。“利用先进技术深入了解一个物种迁徙背后的原因,也可以激励其他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数据,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数量已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9:13:59 | 只看该作者
天津罕见麋鹿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一只罕见的白色麋鹿,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稀有物种,最近在中国北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被发现。[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一只罕见的白色麋鹿,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稀有物种,最近在中国北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被发现。[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一只罕见的白色麋鹿,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稀有物种,最近在中国北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被发现。[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一只罕见的白色麋鹿,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稀有物种,最近在中国北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被发现。[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一只罕见的白色麋鹿,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稀有物种,最近在中国北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被发现。[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白色麋鹿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稀有物种,最近在中国北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被发现。

   据宁河区宣传部门介绍,这群麋鹿栖息在湿地内的一个岛屿上,湿地是宁河区的一个指定自然保护区,曾经是一个沿海河岸。

   在2017年之前,湿地一直受到过度耕种的影响,尽管有些地方很受游客欢迎。

   2011年,建立了一个麋鹿岛作为旅游目的地,并为游客引入了10只麋鹿。指定了专门的看护人负责喂养和照顾他们。

   自2017年年中以来,当地政府暂停了旅游活动,限制了农业,将该地区的很大一部分改建为自然保护区。这些努力包括重新安置过去居住在湿地附近的居民。

   由于这些努力,鹿的数量已经恢复到野生状态,并且数量稳步增加。

   野鹿的出现使人大吃一惊。据宁河市宣传部介绍,专家们已经确定这种颜色在该物种中并不常见,并证实这不是白化病,而是反照。

   麋鹿的前饲养员余文生说,他发现麋鹿后走近了麋鹿。

   他说:“与其他雄性相比,这种鹿非常独特,对雌性没有野心。”。他进一步解释说,公鹿在三岁时就进入了与其他公鹿争夺配偶的时期。

   宁河区经验丰富的兽医张兴华(音)也负责之前的麋鹿岛。他表示,白鹿是他和同事2011年从北京麋鹿公园引进的第三代母鹿。

   “2011年,我们去北京麋鹿公园引进了10只麋鹿,其中包括6只雌性和4只雄性。我注意到其中一只雌性有淡黄色的倾向,这与其他鹿不同,”他解释道。

   余说他记得它出生于2017年5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0:4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1:12 编辑

罕见高原鹤在中国低空繁殖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的一处湿地发现了一家三口的黑颈鹤。[图/中新网]

   兰州——研究人员在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一处湿地发现了一个由三只黑颈鹤组成的家族,这标志着首次发现这些罕见的高原鸟类在低海拔地区繁殖。

   据兰州大学从事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团队称,这些鹤是在酒泉市瓜州县葫芦河边海拔1320米的湿地上发现的,有一只雄性、一只雌性和一只小鸡。

   该团队的负责人张立勋说,该物种传统上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湿地繁殖。

   张说,拍摄到的鹤雏鸟太小,不可能从其他地方迁徙过来,这张照片证明了该物种是在相对较低的海拔地区繁殖的。

   黑颈鹤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主要生活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高地的草地、湿地和湖泊中。

    根据2022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中国黑颈鹤的数量超过1.6万只。主要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省级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0:4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1:24 编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水中大熊猫”的“奶爸”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青年周亮与长江鲟(曾朗 摄);右图为2023年6月27日拍摄的周亮与长江鲟(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今年51岁的周亮是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宜宾所”)所长,自1993年起,周亮与父亲就开始研究人工繁育珍稀鱼类。从1998年宜宾所培育的长江鲟亲鱼人工繁殖成功至今,已陆续实现长江鲟的全人工繁殖和子三代苗种生产。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独有的珍稀水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因20年间未发现长江鲟野外繁殖产卵,2022年7月,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宣布长江鲟野外绝迹。今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展开合作,在长江宜宾江安段一处内河道进行长江鲟野外繁殖试验,模拟其自然产卵环境,投放性成熟长江鲟亲鱼雌、雄各10尾,最终8尾雌鱼产卵50多万粒。

  周亮表示,“从2007年起,我们每年都会在长江上游增殖放流长江鲟幼鱼,至今已放流近50万尾幼苗,今年的试验虽然在技术上只是个小小的突破,但对我们来说也是意义重大,说明这条路没有走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这个方向奋斗,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新华社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是2023年6月27日拍摄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检查不久前进行人工繁殖的长江鲟身体恢复情况。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在清理长江鲟幼鱼池。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在查看鸭嘴鲟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右一)与到访的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学生们交流养殖经验。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展示用于增殖放流的长江鲟幼鱼。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1年10月12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左)和同事查看长江鲟幼鱼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展示用于增殖放流的长江鲟。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查看长江鲟幼鱼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0:4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1:34 编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是最初周亮与父亲一起创办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富兴繁育基地(2021年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富兴繁育基地,周亮查看中华鲟的成熟情况(2021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1年10月12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在查看鱼塘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周亮(下左)在进行长江鲟人工挤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是2023年6月20日拍摄的位于金沙江四川省宜宾段的三块石(无人机照片)。这里曾经是著名的白鲟、中华鲟、长江鲟产卵场。新华社发(庄歌尔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是孵化成苗的长江鲟(2023年3月28日摄)。新华社发(庄歌尔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是2023年6月27日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拍摄的长江鲟幼鱼。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2021年1月2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周亮(二排右一)参加长江鲟亲本放流活动。新华社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1:2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6:29 编辑

河北康保:康巴诺尔湿地 候鸟的天堂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1日,大批候鸟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湖心岛觅食(无人机照片)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1日,大批候鸟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湖心岛觅食(无人机照片)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2日,一群遗鸥雏鸟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湖心岛觅食(无人机照片)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2日,一群遗鸥雏鸟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湖心岛觅食(无人机照片)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1日,一群遗鸥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觅食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2日,一群遗鸥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觅食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2日,一群遗鸥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觅食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1日,一群候鸟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飞舞(无人机照片)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7月12日,一群鸿雁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湖面上游弋(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康保县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修复力度,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据介绍,这片地处坝上地区、生态环境优美的湿地每年都会吸引遗鸥、黑鹳、东方白鹳、天鹅等4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前来栖息繁殖。其中,每年约有全球约三分之二的遗鸥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康保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称号。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6:1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7-13 17:01 编辑

在中国中部秀山组发现的新的方头鱼化石
致力于中国西北青海藏羚羊保护的研究人员
这张图片展示了大勇冻螺的生命恢复。(新华社)

   长沙,7月12日(新华社)-研究人员在中国中部湖南省秀山组发现了一种新的盖氏鱼化石,可追溯到4.38亿年前。

   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4.1亿至4.4亿年前的志留纪。

   志留系秀山组是一个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古生物组,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繁殖的天堂。然而,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地。

   新发现的galeapid物种大永冻螺(Dayongaspis colubra)代表了秀山组第一个galeapids化石记录,挑战了传统认为galeapis无法在秀山组生存的观点。

   这一新发现还表明,这些化石从荣溪组的上部延伸到秀山组的下部,表明其地层范围比之前假设的要宽。

   这项研究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6:10:57 | 只看该作者
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6:11:30 | 只看该作者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